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先生其實都用左 ASUS Zenfone 4 一段時間,但貫徹呢輪事忙交稿慢嘅節奏,今次嘅 Zenfone 4 都係用左成個幾月後先有時間寫出來,真係慚愧。
Zenfone 4 今次除左有「唔 Pro」版及「Pro」版外,「唔 Pro」版仲有分 Snapdragon 660 +6GB 組合及 630 + 4GB 組合。邊個組合好呢?如果你好有規格要求你就應該揀 660 + 6GB(定係有要求應該揀 8 系呢?),如果普通用嘅其實慳少少錢揀 630 + 4GB 版本都夠。
不論你揀邊個版本,其實儲存空間都係得 64GB,睇片為主嘅朋友未必夠用,但如果只係影下相朋友就唔駛擔心啦!真係驚唔夠嘅話就可以揀用 microSD 卡來擴充,但咁就會犧牲左一個 nano-SIM 卡槽,所以你要雙卡雙待定係單卡加儲存空間就睇你自己個人需要了。
3,300mAh 嘅電池容量係實用來講好夠,因為 Zenfone 4 今次大量減少預載 Apps,加上本身都有嘅「自啟動管理」(Auto-Start Manager),係耗電控制上唔會有咩大問題。
與市面上大部份的手機一樣,ASUS Zenfone 4 採用正面無按壓指紋識別,這個使設計的好處是無需按壓,在正面主鍵上也能夠更好做到無縫,減少主鍵因按壓導致的損耗等情況,不好的就是有時候按了會不知道,但採用無按壓式幾乎已是市場潮流,想要逆轉已經不可能了。
石先生擁有的是薄荷綠,並沒有 ASUS 標誌性的同心圓設計,綠起來並不明顯,不像 Tiffany Blue,又不是白色,是很獨特的,有人覺得好看,有人覺得不好看,但石先生覺得沒什麼,反正很多人買手機後還是會用一個保護殼去包起來,本來選擇的顏色根本不重要。
ZenFone 4 鏡頭用的是一個廣角(25mm),另一個超廣角(12mm)。這個鏡頭組合與 LG 雙鏡頭的選擇一樣,都是以拍攝風景為首選,利用廣角鏡拍攝風景較 2X 變焦鏡更震撼為目的。
因為選擇了廣角,Zenfone 4 也就沒有人像模式,沒有 2X 變焦鏡虛化效果,對於經常 IG 的朋友也許不夠好,但如果你跟石先生一樣常旅遊的話,那就是好選擇。
以下圖為例,一般在悉尼想要同時拍到大橋與歌劇院是很困難的,以一般的 25mm 鏡頭來說不太可能,但用上 Zenfone 4 的 12mm 超廣角就可以把它好好的拍出來。
與 LG 的超廣角相比,ASUS Zenfone 4 的變形沒有那麼厲害,效果也算是可以,在邊緣壓縮上沒有太跨張的情況,這點對於不懂怎麼掌控超廣角鏡頭,或特別想要拍風景的朋友算最好了!
當然,使用超廣角鏡頭也有一個不便,就是找出平衡線不容易,這也是上圖有點歪歪的原因,唯這可以通過後期執相解決,只是上圖為大家一個無修正效果,所以不作調較。
除了橫向外,超廣角鏡頭在直向拍照也能提供一個很好的角度,特別是前後境有關連的時候就更方便了。
拍一些食物的時候,用上超廣角鏡頭也很好玩,更能突出它們真實尺寸有多大。
雖然說 ASUS Zenfone 4 沒有 2X 變焦鏡頭提供虛化功能,但近拍的時候,背景還是會有一些簡單的淺鏡深效果,例如上圖的午餐照就是其中一例,只要有足夠的鏡深,還是能拍到好照片的。
ASUS Zenfone 4 另一個沒改變卻成為優點的就是擁有一個 3.5mm 耳機孔,很基本但在部份扮新潮手機刪掉 3.5mm 耳機孔的時候,這個基本設計就變成了優點,而它本身採用的 USB-C 插頭也支援快充等規格。
一如以往,這次石先生使用的 ASUS Zenfone 4 也有搭配 Rhino Shield 犀牛盾保護殼,提供更好的 3 米防跌保護,即使跌手機都無問題,旅行用安心。
總括而言,ASUS 這幾年的手機設計與製造進步很明顯,特別是這次來到 Zenfone 4 更懂得 Qualcomm 處理器的優劣,對於軟件控制與鏡頭運用等都更好,減省了預載 Apps 更是一大改進,對於想要以中階價格入手的朋友是一個好選擇,最少不會有買了後悔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