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176

【一分鐘看完】量子電腦 的運作原理與實現方式

0

量子電腦的運作原理與傳統電腦截然不同,它的基礎建立在量子力學的理論之上。那麼,量子電腦是如何運作的呢?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量子電腦的基本運算單位——量子位元。與傳統電腦的位元不同,量子位元可以同時處於0和1的狀態,這種現象被稱為「量子疊加」。這意味著,如果一個量子電腦有n個量子位元,那麼它可以同時儲存2^n種不同的狀態,這大大提高了量子電腦的計算能力。

其次,量子電腦利用了量子力學的另一個重要特性——量子糾纏。當兩個量子位元處於糾纏狀態時,改變其中一個量子位元的狀態,另一個量子位元的狀態也會立即改變,無論它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這使得量子電腦能夠進行極其快速的並行運算。

然而,量子電腦的實現並非易事。量子位元的狀態極其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而產生變化,這就需要科學家們開發出高效的量子錯誤糾正方法。此外,量子電腦的製造和操作也需要在極低溫的環境下進行,這對實驗設備和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總的來說,量子電腦的運作原理建立在量子力學的基礎上,其運算能力遠超傳統電腦。但是,量子電腦的實現也面臨著許多挑戰,需要科學家們不斷的研究和努力。

Honor 推出 X8b 手機,1 億像素相機 + 512GB 儲存空間

Honor 日前宣佈推出最新的 X 系列智能手機 – X8b。這款新機採用 6.7 吋 AMOLED 螢幕,解像度達到 FHD+,峰值亮度高達 2000 尼特。螢幕中間的「魔法膠囊」設計,可以顯示系統訊息及狀態通知。前置鏡頭達到 5000 萬畫素,並配備獨立閃光燈。

6.7 吋 AMOLED 螢幕,輕薄機身

儘管配備 6.7 吋大螢幕,X8b 的機身厚度僅 6.78 毫米,重量只有 166 克。X8b 採用 Qualcomm Snapdragon 680 處理器,搭配 8GB RAM,提供三種儲存空間組合:128/256/512GB。

X8b 的後置三鏡頭系統,包含 1 億畫素主相機、500 萬畫素廣角鏡頭及 200 萬畫素微距鏡頭。自拍鏡頭達 5000 萬畫素。X8b 採用自家的 MagicOS 7.2 系統,基於 Android 13。

X8b 配備 4500mAh 大容量電池,支援 35W 快速充電。Honor X8b 提供三種顏色:迷人綠、鈦銀及午夜黑。馬來西亞售價從 999 馬幣(約新台幣 6300 元)起,配備 8GB RAM / 128GB 儲存空間。該機種也在沙特阿拉伯上市,售價 799 沙烏地裏亞爾(約新台幣 6300 元)起。

字節跳動秘密使用 OpenAI 技術打造自已的 AI

TikTok 在生成式 AI 競賽中明顯落後,因此一直秘密使用 OpenAI 的技術來開發自己的競爭性大型語言模型(LLM)。

這種做法在 AI 界通常被視為失禮行為,而且直接違反了 OpenAI 的服務條款,該條款明確禁止使用其模型輸出「用於開發與我們產品和服務競爭的任何人工智能模型」。字節跳動通過微軟購買 OpenAI 的訪問權限,而微軟也有同樣的政策。根據字節跳動內部文件確認,OpenAI API 已被用於開發其基礎 LLM,代號為「種子項目」(Project Seed),在每個開發階段中幾乎都用於模型的訓練和評估。

參與其中的員工對其影響心知肚明;我在字節跳動內部員工溝通平台 Lark 上看到了有關如何通過「數據去識別化」來「美白」證據的討論。濫用情況如此猖獗,以至於「種子項目」的員工經常達到 API 訪問的最大限額。

【一分鐘看完】量子電腦為何能超越傳統計算力量

0

量子電腦的發展引起了全球科技界的廣泛關注,其背後的原因主要在於其超越傳統電腦的強大計算能力和潛在的應用價值。

首先,量子電腦的計算能力遠超傳統電腦。傳統電腦的運算單位是位元,每個位元只能表示0或1的一種狀態。而量子電腦的運算單位是量子位元,每個量子位元可以同時表示0和1的狀態,這使得量子電腦在同一時間內可以進行大量的平行運算,從而大大提高了計算效率。

其次,量子電腦的潛在應用價值巨大。例如,量子電腦可以用於模擬自然界的量子現象,這對於物質科學和生物科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量子電腦也可以用於解決一些傳統電腦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大數據分析和複雜的優化問題。

然而,量子電腦的發展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如量子位元的穩定性問題和量子錯誤糾正的問題。但是,隨著科學家們不斷的研究和努力,這些問題有望在未來得到解決。

總的來說,量子電腦由於其超越傳統電腦的計算能力和潛在的應用價值,成為了科技界的熱門研究領域。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量子電腦將在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

【手機比較】Samsung A05s 與 小米 Redmi K70: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0

Samsung A05s 與 小米 Redmi K70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項目三星 A05s小米 Redmi K70
網路GSM / HSPA / LTEGSM / CDMA / HSPA / CDMA2000 / LTE / 5G
CPUOcta-core (4×2.4 GHz Kryo 265 Gold & 4×1.9 GHz Kryo 265 Silver)Octa-core (1×3.2 GHz Cortex-X3 & 2×2.8 GHz Cortex-A715 & 2×2.8 GHz Cortex-A710 & 3×2.0 GHz Cortex-A510)
顯示屏尺寸和類型6.7 英寸,PLS LCD6.67 英寸,OLED,68B 色彩
作業系統Android 13Android 14, HyperOS
記憶體128GB 4GB RAM, 128GB 6GB RAM256GB 12GB RAM, 256GB 16GB RAM, 512GB 16GB RAM, 1TB 16GB RAM
主相機50 MP, f/1.8, (wide), AF50 MP, f/1.6, (wide), 1/1.55″, 1.0µm, PDAF, OIS
前置相機13 MP, f/2.016 MP, (wide)
無線網路Wi-Fi 802.11 a/b/g/n/ac, dual-band, Wi-Fi DirectWi-Fi 802.11 a/b/g/n/ac/6e/7, dual-band, Wi-Fi Direct
NFC
藍牙5.1, A2DP, LE5.3, A2DP, LE
3.5mm 耳機插孔
充電25W 有線充電120W 有線充電
感應器指紋(側面安裝),加速度計,接近感應器指紋(屏下光學式),加速度計,接近感應器,陀螺儀,指南針,色譜儀

屏幕與顯示比較

Samsung A05s採用6.7英寸的PLS LCD顯示屏,而小米Redmi K70則採用6.67英寸的OLED顯示屏。OLED顯示屏通常具有更高的對比度和更鮮艷的色彩。小米Redmi K70的OLED顯示屏支援Dolby Vision和HDR10+,並具有更高的亮度(4000尼特)。Samsung A05s搭載Qualcomm Snapdragon 680處理器,而小米Redmi K70則搭載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2處理器。根據規格,小米Redmi K70的處理器性能可能更強勁。

攝影功能比較

Samsung A05s的主相機配置為50 MP廣角鏡頭,而小米Redmi K70則配置了50 MP廣角鏡頭,並具有更大的感光元件和光學影像穩定功能(OIS)。小米Redmi K70還配備了一個16 MP的前置相機,而Samsung A05s則配備了一個13 MP的前置相機。小米Redmi K70支援NFC功能,而Samsung A05s則不支援。兩部手機都支援Wi-Fi和藍牙連接。

其他功能比較

Samsung A05s具有3.5mm耳機插孔,而小米Redmi K70則沒有。兩部手機都具有快速充電功能,但小米Redmi K70的充電速度更快(120W有線充電)。根據上述比較,小米Redmi K70在屏幕、效能和攝影功能方面具有一些優勢。然而,每個人對手機的需求和偏好不同,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來選擇最適合您的手機。

【評測】Samsung A05s
【評測】小米 Redmi K70

【手機比較】Samsung A15 5G 與 Samsung S23 FE: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0

Samsung A15 5G 與 Samsung S23 FE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項目三星 A15 5G三星 S23 FE
網路GSM / HSPA / LTE / 5GGSM / HSPA / LTE / 5G
CPUMediaTek Dimensity 1080 (6 納米)Exynos 2200 (4 納米) – 國際版
Qualcomm SM8450 Snapdragon 8 Gen 1 (4 納米) – 美國版
顯示屏尺寸和類型6.6 英寸,Super AMOLED,120Hz,1000 尼特(HBM)6.4 英寸,Dynamic AMOLED 2X,120Hz,HDR10+,1450 尼特(峰值)
作業系統Android 13,可升級至 Android 14,One UI 6Android 13,可升級至 Android 14,One UI 6
記憶體128GB 6GB RAM, 128GB 8GB RAM, 256GB 8GB RAM128GB 8GB RAM, 256GB 8GB RAM
主相機48 MP, f/1.8(廣角), 8 MP, f/2.2(超廣角), 5 MP, f/2.4(微距)50 MP, f/1.8(廣角), 8 MP, f/2.4(望遠), 12 MP, f/2.2(超廣角)
前置相機13 MP, f/2.2(廣角)10 MP, f/2.4(廣角)
WLANWi-Fi 802.11 a/b/g/n/ac, 雙頻, Wi-Fi DirectWi-Fi 802.11 a/b/g/n/ac/6e, 雙頻, Wi-Fi Direct
NFCYes (市場/地區相依)Yes
藍牙5.3, A2DP, LE5.3, A2DP, LE
3.5mm 耳機插孔YesNo
充電25W 有線充電25W 有線充電,無線充電
感應器屏下光學指紋辨識,加速度計,陀螺儀,指南針,虛擬接近感應屏下光學指紋辨識,加速度計,陀螺儀,指南針,虛擬接近感應

屏幕與顯示比較

三星 A15 5G 擁有一個 6.6 英寸的 Super AMOLED 顯示屏,具有 120Hz 的刷新率和 1000 nits 的亮度。而三星 S23 FE 則擁有一個稍小的 6.4 英寸 Dynamic AMOLED 2X 顯示屏,同樣具有 120Hz 的刷新率和 1450 nits 的峰值亮度。從規格上看,兩款手機在屏幕尺寸和刷新率方面非常相似,但 S23 FE 在亮度方面稍微優於 A15 5G。

效能比較

在效能方面,A15 5G 搭載了 MediaTek Dimensity 1080 處理器,而 S23 FE 則搭載了 Exynos 2200(國際版)或 Qualcomm SM8450 Snapdragon 8 Gen 1(美國版)處理器。兩款手機都具有八核心處理器,但具體的性能表現尚未指定。根據處理器的製程和規格,S23 FE 可能在處理速度和效能方面稍微優於 A15 5G。

攝影功能比較

在攝影功能方面,A15 5G 搭載了一個 4800 萬像素的主相機,配備廣角、超廣角和微距鏡頭。而 S23 FE 則擁有一個稍高像素的主相機,同樣具有廣角、望遠和超廣角鏡頭。兩款手機都具有 LED 閃光燈、全景模式和 HDR 功能,可以拍攝高質量的照片和錄製高清視頻。

連接性比較

在連接性方面,兩款手機都支援 Wi-Fi、藍牙和 NFC。然而,S23 FE 在 Wi-Fi 方面具有更高的規格,支援 Wi-Fi 802.11 a/b/g/n/ac/6e,並具有更快的無線網絡連接速度和更穩定的連接性。

A15 5G 具有 3.5mm 耳機插孔,而 S23 FE 則沒有。這意味著如果你喜歡使用有線耳機,A15 5G 可能更適合你。此外,S23 FE 在充電方面具有無線充電功能,這是 A15 5G 所沒有的。

總結

根據以上的比較和評價,三星 A15 5G 和三星 S23 FE 在屏幕與顯示、效能、攝影功能和連接性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兩款手機都具有強大的功能和吸引人的特色,最終的選擇應該基於個人的需求和偏好。如果你更注重屏幕尺寸和充電方式,那麼 A15 5G 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如果你喜歡更高像素的主相機和更快的無線網絡連接速度,那麼 S23 FE 也是一款不錯的選擇。

【評測】Samsung A15 5G
【評測】Samsung S23 FE

【手機比較】Samsung A05s 與 Samsung A04s: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0

Samsung A05s 與 Samsung A04s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項目三星 A05s三星 A04s
網路GSM / HSPA / LTEGSM / HSPA / LTE
CPUOcta-core (4×2.4 GHz Kryo 265 Gold & 4×1.9 GHz Kryo 265 Silver)Octa-core (4×2.0 GHz Cortex-A55 & 4×2.0 GHz Cortex-A55)
顯示屏尺寸和類型6.67 英寸,OLED,68B 色彩6.5 英寸,PLS LCD,90Hz
作業系統Android 14, HyperOSAndroid 12,可升級至 Android 13,One UI Core 5
記憶體256GB 12GB RAM, 256GB 16GB RAM, 512GB 16GB RAM, 1TB 16GB RAM32GB 3GB RAM, 32GB 4GB RAM, 64GB 4GB RAM, 128GB 4GB RAM
主相機50 MP, f/1.6, (廣角), 1/1.55″, 1.0µm, PDAF, OIS50 MP, f/1.8, (廣角), PDAF
前置相機16 MP, (廣角)5 MP, (廣角)
無線網路Wi-Fi 802.11 a/b/g/n/ac/6e/7, 雙頻, Wi-Fi DirectWi-Fi 802.11 a/b/g/n/ac, 雙頻, Wi-Fi Direct
NFC有(依市場/地區而定)
藍牙5.3, A2DP, LE5.0, A2DP, LE
3.5mm 耳機插孔
充電120W 有線充電15W 有線充電
感應器指紋(屏下光學式),加速度計,接近感應器,陀螺儀,指南針,色譜儀指紋(側面安裝),加速度計,虛擬接近感應

屏幕與顯示比較

Samsung A05s採用6.67英寸的OLED顯示屏,而Samsung A04s則採用6.5英寸的PLS LCD顯示屏。OLED顯示屏通常具有更高的對比度和更鮮艷的色彩。Samsung A04s的PLS LCD顯示屏支援90Hz的刷新率,可以提供更流暢的視覺體驗。

效能比較

Samsung A05s搭載了一個性能較強的處理器,而Samsung A04s則搭載了一個較簡單的處理器。這可能意味著Samsung A05s在處理多任務和運行較為要求嚴格的應用程序時表現更好。Samsung A05s和Samsung A04s都具有50 MP的主相機,但Samsung A05s可能具有更多的攝影功能和優化,例如光學影像穩定功能(OIS)和更高的光圈值。前置相機方面,Samsung A05s具有16 MP的鏡頭,而Samsung A04s則具有5 MP的鏡頭。

連接性比較

兩部手機都支援Wi-Fi和藍牙連接。Samsung A05s具有NFC功能,而Samsung A04s則可能根據市場和地區而定。Samsung A05s沒有3.5mm耳機插孔,而Samsung A04s具有這一功能。兩部手機都具有快速充電功能,但Samsung A05s的充電速度更快。

【評測】Samsung A05s
【評測】Samsung A04s

【手機比較】Realme GT5 Pro 與 OnePlus 12: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0

Realme GT5 Pro 與 OnePlus 12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項目Realme GT5 ProOnePlus 12
網路GSM / CDMA / HSPA / CDMA2000 / LTE / 5GGSM / CDMA / HSPA / CDMA2000 / LTE / 5G
CPUQualcomm SM8650-AB Snapdragon 8 Gen 3 (4 nm)Qualcomm SM8650-AB Snapdragon 8 Gen 3 (4 nm)
顯示屏尺寸和類型6.78吋 AMOLED6.82吋 LTPO AMOLED
作業系統Android 14, Realme UI 5.0Android 14, OxygenOS 14 (國際版), ColorOS 14 (中國版)
記憶體256GB 12GB RAM, 256GB 16GB RAM, 512GB 16GB RAM, 1TB 16GB RAM256GB 12GB RAM, 512GB 16GB RAM, 1TB 16GB RAM, 1TB 24GB RAM
主相機50 MP廣角, 50 MP千里鏡長焦, 8 MP超廣角50 MP廣角, 64 MP千里鏡長焦, 48 MP超廣角
前置相機32 MP32 MP
無線網路Wi-Fi 802.11 a/b/g/n/ac/6/7, tri-band, Wi-Fi DirectWi-Fi 802.11 a/b/g/n/ac/6/7, 雙頻段, Wi-Fi Direct
NFC支援支援(eSE,HCE)
藍牙5.4, A2DP, LE, aptX HD5.4, A2DP, LE, aptX HD
3.5mm耳機插孔
充電有線100W, 無線50W有線100W, 無線50W, 反向無線10W
感應器指紋辨識, 加速度計, 陀螺儀, 接近感應器, 指南針, 色譜感應器指紋辨識, 加速度計, 陀螺儀, 接近感應器, 指南針, 色譜感應器

屏幕與顯示比較

Realme GT5 Pro配備了一個6.78吋AMOLED顯示屏,而OnePlus 12則擁有一個稍大的6.82吋LTPO AMOLED顯示屏。兩款手機的屏幕都採用了高刷新率技術,提供更流暢的視覺體驗。然而,OnePlus 12的顯示屏具有更高的亮度和更高的對比度,使得影像更加生動逼真。

效能比較

在效能方面,Realme GT5 Pro和OnePlus 12都搭載了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處理器,並配備了Adreno 750 GPU。這使得兩款手機在處理多任務和運行高圖形要求的應用程序時表現出色。無論是遊戲還是多媒體娛樂,這兩款手機都能提供流暢的使用體驗。

攝影功能比較

Realme GT5 Pro和OnePlus 12都擁有強大的攝影功能。Realme GT5 Pro配備了一個50 MP廣角鏡頭、50 MP千里鏡長焦鏡頭和8 MP超廣角鏡頭,而OnePlus 12則擁有一個50 MP廣角鏡頭、64 MP千里鏡長焦鏡頭和48 MP超廣角鏡頭。兩款手機都支援多種攝影模式和功能,包括HDR、全景拍攝和夜景模式。無論是日常拍攝還是專業攝影,這兩款手機都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連接性比較

在連接性方面,Realme GT5 Pro和OnePlus 12都支援5G網絡,提供更快的網絡速度和更低的延遲。兩款手機都支援Wi-Fi 6和藍牙5.4技術,以實現更快的無線連接。此外,兩款手機都支援NFC技術,方便用戶進行移動支付和數據傳輸。

其他功能比較

Realme GT5 Pro和OnePlus 12在其他功能方面也有一些差異。例如,Realme GT5 Pro不配備3.5mm耳機插孔,而OnePlus 12也沒有這個功能。然而,兩款手機都支援快速有線和無線充電技術,讓用戶能夠快速充電。此外,兩款手機都配備了多種感應器,包括指紋辨識、加速度計、陀螺儀和接近感應器。

【評測】Realme GT5 Pro
【評測】OnePlus 12

Tecno Spark 20 Pro 推出,MTK G99 處理器配 1.08億相機

Techno 推出 Spark 20 Pro 配備一個 6.78 英寸的 IPS LCD 顯示屏,具有 FHD+ 分辨率和 120Hz 的刷新率。該設備還搭載了 Tecno 的動態端口,可以在打孔切口周圍顯示系統信息狀態和通知。

這款新設備採用了聯發科的 Helio G99 芯片,配備 8GB RAM 和 256GB 存儲空間,可通過 microSD 卡槽擴展。背部配備了一個 108MP 主攝像頭,採用 1/1.67 英寸的感光元件和 f/1.75 光圈。還有兩個輔助的 QVGA 輔助攝像頭。

Spark 20 Pro 運行基於 Android 13 的 HiOS 系統,搭載 5000mAh 電池,支持 33W 快速充電。還配備了側面指紋識別器、耳機插孔和 IP53 防塵防水等級。

Tecno Spark 20 Pro 提供月光黑、霜白、日落粉和神奇綠四種顏色,具有光澤的磨砂皮革紋理。在菲律賓,售價為 PHP 5,599(約 100 美元)。

Instagram 推出 AI 改圖功能,可幫你扮有錢,但唔識修樣貌

Meta 加大了在其社交媒體平台引入人工智能工具的力度,而其最新的人工智能探索專案涉及將生成式 AI 圖像帶到 Instagram 的故事功能中。

Meta 的生成式 AI 副總裁 Ahmad Al-Dahle 在 Meta 的替代品 Threads(前身為 Twitter)上宣布了這個新的 AI 工具。目前該功能正在美國進行推出,目前尚不清楚這個工具何時將對其他國家的 Instagram 用戶開放。

這項新功能允許用戶通過生成 AI 背景來重新設計他們的 Instagram 故事,以增強圖像效果。在故事攝像頭(在應用程式的主頁上向右滑動)上,現在會出現一個新的圖標,位於現有的「添加文字」按鈕旁邊,用戶可以點擊該圖標,通過輸入提示詞(例如「被小狗圍繞」和「在火山爆發的邊緣」)來生成新的背景,如果你感到冒險的話。

一旦你分享了你的 AI 創作,你的故事上會顯示一個「試試看」貼圖,這樣你的追隨者就更容易第一次使用這個編輯工具了。

Meta 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推出了各種基於人工智能的功能,以迎頭趕上 Google 和 ChatGPT 等平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該公司並不打算減緩其人工智能創新的步伐。

OpenAI 相信超人工智能即將到來,希望建立工具來控制它

在 OpenAI 的創始人之一以及首席科學家 Ilya Sutskever 的帶領下,Superalignment 團隊正努力開發方法來引導、監管和管理「超智能」人工智能系統,也就是智能遠遠超過人類的理論系統。

Superalignment 團隊目前正試圖建立適用於未來強大人工智能系統的管理和控制框架。考慮到「超智能」的定義以及特定人工智能系統是否已達到此水平,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但目前團隊所採用的方法是使用一個較弱、不太複雜的人工智能模型(例如 GPT-2)來引導一個更先進、複雜的模型(GPT-4)朝著期望的方向發展,並遠離不期望的方向。然而,OpenAI 希望以群眾智慧的方式來獲得更多想法。

為此,OpenAI 將推出一項價值 1000 萬美元的研究補助計劃,以支持有關超智能對齊的技術研究,其中一部分將保留給學術實驗室、非營利組織、獨立研究人員和研究生。OpenAI 還計劃在 2025 年初舉辦一次關於超智能對齊的學術會議,屆時將分享和推廣超智能對齊獎的入圍作品。

有趣的是,補助計劃的部分資金將來自前 Google 首席執行官兼主席 Eric Schmidt。作為 Altman 的熱情支持者,Schmidt 迅速成為 AI 悲觀論的代表人物,他聲稱危險的 AI 系統即將到來,而監管機構在準備方面做得不夠。這並不完全出於利他主義的心態,Protocol 和 Wired 的報導指出,作為一位積極的 AI 投資者,Schmidt 如果美國政府實施他提出的增強 AI 研究的藍圖,他將從商業上獲得巨大利益。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種捐贈可能被視為一種虛偽的示好。Schmidt 的個人財富估計約 240 億美元,他還向其他與倫理關聯較少的 AI 項目和基金注入了數億美元,包括他自己的項目。當然,Schmidt 否認這是真實情況。

他在一封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人工智能和其他新興技術正在重塑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確保它們與人類價值觀一致至關重要,我很自豪支持 OpenAI 的新補助計劃,為公眾利益負責地發展和控制人工智能。”

實際上,一個具有如此明顯商業動機的人的參與引發了一個問題:OpenAI 的超智能對齊研究,以及它鼓勵社區提交到未來會議的研究,是否將向任何人公開使用?

Superalignment 團隊向我保證,是的,OpenAI 的研究(包括代碼)以及其他獲得 OpenAI 超智能對齊相關研究補助和獎項的人的工作將公開分享。我們將要求該公司履行承諾。

Aschenbrenner 表示:“我們的使命不僅是確保我們模型的安全性,還包括其他實驗室的模型和先進人工智能的安全性。這對於我們建立(人工智能)以造福全人類並確保其安全性的使命非常核心。我們認為進行這項研究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手機比較】Samsung A05s 與 Samsung A14: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0

Samsung A05s 與 Samsung A14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項目三星 A05s三星 A14
網路GSM / HSPA / LTEGSM / HSPA / LTE
CPUOcta-core (4×2.35 GHz Cortex-A53 & 4×1.8 GHz Cortex-A53)Version A: Octa-core (2×2.0 GHz Cortex-A75 & 6×1.8 GHz Cortex-A55)
Version B: Octa-core (4×2.0 GHz Cortex-A55 & 4×2.0 GHz Cortex-A55)
顯示屏尺寸和類型6.5 英寸,PLS IPS6.6 英寸,PLS LCD
作業系統Android 11, One UI 3.1Android 13, One UI Core 5
記憶體32GB 3GB RAM, 64GB 4GB RAM, 128GB 4GB RAM64GB 4GB RAM, 128GB 4GB RAM, 128GB 6GB RAM
主相機13 MP, f/2.2, (廣角), AF
2 MP, f/2.4, (微距)
2 MP, f/2.4, (景深)
50 MP, f/1.8, (廣角), PDAF
5 MP, f/2.2, (超廣角)
2 MP, f/2.4, (微距)
前置相機5 MP, f/2.2, (廣角)13 MP, f/2.0, (廣角)
無線網路Wi-Fi 802.11 b/g/n, Wi-Fi Direct, hotspotWi-Fi 802.11 a/b/g/n/ac, 雙頻, Wi-Fi Direct
NFC有(依市場/地區而定)
藍牙5.0, A2DP, LE5.1 或 5.3, A2DP, LE
3.5mm 耳機插孔
充電快速充電 15W15W 有線充電
感應器指紋(側面安裝),加速度計,接近感應器指紋(側面安裝),加速度計,接近感應器,指南針

屏幕與顯示比較

Samsung A05s採用6.5英寸的PLS IPS顯示屏,而Samsung A14則採用6.6英寸的PLS LCD顯示屏。兩者的顯示屏尺寸相似,但類型略有不同。Samsung A14的PLS LCD顯示屏具有較高的解析度,可能提供更清晰的圖像和文字顯示。Samsung A05s搭載了一個中等性能的處理器,而Samsung A14則搭載了一個較強大的處理器。這可能意味著Samsung A14在處理多任務和運行較為要求嚴格的應用程序時表現更好。

攝影功能比較

Samsung A05s和Samsung A14都具有多鏡頭配置,但Samsung A14的主相機具有更高的解析度,可能提供更清晰的照片。前置相機方面,Samsung A14具有更高的解析度,可能拍攝更清晰的自拍照片。兩部手機都支援Wi-Fi和藍牙連接。Samsung A14具有NFC功能,而Samsung A05s則不支援NFC。

Samsung A05s和Samsung A14都具有3.5mm耳機插孔,方便使用者連接有線耳機。兩部手機都具有快速充電功能,但充電速度可能有所不同。

【評測】Samsung A05s
【評測】Samsung A14

【一分鐘看完】量子電腦在美國、歐洲與中國的發展初況

0

量子電腦的研發與應用已經成為全球科技界的熱門話題。從美國的硅谷到歐洲的研究機構,再到亞洲的科技公司,量子電腦的足跡已經遍布全球。

首先,美國是量子電腦研發的重要據點。許多知名的科技公司,如IBM、Google和微軟,都在美國設有專門的量子計算部門。此外,美國的一些頂尖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也在進行量子電腦的研究。

其次,歐洲也在量子電腦的研發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歐洲的一些研究機構,如荷蘭的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瑞士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都在進行量子電腦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最後,亞洲的一些國家,如中國和日本,也在積極參與量子電腦的研發。中國的阿里巴巴和華為,以及日本的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都在進行量子電腦的研究和開發。

總的來說,量子電腦的研發與應用已經成為全球的共同努力。無論在哪裡,科學家們都在努力推動量子電腦的發展,以期望能夠利用其強大的計算能力來解決一些傳統電腦無法解決的問題。

【手機比較】Samsung A15 與 Samsung A05s: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0

Samsung A15 與 Samsung A05s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項目三星 A15三星 A05s
網路GSM / HSPA / LTEGSM / HSPA / LTE
CPUMediaTek Helio G99 (6nm)Qualcomm SM6225 Snapdragon 680 4G (6 nm)
顯示屏尺寸和類型6.5 英寸,Super AMOLED6.7 英寸,PLS LCD, 90Hz
作業系統Android 14, One UI 6Android 13
記憶體128GB 8GB RAM, 256GB 8GB RAM128GB 4GB RAM, 128GB 6GB RAM
主相機50 MP, f/1.8, 5 MP, f/2.2, 2 MP, f/2.450 MP, f/1.8, 2 MP, f/2.4, 2 MP, f/2.4
前置相機13 MP, f/2.013 MP, f/2.0
無線局域網YesWi-Fi 802.11 a/b/g/n/ac, 雙頻
NFC未指定
藍牙Yes5.1, A2DP, LE
3.5mm 耳機孔YesYes
充電25W 有線充電25W 有線充電
感應器指紋(側面安裝);其他未指定的感應器指紋(側面安裝),加速度計,接近感應器
性能未指定未指定

【評測】Samsung A15
【評測】Samsung A05s

【手機比較】Samsung S23 FE 與 Samsung A54: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0

Samsung S23 FE 與 Samsung A54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項目三星S23 FE三星A54
網路GSM / HSPA / LTE / 5GGSM / HSPA / LTE / 5G
CPUExynos 2200 (4 nm) – 國際版
Qualcomm SM8450 Snapdragon 8 Gen 1 (4 nm) – 美國版
Exynos 1380 (5 nm)
顯示屏尺寸和類型6.4 英寸,Dynamic AMOLED 2X6.4 英寸,Super AMOLED
作業系統Android 13,可升級至 Android 14,One UI 6Android 13,可升級至 Android 14,One UI 6
內存128GB 8GB RAM,256GB 8GB RAM128GB 4GB RAM,128GB 6GB RAM,128GB 8GB RAM,256GB 6GB RAM,256GB 8GB RAM
主攝像頭三鏡頭:
50 MP,f/1.8,24mm(廣角)
8 MP,f/2.4,75mm(望遠),3倍光學變焦
12 MP,f/2.2,123˚(超廣角)
三鏡頭:
50 MP,f/1.8,1/1.56″,1.0µm,PDAF,OIS
12 MP,f/2.2,123˚(超廣角),1.12µm
5 MP,f/2.4(微距)
自拍攝像頭單鏡頭:
10 MP,f/2.4,26mm(廣角)
單鏡頭:
32 MP,f/2.2,26mm(廣角)
無線局域網Wi-Fi 802.11 a/b/g/n/ac/6e,雙頻,Wi-Fi DirectWi-Fi 802.11 a/b/g/n/ac/6,雙頻,Wi-Fi Direct
藍牙5.3,A2DP,LE5.3,A2DP,LE
3.5mm耳機插孔
充電25W有線快充,PD2.0,無線充電25W有線快充
傳感器屏下光學指紋,加速度計,陀螺儀,指南針,虛擬接近感應屏下光學指紋,加速度計,陀螺儀,指南針,氣壓計(僅限美國)

屏幕與顯示比較

首先,讓我們來比較這兩款手機的屏幕與顯示功能。三星S23 FE和三星A54都擁有6.4英寸的屏幕,但屏幕類型略有不同。三星S23 FE採用了Dynamic AMOLED 2X屏幕,而三星A54則採用了Super AMOLED屏幕。兩款手機的屏幕都提供了出色的顯示效果,並具有高刷新率和HDR10+支持。無論是觀看影片還是遊戲,這兩款手機都能提供令人滿意的視覺體驗。

效能比較

在效能方面,三星S23 FE和三星A54都提供了強大的處理器。三星S23 FE搭載了Exynos 2200或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處理器,而三星A54則搭載了Exynos 1380處理器。這些處理器都具有出色的性能,可以應對各種任務和應用程序。然而,根據規格,三星S23 FE的處理器可能稍微優於三星A54的處理器。

攝影功能比較

攝影功能對於現代手機來說非常重要。在這方面,三星S23 FE和三星A54都提供了出色的攝影功能。三星S23 FE擁有一個50 MP的主攝像頭,配備了廣角、望遠和超廣角鏡頭,可以捕捉更廣闊的場景和更多的細節。三星A54則擁有一個50 MP的主攝像頭,配備了廣角、超廣角和微距鏡頭,同樣可以提供出色的攝影體驗。兩款手機的攝影功能都非常出色,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

連接性比較

在連接性方面,三星S23 FE和三星A54都提供了多種連接選項。兩款手機都支持Wi-Fi 802.11 a/b/g/n/ac/6和藍牙5.3,可以實現快速的無線連接。此外,兩款手機都支持NFC,可以實現便捷的無線支付和數據傳輸。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兩款手機都沒有3.5mm耳機插孔,所以如果你喜歡使用有線耳機,可能需要考慮使用轉接器。

除了上述比較的方面外,三星S23 FE和三星A54還具有其他一些不同的功能。例如,三星S23 FE支持無線充電和IP67級防塵防水功能,而三星A54則具有更多的內存選項。這些功能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和偏好來做出選擇。

【評測】Samsung S23 FE
【評測】Samsung A54

【詳解】什麼是「量子電腦」:理論、原理、歷史、誰在研發

0

量子電腦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機,它的運作原理基於量子力學的規則,這是一種描述微觀世界(例如原子和電子)行為的物理理論。與傳統的數位電腦不同,量子電腦使用量子位元(qubits)來儲存和處理資訊。

傳統的數位電腦使用二進制數位來儲存資訊,每個位元只能是0或1。然而,量子位元可以同時處於0和1的狀態,這稱為「疊加」狀態。此外,量子位元還具有「糾纏」特性,這意味著一對或多對量子位元可以相互連接,改變一個量子位元的狀態會立即影響到與其糾纏的其他量子位元,無論它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這些量子特性使得量子電腦在處理某些問題時具有超越傳統電腦的能力。例如,量子電腦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一些需要傳統電腦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才能完成的計算任務。這使得量子電腦在密碼學、物質科學、機器學習和優化問題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

然而,量子電腦也面臨著許多挑戰。例如,量子位元的疊加狀態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干擾而崩潰。此外,製造和操作量子位元也需要極低的溫度和高度精確的控制。因此,雖然量子電腦具有巨大的潛力,但要實現它的全面商業應用還需要克服許多技術挑戰。

量子電腦的歷史

量子電腦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量子力學的誕生。當時,科學家們發現微觀世界的行為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截然不同,這促使他們創立了量子力學這一新的物理理論。

然而,直到1980年代,科學家們才開始思考如何利用量子力學的規則來進行計算。198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德·費曼首次提出了量子計算的概念,他認為量子電腦可以模擬自然界的量子現象,這是傳統電腦無法做到的。

1994年,美國數學家彼得·蕭爾提出了蕭爾的量子因數分解算法,這是第一個證明量子電腦比傳統電腦更有效率的算法。這一發現引起了科學界對量子電腦的極大興趣,並促使了量子電腦研究的快速發展。

21世紀初,科學家們開始著手實現量子電腦。2000年,IBM的研究團隊成功製造出了第一個運作的量子電腦原型。此後,Google、微軟等科技公司也紛紛加入了量子電腦的研發行列。

到了現在,量子電腦的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然而,隨著科學家們不斷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量子電腦的全面商業化應用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如何理解量子電腦:基礎原理到實際運作

量子電腦的運作原理與傳統電腦截然不同,它的基礎建立在量子力學的理論之上。那麼,量子電腦是如何運作的呢?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量子電腦的基本運算單位——量子位元。與傳統電腦的位元不同,量子位元可以同時處於0和1的狀態,這種現象被稱為「量子疊加」。這意味著,如果一個量子電腦有n個量子位元,那麼它可以同時儲存2^n種不同的狀態,這大大提高了量子電腦的計算能力。

其次,量子電腦利用了量子力學的另一個重要特性——量子糾纏。當兩個量子位元處於糾纏狀態時,改變其中一個量子位元的狀態,另一個量子位元的狀態也會立即改變,無論它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這使得量子電腦能夠進行極其快速的並行運算。

然而,量子電腦的實現並非易事。量子位元的狀態極其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而產生變化,這就需要科學家們開發出高效的量子錯誤糾正方法。此外,量子電腦的製造和操作也需要在極低溫的環境下進行,這對實驗設備和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量子電腦的主要研發者和使用者

量子電腦的研發和應用涉及到許多不同的參與者,包括科學家、研究機構和科技公司。

首先,科學家在量子電腦的研發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他們不僅提出了量子電腦的理論基礎,還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以驗證這些理論並尋找實現量子電腦的可行方法。其中,包括了許多物理學家、數學家和電腦科學家,他們的工作為量子電腦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其次,研究機構也在量子電腦的研發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許多大學和研究所都設有專門的量子計算實驗室,進行量子電腦的基礎和應用研究。這些研究機構通常擁有先進的實驗設施和高水平的研究團隊,他們的研究成果對於推動量子電腦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最後,科技公司也是量子電腦研發的重要參與者。許多大型科技公司,如IBM、Google和微軟,都設有專門的量子計算部門,並投入大量的資源進行量子電腦的研發。這些公司的目標是將量子電腦的理論研究轉化為實際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商業和社會的需求。

哪裡在研發量子電腦

量子電腦的研發與應用已經成為全球科技界的熱門話題。從美國的硅谷到歐洲的研究機構,再到亞洲的科技公司,量子電腦的足跡已經遍布全球。

首先,美國是量子電腦研發的重要據點。許多知名的科技公司,如IBM、Google和微軟,都在美國設有專門的量子計算部門。此外,美國的一些頂尖大學,如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也在進行量子電腦的研究。

其次,歐洲也在量子電腦的研發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歐洲的一些研究機構,如荷蘭的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瑞士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都在進行量子電腦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最後,亞洲的一些國家,如中國和日本,也在積極參與量子電腦的研發。中國的阿里巴巴和華為,以及日本的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都在進行量子電腦的研究和開發。

ChatGPT 修復重大故障後,也重新開放「Plus」訂閱服務

ChatGPT 昨晚經歷了一次「重大」故障後,已經恢復線上運作,根據 Bloomberg 的報導,OpenAI 的狀態日誌顯示如此。近幾個月來,這款聊天機器人不是第一次出現故障,而且正值 Google 全新的 Gemini 人工智慧(AI)工具的競爭日益激烈。

ChatGPT 的開發者 OpenAI 在其網站上發布了一則公告,指出該公司的聊天機器人在昨天下午 5:32 至 6:10 之間發生故障,持續時間不到 40 分鐘。故障指示網站 Downdetector 記錄了近 3000 個報告稱 ChatGPT 崩潰,與 OpenAI 的報告相吻合。

回顧 OpenAI 的事件報告頁面,ChatGPT 最近並不是唯一一次出現故障。11 月份尤其容易出錯,11 月 8 日又發生了一次「重大」故障,而整個 OpenAI 的一系列服務在 11 月 11 日也無法使用。

最新的故障可能對 OpenAI 來說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時刻,因為 Google 剛剛推出了其 Gemini 大型語言模型(LLM),將為這家搜索巨頭提供一系列的 AI 服務。然而,Gemini 的開始並不順利,人們對其能力以及 Google 假裝製作一段「實際操作」的視頻的決定提出了投訴。

ChatGPT Plus 恢復訂閱服務

就在 ChatGPT 重新上線之際,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分享了一些更加正面的消息,指出該公司已重新啟用 ChatGPT Plus 的訂閱服務。Altman 乾脆地補充說:”在我們找到更多的 GPU 之前,謝謝你的耐心。”
ChatGPT Plus 是 OpenAI 的訂閱服務。用戶每月支付 20 美元 / 16 英鎊,即可獲得更先進的語言模型(由 GPT-4 驅動,而不是運行常規版本 ChatGPT 的 GPT-3.5)、更快的響應時間以及「優先獲得新功能和改進的訪問權限」。

近幾個月來,ChatGPT Plus 變得非常熱門,以至於 OpenAI 不得不暫停訂閱服務。根據 Altman 的說法,OpenAI 的 DevDay 開發者大會後的使用激增「超出了我們的容量,我們希望確保每個人都有一個很好的體驗。」

vivo 公佈 TWS 3e 無線耳機,ANC 技術 44小時播放時間

0

全新的 vivo S18 系列智能手機今天早些時候在中國宣布推出,vivo 還推出了一款名為 vivo TWS 3e 的新版經濟實惠的無線耳機。這些耳機支援藍牙 5.3 連接,具備主動降噪功能,並可在單次充電下播放多達 11 小時。

這款耳機配備 11mm 動圈驅動器和 3D 全景聲音模式,實現了空間音頻播放。您還可以同時將其與兩個設備進行多點配對,並使用 55 毫秒低延遲模式。宣稱 TWS 3e 在單次充電下可持續使用 11 小時,而充電盒則可提供 4 次完整充電,總播放時間可達 44 小時。TWS 3e 提供深藍色和白色兩種顏色,售價為 180 元人民幣(25 美元)。中國地區將於 12 月 22 日開始正式銷售。

【手機比較】Samsung A15 5G 與 Samsung A34: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0

Samsung A15 5G 與 Samsung A34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項目三星 A15 5G三星 A34
網路GSM / HSPA / LTE / 5GGSM / HSPA / LTE / 5G
CPUMediaTek Dimensity 6100+ (6 nm)MediaTek Dimensity 1080 (6 nm)
顯示屏尺寸和類型6.5 英寸,Super AMOLED,90Hz,800 nits (HBM)6.6 英寸,Super AMOLED,120Hz,1000 nits (HBM)
作業系統Android 14, One UI 6Android 13, 可升級至 Android 14, One UI 6
記憶體256GB 8GB RAM128GB 6GB RAM, 128GB 8GB RAM, 256GB 8GB RAM
主相機50 MP, f/1.8 (廣角), 5 MP, f/2.2 (超廣角), 2 MP, f/2.4 (微距)48 MP, f/1.8 (廣角), 8 MP, f/2.2 (123° 超廣角), 5 MP, f/2.4 (微距)
前置相機13 MP, f/2.0 (廣角)13 MP, f/2.2 (廣角)
WLANYesWi-Fi 802.11 a/b/g/n/ac, 雙頻, Wi-Fi Direct
NFCYes (市場/地區相依)Yes (市場/地區相依)
藍牙Yes5.3, A2DP, LE
3.5mm 耳機插孔YesNo
充電25W 有線充電25W 有線充電
感應器側面指紋辨識,其他未指定的感應器屏下光學指紋辨識,加速度計,陀螺儀,指南針,虛擬接近感應
性能未指定未指定

屏幕與顯示比較

三星 A15 5G 擁有一個 6.5 英寸的 Super AMOLED 顯示屏,具有 90Hz 的刷新率和 800 nits 的亮度。而三星 A34 則擁有一個稍大的 6.6 英寸 Super AMOLED 顯示屏,具有更高的刷新率 120Hz 和更高的亮度 1000 nits。從規格上看,A34 在屏幕尺寸、刷新率和亮度方面稍微優於 A15 5G。

效能比較

在效能方面,A15 5G 搭載了 MediaTek Dimensity 6100+ 處理器,而 A34 則搭載了 MediaTek Dimensity 1080 處理器。兩款手機都具有八核心處理器,但 A34 的處理器製程更先進,為 6 納米。這意味著 A34 在處理速度和效能方面可能會稍微優於 A15 5G。

攝影功能比較

在攝影功能方面,A15 5G 搭載了一個 5000 萬像素的主相機,配備廣角、超廣角和微距鏡頭。而 A34 則擁有一個稍低像素的主相機,但同樣具有廣角、超廣角和微距鏡頭。兩款手機都具有 LED 閃光燈、全景模式和 HDR 功能,可以拍攝高質量的照片和錄製高清視頻。

連接性比較

在連接性方面,兩款手機都支援 Wi-Fi、藍牙和 NFC。然而,A34 在 Wi-Fi 方面具有更高的規格,支援 Wi-Fi 802.11 a/b/g/n/ac,並具有雙頻和 Wi-Fi Direct 功能。這意味著 A34 可能提供更快的無線網絡連接速度和更穩定的連接性。

其他功能比較

A15 5G 具有 3.5mm 耳機插孔,而 A34 則沒有。這意味著如果你喜歡使用有線耳機,A15 5G 可能更適合你。此外,A34 還具備屏下光學指紋辨識和更多的感應器,例如加速度計、陀螺儀、指南針和虛擬接近感應。這些附加的功能可能為用戶提供更多實用的功能和更好的使用體驗。

總結

根據以上的比較和評價,三星 A34 在屏幕尺寸、刷新率、亮度和效能方面都稍微優於三星 A15 5G。然而,這並不意味著 A15 5G 是一款不好的手機。兩款手機都具有強大的功能和吸引人的特色,最終的選擇應該基於個人的需求和偏好。如果你更注重屏幕尺寸和效能,那麼 A34 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如果你喜歡使用有線耳機和更多的感應器功能,那麼 A15 5G 也是一款不錯的選擇。

【評測】Samsung A15 5G
【評測】Samsung A34

Intel 推出 AI Chips – Gaudi3,與 NVIDIA 和 AMD 競爭

Intel 於週四推出了新的電腦晶片,其中包括 Gaudi3,一款用於生成式 AI 軟件的 A.I. 晶片。Gaudi3 將於明年推出,將與 Nvidia 和 AMD 的競爭晶片競爭,這些晶片為大型且耗電量大的 AI 模型提供動力。

像 OpenAI 的 ChatGPT 這樣的知名 AI 模型在雲端上運行的是 Nvidia 的 GPU。這也是為甚麼 Nvidia 股價今年迄今上漲了近 230% ,而 Intel 股價上漲了 68% 。這也是為甚麼像 AMD 和現在的 Intel 這樣的公司宣佈推出希望能吸引 AI 公司遠離 Nvidia 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的晶片。

儘管該公司對細節較為保密,但 Gaudi3 將與 Nvidia 的 H100 競爭,後者是那些建造大型晶片農場以供應 AI 應用的公司的主要選擇,以及 AMD 即將推出的 MI300X ,該晶片將於 2024 年開始向客戶出貨時競爭。自 2019 年以來, Intel 一直在開發 Gaudi 晶片,當時它收購了一家名為 Habana Labs 的晶片開發公司。

Intel CEO Pat Gelsinger 在紐約的一次發佈會上表示:“我們已經看到了生成式 AI 的激動人心,這是 2023 年的主角。”他在該活動上宣佈了 Gaudi3 和其他專注於 AI 應用的晶片,並補充說:“我們認為 AI 個人電腦將成為即將到來的一年的主角。”這也是 Intel 新的 Core Ultra 處理器(也在週四宣佈)將發揮作用的地方。

Intel Core Ultra 和新一代 Xeon 處理器Intel 還宣佈了針對 Windows Notebook 電腦和個人電腦的 Core Ultra 晶片,以及新的第五代 Xeon 伺服器晶片。兩者都包含一個名為 NPU 的專門的 AI 部分,可以加快運行 AI 程序的速度。

這是傳統處理器製造商的最新跡象,包括 Intel 的競爭對手 AMD 和高通,他們正在重新定位他們的產品線,並向投資者警示 AI 模型可能導致對晶片需求激增。

Core Ultra 無法在沒有互聯網連接的情況下提供運行像 ChatGPT 這樣的 ChatBot 所需的功率,但可以處理較小的任務。例如, Intel 表示,Zoom 在其晶片上運行其背景模糊功能。它們是使用公司的 7 納米工藝製造的,比早期晶片更節能。但是,重要的是,7 納米晶片顯示出 Gelsinger 的戰略在 2026 年之前追趕台積電的晶片製造實力的目標並沒有落後。

Core Ultra 晶片還具有更強大的遊戲功能,增加的圖形處理能力可以使像 Adobe Premier 這樣的程序運行速度提高 40% 以上。這款產品已在週四上市的 Notebook 電腦上推出。

最後, Intel 的第五代 Xeon 處理器為雲計算公司等大型組織部署的伺服器提供動力。 Intel 沒有透露價格,但之前的 Xeon 晶片售價數千美元。 Intel 的 Xeon 處理器通常與 Nvidia 的 GPU 配對在用於訓練和部署生成式 AI 的系統中。在某些系統中,八個 GPU 與一到兩個 Xeon CPU 配對使用。Intel 表示,最新的 Xeon 處理器尤其適用於推斷,即部署 AI 模型的過程,其能耗比訓練過程更低。

【一分鐘看完】量子電腦:從理論發展到現實應用的歷史

0

量子電腦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量子力學的誕生。當時,科學家們發現微觀世界的行為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截然不同,這促使他們創立了量子力學這一新的物理理論。

然而,直到1980年代,科學家們才開始思考如何利用量子力學的規則來進行計算。198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德·費曼首次提出了量子計算的概念,他認為量子電腦可以模擬自然界的量子現象,這是傳統電腦無法做到的。

1994年,美國數學家彼得·蕭爾提出了蕭爾的量子因數分解算法,這是第一個證明量子電腦比傳統電腦更有效率的算法。這一發現引起了科學界對量子電腦的極大興趣,並促使了量子電腦研究的快速發展。

21世紀初,科學家們開始著手實現量子電腦。2000年,IBM的研究團隊成功製造出了第一個運作的量子電腦原型。此後,Google、微軟等科技公司也紛紛加入了量子電腦的研發行列。

到了現在,量子電腦的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然而,隨著科學家們不斷努力,我們有理由相信,量子電腦的全面商業化應用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Google 將推出三種 Gemini:Ultra / Pro 與 Nano

0

Google Gemini 的重大擴張將使您的日常工作任務中出現更多 AI 工具。該公司展示了其以 Gemini AI 模型為動力的企業世界愿景,稱其可以惠及各種規模的企業,並對開發人員帶來巨大的推動力。

Google 最近推出了三種不同用途和產品的 Gemini 版本——Ultra、Pro 和 Nano。Nano 已經搭載在該公司的 Pixel 8 Pro Android 智能手機上,而 Pro 的「特別調整」版本則用於 Google Bard。該公司現在正在將 Gemini Pro 擴展給開發人員,讓企業可以為該技術創建和構建自己的用例。

Google Gemini Pro

Google 表示,Gemini Pro 將通過其新的 Google AI Studio 建構生態系統免費使用,但在一定限制內,同時也將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以提供更多功能,並提供多種對開發人員友好的功能。

Gemini Pro 是在 Google 的第五代 TPU v5p 上進行訓練的,將首次推出 32k 文字上下文窗口,未來版本將擴展此功能,並包括功能調用、嵌入、語義檢索和自定義知識基礎和聊天功能等特點。

該模型最初只接受文本作為輸入,並僅生成基於文本的結果,但 Google 還推出了一個獨立的 Gemini Pro Vision 平台,該平台也接受圖像作為輸入。

Google AI Studio

對於那些想要親自參與的人,該公司推出了 Google AI Studio,這是一個免費的基於瀏覽器的開發工具包,可以通過您的 Google 帳戶訪問。有了 Gemini 動力的聊天機器人和搜索代理可以在無代碼或低代碼環境中快速構建。

使用 Google AI Studio,用戶可以快速開發提示,並獲得用於應用程序開發的 API 密鑰,該工具可以從您的 Google Drive 帳戶中提取文本和圖像,以幫助 Gemini 創建結果,例如為房地產經紀人編寫房屋描述。

Google AI Studio 在全球 180 多個國家支持 38 種語言,每分鐘的配額為 60 個請求,Google 稱這比其他免費提供的服務多 20 倍,並且「適用於大多數應用程序開發需求」。

完成後,用戶只需點擊「獲取代碼」按鈕,將其工作轉移到他們選擇的 IDE 中(包括 JavaScript、Python、cURL 等),使用提供的一系列快速入門模板之一,或直接轉移到 Vertex AI。

當您的企業需要一個完整的 AI 解決方案時,Google 的 Vertex AI 平台現在將提供對 Gemini Pro 的「廣泛和深入的支持」,Google Cloud 首席執行官 Thomas Kurian 指出,還將提供超過 120 個開源和第三方 AI 模型。

用戶可以在 AI Studio 和 Vertex AI 之間切換,實現增強的自定義功能,同時使您的企業保持對其數據的完全控制,這些數據可用於調整和優化 Gemini,使其完全符合您的業務需求,同時保持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Vertex AI 還將提供一系列新模型,包括 Imagen 2,這是 Google 的最新圖像生成模型,現在可以提供逼真的圖像,以及文字渲染和標誌生成等功能,非常適合廣告或市場營銷活動。

Gemini Pro 現在對全球開發人員開放,Google 還表示其更強大的 Gemini Ultra 將在「明年初」推出。

世界上 10間正在研發「量子電腦」的公司

0

正如許多新興科技一樣,量子計算技術的發展也經歷過不少的炒作。麥肯錫將量子計算列為科技領域中「下一波重大趨勢」之一,認為這種技術有重大的潛力,預計到2035年,它將為全球經濟貢獻約1.3兆美元的價值。隨着更多玩家加入量子霸權開發競賽,以下介紹 10 大領導「量子電腦」發展的公司。

Toshiba

Toshiba 自1999年開始研究量子密碼學,並取得多項重要研究突破。今年早些時候, Toshiba 在英國正式啟用其新一代尖端量子技術中心,為其長期進行的量子技術研發提供支持,該研究已有成果在實際應用中發揮作用。Toshiba 繼續戰略性投資進一步開發其量子密碼技術,通過商業化技術為各行各業在量子安全經濟時代提供支援。

Quantinuum

通過創意量子計算公司與海尼威量子解決方案的合併,組建昆坦圖,以加快量子技術的發展並更快實現實用應用。

該公司致力於將量子物理法則應用於計算機,以達到前所未有的藥物發現、醫療保健、材料科學、網絡安全、能源轉型和氣候變化領域的突破。公司在美國、英國、歐洲和日本設有近400名員工。

Intel

2023年, Intel 宣佈發佈其最新研發的量子研究晶片「隧道瀑布」,為12量子位元片,並表示將其開放給量子研究社區使用。

此外,該公司還與馬里蘭大學物理科學實驗室合作,通過量子資訊科學研究中心加快量子計算研發進程。

百度 Baidu

百度成立於2000年,創始人李彥宏的願景是為人們提供最好的資訊查找方式,並連接用戶與服務。今天,百度研究院的目標是成為量子 A.I. 領域的世界領先者,不斷將相關量子技術結合到百度的核心業務中。

去年,公司發佈其首台10量子位元的量子計算機「乾世」(Qianshi),還研發出36量子位元晶片。

Atos

Atos 作為全球數碼轉型領導者,阿德斯在網絡安全、雲計算和高性能計算領域表現出色。

其量子學習機(QLM)解決方案是一個全面編程開發平台和世界上性能最強的量子模擬器,為各行業提供無與倫比的探索和開發量子解決方案能力。

Alibaba Cloud

2015年,阿里雲宣佈與中國科學院聯合開設實驗室,啟動量子資訊技術和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

今天,阿里巴巴量子實驗室的宗旨是實現量子計算的革命性潛力。目前研究重點是開發超導電量子計算機的基礎技術,團隊成員分佈在中國杭州與北京,以及美國西雅圖。

Amazon

Amazon 量子服務平台Braket旨在推動量子計算科學研究和軟件開發進程。Braket為用戶提供來自多家量子硬件供應商的技術,包括超導、離子阱、中性原子和光子量子計算機。

Microsoft

Microsoft 致力於實現大規模量子計算,通過工程穩定的量子位元和帶入亞麥克風雲量子機器的錯誤容錯性。

Azure量子為亞麥克風雲量子服務,提供多種量子解決方案。其應用旨在加快量子化學與其他科學研究進程。

Google Quantum Ai

Google 量子人工智能 與美國太空總署和太空研究協會合作,推動量子計算前沿。該團隊的使命是研發實用量子計算機,開創新的應用以解決人類難題。

近期研究者 experimentally示明增加量子位元可以降低錯誤率,代表量子計算運作方式重大進步。

IBM

IBM已穩站在量子計算領域領頭羊地位。2023年底,IBM目標發佈1000量子位元晶片「Condor」。2022年量子峰會公佈發展路線,2025年將實現多晶片一體化處理器「嘲諷鳥處理器」,具有4158量子位元。

IBM線上免費開源量子計算平台 Qiskit成熟完整,是行業領先解決方案。

OpenAI 確認 ChatGPT 變「懶惰」

OpenAI 似乎贊同 ChatGPT 在 X(前身為 Twitter)上變得「懶惰」的想法。在帖子中,OpenAI 解釋說他們聽到了用戶的反饋,ChatGPT 變得「懶惰」的原因是它自 11 月 11 日以來沒有進行更新-整整一個月。

雖然 OpenAI 表示這種缺乏更新不是「故意的」,但他們表示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還指出「模型行為可能是不可預測的」,這或許暗示開發者自己沒有注意到 ChatGPT 的性能下降,直到用戶提出來。

儘管如此,OpenAI 並未給出問題何時可能得到解決的提示。如果你經常使用 ChatGPT 提示,並且注意到這款工具能力的下降趨勢,你只能耐心等待更新發布。

OpenAI 回答說「明確地說,這個想法並不是模型自 11 月 11 日以來某種方式上自己發生了變化。只是模型行為的差異可能很微妙-只有一部分提示可能會降級,而且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讓客戶和員工注意到並修復這些模式。」

其他評論提出了恢復 ChatGPT 以往優勢的方法,包括使用詞語「深呼吸」或告訴聊天機器人「逐步推理」。這些可能作為臨時解決方案,直到 OpenAI 能夠解決潛在問題。

IBM 展示新的 Quantum System Two,使用三片「Heron」低溫冷卻晶片

0

IBM週一展示了新一代量子計算晶片和機器,該公司表示這將成為建立更大更快系統的基礎,而這超越傳統的 Silicon 基計算機。

IBM新推出的 Quantum System Two,使用三片「Heron」以低溫冷卻的晶片,這與 Microsoft 、Google母公司Alphabet、百度等科技對手正在競相研發使用量子位 – 一種亞原子粒子在同時既為一又為零的「超位態」下運算的機器。

IBM表示,它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晶片互連和機器間連接方法,結合新的錯誤更正代碼,能在2033年前建立量子機器。該公司表示,計劃在其企業AI平台WatsonX上使用新晶片。

IBM研究總監Dario Gil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正處於量子計算機被用作探索物理學、化學、工程學和醫學新領域工具的時代。」

Gil在週日CBS《60分鐘》節目中解釋,量子計算能夠在幾分鐘內解決需要今天超級電腦幾百萬年或無法解決的問題。

他說:「它之美在於,即使連接上千億台超級電腦,也無法完成這些未來機器的計算。」

IBM表示,已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克利夫蘭診所安裝一台新機器。該院首席研究官Serpil Erzurum表示,這種技術一旦成熟,將能夠模擬蛋白質的行為和形態。

她說:「我需要了解它在執行某些交互或功能時的形狀,而這些功能對那個病人來說可能不好。癌症、自身免疫疾病,我們完全受到計算能力的限制,無法即時查看任何一個分子的結構。」

【手機比較】Samsung S23 FE 與 Samsung S23: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0

Samsung S23 FE 與 Samsung S23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項目三星S23 FE三星S23
網路GSM / HSPA / LTE / 5GGSM / CDMA / HSPA / EVDO / LTE / 5G
CPUExynos 2200 (4 nm) – 國際版
Qualcomm SM8450 Snapdragon 8 Gen 1 (4 nm) – 美國版
Qualcomm SM8550-AC Snapdragon 8 Gen 2 (4 nm)
顯示屏尺寸和類型6.4 英寸,Dynamic AMOLED 2X6.1 英寸,Dynamic AMOLED 2X
作業系統Android 13,可升級至 Android 14,One UI 6Android 13,可升級至 Android 14,One UI 6
內存128GB 8GB RAM,256GB 8GB RAM128GB 8GB RAM,256GB 8GB RAM,512GB 8GB RAM
主攝像頭三鏡頭:
50 MP,f/1.8,24mm(廣角)
8 MP,f/2.4,75mm(望遠),3倍光學變焦
12 MP,f/2.2,123˚(超廣角)
三鏡頭:
50 MP,f/1.8,24mm(廣角)
10 MP,f/2.4,70mm(望遠),3倍光學變焦
12 MP,f/2.2,13mm,120˚(超廣角)
自拍攝像頭單鏡頭:
10 MP,f/2.4,26mm(廣角)
單鏡頭:
12 MP,f/2.2,26mm(廣角)
無線局域網Wi-Fi 802.11 a/b/g/n/ac/6e,雙頻,Wi-Fi DirectWi-Fi 802.11 a/b/g/n/ac/6e,三頻,Wi-Fi Direct
NFC支持支持
藍牙5.3,A2DP,LE5.3,A2DP,LE
3.5mm耳機插孔
充電25W有線快充,PD2.0,無線充電25W有線快充,PD3.0,無線充電
傳感器屏下光學指紋,加速度計,陀螺儀,指南針,虛擬接近感應屏下超聲波指紋,加速度計,陀螺儀,接近感應器,指南針,氣壓計

屏幕與顯示比較

首先,讓我們來比較這兩款手機的屏幕與顯示功能。三星S23 FE擁有一個6.4英寸的Dynamic AMOLED 2X屏幕,而三星S23則擁有一個稍小的6.1英寸Dynamic AMOLED 2X屏幕。兩款手機的屏幕都採用了120Hz的刷新率,提供更流暢的視覺體驗。然而,三星S23 FE的屏幕尺寸稍大,可能更適合那些喜歡大屏幕的用戶。

效能比較

在效能方面,三星S23 FE和三星S23都提供了強大的處理器。三星S23 FE搭載了Exynos 2200或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處理器,而三星S23則搭載了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2處理器。這些處理器都具有出色的性能,可以應對各種任務和應用程序。然而,根據規格,三星S23 FE的處理器可能稍微優於三星S23的處理器。

攝影功能比較

攝影功能對於現代手機來說非常重要。在這方面,三星S23 FE和三星S23都提供了出色的攝影功能。三星S23 FE擁有一個50 MP的主攝像頭,配備了廣角、望遠和超廣角鏡頭,可以捕捉更廣闊的場景和更多的細節。三星S23則擁有一個50 MP的主攝像頭,配備了廣角、望遠和超廣角鏡頭,同樣可以提供出色的攝影體驗。兩款手機的攝影功能都非常出色,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需求。

連接性比較

在連接性方面,三星S23 FE和三星S23都提供了多種連接選項。兩款手機都支持Wi-Fi 802.11 a/b/g/n/ac/6e和藍牙5.3,可以實現快速的無線連接。此外,兩款手機都支持NFC,可以實現便捷的無線支付和數據傳輸。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兩款手機都沒有3.5mm耳機插孔,所以如果你喜歡使用有線耳機,可能需要考慮使用轉接器。

其他功能比較

除了上述比較的方面外,三星S23 FE和三星S23還具有其他一些不同的功能。例如,三星S23 FE擁有IP68級防塵防水功能,可以在1.5米深水中使用30分鐘。而三星S23則具有更大的內存選項,包括512GB的內存選項,可以滿足更多的存儲需求。

總結

根據以上的比較和評價,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三星S23 FE和三星S23都是出色的手機,具有強大的性能和出色的攝影功能。然而,根據不同的需求,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預算做出選擇。如果你喜歡大屏幕和IP68防塵防水功能,那麼三星S23 FE可能更適合你。如果你需要更大的內存選項,那麼三星S23可能更適合你。

【評測】Samsung S23 FE
【評測】Samsung S23

Google 公開 MedLM,專注於醫療保健的 AI 模型

0

Google 宣佈推出 MedLM,這是一個針對醫療行業進行了精細調整的模型家族。基於 Google 開發的 Med-PaLM 2 模型,該模型在數十個醫學考試問題上表現出「專家級」的水平,MedLM 現已提供給 Google 雲的美國客戶使用(在某些其他市場上處於預覽階段),這些客戶已通過 Google 的全面管理的 A.I. 開發平台 Vertex AI 獲得白名單。

目前有兩個可用的 MedLM 模型:一個更大的模型,專為 Google 描述的「複雜任務」而設計,以及一個更小的、可微調的模型,最適合「跨任務擴展」。

「通過與不同組織合作試點我們的工具,我們了解到,對於特定任務來說,最有效的模型因使用情境而異,」 Google 的工程和研究副總裁 Yossi Matias 在今天的公告之前向 TechCrunch 提供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例如,對話摘要可能最適合由一個模型處理,而搜索藥物可能更適合由另一個模型處理。」

Google 表示,早期使用 MedLM 的一家用戶,盈利醫療機構 HCA Healthcare 已經與醫生一起試驗這些模型,以幫助撰寫急症科醫院的病人註記。另一家測試者 BenchSci 已將 MedLM 集成到其用於識別、分類和排名新生物標記的「證據引擎」中。

Google 與其主要競爭對手 Microsoft 和 Amazon 一起,正競相爭取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醫療 A.I. 市場,這一市場預計到 2032 年可能價值數十億美元。最近, Amazon 推出了名為 AWS HealthScribe 的產品,該產品使用生成式 A.I. 將患者與醫生之間的對話進行轉錄、摘要和分析。 Microsoft 正在試驗各種基於大型語言模型的 A.I. 醫療產品,包括基於醫療「助手」應用程式。

但是,對於這種技術仍然要謹慎。在醫療領域, A.I. 在歷史上取得了參差不齊的成功。英國國家衛生服務支援的 A.I. 初創公司 Babylon Health 因聲稱其疾病診斷技術比醫生更好而一直受到監管機構的重點審查。IBM 在技術問題導致客戶合作關係惡化後,不得不以損失割讓其專注於 A.I. 的 Watson Health 部門。

有人可能會認為, Google 的 MedLM 家族中的生成模型比之前的模型要複雜得多。但研究表明,當涉及回答與醫療相關的問題,即使是相對基本的問題,生成模型的準確性也不是特別高。

一項由一組眼科醫生共同撰寫的研究向 ChatGPT 和 Google 的 Bard ChatBot 提問了有關眼睛疾病和疾病的問題,發現所有三種工具的大多數回答都完全錯誤。ChatGPT 生成了充滿潛在致命錯誤的癌症治療計劃。ChatGPT 和 Bard 等模型在回答有關腎功能、肺功能和皮膚問題的查詢時,會產生關於種族主義、被證實錯誤的醫學觀點。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 10 月警告說,在醫療領域使用生成式 A.I. 存在風險,可能導致模型生成有害的錯誤答案,傳播有關健康問題的虛假資訊,或者洩露健康數據或其他敏感資訊。(由於模型有時會記住訓練數據並在得到正確提示時返回部分訓練數據,所以訓練在醫療記錄上的模型可能意外洩露這些記錄。)

【一分鐘看完】量子邏輯閘 的定義和功能

0

量子邏輯閘是一種基於量子力學原理的基本運算元件,它在量子計算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與傳統的數位邏輯閘不同,量子邏輯閘可以同時處理多個狀態,這是因為它利用了量子力學的特性,如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

量子邏輯閘的主要功能是對量子位元(qubits)進行操作。量子位元是量子計算的基本單位,與傳統的二進位數位位元不同,量子位元可以同時處於0和1的狀態。這種特性使得量子計算機能夠同時處理大量的資訊,大大提高了計算效率。

量子邏輯閘的操作包括旋轉和糾纏。旋轉操作可以改變量子位元的狀態,而糾纏操作則可以將兩個或多個量子位元糾纏在一起,使得它們的狀態相互依賴。這些操作使得量子邏輯閘能夠實現複雜的量子算法。

量子邏輯閘的種類很多,包括保持閘(Identity gate)、保真度閘(Fidelity gate)、哈達馬閘(Hadamard gate)、相位閘(Phase gate)等等。這些閘都有各自的功能和特性,並且可以組合使用,以實現各種複雜的量子運算。

量子邏輯閘是量子計算的核心元件,它利用量子力學的特性,對量子位元進行操作,實現了高效的量子運算。隨著量子計算技術的發展,量子邏輯閘的研究和應用將會越來越重要。

Ray-Ban 智能眼鏡終於獲得了 AI 相機功能,但還在測試中

0

當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推出時,它們並沒有我們承諾的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 AI 功能。現在,Meta 終於向用戶推出了這些功能,但它們仍處於測試階段,僅在美國可用。

在 Meta Connect 2023 的發布會上,我們被告知 Ray-Ban Stories 智能眼鏡的後續型號將獲得一些我們期望的改進,包括稍微更好的相機和揚聲器,以及一些意外的 AI 整合。

不幸的是,當我們實際測試這些規格時,它的 AI 功能只限於非常基本的指令。您可以指示它們拍照、錄視頻或通過 Messenger 或 WhatsApp 與某人聯繫。在美國,您還可以與基本的對話式 AI(例如 ChatGPT)進行對話,但這仍然不值一提。因為兩個重要的承諾功能即將到來:Look and Ask 和 Bing 整合。

Look and Ask 本質上是一個可穿戴式語音控制的 Google Lens,並具有一些 AI 增強功能。當佩戴智能眼鏡時,您可以說「嘿 Meta,看一下…」,然後提出關於您所看到的問題。AI 將使用相機掃描您的環境,以便能夠對您的查詢提供詳細答案。在官方常見問題解答中,您可以問的問題包括「我可以用這些食材做什麼?」或「這些花需要多少水?」或「將這個標誌翻譯成英文」。

為了幫助 Meta 眼鏡在使用對話式和 Look and Ask 功能時提供更好的信息,現在這些規格也可以通過 Bing 訪問互聯網。這意味著規格可以獲取更即時的數據,讓它能夠回答有關當前正在進行的體育比賽或附近最受好評的餐廳等問題。

這一切聽起來非常科幻,但不幸的是,這些近乎神奇的功能還有一個限制。目前,新功能(就像現有的對話式 AI 一樣)仍處於測試階段。

因此,眼鏡可能無法回答您的某些問題,提供不準確的答案,或者根本無法找到答案。此外,正如 Meta 在其常見問題解答中解釋的那樣,您在測試期間拍攝的任何經過 AI 處理的照片將由 Meta 存儲並用於訓練其 AI。因此,您的 Look and Ask 照片並不私密。

最後,Meta Ray-Ban 智能眼鏡測試版本僅在美國提供。因此,如果您像我一樣不在美國,您將無法試用這些功能,而且可能要等到 2024 年才能試用。

【解說】什麼是 無接觸支付(Contactless Payment):使用場景、運作原理

0

無接觸支付,又稱為近距離無線通訊(NFC)支付,是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讓消費者可以在不需要插入卡片或輸入密碼的情況下完成交易。這種支付方式的主要特點是快速、方便,並且可以減少物理接觸,降低傳染病的風險。

無接觸支付的主要功能包括:

1. 快速支付:無接觸支付只需將卡片或裝置靠近讀卡器即可完成交易,大大縮短了支付時間。
2. 方便性:無接觸支付不需要輸入密碼,消費者可以更輕鬆地完成支付。
3. 安全性:無接觸支付使用加密技術,可以保護消費者的支付信息不被盜取。
4. 多元支付:無接觸支付不僅可以使用信用卡或借記卡,還可以使用智能手機、智能手錶等裝置進行支付。

無接觸支付的特點使其在許多場景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公共交通、零售商店、餐廳等。隨著科技的發展,無接觸支付的使用範圍將會進一步擴大,成為未來支付的主流方式。

無接觸支付的運作原理

無接觸支付的運作原理主要基於無線識別技術(RFID)和近場通訊技術(NFC)。當消費者將卡片或裝置靠近讀卡器時,讀卡器會發出無線信號,這個信號會被卡片或裝置中的晶片接收。晶片會對這個信號進行解碼,並將解碼後的資訊傳送回讀卡器,完成支付。

無接觸支付的安全性主要來自於它的加密技術。每次交易時,系統都會生成一個唯一的交易識別碼,這個識別碼只能用一次,並且不能被用來取得卡片的其他資訊。這種方式有效地防止了資料被竊取或被濫用。

此外,無接觸支付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它不需要消費者插入卡片或輸入密碼。這不僅使得支付過程更為快速,也降低了卡片被複製或密碼被盜取的風險。無接觸支付的運作原理使得它能夠提供快速且安全的支付服務。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可以預見,無接觸支付將在未來的支付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無接觸支付的發展歷史

無接觸支付是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它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無接觸支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的無線識別技術(RFID)。當時,這種技術主要被用於物流和庫存管理。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意識到RFID也可以用於支付交易,這就是無接觸支付的雛形。

在2000年代初,無接觸支付開始在公共交通和零售業中得到應用。例如,許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開始接受無接觸支付卡作為票證,而零售商店也開始接受無接觸支付作為一種支付方式。

到了2010年代,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無接觸支付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許多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開始推出自己的無接觸支付服務,例如Apple Pay、Google Wallet等。這些服務讓消費者可以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機進行無接觸支付,大大提高了無接觸支付的便利性。

總的來說,無接觸支付的發展歷程從1990年代的RFID技術開始,經過了公共交通和零售業的應用,到現在的智能手機支付,可以說是一個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過程。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期待無接觸支付將會有更多的發展可能。

無接觸支付的主要使用者

首先,消費者是無接觸支付的主要使用者。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使用無接觸支付。無接觸支付的便利性和快速性使得消費者可以在購物、用餐、乘坐公共交通等各種場景中輕鬆完成支付。

其次,商家也是無接觸支付的重要使用者。無接觸支付不僅可以提高交易的效率,還可以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因此,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接受無接觸支付,並將其整合到自己的支付系統中。最後,金融機構也是無接觸支付的使用者。金融機構通過提供無接觸支付的服務,可以滿足消費者和商家的需求,並提升自己的服務質量和競爭力。

無接觸支付的應用場景:從零售商店到公共交通

無接觸支付是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它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從零售商店到公共交通,都可以看到無接觸支付的身影。

零售商店是無接觸支付的主要應用場景之一。無論是大型的超市,還是小型的便利店,都可以看到無接觸支付的身影。消費者只需要將自己的卡片或裝置靠近讀卡器,就可以完成支付,非常方便快捷。

公共交通也是無接觸支付的重要應用場景。許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都接受無接觸支付卡作為票證。消費者只需要將卡片靠近讀卡器,就可以完成付款並進行乘車,大大提高了公共交通的效率。此外,無接觸支付還被廣泛應用在餐廳、咖啡店、電影院等場所。無論是點餐、買咖啡,還是購票,消費者都可以使用無接觸支付完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