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 和 Forever 21達成的交易可能會看到這兩家數字零售商和傳統快時尚品牌在線上和線下形成融合。
SHEIN ,即女裝最大的線上零售商,購得 Forever 21營運商SPARC集團三分之一的股權,SPARC集團除了擁有 Forever 21品牌外,還有肯伯布魯克斯兄弟等品牌。根據此次交易,SPARC集團也將持有少量的 SHEIN 股權。《華爾街日報》最先報導了此消息。
在新聞稿中, SHEIN 寫道,公司將把電商專長和全球覆蓋帶到SPARC集團,幫助其進一步擴展各品牌。公司還暗示,未來 SHEIN 店鋪和退貨服務可能也將出現在 Forever 21實體零售店內。
在 SHEIN 快速崛起之前, Forever 21早已給消費者首次嚐到大規模生產的時尚便宜服飾。當時一襲25美元的週末裙對 Forever 21來說已算便宜;但 SHEIN 開創了更極致的快時尚生意模型,5-10美元就能買到這樣的裙子。
雖然 Forever 21可以說是 SHEIN 的前身,但購物環境已經不同了; SHEIN 每日小批量推出的商品令其迅速崛起。2019年, Forever 21破產時,其銷售額只有16%來自線上。如果 SHEIN 店鋪能進駐 Forever 21實體店,也許能吸引更多線下客流。
對雙方而言,驚人的低價都和長期以來的勞動力爭議伴生。2001年,亞太裔美國法律中心指控 Forever 21供應商工廠的工人長時間工作、工資過低和危險工作環境, Forever 21否認有過錯並與控方達成和解。
去年,全明星在紀錄片揭示供應商工廠工時長、工資未發時表示,將花1500萬美元「提高標準」。後續獨立稽核發現,中國工廠工人真的需工作12.5和13.5小時。這筆款項將在3-4年內投放。
儘管勞工違法爭議不斷,但 SHEIN 在Instagram、抖音和Youtube等平台依然廣受歡迎。 influencer經常上傳他們以幾美元購買數十件衣物的「大包小包」影片。不過6月,幾位影響者參加的 SHEIN 品牌行程發生了退步,他們發起贊助貼文說「這裏沒有強迫勞動」,遭到強烈回擊。但這並沒有停止其他人購物和為此品牌代言。
如果 SHEIN 開始販售 Forever 21產品,將標誌着它進一步建立類似 Amazon 或Temu的線上多品牌市場。 SHEIN 現在也允許第三方零售商以7.3到42.9美元的價格在其網站上銷售腰包和睡房衣櫃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