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ing 流行

全球最堅固、最有深度的首款動態運動智能手錶

厭倦了要日日戴上鏈的依波路Ernest Borel玫瑰金錶,感覺有點麻煩,並勾起過往不愉快的回憶,而Casio G-Shock 5087亦被「前前前老闆」說行山時會戴的錶款。我不想再撞,如坊間氾濫的Apple Watch、Samsung Gear Fit等一樣的錶款。同時,一個人浪遊世界各地、風流過後,我想戴款襟用,經得起時間考驗,能夠伴我到老,別樹一幟的智能手錶。 無意間在Facebook 看到Nixon防水耐用、超堅固,煣合Android wear智能手錶 —The Mission。 全新Mission配備Google 的Android Wear智能手錶平台,建基於Qualcomm Snapdragon Wear 2100系統晶片,具有藍芽4.1、低能源消耗802.11n(2.4Hz)、GPS衛星導航、溫度計、高度表、氣壓計、電子指南針、陀螺儀、加速計,以及濕度感測器。 在顯示屏及操作方面,屏幕為Full Color全色、1.39吋 400 x 400 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更具備光度感應器。而電容式輕觸式屏幕,亦具有多點及濕手指觸控科技。 The Mission的48毫米機殼,具備100米/承受100多米水深防水壓力功能噴射鑄造,噴射鑄造出再度增強的聚碳酸酯,單一聚碳酸酯驅動器,專利的Mic-Lock,配上Corning® Gorilla®玻璃水晶,堅固的不鏽鋼框及注入錶殼背部和錶耳針。 The Mission配備有23毫米模塑雙層矽酮錶帶,具有專利鎖定杆,以及不鏽鋼螺釘連接的扣。 The...

小米 MIX 淺嘗評測:屏幕確實驚人但還是買不下手

「小米 MIX」,無邊框就是它的最大賣點與缺點。 小米大鑼其鼓推出的「小米 MIX」,雖然說是一款概念手機,但能夠馬上發售就代表其達到量產等級,並不僅僅是「概念」那麼簡單。 「小米 MIX」最大賣點是其屏幕佔手機正面的比例達到 90%,在追求「屏佔比」這個毫無意義數字的手機世界,「小米 MIX」的數值可說是嚇人,但一般人大概看到就是它邊框超窄,遠看幾乎沒有邊框。 優於 Sharp Aquos Crystal 與 nubia Z11 不少人說「小米 MIX」跟 Sharp Aquos Crystal 很像,但實際上又有不同。Sharp Aquos Crystal 採用的是屏幕邊框斜切做法,從以達致視覺上的無邊框效果,但「小米 MIX」則是全邊框平面設計。 這種全平面設計曾經出現在中國大陸手機廠商的 nubia Z11 之上,但其做法是兩側無邊框,頂部與底部還是有相關組件,但這次的「小米...

中國手機,不再競爭低價手機市場

從最早的山寨機種,到近年來由華為、樂視、中興等品牌持續攻入美國市場,並且在全球各地大舉成長,中國品牌手機已經逐漸擺脫過往全面模仿、廉價銷售形象,甚至開始佈局高階旗艦機種市場,就連原本以低價競爭的中國市場發展模式也開始做改變。 若觀察近幾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趨勢,可以發現原本以低價銷售模式為強的中國品牌手機,目前主要發展重心開始往高階機種市場靠攏,雖然依然維持推出鎖定大眾用戶的中階、入門機種,但包含華為、OPPO、vivo等品牌均開始將銷售重點放在高階機種。若依照近期市場調查顯示,目前全球地區售價超過500美元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其中光是中國品牌就佔下40%左右。 中國品牌機種跟進高階市場佈局 雖然低價銷售始終是中國市場吸引用戶搶購的策略模式,不過在越來越多廠商加入競爭之後,也不僅讓原本在中國市場長時間發展的三星、Sony Mobile調整佈局,轉以高階機種發展為重,就連華為、小米、OPPO、vivo、一加手機等中國在地廠商也開始重視高階機種發展策略,並且開始投入自有技術研發與專利累積,慢慢地從原本全面模仿的山寨風格,逐漸轉向自有特色設計,甚至在產品外觀設計也越來越具質感表現。 即使目前在部分產品設計仍可看見一些品牌廠商設計思維,但目前的中國品牌機種所呈現質感與使用體驗已經與過往大不相同,例如小米長時間累積許多發展經驗的MI UI介面,以及華為近年在手機相機投入研發,甚至與德國徠卡攜手合作,加上近期樂視宣佈進軍美國市場等發展,基本上都是過往充滿山寨文化的中國白牌手機時代所無法實現規模。 因此從目前發展來看,雖然低價市場策略依然在中國市場可行,但所能帶動成長已經不如以往,因此越來越多品牌廠商開始往中階以上售價發展,甚至進入高階手機市場競爭,期望以更好的使用體驗、產品質感吸引更多高收入用戶,亦即蘋果長時間鎖定用戶族群,進而獲取更多利潤。 低價市場依然存在 但品牌形象更為重要 不過,即便目前中國主要在地品牌先後打入高階手機市場,並且持續提昇手機設計質感、使用功能,藉此吸引更多市場用族群,但免不了依然必須面對高階機種的品牌吸引力,亦即當消費者花費超過一定程度金額時,是否仍願意選擇使用中國在地品牌,或是轉向使用三星、Sony Mobile、蘋果等海外品牌產品。而相同問題也可能出現在華碩身上,縱使ZenFone 3 Deluxe已經採用相當好的規格,但建議售價來到新一定售價區間以上時,多數使用者可能會偏向選擇三星、LG、Sony Mobile等品牌機種,因此這將是不少原本以低價策略發展的廠商,未來勢必面臨突破問題。 目前華為已經開始累積本身高階機種設計能力與技術專利,同時也期望藉由整合徠卡等廠商合作模式,藉此讓旗下手機產品能有更高質感與使用體驗,藉此吸引更多用戶,進而擺脫過往僅以廉價機種銷售衝刺市佔形象,而諸如OPPO、小米等品牌也持續透過不同模式擺脫過往形象,畢竟低價手機發展模式固然有用,但終究能搶奪發展空間有限,加上今年蘋果推行的iPhone 7系列機種,再度證明高階機種售價往上累加的可行性,因此也進一步推動許多中過品牌機種奮力爭取高階機種市場發展機會。 從整體來看,中國品牌手機依然會維持原有低價市場發展模式,但相對地將更積極踏入高階機種市場發展,甚至也會連結更多市場供應鏈加入海外品牌機種零件優勢,例如導入Sony客製化感光元件、導入三星等廠商提供AMOLED顯示螢幕或曲面螢幕設計,同時也可能持續擴展自有處理器產品發展,藉此在市場做出更多競爭區隔性。

告訴你 Multicast 與 Unicast 之別,解釋為何看解碼器與手機 App 會有差別

西甲本週開鑼,獨家直播的 Now Sports 日前也舉行了一個直播室參觀,讓大眾可以了解他們的硬件設備。活動除了介紹主持及全新的直播室外,也罕有的按排主管技術的 Product Management Vice President 跟大家分享技術細節,解釋係電視與手機上觀看直播的技術細節。 在講到有關技術細節前,石先生必須先跟大家簡介 Now Sports 現有的服務。服務的層面有三種,一是利用 Now 機頂盒在電視上觀看的 Now TV;第二種是通過 Now 手機/平板 App 串流直播 Now TV;第三種則是通過 Now 足球手機 App 串流直播足球賽事。

《Pokémon GO》依靠的不是 AR,是與故事結合的「投入感」及「回憶」

遊戲是一個讓人充滿想像、化不能為可能的地方。《Pokémon GO》近日爆紅讓很多人對遊戲的未來產生想像,加上今年科技界對 VR 的吹棒,讓大眾再一次重視遊戲的未來。 根據 Goldman Sachs 一份有關 VR / AR 的研究,整個產業的價值來到 2025 年預估 Hardware 與 Software 的產值分別達到 450 億美元及 350 億美元,金額大得驚人,也難怪大家都往這個領域進軍。 那麼到底遊戲的未來是 VR 還是 AR 呢?兩者看來相似卻又有點不同,而 Forbes...

台灣 3C 廠商跑不出工廠思維,難複製小米模式

台灣 UDN 上有一篇文章題為『PC廠突圍 複製小米模式』,內文有提到 ASUS、Acer 及 Lenovo 想積極複製「小米模式」,近來紛紛強化自營的電子商務平台,企圖奪回部分產品銷售的主導權,一方面擴大通路、並希望增加利潤。(詳文請按上面連結觀看) 對於這點,石先生仍然認為台灣 3C 廠商最大盲點至今仍然是『工廠佬』思維,搞個電商就是複製小米模式嗎? 小米模式最強大的是其營銷與宣傳倍增能力,這點至今仍然是台廠最大硬傷,多年來無法突破。 這點也許跟台廠創辦人均年事已高仍然在位有關。始終下面總會有有才之士不可能不知道,只是在傳統管治下無法突破頂層思維。畢竟大家別忘了小米沒有生產,依靠的是代工廠,自己只是做品牌而已。 ASUS Zenfone 手機發展算是近年台廠較成功追上的案例,但主要還是利用『性價比』拉動宣傳力,類似當年的 Netbook,與小米以『性價比』做宣傳點,倍增其品牌知名度,營造強大的行銷與關注度不同。 至於 Acer… 算了吧!你多久沒見到他們了。

分析Nokia與Microsoft合作

手機市場近幾個星期真是「打到七國咁亂」,繼Sony方面宣布將推出PlayStation Suite令手機可以玩PlayStation遊戲,加上Xperia Play (即早前傳言的PSP Phone)將於2月14日正式發布,從現下估算Sony旗下品牌的Sony Ericsson或會以遊戲手機為賣點;Motorola憑Atrix 4G成功吸引市場視線;LG曾揚言即將推出其雙核手機;HTC、Samsung高階手機一直是市場焦點。多方面夾擊之下,Nokia站在這個亂局中求突破就得放下一些舊思維。今次就與Microsoft聯手宣布日後Nokia推出的智能手機,將會搭載Windows Phone 7作業平台。 從以上舉動再分析,雙方好處甚多。首先,在Nokia而言,Symbian系統雖然有不少改進,但始終未能突破多年來印象,令用家承認Symbian系統屬於智能手機平台;而另一邊廂,Nokia與Intel合作研發的新手機平台Meego又未能推出市場。分析Nokia現況,她和Microsoft合作無疑可以大幅減省龐大的平台開發費用,而且Nokia其中一個系列主打商務用家,配合Windows Phone 7的Microsoft Office軟件,能夠命中雙方客戶群。另一方面,就Microsoft而言,Windows Phone 7雖然有LG、HTC等推出產品,但廠商和市場反應未算熱切,令Windows Phone 7聲勢不太大,有Nokia加入無疑強化WP7的陣營,同時可以增加Mircosoft搜尋器Bring的用量和市場份額。而另一點對Microsoft有利的是在Nokia有經營Ovi Store經驗,對於WP 7的Market Place如何建立一效更完整的手機程式銷售和收費系統將有很大幫助。 然而這個合作對於她們是互惠互利,但站在程式開發者和用家無疑是一次推倒從來,要挽留他們為WP7開發及購買程式,似乎Nokia和Microsoft都要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