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量子穿隧效應 (Quantum tunneling effect) 是什麼?發展歷史,重要人物,如何發生?

量子穿隧效應是一種在量子力學中的現象,它描述了一個微觀粒子如何能夠穿越一個看似無法越過的能障。這種現象在經典物理學中是無法解釋的,因為在經典物理學中,一個物體必須擁有足夠的能量才能越過一個能障。然而,在量子力學中,即使粒子的能量低於能障,它仍有可能穿越能障,這就是所謂的量子穿隧效應。

量子穿隧效應的發生是基於波動性的原理。在量子力學中,所有的粒子都可以被視為波,這種波動性使得粒子有可能出現在能障的另一側。當粒子接觸到能障時,它的波函數會在能障內部衰減,但並不會完全消失,因此在能障的另一側仍然有一部分波函數存在。這就意味著粒子有一定的機率能夠出現在能障的另一側,即實現了穿隧效應。

量子穿隧效應在許多物理現象中都有重要的應用,例如在核反應中,質子可以通過量子穿隧效應穿越電子雲,進入原子核內部,從而引發核反應。在半導體技術中,量子穿隧效應也被廣泛應用於製造各種電子元件,如隧道二極體和隧道電晶體等。

量子穿隧效應 的發展歷史

在20世紀初,科學家們開始發現經典物理學無法解釋一些微觀現象,例如黑體輻射和光電效應等。這促使科學家們開始尋找新的理論來解釋這些現象,這就是量子力學的起源。

量子穿隧效應的理論基礎在1920年代由許多科學家共同建立。其中最重要的是尼爾斯·波爾的波爾模型,以及維爾納·海森堡的不確定性原理。這兩個理論都在1920年代中期提出,並且對量子穿隧效應的理解起到了關鍵作用。

然而,量子穿隧效應的實驗證據直到1930年代才被發現。在1931年,英國物理學家喬治·蓋莫夫和愛爾蘭物理學家約翰·考克羅夫特通過實驗證實了α粒子的量子穿隧效應,這是量子穿隧效應的首次實驗證據。從那時起,量子穿隧效應在物理學中的地位逐漸確立,並且在許多領域中找到了應用,包括核物理學、固態物理學和化學等。

量子穿隧效應是如何發生的呢?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的是,量子穿隧效應是一種完全依賴於量子力學的現象。在經典物理學中,一個粒子如果沒有足夠的能量來越過一個障礙,那麼它就無法越過。但在量子力學中,即使粒子的能量低於障礙的能量,它仍然有可能越過障礙,這就是量子穿隧效應。

量子穿隧效應的發生依賴於波粒二象性和不確定性原理。根據波粒二象性,微觀粒子既可以被視為粒子,也可以被視為波。當我們將微觀粒子視為波時,就可以用薛丁格方程來描述它。薛丁格方程的解顯示,即使粒子的能量低於障礙的能量,粒子的波函數仍然可以延伸到障礙的另一邊,這就意味著粒子有可能出現在障礙的另一邊。

此外,根據不確定性原理,我們無法同時準確地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這意味著即使我們知道粒子的能量低於障礙的能量,我們仍然無法確定粒子是否能夠越過障礙。這就為量子穿隧效應提供了可能。

總的來說,量子穿隧效應的發生是依賴於量子力學的特性,包括波粒二象性和不確定性原理。這些特性使得微觀粒子能夠在沒有足夠能量的情況下越過障礙,這就是量子穿隧效應的本質。

量子穿隧效應領域的重要人物

量子穿隧效應是一種在量子力學中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現與許多偉大的科學家的研究工作密切相關。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可能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丹麥科學家尼爾斯·波爾。

尼爾斯·波爾是一位在20世紀初對量子力學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他的波爾模型解釋了原子的結構以及電子如何在原子中運動。波爾模型的一部分就是量子穿隧效應的早期理論基礎。

除了波爾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科學家也對量子穿隧效應的理解做出了重要貢獻。例如,德國物理學家維爾納·海森堡提出了不確定性原理,這是理解量子穿隧效應的關鍵。根據不確定性原理,一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不能同時被精確地知道,這就為粒子能夠”穿隧”過能障提供了可能。

另一位重要的科學家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文·薛丁格,他提出了薛丁格方程,這是量子力學的基礎之一。薛丁格方程描述了一個粒子的波函數如何隨時間變化,並且可以用來計算粒子在特定情況下的行為,包括量子穿隧效應。

此文章發佈於 TechRitual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