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忽略了的「日本排放核廢水真相」

關於日本排放核廢水一事,各界有很多討論,但無論各界如何討論,似乎都忽略了一件事情,就是「我們早就面對過了」!

2013 年開始分 30 年排 134萬噸

綜合近日的報導,東京電力公司周四就會開始將排放約 7800噸核廢水,計劃在17天內完成。日本預計需要30年時間才能排除大約134萬噸的總核廢水量。這個數字似乎很多,但實際上這些幅射水都是被經過處理,已經移除大部分鍶、銫的水。而且被國際原子能總署一份長達140頁的安全審查報告證實,排放計劃符合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

另一方面,綠色和平擔憂核廢水中鍶90,碳14,以及銫137、碘-129和鈷60等放射性物質會殘留在水中,而中國與香港均分別對日本海產進行限制。

2011 年早就排了 30萬噸

分 30 年排 134萬噸核廢水,聽起來很危險,更有一說會導致人異變,但其實真要異變的話,我們就早異變了!因為…

東電公司早在2011年4月5日便向太平洋排放核廢水中,排放的是放射性最低,但未經處理的,量達到 11,500噸,其輻射強度是法定最高值的 100倍。然後,在一個月後,東電再排放了 30萬噸。

法國輻射防護暨核能安全研究所指出,在2011年3月21日至7月中旬期間,約有2.7×1016 Bq的銫-137被排放到太平洋,其中約有百分之八十二的銫-137是在2011年4月8日之前就已被排放。UNSCEAR的2020年報告也估計說,頭三個月的碘-131的直接排放量大約為1–2×1016 Bq,銫-137的直接排放量則為3–61×015 Bq。進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質主要來自降雨,事故發生後立即泄漏到大氣中的輻射物質有80%最終沉積到太平洋中(還有一些沉積在河流中)。



所以…

所以若核廢水有很大問題,喝下去就會有問題,會異變的話,2011 年到現在都 12 年了,早就異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