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巴塞隆納的移動世界大會上,人工智能(AI)成為了人們熱議的焦點。從三星到華為,再到英特爾和高通,各大科技公司都對人工智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而隨著聆聽的深入,對於未來的擔憂也與日俱增。在高通龐大展位內的一個私密會議室裡,我參加了一場由高通技術規劃及邊緣解決方案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 Durga Malladi 主持的圓桌討論。高通在設備端人工智能硬件方面已經走在前列,並與微軟在去年的 Computex 合作推出了新一代 Copilot+ AI PC。
Malladi 和其他高通工作人員分享了許多以商業為中心的使用案例,但我更關注的是所謂的「AI 代理」的崛起。
AI 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代理型」AI(這個術語似乎在科技行業中悄然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指的是能夠作為個人助手的 AI 驅動自然語言工具,能夠執行通常需要通過多個應用程序或網站來完成的各種任務。
無應用程序的 AI 助手
高通舉了一個例子,展示了其汽車 AI 套件(Snapdragon Ride Elite 和 Snapdragon Cockpit Elite 處理器)的潛力——未來的汽車將能在駕駛過程中為你購買音樂會門票,然後在你發送短信告訴伴侶準備離開時,自動停車並接你。這一切都可以通過簡單的口頭命令完成。
這確實意味著 AI 代理將能訪問你的銀行信息、地理位置數據和消息歷史等大量個人信息。Malladi 向我保證,代理的過程是高度加密的,並且僅存儲在本地硬件上,這使得訪問這些數據的難度增大。但對於 AI 代理來說,了解用戶的所有信息是其基本操作要求,而高通讓用戶對此感到更舒適的計劃,可能會適得其反。
數字雙胞胎的概念
Malladi 解釋道,個人 AI 代理是「你的數字化身。它就是你。」這一說法讓人不禁聯想到《黑鏡》劇集中的情節。我並不想要一個逐漸模仿和預測我行為的 AI 助手。相反,我更希望擁有一個擁有獨特個性的代理。
不過,我對這個過程還有其他疑慮。Malladi 指出,這些代理將能夠有效取代現代設備所依賴的整個應用程序生態系統。他提到:「我們已經生活在這個以應用為中心的世界約十五年了,這些應用程序本身就是獨立的孤島。」
應用程序的未來
他並非完全錯誤。可以想像,與其需要打開地圖應用、餐廳評價應用和搜索引擎,不如直接請 AI 代理處理所有工作。「代理是第一個界面,也是唯一的界面。」Malladi 說。「你永遠不會看到應用程序。」
這樣的說法讓人懷疑。某些應用程序在沒有可視界面的情況下幾乎無法運行。導航工具如 Google Maps 和 Waze 能夠提供逐步指導,但我不認識任何一個人不想同時打開可視地圖。我的健身房要求我打開應用程序以獲取進入建築的 QR 碼——這個代理能否直接從應用中提取這些信息,還是我仍然需要正常登錄?
無應用程序的未來挑戰
對於這種「無應用程序」的技術未來願景,還存在其他問題。在過去十年中,Google Play 商店和 Apple 的應用商店中的應用生態系統已經發展到龐大程度;Malladi 將 AI 代理的到來比作從使用網站轉向使用應用程序的變化。他表示:「通過網站可以完成相同的事情,但在專用應用程序中,UI 整個過程都得到了簡化。這是這一過程的下一步。」
但這一變化的潛力顯然更為巨大,根據過去的經驗,這種對既有規範的大幅變動可能會讓潛在消費者感到不安。那麼,依賴應用內廣告收入的免費軟件又該如何生存?根據高通對代理型 AI 的計劃,這類工具的開發者可能會被直接排除在市場之外——畢竟,沒有人想要一個只會給他們推送其他應用廣告的 AI 助手。
高通的信心與未來展望
儘管如此,高通對 AI 代理在未來普及的信心仍然十足,儘管這種變化可能需要逐步實現。Malladi 強調了 NPU 硬件和 LLM 軟件的進步,使這一切成為可能。幾年前,在本地硬件上運行如此先進的 AI 模型根本不可行,但隨著更強大的處理器和更高效的模型,現在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安裝預訓練模型變得輕而易舉。
對於 AI 代理的普及,無法簡單地說會完全拒絕。作為一名科技記者,拒絕接觸新技術無疑是愚蠢的。然而,對於高通所期望的代理型 AI 的普遍接受,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值得稱讚的是,該公司希望在這一潮流中占據先機,因為如果這一技術在未來流行起來,高通將會站在最前沿。
不過,希望語音命令不會成為強制要求,因為在公共場合大聲對著手機說話並不是一個理想的選擇。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sim-card-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