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點解可以打價格戰?一部車的利潤是 Toyota 的 4 倍!

Reuters 對行業數據進行分析顯示, Tesla 曾經是汽車業最大的輸家之一,但在過去一年裏,該公司出售電動車獲得的利潤超過大多數主要競爭對手。數據顯示,在2022年第三季度, Tesla 出售每輛車獲得的毛利潤為15653美元,是 Volkswagen 的兩倍多,是 Toyota 的四倍,是 Ford 的五倍。

在去年的大部分時間裏, Tesla 數次提高其最受歡迎電動車型的售價,比如Model Y SUV。半導體和其他材料的短缺抑制了汽車業的生產,迫使整個行業專注於開發利潤率更高的車型,並在銷量下降的情況下獲得更高利潤。

在這種情況下, Tesla 決定改變策略,將其生產成本優勢用於支持降價,這對通用汽車等老牌汽車製造商構成了挑戰。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這些老牌車企始終奉行“利潤高於產量”的戰略,並在疫情期間加倍下注。

為了控制生產成本, Tesla 在新的製造技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例如使用大型鑄件取代小型金屬部件。 Tesla 還將部分電池製造和供應鏈引入內部,並對車輛設計進行了標準化,以提高規模經濟效應。利用生產成本優勢支持降價策略在汽車業由來已久。20世紀初,隨着新式量產系統加速部署,亨利·福特(Henry Ford)大幅削減了Model T的售價。

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豐田利用其精益生產系統提供的成本領先優勢,以底特律汽車製造商難以匹敵的低價出售汽車。現在,豐田在 Tesla 的壓力下正在重新制定自己的戰略。

2022年,電動車需求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美國和全球的整體市場,這鼓勵了汽車製造商推高電動車的價格。福特在2022年期間將其電動F-150皮卡的價格上調了40%。



但分析師警告稱,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產能可能很快就會超過需求。行業預測師沃倫·布朗(Warren Browne)表示,到2026年,北美電動車需求將達到每年約280萬輛的水平。但他稱,屆時北美電動車工廠將能夠組裝超過450萬輛汽車,使得整體產能利用率還不到60%。

在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中國,政府結束補貼政策促使行業對手重新競爭市場份額。上海行業諮詢公司Automobility分析師表示:“在中國, Tesla 動用了核武器,將實力較弱、利潤率較低的廠商擠出了市場。將大餡餅所分塊數減少,剩下的企業就可以吃到更多。”

像小鵬這樣的電動車初創企業,已經開始從 Tesla 漲價中獲益。現在,小鵬正在降低中國的價格,但其在財務上的迴旋餘地比 Tesla 小得多。Reuters 分析的公司數據顯示,小鵬報告第三季度每輛車的毛利潤為4565美元,每輛車淨虧損11735美元。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希望,在幫助汽車價格變得越來越實惠之後,更多的人可以使用智能汽車。” 越南電動車初創公司Vinfast週四表示,將利用價格促銷來反擊 Tesla 。

在中國逐步取消電動車補貼後,作為本土電動車市場領頭羊,比亞迪宣佈從1月1日起提價。到目前為止,比亞迪尚未對 Tesla 在中國的最新降價行動做出回應。然而,比亞迪每輛車的毛利潤可達5456美元,使其在價格大戰中擁有比大眾、豐田或通用汽車更大的迴旋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