昨天的新聞大家都有看到吧!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商之一的 Volvo(富豪)宣佈要在 2019 年全面生產純電動車或油電混合車,放棄純內燃式引擎汽車,是第一個主要汽車生產商明言會全面放棄油燃車,並以 2025 年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銷量達到 100 萬部為目標,動作之大可以說震撼汽車界。
不少報導都有提到,Volvo 的母公司為中國的吉利汽車,吉利汽車自 2010 年收購 Volvo 後都有唔少動作,例如開發子品牌 – Lynk & Co,加強中國市場發展等等,但與早年收購擁有 LONDON TAXI 嘅英國錳銅一樣,雷聲大雨點小,始終未能發展 1+1=2 嘅作用,唔多唔少令人有啲失望。
今次 Volvo 全面推動電動車,或者同中國政府有啲關係,因為全球嘅電動車銷量以中國最多,每年達到 50 萬架,相比歐美等地都要多,而且中國政府也都清晰明確,希望利用電動車相對較環保嘅做法改善大城市久治不散嘅空氣污染。
若電動車成功在中國落地生根,改善環境之餘,中國另一個國策,核能發電也能夠搵到新出路。早年我們經常聽到中國電能不足,但近年由於中國大量興建水力及核能發電站,電力不足已經稍為緩解,唯電力上升的同時,工廠外移,對電力的需求減少,早年的投資未能產生足夠的回報,所以電動車若能超越內燃車量,陸續出現過剩情況的電力市場可以有新出口。
相對的,當民用燃炓由石油轉換到以水力、核能為主的電力,那軍事上的石油需求就可以得到保障,中國可以減少進口石油,減少從俄羅斯與中東各國進口石油,從整體大環境上都是一件有利於中國國策的好事。
根據中國十三五計劃裡的說明,中國 2020 年目標是有 500 萬部電動車在路上行駛,且看這次 Volvo 的 100 萬部電動車會以那個市場為銷售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