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205

【手機比較】Samsung Z Flip 5 與 Samsung Z Fold 5: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0

Samsung Z Flip 5 與 Samsung Z Fold 5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項目三星Z Flip 5三星Z Fold 5
網路技術GSM / CDMA / HSPA / EVDO / LTE / 5GGSM / CDMA / HSPA / EVDO / LTE / 5G
處理器Qualcomm SM8550-AB Snapdragon 8 Gen 2Qualcomm SM8550-AC Snapdragon 8 Gen 2
顯示屏尺寸和類型6.7英寸,可摺疊式Dynamic AMOLED 2X7.6英寸,可摺疊式Dynamic AMOLED 2X
作業系統Android 13,One UI 5.1.1Android 13,One UI 5.1.1
內存256GB 8GB RAM或512GB 8GB RAM256GB 12GB RAM,512GB 12GB RAM,1TB 12GB RAM
主攝像頭雙鏡頭,1200萬像素三鏡頭,5000萬像素
前置攝像頭單鏡頭,1000萬像素單鏡頭,400萬像素
無線通訊Wi-Fi 802.11 a/b/g/n/ac/6eWi-Fi 802.11 a/b/g/n/ac/6e/7
NFC支持支持
藍牙5.35.3
3.5mm耳機插孔
充電方式有線25W快充,無線15W快充,4.5W反向無線充電有線25W快充,無線15W快充,4.5W反向無線充電
感應器側面指紋識別,加速度計,陀螺儀,接近感應器,指南針,氣壓計側面指紋識別,加速度計,陀螺儀,接近感應器,指南針,氣壓計

屏幕與顯示

Z Flip 5擁有一個6.7英寸的可摺疊式DynamicAMOLED 2X屏幕,而Z Fold 5則具有更大的7.6英寸可摺疊式Dynamic AMOLED 2X屏幕。這意味著Z Fold 5在展開時提供了更寬闊的顯示區域,更適合多任務處理和多媒體消費。無論是觀看影片、瀏覽網頁還是遊戲,Z Fold 5的屏幕都能提供更震撼的視覺體驗。

效能

在處理器方面,Z Flip 5搭載了Qualcomm SM8550-AB Snapdragon 8 Gen 2處理器,而Z Fold 5則搭載了稍微升級的Qualcomm SM8550-AC Snapdragon 8 Gen 2處理器。這意味著Z Fold 5在處理速度和效能方面可能略微優於Z Flip 5。無論是運行多個應用程序還是進行高性能遊戲,Z Fold 5都能提供更順暢的使用體驗。

在內存方面,Z Flip 5提供256GB的存儲空間,可選擇8GB或12GB的RAM。而Z Fold 5則提供256GB、512GB或1TB的存儲空間,並配備12GB的RAM。這意味著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選擇適合的配置。

Z Flip 5和Z Fold 5都運行Android 13操作系統,並搭載了最新的One UI 5.1.1用戶界面。這意味著用戶可以享受到最新的功能和優化,並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無論是Z Flip 5還是Z Fold 5,它們都支持Wi-Fi 802.11 a/b/g/n/ac/6e無線通訊和NFC技術。此外,它們都配備了藍牙5.3,可以輕鬆連接其他藍牙設備。

在充電方面,Z Flip 5和Z Fold 5都支持有線25W快充、無線15W快充和4.5W反向無線充電。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快速充電手機,並且還可以使用手機為其他支持無線充電的設備充電。

攝影功能

Z Flip 5配備了一個雙鏡頭攝像頭系統,主攝像頭為1200萬像素。而Z Fold 5則具有更強大的三鏡頭攝像頭系統,主攝像頭的像素達到了5000萬。這意味著Z Fold 5在拍攝照片和錄製視頻時能提供更高的解析度和更多的細節。

總結

總的來說,三星Z Flip 5和Z Fold 5都是令人驚嘆的摺疊屏智能手機。Z Fold 5在屏幕尺寸和效能方面略微優於Z Flip 5,而Z Flip 5則在攝影功能方面稍遜一籌。然而,最終的選擇取決於個人的使用需求和偏好。無論你選擇哪一款,這兩款手機都能帶來令人驚艷的摺疊屏體驗。

最後,Z Flip 5和Z Fold 5都配備了多種感應器,包括側面指紋識別、加速度計、陀螺儀、接近感應器、指南針和氣壓計。這些感應器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用戶體驗。總的來說,三星Z Flip 5和Z Fold 5是兩款令人驚嘆的摺疊屏智能手機,它們在設計、功能和性能方面都帶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無論你是

【評測】Samsung Z Flip 5
【評測】Samsung Z Fold 5

【開箱評測】TCL NXTWEAR S 眼鏡:不是廢物般的 VR,是實際可以享受影音的頭戴式顯示器

對很多人來說,看到 TCL NXTWEAR S 眼鏡的第一眼,或許認為是「VR 眼鏡」,不然就是「藍牙喇叭眼鏡」,但事實上它不是,它兩者都不是,它是一款「微型屏幕眼鏡」。使用它,你不會像戴上 Meta Oculus Quest 後進入一個 Mark Zuckerberg 自己都沒再提的 VR 世界,也不會像戴上 BOSE Frames 那樣,只能聽到音樂,更不會像 Sony HMZ-T2 那樣,戴上看片卻又不知道世界在做什麼。

因為 TCL NXTWEAR S 眼鏡幾乎就是一個全新的物種,它在提供 Sony HMZ-T2 般的個人視覺體驗同時,卻又可以提供你觀看實際環境與操控的機會,體驗十分特別。

留意眼鏡下方,可以看到 Micro LED 顯示屏向下顯示

TCL NXTWEAR S 眼鏡提供的是一個 Micro OLED 便攜式顯示屏,通過折射在你眼前浮現,對角線長約 130吋,距離你約 4米遠。它應用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板上,這使得你同時可以看到面前的東西。

為了投射到我們的眼下,可以看到它通過有斜度的折射到我們眼前

TCL NXTWEAR S 規格

  • 尺寸:175毫米 x 166毫米 x 51毫米(展開時)
    尺寸:56毫米 x 154毫米 x 51毫米(折疊時)
  • 重量:89克(磁性電纜另外30克)
  • 光學參數:兩個Micro-OLED顯示屏
    2D模式下的分辨率:1920 x 1080像素
    3D模式下的分辨率:3840 x 1080
  • 視角:45度
  • 刷新率:60Hz
  • 每度像素數:49
  • 屏幕尺寸:130英寸
  • 投影距離:4米
  • 音頻:雙超線性揚聲器,帶相位消除技術以減少音頻洩露
  • 輸入/輸出:磁性USB Type-C電纜供電和通過USB Type-C替代模式顯示端口輸出視頻
  • 左側:音量控制旋鈕
  • 右側:亮度和電源切換開關。
  • 其他功能:配備加速度計、陀螺儀和壓力感應器,佩戴感應器,3自由度(3 DOF),附帶磁性遠視配框和額外的鼻夾。

開箱

TCL NXTWEAR S 眼鏡主要內容物包括:眼鏡本體,專用磁性電纜,磁吸太陽眼鏡板及儲存盒。盒內還有另一款鼻夾/鼻墊,讓你使用起來更舒適。儲存盒,相對包裝看來小,但其實它可以把所有需要的物品都放進去,例如眼鏡、專用磁性電纜等等,外出使用也蠻方便的。

TCL TXTWEAR S 眼鏡從輕便來講真係一流,一個眼鏡盒已經齊哂所需配件,拿出街完全無問題

硬件、功能和控制

TCL NXTWEAR S 眼鏡主要由塑料製成,僅重 89g,尺寸只是比一般的眼鏡厚一點點,內裡有 2 個 FullHD、SONY 製造的 Micro OLED 顯示屏、兩個揚聲器和一些小感應器。

這麼輕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眼鏡沒有電池
2. 眼鏡沒有 SoC,所以沒有運算能力

十分聰明的磁吸線設計,也是 TCL NXTWEAR S 眼鏡 最重要的連接位罝

正因如此,磁性電纜是 TCL NXTWEAR S 最重要的配件,質感柔軟,容易彎曲,而它的長途大概足以你坐在椅子或沙發上使用,而連接的手機、平板或電腦放在旁邊。

磁吸採用向下及向後的方式,幾乎可以把線放在肩後

TCL NXTWEAR S 眼鏡左右兩支臂上都有常規揚聲器,聲音不錯,不會太小聲,不會太大聲,但也不算很好的聲音。由於是開放式耳機,有人擔心旁邊的人會聽到聲音,但實際上的效果即使用時聲音調至最大,旁邊的人最多也只能夠聽到一些聲音。

把 TCL NXTWEAR S 眼鏡 反過來看,可以看到左右兩支臂後方都有揚聲器

TCL NXTWEAR S 眼鏡左側有音量控制旋鈕,控制比想像中或其他的旋鈕都要好,要精準控制音量肯定比輕觸、按鍵都要容易及精準。右側都有一個三檔齒輪控制,它用來調節顯示屏的亮度(共 7 個亮度級別),也可以按下以實現開關機。

左方的音量控制旋鈕有較多刻度
右方的亮度旋鈕則只有一個刻劃位置

TCL NXTWEAR S 眼鏡有一個佩戴感應器,在眼鏡的中央,鼻墊的上方。當您取下眼鏡後,幾秒鐘內它會關閉眼鏡,重新戴上時幾乎瞬間就能打開眼鏡。

兼容性是最大問題?

TCL NXTWEAR S 因為採用 USB-C 連接手機、平板或電腦,而它需要的配件是:USB-C Display Port 標準裝置, 最並未對NXTWEAR S的設備兼容性進行太多的共享,僅僅是表示它是“廣泛的”。眼鏡實際上只需一個支援顯示端口(Display Port Alt Mode)的USB Type-C接口,並不需要任何其他特殊功能。換句話說,它可以在幾乎所有支援USB Type-C的設備上運行,只要該設備可以輸出視頻信號。

這意味著您可以將NXTWEAR S眼鏡連接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遊戲機甚至是某些攝影機和無人機上。我們試過將其連接到一些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基本上一切都能運行得很好。即使是較老的設備也應該能夠使用,只要它支援顯示端口輸出。

此外,對於需要近視鏡片的用戶,TCL還提供了一個適配器,稱為“TCL NXTWEAR RX Lens Adapter”,可以將眼鏡配置為度數鏡片,從-7.0至+2.0度不等。當然,要確保度數準確,最好還是由專業的眼科醫生進行製作。

眼鏡外面的是一片太陽眼鏡,採用磁吸方式,下方可以看到它拆出來的效果

使用體驗

TCL NXTWEAR S 眼鏡連上設備,幾秒鐘後,便可以看到一個大約 130吋大小的虛擬屏幕。初次使用時,您可能需要調整視角的角度和距離,但調整成功後視覺體驗印象深刻。在理想的光線條件下(最理想是面向暗或黑的地方),TCL NXTWEAR S 顯示影像非常清晰,細節豐富,顏色也相對准確,完全擁有 Micro OLED 的特性。

長時間使用最大的問題不在屏幕,而是與所有的可視眼鏡或 VR / AR / XR 裝置相同,由於重量主要在前方,所以戴久了,壓力會集中在鼻子上,導致一些不適。不過,這裡必需強調,它的重量並沒有達到 VR / AR 裝置的重量,只是比一般的眼鏡重一點點。

TCL NXTWEAR S 雖然說是是封閉式視覺,但其實你還是可以用鼻托以下的位置看到四週環境,例如雙手、手機或平板觸控等,較 VR 等方便。至於在專注看屏幕的時候,你的眼鏡又會自動忽略了其實可以看到的雙手,著實不錯。

TCL NXTWEAR S 由於眼鏡本身不具 SoC、電池等等,所以隨時戴上,隨時放下都可以,但需要留意的是它並沒有移動跟踪功能,所以你使用時最好還是坐著,或躺著。(對!你可以躺著來用,重量不是問題)

把磁吸太陽眼鏡拿下來後,可以看到後方的拆射鏡,可見你實際上還是可以看到眼鏡外的世界

內容

由於它本身並沒有 OS 在內,所以你能看的內容就取決於你手機、平板或電腦有什麼內容給你看,例如你可以簡單看個 NETFLIX、Disney+ 等,或你去尋找 VR 內容,然後好好觀看也是可行的。優點是你手機、平板能看的,它都能看。缺點是你想要看 VR 的話,你就要自己先找好才可以。

總結

TCL NXTWEAR S 眼鏡應該不是 TCL NXTWEAR 的終極形態,未來它應該還有更多進階的版本,但它很聰明的利用了簡單,效果又好的方式把頭戴式眼鏡帶到我們眼前,充份利用 Micro OLED 的優勢,把以往又大又笨重的 Sony HMZ-T2 變成了我們可以帶到飛機上、酒店等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的私人影院。

相對於還是混亂狀態的 META VR 世界,聽起來很棒但超貴的 Apple Vision Pro,或許現在先利用 TCL NXTWEAR S 想想自己是否已經擁有一個適合的「私人空間」,享受現在已經隨手可及的影視娛樂,再慢慢等 VR 或不知在何處的 XR 世界慢慢到來,會是更實際的選擇。

Qool International Ltd.:3106 3338

香港政府一份文件:《從國際層面上探討全民基本收入》UBI

0

上文《【詳解】什麼是「全民基本收入」(UBI)?減輕貧困 的方法?》提到 UBI,而在尋找內容的時候,有找到香港政府 2021 年有一份有關「UBI」的摘要,所以利用 AI 把整篇翻譯再分享給大家(一切以原文為準,AI 或許有誤)。值得留意是這個只是香港政府一份摘要,不是任何政策文件。
有關 PDF 的原連結如下:https://www.hkeconomy.gov.hk/en/pdf/el/el-2021-02.pdf

經濟師司司長辦公室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經濟通訊 2021/02

從國際層面上探討全民基本收入

黃卓然 高級經濟師
呂明賢 高級經濟師
2021年2月

摘要

近年有關全民基本收入的討論在個別先進經濟體再轉熾熱。然而,當中全民基本收入能否成為政策落實、甚或全面取代現行有類似功能的社會福利措施,向來存在相當爭議性。有見及此,本研究札記從外國經驗作為切入點,回顧及比較和全民基本收入相關的選定政策及實驗的特點,並就其優劣之處及對公共財政和社會福利體系的潛在可能影響,作出初步探討。

本文章表達的觀點及分析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師司司長辦公室的立場。

一、引言

提供全民基本收入1──即向市民無條件和定期發放「不問緣由」的福利現金──的討論並非新意念,其源頭可追溯至16世紀2。近年,部分先進經濟體對全民基本收入的討論再度活躍,並獲得不同政黨甚至商界企業家的支持3。亦有小規模的實驗試行以研究全民基本收入的可行性。鑑於其顯著的爭議性及對公共財政和社會福利制度的潛在影響,概覽全民基本收入的國際經驗或有助更了解其優劣得失。

本文架構如下。第二部分根據社會福利現金津貼計劃的若干主要特點,界定全民基本收入在理想設定下的定義。全民基本收入的支持者所倡議的主要目的亦作簡單討論。第三部分概述國際社會現有的與全民基本收入相關的主要現金形式福利計劃以及近期的實驗/先導計劃,儘管當中並無任何一項完全普及或無條件。第四部分進一步討論實施全民基本收入時可能遇上的困難及非預期後果。第五部分總結全文。

二、全民基本收入的定義及宗旨

儘管全民基本收入看似一個相對簡單的概念,但在探討其實際運作及實施時卻涉及高度複雜性。鑑於其對不同社會階層的重大影響,全民基本收入可從各種角度作出分析,例如勞動經濟學、貧窮與收入不均、福利、哲學與人權等。作為首份探討文章,本文透過簡化方式闡釋全民基本收入的基本概念,以及理想概念如何引申至在現實中實施的各種類近全民基本收入計劃及實驗。

儘管似是簡單概念,全民基本收入並無一定的定義,原因是「全民」、「基本」及「收入」等字眼本身均可作不同詮釋。本文採用現有文獻中一般認同及較理想/假設的全民基本收入定義:為達致全民覆蓋,全民基本收入不設經濟審查或其他甄選標準,毋須理會個人狀況,只要屬該地公⺠,便可獲發放4。此外,全民基本收入通常被理解為政府開支所提供的收入來源,足以令家庭在完全不計算就業收入或其他收入的情況下負擔基本生活需要5。此定義使全民基本收入明顯有別於傳統定期現金津貼。全民基本收入的支持者所倡議的部分主要目的如下,並將依次討論:(i)彌補現行福利制度的漏洞;(ii)減低標籤效應及提高自主選擇;(iii)緩解貧窮;及(iv)在新科技進步下幫助失業人士。

(i) 彌補現行福利制度的漏洞

部分意見認為,過去數十年演變而成的福利制度已變得過於複雜6。儘管不同計劃乃為不同目標群組而設,制度上仍存在漏洞。部分貧窮家庭及弱勢社群可能因各種原因(例如不願申請、未能符合資格標準等)而被排除在福利制度之外。此外,申請通常需經過長時間的處理和審批,涉及龐大的行政成本及時間成本7。因此,一項簡化申請和發放程序、無須經濟審查的計劃或有助彌補現行福利制度的漏洞8。
(ii) 減低標籤效應及提高自主選擇

全民基本收入的部分支持者相信,提供無條件的福利津貼可減低參與福利計劃的恥辱感9,原因是在更全民的制度下(即整個人口均有資格獲利),無需進行甄選,每個人都可享有相關福利。亦有意見認為,全民可享用而不會標籤化的基本收入更易管理,對提供收入保障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該長期收入亦可讓個人更具彈性地處理工作、家庭及其他承擔10。
(iii) 緩解貧窮

低技術工人往往難以向上流動,而在經濟下滑時更容易面臨解僱及削減工資的貧窮風險,尤其是家庭的單一經濟支柱。此外,人口老齡化導致經濟上非活躍的長者住戶大幅增加,也會引致收入貧窮問題加劇,為退休保障及長者扶貧工作帶來更大挑戰。在某些情況下,全民基本收入被視為一種更積極的方法來應對上述問題11。如果在財政上可持續的情況下,訂定全民基本收入金額相當於(甚至高於)貧窮線,全民基本收入本身便可有效紓緩根據貧窮線計算出的貧窮人口。

(iv) 在新科技進步下幫助失業人士

部分意見12認為,在持續發展的人工智能等新一輪科技進步下,大量以往由人力完成的工作有可能逐步被取代。儘管從企業角度來看,潛在提升生產力及降低成本將帶來裨益,各行各業的自動化也將重塑勞動力市場,長遠可能淘汰部分職位。競爭力較弱、無法掌握新技能的人更有可能在勞動力市場結構性變化中成為長期失業者或經濟上非活躍人士。透過全民基本收入重新分配收入,可作為保障受影響勞工維持生計的補救措施。
三、國際經驗:理想與現實

儘管全民基本收入的概念看似簡單──向全民無條件定期發放現金,但迄今未有地區或國家在全境普及實施全民基本收入13。如下文所概述,與全民基本收入相關的現有措施主要特點顯示,主流偏好仍倾向為指定受惠人而設的津貼,涵蓋面較廣的津貼金額則因較寬鬆的資格標準而相對較少,以作為補助收入。此外,近期的全民基本收入類例子主要屬小規模實驗或先導計劃性質。尤其值得留意的是,該等計劃並無就普及化和定期化的現金津貼如何取得財政來源提供具體想法。下一部分將進一步討論將全民基本收入概念付諸實施時可能面對的困難。
三、A 選定現有與全民基本收入相關的福利措施

(i) 天然資源股息──阿拉斯加永久基金

最貼近全民基本收入的例子是1976年成立的阿拉斯加永久基金,旨在把該州部分石油收入撥入基金作長線投資,以產生永久收益14。自1982年起,該基金每年向所有符合資格的阿拉斯加居民發放一次過津貼,例如2019年發放1,606美元(約12,600港元15)。主要資格是申請人必須在相關曆年整年均居於阿拉斯加16。然而,津貼金額波動,不足以作為基本收入。另一方面,Jones and Marinescu (2018)17發現阿拉斯加永久基金對總就業並無重大影響,只略為提高兼職工作1.8個百分點,反映部分全職工人因計劃轉為兼職。值得留意的是,阿拉斯加模式屬現金津貼類全民基本收入津貼的特殊個案,因只有少數經濟體擁有充裕的天然資源以應付撥款來源。
(ii) 非經濟審查的指定群組經常現金津貼

11.部分向特定目標群組提供的非經濟審查經常現金津貼,例如老齡退休金及兒童津貼,作為額外的財政支援。以加拿大的老齡安全保障退休金為例,65歲或以上加拿大公民或合法居民,並在18歲後起計至少10年居於加拿大,均可獲發放該每月津貼18。2020年10至12月的每月全額津貼為614.14加元(約3,600港元19),並由加拿大政府的一般稅收收入撥付。在香港,高齡津貼屬另一例非經濟審查的經常現金津貼。然而,上述津貼僅按年齡發放予較有可能在經濟上不活躍的人士,未必可視作全民式。

(iii) 在職津貼/免稅額──美國「工薪家庭稅務寬免」

12.「工薪家庭稅務寬免」一般被視為負收入稅(Negative Income Tax)的一種形式或改良版本21,此概念由著名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在1960年代提出並推广22,但從未獲全面實施23。「工薪家庭稅務寬免」在1975年在美國推出24,旨在把津貼與薪酬掛鈎,以維持低收入人士/家庭的工作誘因。簡單來說,收入低於某水平的人士,可按其未使用的免稅額的若干比例獲得津貼。例如個人零收入,個人免稅額為10,000美元,津貼比率為50%,該名人士將可獲5,000美元(=(10,000-0)×50%)。

儘管部分意見視「工薪家庭稅務寬免」為全民基本收入的修訂版本,但該計劃與全民基本收入存在明顯分別,既不「全民」,亦非提供「基本」收入。「工薪家庭稅務寬免」透過退稅向低收入人士/家庭提供津貼,收入較高的家庭則不獲惠益。計劃亦設有工作要求,故不屬全民式。兩者的另一分別是「工薪家庭稅務寬免」的津貼金額屬向基層家庭的薪金以外的補充收入。

儘管有關「工薪家庭稅務寬免」的勞動市場影響廣泛被研究,但結論並不一致。例如,Eissa和Hoynes (2004)27 發現該計劃略為減低夫妻家庭中的次要經濟支柱參與勞動人口的意欲,但Hotz和Scholz (2003)28則認為「工薪家庭稅務寬免」可對單親母親的勞動人口參與產生正面影響。至於早期在美國有關負收入稅的相關試驗,Burtless (1986)29和Hum與Simpson (1993)30基本上發現沒有證據顯示該等計劃會影響或只會適度降低工作參與。
三、B 近期全民基本收入類試驗

隨著近年有關全民基本收入的討論再起,亦有多項試圖檢視全民基本收入成效及其可能影響(例如對身心健康和工作誘因)的實驗/先導計劃。下文選擇一些較廣為人知的實驗作闡述:
(i) 美國:加州史塔頓的試驗計劃

在美國,分別有多項據報正在提議中或已在實施的全民基本收入試驗計劃,但當中大部分並無透露太多具體詳情。一項由經濟保障計劃(Economic Security Project)牽頭的研究自2019年2月起,向加州史塔頓市隨機抽選的125名居⺠,發放每月500美元(約3,900港元)的津貼,為期18個月。該計劃並無其他要求,例如必須具備或尋找工作。合資格人士須年滿18歲、居住於史塔頓市,以及居住在該市家庭中位數收入水平以下的社區。鑑於受惠者的家庭每月中位數收入為1,800美元(全市為3,500美元),津貼只屬補充收入而非基本收入。

史塔頓試驗計劃的初步結果集中於津貼對受惠者消費模式的影響。根據頭5個月的首批數據,受惠者主要將津貼用於食物、衣物及公用事業帳單的開支,反駁該津貼會被挪作賭博或濫用藥物。計劃對就業或勞動供應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ii) 加拿大:安大略省基本收入試驗計劃

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在2017年展開基本收入試驗計劃,以測試全民基本收入能否提供新的方法去減少貧窮和改善糧食安全、健康狀況、住房穩定等情況35。參與者為18至64歲居住在試驗地區並在試驗前曾從政府獲取失業救助金或就業市場支援的人士,但並無工作或積極找工作的要求36。試驗原定為期3年37,但在2018年被新上任的安大略省政府終止,理由是延長試驗期將令開支大增,為納稅人帶來沉重負擔38。

Ferdosi等人(2020)38根據網上調查和質化訪問發現,與試驗前相比,試驗期間受聘工作的人數有所下降。在約200名受訪者中,10人由失業轉為就業,而32人由就業轉為失業,其餘的就業狀況沒有改變。

(iii) 芬蘭:2017至2018年基本收入實驗

芬蘭政府在2017年1月展開基本收入實驗。2,000名隨機選定的失業人士在兩年內每月獲發放560歐元(約4,900港元39)的基本收入。合資格參與者須年齡介乎25至58歲,並在試驗前曾從政府獲取失業救助,但無需工作或積極找工作40。經過兩年試驗後,芬蘭政府拒絕增加資金延長試驗計劃,實驗因此在2019年1月終止。芬蘭政府當時表示希望探討向公⺠提供基本收入以外的其他福利計劃41,但發現與只獲失業救助的對照組相比,基本收入對試驗開始時失業的參與者就業略有正面影響42。

總括而言,儘管全民基本收入的概念在西方經濟體頗受關注,理念看來簡單──向所有國⺠無條件定期發放現金,但至今仍未有地區或國家能在全境範圍普及實施。如上文所概述,與全民基本收入相關的現有措施主要特點顯示,主流偏好仍倾向為指定受惠人而設的津貼,涵蓋面較廣的津貼金額則因較寬鬆的資格標準而相對較少,以作為補助收入。此外,近期的全民基本收入類例子主要屬小規模實驗或先導計劃性質。尤其值得留意的是,該等計劃並無就普及化和定期化的現金津貼如何取得財政來源提供具體想法。下一部分將進一步討論將全民基本收入概念付諸實施時可能面對的困難。

四、進一步討論

實行全民基本收入面對的最嚴峻挑戰,是向幾近所有國民無條件地大規模派發可觀金額將極其昂貴42。如無廣泛社會認受的適當撥款來源,全面實施勢必為財政可持續性帶來巨大挑戰。事實上,擔心撥款來源及對政府開支的負擔是2016年大多數瑞士公投選民拒絕提供全民基本收入以保證所有人過上基本生活的主因。

瑞士的建議是向每名成人提供每月2,500瑞士法郎(約19,700港元43),18歲以下兒童則獲625瑞士法郎(約4,900港元43),而毋須理會個人經濟狀況。儘管建議極具慷慨,更貼近理想的全民基本收入設計,仍遭77%選民反對。輿論認為大批選民擔心撥款來源(無論是削減其他開支或增加稅收),並質疑向受惠人發放龐大政府開支而毋須其對社會作出任何回報的合理性44。

部分意見認為透過整合現行非全民基本收入的社會保障計劃可在財政上節流,從而解決撥款問題。然而,如上文所示,全民基本收入的成本很可能遠高於合併多個社會保障計劃的總和。此外,若以現時福利開支預算中性方式實施全民基本收入,津貼額勢必因受惠人數大增而下調。這令人質疑全民基本收入能否真正紓緩貧窮。世界銀行近期刊物指出,以預算中性方式改革全民基本收入,其紓貧成效遜於現行福利制度(Gentilini等,2020)45。

下調全民基本收入金額,並維持大部分現有社會福利計劃,可能較為務實。但在該情況下,全民基本收入將無法單靠自身提供足夠保障,也不再能解決支持者指稱的社會保障制度「漏洞」。另一選擇是保留部分資格標準,例如收入審查及/或時限津貼,以減輕財政負擔。然而,只在更嚴格的資格條件下,全民基本收入方可大幅紓緩貧窮。在該情況下,「部分」全民基本收入亦難與傳統「經濟審查」收入救助區分。

如其他社會保障計劃一樣,全民基本收入的另一可能非預期後果是慷慨的直接收入支援或會削弱工作誘因及減少勞動供應。如前文回顧,儘管早期研究大致顯示試驗/先導計劃下規模較小的全民基本收入類津貼對工作誘因的影響有限或不大,應注意當中津貼金額不足以維持基本生活,亦非長期提供。試驗亦未計及為提供撥款所需的額外稅收影響。事實上,過往僅根據小規模試驗/先導計劃所得結論的推論力,一直存在疑問(Cowan, 2017)46。故在解讀有關結果時應小心,因更大規模的實證影響可能有所不同。限制全民基本收入於相對溫和的金額,或可某程度減輕上述不利影響,但這與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在維持獲發放人士重新就業的足夠誘因之餘,亦能提供基本保障──似乎存在矛盾。在一個普遍認同個人收入狀況應與其努力和對社會貢獻正相關的社會,全民基本收入致力確保每人皆獲基本收入的基本目標,勢必掀起激烈辯論,亦難以就實施細節達成公眾共識。

五、結語

本文概覽近年倡議的全民基本收入主要特征,以及各先進經濟體的回應及行動。現金形式的社會保障計劃仍傾向以傳統方法針對特定有需要群組,並按其獨特情況而有不同的「經濟審查」機制。儘管近年有更多全民基本收入相關試驗,但大多小規模,也非全面或無條件。儘管其概念有利紓緩各種社會及經濟問題,但實施全民基本收入將極其昂貴。許多研究仍對全民基本收入的撥款來源存疑,鑑於巨額財政影響及對財政審慎與可持續性的挑戰。下調全民基本收入金額或加入額外資格標準雖可減省財政成本,但有違全民基本收入作為簡易普及現金支付方案以取代現行社會保障制度的原意。全民基本收入另一項擔憂是其可能帶來非預期後果,例如減低工作意欲或退出勞動市場,儘管從小規模試驗/先導計劃所得數據中難以量化該影響。全民基本收入的基本理念是無論個人努力如何都可獲得收入,存在高度爭議性,欲將此理念付諸實踐並非易事。

Intel、NVIDIA、Qualcomm 等公司人士呼籲美國政府唔好即時對中國實施新嘅出口禁令

0

彭博新聞引述消息指稱,近日有消息稱,包含 Intel、NVIDIA 及 Qualcomm 在內的業者與美國白宮官員進行了一場會談,並呼籲美國政府應該暫緩對中國出口實施新一波限制,並仔細思考繼續實施出口禁令可能帶來的影響。

在這場會談中,Intel 執行長 Pat Gelsinger、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以及 Qualcomm 執行長 Cristiano Amon 等重要人士都表達了他們的看法。他們認為,繼續對中國實施出口禁令最終將對美國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地位產生負面影響。

然而,消息來源指出,白宮官員對於這一呼籲並未作出任何回應或承諾。同樣地,Intel、NVIDIA 及 Qualcomm 等業者對於彭博新聞報導的內容也未做出任何評論。

在此之前,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美國晶片及軟體業者向中國境內出口特定技術產品。這些禁止出口的產品包括用於人工智慧技術訓練的加速晶片產品、5G 網路相關晶片產品以及其他相關技術領域的軟體。唯一的例外情況是,在特定情況下,這些產品仍可獲准出口至中國市場。

然而,許多人認為,美國政府的這一舉措將導致自我限制,並推動中國政府進一步發展晶片產業、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甚至有可能因此超越美國境內業者的發展進度。因此,許多業者擔心美國政府對中國實施的出口禁令不僅無法達到限制效果,反而讓美國境內業者失去了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場發展機會,同時也讓美國在前沿技術發展中失去了領先地位。

因此,業者們建議美國政府應該慎重考慮這一禁令的實施,並尋求更加合理的解決方案,以平衡國家安全和產業發展的需要。他們認為,與其過度限制出口,不如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以確保美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地位。

【詳解】什麼是「全民基本收入」(UBI)?減輕貧困 的方法?

0

全民基本收入(UBI)是一個政府計劃,每個成年公民定期收到一筆固定金額的錢。基本收入系統的目標是減輕貧困,並取代其他需要基礎的社會計劃,這些計劃可能需要更大的官僚參與。隨着自動化越來越多地取代製造業和其他經濟領域的工人,全民基本收入的想法在美國逐漸備受關注。

提供定期保障金給公民的想法已經存在幾個世紀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安德魯·楊(Andrew Yang)將全民基本收入作為他2020年競選的主要支柱。全民基本收入的提案在規模上各有不同,雖然 Andrew Yang 的計劃是每個美國成年人每月從聯邦政府獲得1,000美元。基本收入的核心批評之一是成本,因為一些計劃可能佔用整個聯邦預算的一半以上。

理解全民基本收入(UBI)

提供給社會所有成員基本收入的想法已經存在幾個世紀了。16世紀的英國哲學家和政治家托馬斯·莫爾在他最著名的作品《烏托邦》中提到了這個想法。托馬斯·潘恩的想法有助於激發美國革命,他提出了一個稅收計劃,其中的收入將提供給“每個人,無論貧富。”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在他的1967年出版的書籍《我們從這裏出發:混亂還是共同體?》中提出了“保障收入”的概念。

雖然聯邦政府通過所得稅抵免貸款(EIC)、臨時救濟計劃(TANF)和其他計劃向低收入美國人提供經濟支援,但全民基本收入的制度在美國從未落實。然而,這個概念近年來在國家意識中重新浮現。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經濟的根本性變化,即自動化的增長,這可能使許多美國人失去支付足夠生活費的工作。例如,布魯金斯學會在2019年的一份報告中發現,四分之一的美國工作崗位容易被自動化取代。研究人員認為,那些涉及更多例行任務的職位,比如製造業、運輸、辦公室管理和食品準備等,最容易受到威脅。

全民基本收入的支持者相信,政府提供的保障金可以幫助確保那些因經濟轉型而落後的人避免貧困。即使政府提供的收入不足以維持生計,它理論上可以補充他們仍然能夠獲得的低工資或兼職工作的收入。

支持者還認為,全民支付系統將使有需要但在其他政府計劃中難以獲得援助的人更容易獲得幫助。例如,一些尋求殘疾保險金的美國人可能無法接受醫療保健體系,從而阻礙了他們驗證自己的障礙的能力。

UBI 的政治支持

UBI 的許多支持者來自較為自由派的政治光譜,包括前勞工部長羅伯特·賴希(Robert Reich)和具有影響力的服務業國際工會前主席安迪·斯特恩(Andy Stern)。然而,對政府提供的收入來源的支持也得到了右派幾位重要人物的認可。其中包括已故的保守派經濟學家弗里德曼,他認為私人慈善捐款不足以減輕許多美國人承受的經濟壓力。

在1962年的《資本主義與自由》中,他認為“負面所得稅” – 基本上是全民基本收入 – 將有助於克服一種心態,即公民們不願意作出犧牲,如果他們不相信其他人也會這樣做。“如果每個人都這麼做,我們可能都願意為減輕貧困做出貢獻,”他寫道。自由主義哲學家查爾斯·穆雷認為,保證收入還將減少政府官僚機構。他提出每年提供10,000美元的全民基本收入,以及基本醫療保險,他認為這將使政府能夠削減社會保障和其他再分配計劃。查爾斯·穆雷,“在我們的手中:取代福利國家的計劃。” Aei Press,2016。

UBI 的動力

在企業家兼前民主黨候選人安德魯·楊(Andrew Yang)將全民基本收入作為他的競選核心理念後,全民基本收入在2020年總統競選的第一階段受到了相當大的關注。楊的“自由紅利”計劃將每個年滿18歲的美國公民每月發放1,000美元的支票。參加聯邦援助計劃的人可以繼續接受這些支付,或者選擇代替自由紅利支付。9

楊聲稱,勞動力參與率 – 即工作或尋找工作的美國人所佔的百分比 – 是幾十年來最低的。他的競選網站指出:“自由紅利將為美國人提供基本生活所需的錢,同時使我們能夠尋找更好的工作,創業,重返學校,照顧我們所愛的人或者為我們的下一個機會努力。” 前總統候選人安德魯·楊的每月1,000美元的“自由紅利”計劃將佔據2021年聯邦政府預算的大約50%。

拜登總統於2021年3月11日簽署的美國拯救計劃是一項價值1.9萬億美元的疫情救援計劃。其福利包括為美國每位有資格成年人提供另一輪刺激支付。今次,大多數受益人將獲得1,400美元的支付。符合條件的納稅人還將為每個子女收到相同數額的支付。獨身納稅人的調整總收入必須低於75,000美元,已婚夫婦聯合申報的數字必須低於150,000美元,而獨立戶主的調整總收入必須低於112,500美元。

強烈主張為弱勢群體發聲的教皇方濟各將這個問題以道德角度來看待。在2020年的復活節信中,教皇寫道,全民基本工資“確保並真正實現了理念,既是人性的,也是基督徒的,即沒有工人就沒有權利。”

對UBI的批評

儘管UBI承諾減輕貧困並簡化繁文縟節,但它仍面臨着艱巨的挑戰。其中最明顯的缺點可能是成本。根據非營利組織稅收基金會的估算,安德魯·楊提出的每月1,000美元的自由紅利計劃將每年耗資2.8萬億美元(減去其他計劃的合併支出)。

楊提議通過縮小其他社會計劃的規模,對企業徵收10%的增值稅(VAT)來支付這筆巨額費用。他還建議取消社會保障工資稅的上限,並實施碳排放稅,以貢獻給他的保障收入計劃。

然而,這一系列提議是否足以完全彌補自由紅利的成本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稅收基金會的分析結論是,楊的收入生成的想法只能覆蓋其對國庫的總影響的一半左右。

其他批評UBI的觀點包括認為不依賴就業的收入流會創造不願意工作的動機。這也是一個受到爭論的問題。楊曾經表示,他每年提供12,000美元的計劃不足以維持生計。因此,絕大多數成年人需要補充其他收入。

結論

近期的研究表明,UBI與失業之間的聯繫不強。例如,2016年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分析發現,發展中國家的“現金轉移”計劃對就業行為幾乎沒有明顯影響。

然而,目前很少有證據表明,用全民基本收入來取代傳統的福利支付真的會增加就業機會,正如一些支持者所認為的那樣。芬蘭最近進行的一項為期兩年的實驗中,全民基本收入有效地取代了失業福利,結果顯示UBI的受益人找到新工作的可能性並不比對照組更高。

Bing AI 正式進入 Chrome 和 Safari,但用戶體驗可能唔會咁好

根據最新的消息, Microsoft 正在擴展對 Bing AI 的瀏覽器支援,讓 Google Chrome 和 Safari 也能夠使用這款 ChatBot ,不過有一些限制。第三方版本的體驗將不同於在 Microsoft Edge 上的 Bing Chat。

根據最新報導,Windows Latest 指出,AI 提示的字符數量已經從 Edge 上的 4000 減少到 Chrome 上的 2000。與 ChatBot 的對話將會更短,第三方版本僅允許您在與 AI 對話之前進行五次訊息交流,而正常版本則是 30 次。此外,如果您在 Chromebook 上還未下載 Edge,Bing 將會推薦您下載 Edge。如果您已經有了 Edge 瀏覽器,選擇下載選項只是啟動它而已。

除了這一推出, Microsoft 還為 ChatBot 添加了新的深色模式選項。該主題將根據系統偏好默認匹配,但您也可以在設置菜單中手動更改。

關於 Safari 上的 Bing Chat 是否完全相同,目前尚不清楚。 Microsoft 尚未就此進行官方公告,除了一個小小的通知外,我們無法確定是否進行了任何調整。我們已經聯繫了這家科技巨頭,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澄清訊息,包括是否計劃將 Bing AI 擴展到其他瀏覽器,比如 Firefox。如果有消息回覆,我們將及時更新此故事。

至於 AI 的未來,看起來 Microsoft 正在將一切交給用戶的手中。另一份 Windows Latest 的報導聲稱,該公司一直在向各種移動用戶發送反饋表單,詢問他們希望看到哪些功能。顯然,其中一項新變化將使 Bing 推薦某些 AI 應用程式或工具供人們嘗試。

另一個潛在的升級可能是 AI 模仿像億萬富翁 Elon Musk (Elon Musk)這樣的名人個性。據報導, Microsoft 聲稱模仿人物會帶來“更具吸引力的體驗”。

世界幣 Worldcoin(WLD)今天正式推出

0

除了ChatGPT外,OpenAI SEO Sam Altman還致力於另一個有趣的項目,名為Worldcoin,已有三年多的時間。這個加密貨幣項目使用一種眼球掃描技術進行數字身份和加密貨幣支付。

在週一的一份聲明中,OpenAI SEO Sam Altman表示:“Worldcoin是全球範圍內對齊的一次嘗試。這個旅程將充滿挑戰,結果也是不確定的。”

世界幣(Worldcoin)旨在成為第一個真正全球性的加密貨幣,其目標是普及加密貨幣。最引人矚目、也引起爭議的是,世界幣(Worldcoin)正在引入一個名為“人格證明”的新系統。該系統需要掃描你的眼睛來驗證你的身份,以防止你創建多個帳戶。

從技術角度來看,世界幣(Worldcoin)將使用第二層網絡,並在以太坊的基礎層上運行。它使用樂觀 Rollups 來處理可擴展性。底層代幣使用以太坊的 ERC-20 標準,這使其與許多現有的工具和服務兼容。

想要知道更多有關「World App」「Worldcoin」「World ID」「orb 虹膜認證」的,請看以下幾篇文章。不然就直接看下面的步驟。
【詳解】什麼是世界幣(Worldcoin)?ChatGPT 創辦人的加密貨幣,如何註冊?必要「註冊瞳孔」?
【詳解】什麼是 World App?它是 Worldcoin 的一部份,還是加密貨幣錢包
【詳解】什麼是「World ID」?身份驗證方法,與匿名操作
【詳解】如何在香港進行「Worldcoin」「World ID」的 orb 認證?整個流程一圖說明
【教學】如何領取世界幣(Worldcoin)空投派發的 10億加密貨幣?

考慮到美國正在進行的監管打擊,Worldcoin(WLD)代幣將不會向美國投資者開放。在週一發佈的信中,Altman和他的聯合創始人Alex Blania還表示,美國的規則不太清晰。“可以說,顯然缺乏確定性,”Altman告訴彭博社。他補充說:“我認為這很遺憾。”

Altman希望美國在處理加密貨幣監管時能達到“理性的地步”。Tools for Humanity的 SEO Blania表示,他對在亞洲擴大Worldcoin的使用感到熱情,重點是日本和韓國。根據其網站,Worldcoin已經收集了超過200萬個註冊。Blania強調,該項目已經改進了其安全措施,以應對近期的兩個問題:某些Worldcoin運營商的登錄憑據被盜和在黑市上未經授權銷售World ID。

Twitter 時代結束!未來叫「X」

0

在先前預告將更換 Twitter 長久使用的藍色小鳥品牌標誌,並且透露將以「X」作為日後 Twitter 名稱,更將「X.com」網址指向「Twitter.com」之後,Twitter 執行長 Linda Yaccarino 稍早宣布正式以全新「X」作為 Twitter 品牌標誌,更意味過去以藍色小鳥作為象徵的 Twitter 時代結束。

這次的品牌標誌更換並未對 Twitter 的使用者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他們仍然可以透過「Twitter.com」連結至 Twitter 服務。目前,Twitter 服務仍然維持以藍色小鳥作為品牌標誌。然而,Elon Musk 已經將個人頭像更換為新版「X」品牌標誌,甚至在 Twitter 位於舊金山市區的辦公室大樓外也以投影方式打上偌大的「X」,顯示了對新品牌標誌的支持。

儘管 Twitter 換上了全新的「X」品牌標誌,目前還沒有明顯的服務改變。或許需要等待後續才會看到明顯的調整。至於新換上的「X」是否與 Elon Musk 過去曾創立的 X.com 有關,或是對應 Twitter 目前所屬的 X 公司 (X Corp),目前還沒有官方說法。

在 Twitter 執行長宣布換上全新「X」品牌標誌之後,曾在 2012 年參與設計藍色小鳥標誌的人員之一 Martin Grasser 也在個人 Twitter 頁面發文,表示將與這個以簡潔設計,即使在小尺寸畫面也能清楚辨識的品牌標誌告別。這次的品牌標誌更換引起了許多關注和討論,人們對於 Twitter 未來的發展和品牌形象充滿了期待。

Worldcoin (WLD) 已在 Binance 等加密貨幣交易所上出現

0

Binance 宣布將列出Worldcoin(WLD)的原生代幣 WLD,該代幣已經在火幣(Huobi)、OKX和Bybit上可用。Binance在 7 月 24 日的一篇博文中透露了 WLD 代幣的計劃上市,並表示 WLD/BTC 和 WLD/USDT 的現貨交易將於 7 月 24 日 9:00 UTC 開放。

雖然用戶可以開始在平台上存入代幣,但 Binance 宣布提款也將暫定在 7 月 25 日開放。Worldcoin 的代幣將作為可借出的資產添加,WLD/USDT 將作為隔離保證金交易對。該功能將於 7 月 26 日開放。

除了 Binance,Worldcoin 還在許多加密貨幣交易所上進行了廣泛的推出。在火幣和 Bybit 上,存款和交易已經開放,前者支持 WLD/USDT 交易對,而後者支持 WLD/USDT 和 WLD/USDC 交易對。

Bybit 宣布提款將於 7 月 25 日上午 10:00 UTC 開放。另一方面,火幣透露該代幣自從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上交易以來已經增長了超過 5000%。

根據一份新聞稿,OKX 也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上列出了 WLD,存款已經在該平台上開放。然而,OKX 表示,WLD/USDT 的現貨交易將在 “WLD 代幣存款達到我們的要求後” 開始。該代幣還可以在 Gate.io 上進行交易和存款。

Worldcoin 加密項目由 OpenAI 首席執行官 Sam Altman、Alex Blania 和 Max Novendstern 於 2019 年共同創立,並於 7 月 24 日上線。然而,該項目並未免於批評,主要是因為其虹膜掃描功能引起了隱私問題的關注。

與此同時,Altman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家加密初創公司的目標是 “以保護隱私和去中心化的方式,為世界上任何人提供接入不斷增長的數字和全球經濟的機會,無論其背景、地理位置或收入如何”。

想要知道更多有關「World App」「Worldcoin」「World ID」「orb 虹膜認證」的,請看以下幾篇文章。不然就直接看下面的步驟。
【詳解】什麼是世界幣(Worldcoin)?ChatGPT 創辦人的加密貨幣,如何註冊?必要「註冊瞳孔」?
【詳解】什麼是 World App?它是 Worldcoin 的一部份,還是加密貨幣錢包
【詳解】什麼是「World ID」?身份驗證方法,與匿名操作
【詳解】如何在香港進行「Worldcoin」「World ID」的 orb 認證?整個流程一圖說明
【教學】如何領取世界幣(Worldcoin)空投派發的 10億加密貨幣?

【教學】如何領取世界幣(Worldcoin)空投派發的 10億加密貨幣?

0

世界幣(Worldcoin)是由 Alex Blania 領導(最著名的創辦人當屬 ChatGPT 母公司 OpenAI 創辦人Sam Altman)的雄心勃勃的加密貨幣初創公司。它打算通過贈送代幣來促進加密貨幣的廣泛應用。但有一個限制:參與者必須願意在註冊時進行眼睛掃描。

世界幣(Worldcoin)表示,這種掃描是必要的,以證明用戶是人類,並在“不侵犯私隱”的前提下驗證他們的身份。顯然,掃描你的眼球一點也不具有侵入性(但它就會拿了你的瞳孔數據)。該初創公司已吸引了 Andreessen Horowitz、Coinbase Ventures 和 1confirmation 等大型投資者。

想要知道更多有關「World App」「Worldcoin」「World ID」「orb 虹膜認證」的,請看以下幾篇文章。不然就直接看下面的步驟。
【詳解】什麼是世界幣(Worldcoin)?ChatGPT 創辦人的加密貨幣,如何註冊?必要「註冊瞳孔」?
【詳解】什麼是 World App?它是 Worldcoin 的一部份,還是加密貨幣錢包
【詳解】什麼是「World ID」?身份驗證方法,與匿名操作
【詳解】如何在香港進行「Worldcoin」「World ID」的 orb 認證?整個流程一圖說明
【教學】如何領取世界幣(Worldcoin)空投派發的 10億加密貨幣?

第一:下載 World App

無論你要的是「Worldcoin」還是「World ID」,率先下載 World App(https://worldcoin.org/download-app)(Android / iPhone 都有),這就是「Worldcoin」或「World ID」的一切。

第二:在 World App 裡先登記戶口

在 World App 裡先登記戶口,做法很簡單,你不需要用 VPN 去外地,只要直接使用香港 Network 便可。由於你接下來進行虹膜認證的地方在「香港」,所以請不要想太多,直接使用「香港電話號碼」便可。

*你登記成功後再轉其他國家也是可行的。

未 Verify 戶口樣式

登記戶口後,你可以看到你的 World ID 是灰色,還沒有 Verify。這代表你的 Worldapp 還沒能夠使用。你需要做的就是進行虹膜認證。

佐敦的 orb 認證地點,在上海街 66號

第三:繼續 Verify,預約 orb 虹膜認證

成功進行電話後,在 World App 中繼續 Verify,尋找到最近的 Worldcoin 運營商進行虹膜認證。在 Apps 裡可見香港有幾個,而最容易的一個在佐敦,但你留意,你必須預約。必須留意的是,預約名及 email 不用填寫真名,只要能讓在場人士識別是你預約便可。

整個虹膜認證過程速度很快,大概只要 10秒便可。(現場有工作人員協助)

當你完成虹膜認證後,你的 World ID 便會轉成黑色,並可見已經能夠使用。

背後的流程

至於「World App」「Worldcoin」「World ID」「orb 虹膜認證」相關的流程與背後的,此圖很清晰說明。

首先,人下載 World App 後,World App 會隨機生成一個 Secret Key。人然後尋找 Orb 認證。Orb 認證是真人,把資料本地轉化簽署後,有關的虹膜 Images 便會被銷毀。至於 Orb 轉化後的資料核實後便會上傳。

Photo from : 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en/news/35805

第五:每週 / 每月領取 Worldcoin

世界幣(Worldcoin)補助金是定期津貼,任何經過驗證的具有 World ID 的人都可以免費獲得,適用於符合條件的國家。(適合包括香港)

在測試階段,補助金每週分發一次,預計在今年稍後世界幣(Worldcoin)正式上線後將轉為每月一次。世界幣(Worldcoin)代幣不打算提供給居住在美國或其他受限地區的個人或公司。

你可以看到 World App 最右方有一個像卡片的圖示(紅色),點擊後可以看到上方的 Worldcoin Grants,中間有一個倒計時器(黃色)會顯示下次派發時間,像此圖便表示還有 6 天。所以 6 天後回來便可以看到 Claim Button,屆時按下便可了。

【優惠碼】英超、西甲 2023/24 賽季 Now E 服務計劃官方折扣集合

今次嘅 Now E 優惠碼適用於即將開波嘅 英超、西甲、歐聯 2023/2024 賽季。

英超/西甲 23/24

優惠項目:英超/西甲 23/24 計劃八折 (適用於原價 $2480 計劃)
獨家優惠碼:DVEA20B
優惠金額:八折 20% Off

MOX 優惠碼G6GQV4
下載 Mox 用指定優惠碼「G6GQV4」開戶即送 $100(於付款時選擇使用 MOX 信用卡即可。)

英超/西甲 23/24 + 環球娛樂組合

優惠項目:英超/西甲 23/24 計劃 + 環球娛樂八折 (適用於原價 $2980 計劃)
獨家優惠碼:DVEA20B
優惠金額:八折 20% Off

MOX 優惠碼G6GQV4
下載 Mox 用指定優惠碼「G6GQV4」開戶即送 $100(於付款時選擇使用 MOX 信用卡即可。)

英超/西甲 23/24 + 歐聯歐霸 24/24

優惠項目:英超及西甲賽事 2023/24 4K 賽季通行證+歐聯及歐霸賽事 2023/24 賽季通行證組合 (原價 $3580)
獨家優惠碼:DVEA20B
優惠金額:八折 20% Off

MOX 優惠碼G6GQV4
下載 Mox 用指定優惠碼「G6GQV4」開戶即送 $100(於付款時選擇使用 MOX 信用卡即可。)

英超/西甲 23/24 + 歐聯歐霸 23/24 + 意甲/法甲 23/24 + F1 等

優惠項目:英超及西甲賽事 2023/24 4K 賽季通行證 + 歐聯及歐霸賽事 2023/24 賽季通行證組合 + 意甲、法甲、F1 等 (原價$4680)
獨家優惠碼:DVEA20B
優惠金額:八折 20% Off

MOX 優惠碼G6GQV4
下載 Mox 用指定優惠碼「G6GQV4」開戶即送 $100(於付款時選擇使用 MOX 信用卡即可。)

【詳解】如何在香港進行「Worldcoin」「World ID」的 orb 認證?整個流程一圖說明

0

World App」「Worldcoin」「World ID」「orb 虹膜認證」,這 4 個關鍵字你還搞不懂嗎?不知道到底怎麼去做, 以下簡單跟大家一次說明,也說一下如何在香港進行完成虹膜認證環節。

想要知道更多有關「World App」「Worldcoin」「World ID」「orb 虹膜認證」的,請看以下幾篇文章。不然就直接看下面的步驟。
【詳解】什麼是世界幣(Worldcoin)?ChatGPT 創辦人的加密貨幣,如何註冊?必要「註冊瞳孔」?
【詳解】什麼是 World App?它是 Worldcoin 的一部份,還是加密貨幣錢包
【詳解】什麼是「World ID」?身份驗證方法,與匿名操作
【詳解】如何在香港進行「Worldcoin」「World ID」的 orb 認證?整個流程一圖說明
【教學】如何領取世界幣(Worldcoin)空投派發的 10億加密貨幣?

第一:下載 World App

無論你要的是「Worldcoin」還是「World ID」,率先下載 World App(https://worldcoin.org/download-app)(Android / iPhone 都有),這就是「Worldcoin」或「World ID」的一切。

第二:在 World App 裡先登記戶口

在 World App 裡先登記戶口,做法很簡單,你不需要用 VPN 去外地,只要直接使用香港 Network 便可。由於你接下來進行虹膜認證的地方在「香港」,所以請不要想太多,直接使用「香港電話號碼」便可。

*你登記成功後再轉其他國家也是可行的。

未 Verify 戶口樣式

登記戶口後,你可以看到你的 World ID 是灰色,還沒有 Verify。這代表你的 Worldapp 還沒能夠使用。你需要做的就是進行虹膜認證。

佐敦的 orb 認證地點,在上海街 66號

第三:繼續 Verify,預約 orb 虹膜認證

成功進行電話後,在 World App 中繼續 Verify,尋找到最近的 Worldcoin 運營商進行虹膜認證。在 Apps 裡可見香港有幾個,而最容易的一個在佐敦,但你留意,你必須預約。

必須留意的是,預約名及 email 不用填寫真名,只要能讓在場人士識別是你預約便可。

Orb 機器作虹膜認證之用

整個虹膜認證過程速度很快,大概只要 10秒便可。(現場有工作人員協助)

當你完成虹膜認證後,你的 World ID 便會轉成黑色,並可見已經能夠使用。

背後的流程

至於「World App」「Worldcoin」「World ID」「orb 虹膜認證」相關的流程與背後的,此圖很清晰說明。

首先,人下載 World App 後,World App 會隨機生成一個 Secret Key。人然後尋找 Orb 認證。Orb 認證是真人,把資料本地轉化簽署後,有關的虹膜 Images 便會被銷毀。至於 Orb 轉化後的資料核實後便會上傳。

Photo from : 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en/news/35805

【詳解】什麼是 World App?它是 Worldcoin 的一部份,還是加密貨幣錢包

0

世界應用(World App),是世界幣(Worldcoin)生態系統中的第一個銀包。它設計得很友善,支持私密的數字身份和全新的金融系統。您可以使用它通過 World ID 進行身份驗證,證明您是真實存在的人,獲取您的世界幣(Worldcoin)代幣,並在任何地方發送數碼貨幣。

在經過廣泛的開發和在有限數量的國家進行測試後,World App 現時開始第一階段。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將演變成一個工具包,賦予人們在AI時代中的能力,實現人的身份驗證、數碼貨幣的公平全球分配,最終走向AI資助的全球基本收入之路。

World App 是一種不同類型的銀包。它並不支持加密貨幣提供的所有代幣或功能,也不公開所有可能的配置。相反,它由TFH設計,專注於世界幣(Worldcoin)和以太坊的幾項關鍵功能,以保持簡單和熟悉,讓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想要知道更多有關「World App」「Worldcoin」「World ID」「orb 虹膜認證」的,請看以下幾篇文章。不然就直接看下面的步驟。
【詳解】什麼是世界幣(Worldcoin)?ChatGPT 創辦人的加密貨幣,如何註冊?必要「註冊瞳孔」?
【詳解】什麼是 World App?它是 Worldcoin 的一部份,還是加密貨幣錢包
【詳解】什麼是「World ID」?身份驗證方法,與匿名操作
【詳解】如何在香港進行「Worldcoin」「World ID」的 orb 認證?整個流程一圖說明
【教學】如何領取世界幣(Worldcoin)空投派發的 10億加密貨幣?

使用 World ID 證明您的人身份

它從 World ID 開始,這是您訪問新在線服務的人類護照。通過 Orb 私下驗證它,然後使用它無縫地登錄網站、流動應用和加密dapps,證明您是一個獨特且真實的人,而無需共享個人資料,如姓名或電子郵件地址。

World ID 保存在用戶的智能手機上,每個用戶的 World ID 設計都獨一無二,反映了他們的個性。

符合條件的國家居民還可以使用它每月獲得他們的世界幣(Worldcoin)補助金. 應用程式將在新的補助金可用時提醒您,您可以使用經過驗證的 World ID 來索取。

世界幣(Worldcoin)補助金是定期津貼,任何經過驗證的具有 World ID 的人都可以免費獲得,適用於符合條件的國家*。

在測試階段,補助金每週分發一次,預計在今年稍後世界幣(Worldcoin)正式上線後將轉為每月一次。世界幣(Worldcoin)代幣不打算提供給居住在美國或其他受限地區的個人或公司。

儲存並發送數碼貨幣

使用這個銀包儲存數字美元,有多種選項可供存款和提款,包括銀行帳戶、當地支付方式或附近的代理。您還可以立即將它們免費發送給世界各地的朋友或家人,只需使用他們的手機聯絡方式或加密地址。

由許可供應商提供支持的全備式穩定幣讓 World App 中的數碼貨幣運作,從Circle的USDC開始。

探索和使用加密貨幣

了解 ETH 以太坊和 BTC 比特幣(更多代幣即將推出)並在此過程中賺取一些代幣。追蹤您的餘額,隨時獲得重要變化的通知,並在去中心化交易所輕鬆交易。

WorldApp 目前支持WETH、WBTC、DAI、USDC和Beta WLD。隨時間追蹤代幣、監控它們的狀況、了解它們並在去中心化交易所輕鬆交易。

ETH 以太坊驅動,並由 World ID 超能加持

憑藉以太坊的組合性, World App 現在可以通過程式化地混合和匹配開放協議和API,使之成為現實。World App 銀包通過SAFE合約實現帳戶抽象化,提高了安全性和簡單性。點對點支付支持ENS用戶名,用於友好的ERC-20轉帳。

通過Uniswap協議可以進行代幣交易。Circle的USDC使全球用戶始終能夠獲得支持的數字美元。許可合作夥伴(包括Ramp和MoonPay)使全球範圍內的充值和提現變得無摩擦。目前測試版本在Polygon上運行,並且由於社區在EIP-4844上的工作,完整版本將運行在以太坊的Rollup上。

人的身份驗證為提供更多功能提供了可能。經過驗證的 World ID 持有者可以享受無需費用的交易、向經過驗證的用戶進行無憂轉帳、獲得學習賺取課程的權限以及24/7英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優先聯繫支持。

World App 用戶可以通過Orb設備私下驗證其 World ID 。在應用程式本身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可用位置。

面向所有人,不做任何妥協的構建

World App 不需要任何個人訊息,您在應用程式中選擇共享的任何數據都可以通過點擊一個按鈕刪除。作為 World ID 的客戶端, World App 在本地運行所有必要的加密操作,以履行協議的私隱承諾。重要的是, World ID 和銀包密鑰都是自我保管的,用戶可以選擇將其(加密的)備份到Google Drive或iCloud進行同步和恢復。

原生iOS和Android應用程式也是為最大程度的包容性而設計。它們約18MB大小,比行業平均水平小5倍。它們支持多種語言,並支持全球大多數活躍的智能手機,其中包括一些超過10年的老舊手機。

未來

自首次亮相以來,已有150萬人加入 World App 的預發行版本,其中超過50萬人每月使用它。在一個典型的日子裏,它每天會見證約6萬次交易和2.5萬次 World ID 驗證等動作,涵蓋幾個國家的10萬多人。

在預發行期間,每月使用世界應用的人數

實現世界幣(Worldcoin)的使命,使每個人都能夠進入全球經濟,需要許多團隊創新,開發各種銀包,以滿足不同的用例和用戶。我們對世界應用在這一旅程中的角色感到興奮,它通過提供一種不同的方法,即經由去中心化技術實現私隱保護身份,包括“人的身份驗證”,以及獲得互聯網原生金融服務、數碼貨幣的全球公平分配、公共商品的治理,最終實現AI資助的全球基本收入的途徑。

【詳解】什麼是「World ID」?身份驗證方法,與匿名操作

0

World ID 是加密貨幣 Worldcoin 推出的一種新的私隱優先的分散身份協議。它使得用戶可以無縫地登錄網站、流動應用和加密 apps,同時無需分享個人數據(如姓名、電子郵件等),即可證明自己是獨特且真實的個體。

World ID 支持多種人格驗證方式。初始階段,其中包括通過電話號碼驗證以便任何智能手機用戶輕鬆訪問,以及通過Orb生物特徵驗證以實現極高的準確性。

自互聯網發明以來,數字身份一直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即使在今天,全球有超過50%的人口沒有可驗證的合法身份證明。隨着 A.I. 新時代的來臨,解決個體身份驗證的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特別是為了確保公平分配由這些系統產生的好處,實現民主訪問和治理,並了解在線世界中值得信任的對象。

Worldcoin 旨在通過私隱優先、自主權和分散化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這得益於 World ID 的開放協議。如果成功,它將成為互聯網上最大的真實個體網絡,成為一個公共利益。

World ID – 這是一個由零知識密碼學提供動力的底層身份協議,以及該協議的SDK,它將使開發者能夠利用這種強大的新基元。

想要知道更多有關「World App」「Worldcoin」「World ID」「orb 虹膜認證」的,請看以下幾篇文章。不然就直接看下面的步驟。
【詳解】什麼是世界幣(Worldcoin)?ChatGPT 創辦人的加密貨幣,如何註冊?必要「註冊瞳孔」?
【詳解】什麼是 World App?它是 Worldcoin 的一部份,還是加密貨幣錢包
【詳解】什麼是「World ID」?身份驗證方法,與匿名操作
【詳解】如何在香港進行「Worldcoin」「World ID」的 orb 認證?整個流程一圖說明
【教學】如何領取世界幣(Worldcoin)空投派發的 10億加密貨幣?

World ID 和個體身份驗證

可以將 World ID 看作是一本全球數字護照,它儲存在持有者的手機上。 World ID 最重要的特性是持有者可以使用它來證明自己是一個真實且獨特的個體,同時又無需分享個人數據,採用零知識證明方式。

World ID 支持多種驗證方式,其準確性各不相同。在初始階段,其中包括電話號碼驗證和保護私隱的虹膜驗證,後者作為旗艦認證方式,因其包容性、可擴展性和強大性而得以選擇。

支持該標準的第一個硬件設備是Orb,這是一個由TFH開發的開放虹膜成像設備。它便攜且易於使用,專為在不可信環境下運行而設計,最重要的是,通過在設備上本地運行其七個神經網絡,它還能進一步保護私隱,超越了基本協議的零知識密碼學。更多關於Orb的訊息。

值得強調的是, World ID 並不依賴於或與持有者的生物特徵、電話號碼、加密銀包或任何其他標識符相關聯。按照護照類比,個體身份驗證(包括Orb的驗證)本質上是一種印章,允許持有者證明特定護照已經通過驗證,同時不洩露有關驗證或護照本身的訊息。

獲取您的 World ID

只需下載兼容的銀包,首選是 World App。其他更多選項即將推出。用戶和開發者從今天開始可以在大多數國家使用電話驗證。由於Worldcoin仍處於測試階段,Orb僅在阿根廷、智利、印度、肯尼亞、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地有限地可用,並在區塊鏈和身份驗證會議上進行演示。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將進行更廣泛的推廣,可以使用World App查找附近設備。

使用 World ID 登錄

使用 World ID 的最簡單方式是作為登錄方法。在網站、流動應用或加密dapp上選擇“使用Worldcoin登錄”後,您可以批准或拒絕來自您自我保管銀包的請求,以進行身份驗證並證明自己是真實且獨特的個體。

一個人不一定對應一個賬戶,因此該系統還支持偽名。應用程式可以允許用戶使用一個 World ID 設置多個賬戶,只有用戶自己知道這些賬戶都屬於他們的 World ID 。例如,如果一個社交媒體應用程式希望限制每個人的認證配置文件數量為五個,以防止機械人,同時保護私隱,這將非常有用。

在使用Worldcoin登錄時,您的 World ID 、應用賬戶、個體身份驗證和銀包之間不會鏈接起來。沒有人,甚至是Worldcoin的貢獻者或應用程式開發者,都無法跟蹤您在網站上的行為,識別與您的賬戶相關聯的 World ID ,或者了解更多關於您的訊息。

匿名操作

雖然“使用Worldcoin登錄”在數碼私隱保護方面已經遠遠超越了現有技術水平,但某些操作需要更高級別的保護。例如,投票就是一個例子。無論是DAO治理還是政府選舉,每個人只能投票一次,以保持結果的完整性非常重要。同樣重要的是,人們必須能夠以保護私隱的方式進行投票。

出於這個原因, World ID 還支持匿名操作。在這種設置下,您不僅僅在給定應用中進行一次 World ID 認證,而是生成單個零知識證明,表明您是一個真實的個體,以前從未執行過該特定操作。

使用 World ID 進行開發

Worldcoin是一個無許可協議,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與之集成,無需涉及開發貢獻團隊。SDK使得網頁、移動和鏈上的集成快速簡便。它包括諸如網絡小部件(JS)、開發者門戶、開發模擬器、示例、指南等工具。

World ID 還被設計為支持現有的開放式身份標準,包括OAuth 2.0和OIDC(OpenID Connect),未來還將支持可驗證證書(VCs)、分散式標識符(DIDs)和與以太坊的“使用Worldcoin登錄”。

應用和用例

全球個體身份驗證將開啟一代新的產品和服務,其中許多甚至對於那些整天考慮這個問題的人來說都將是令人驚訝的。不過,社區已經匯編了一些可能出現的應用程式,包括:

  • 社交網絡:機械人保護、社區管理、內容歸屬。
  • 投票:DAO治理、政府選舉、在線投票、人口普查。
  • 金融服務:低抵押貸款、信用卡欺詐、合規性。
  • 客戶激勵:忠誠計劃、優惠券、推薦、免費試用。
  • 市場:聲譽、虛假評論、虛假交易、防止黃牛。
  • 貨幣分發:政府福利、非盈利援助、獎學金、加密空投、基本收入。

Worldcoin 發佈 World ID SDK,暫時僅小部份開發人員可用

0

Worldcoin 已經公開了他們的 World ID SDK。在此之前,該開發套件僅通過等候清單向一小部分開發人員提供,現在已經普遍可用。

Worldcoin 的網站上發布了一篇文章,宣稱「等待結束了」。該文章稱:「World ID SDK 使得網頁、移動應用和鏈上集成變得快速簡單。它包括網頁小工具(JS)、開發者門戶、開發模擬器、示例、指南等。由於 World ID 具有無需許可的架構,全球的開發者都可以自由地與之集成。」

Worldcoin 旨在支持現有的開放數字身份標準,而該 SDK 允許開發人員將 World ID 集成到社交網絡、市場和金融服務等應用中,並通過該公司的 AI 動力生物識別設備 The Orb 建立人身份的驗證。The Orb 通過多個虹膜掃描提供生物識別和活體驗證,並將其結合起來創建虹膜模板。

想要知道更多有關「World App」「Worldcoin」「World ID」「orb 虹膜認證」的,請看以下幾篇文章。不然就直接看下面的步驟。
【詳解】什麼是世界幣(Worldcoin)?ChatGPT 創辦人的加密貨幣,如何註冊?必要「註冊瞳孔」?
【詳解】什麼是 World App?它是 Worldcoin 的一部份,還是加密貨幣錢包
【詳解】什麼是「World ID」?身份驗證方法,與匿名操作
【詳解】如何在香港進行「Worldcoin」「World ID」的 orb 認證?整個流程一圖說明
【教學】如何領取世界幣(Worldcoin)空投派發的 10億加密貨幣?

然而,該公司強調了對數據安全和隱私的承諾。文章中提到:「當使用 Worldcoin 登錄時,個人的 World ID、應用帳戶、PoP 驗證和錢包並不相互關聯。即使是 Worldcoin 的貢獻者或應用開發人員,也無法在網站間追蹤它們,識別與帳戶相連的 World ID,或者對該人有更多的了解。」

Worldcoin 最近宣布,在測試階段期間,其匿名數字身份憑證已經突破了 200 萬個註冊。

【詳解】什麼是世界幣(Worldcoin)?ChatGPT 創辦人的加密貨幣,如何註冊?必要「註冊瞳孔」?

世界幣(Worldcoin)是由 Alex Blania 領導(最著名的創辦人當屬 ChatGPT 母公司 OpenAI 創辦人Sam Altman)的雄心勃勃的加密貨幣初創公司。它打算通過贈送代幣來促進加密貨幣的廣泛應用。但有一個限制:參與者必須願意在註冊時進行眼睛掃描。

世界幣(Worldcoin)表示,這種掃描是必要的,以證明用戶是人類,並在“不侵犯私隱”的前提下驗證他們的身份。顯然,掃描你的眼球一點也不具有侵入性(但它就會拿了你的瞳孔數據)。該初創公司已吸引了 Andreessen Horowitz、Coinbase Ventures 和 1confirmation 等大型投資者。但同時,這也引起了日益關注私隱的公眾的擔憂。

想要知道更多有關「World App」「Worldcoin」「World ID」「orb 虹膜認證」的,請看以下幾篇文章。不然就直接看下面的步驟。
【詳解】什麼是世界幣(Worldcoin)?ChatGPT 創辦人的加密貨幣,如何註冊?必要「註冊瞳孔」?
【詳解】什麼是 World App?它是 Worldcoin 的一部份,還是加密貨幣錢包
【詳解】什麼是「World ID」?身份驗證方法,與匿名操作
【詳解】如何在香港進行「Worldcoin」「World ID」的 orb 認證?整個流程一圖說明
【教學】如何領取世界幣(Worldcoin)空投派發的 10億加密貨幣?

什麼是世界幣(Worldcoin)?

世界幣(Worldcoin)旨在成為第一個真正全球性的加密貨幣,其目標是普及加密貨幣。最引人矚目、也引起爭議的是,世界幣(Worldcoin)正在引入一個名為“人格證明”的新系統。該系統需要掃描你的眼睛來驗證你的身份,以防止你創建多個帳戶。

從技術角度來看,世界幣(Worldcoin)將使用第二層網絡,並在以太坊的基礎層上運行。它使用樂觀 Rollups 來處理可擴展性。底層代幣使用以太坊的 ERC-20 標準,這使其與許多現有的工具和服務兼容。

Alex Blania領導世界幣(Worldcoin),他與Sam Altman和Max Novendstern共同創立了這家公司。他們創建這個加密貨幣,想像“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他們是誰,每個人都可以參與不斷發展的數字經濟,並從去中心化的集體所有權中獲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將讓盡可能多的人擁有這種貨幣。但是,這種貨幣是什麼?一種新的加密貨幣:世界幣(Worldcoin)。

世界幣(Worldcoin)的運作方式是什麼?

為了確保廣泛應用,世界幣(Worldcoin)在正式推出之前的目標是註冊20億用戶。它將如何做到這一點?通過獎勵每一個註冊用戶世界幣(Worldcoin),以鼓勵更多人參與其中。但是,如何均勻地分配資金是個問題。幾乎可以肯定,個人會嘗試多次註冊以索取多個獎勵。這就是“人格證明”派上用場的地方,用於驗證用戶的身份。

最終目標基本上與其他任何加密貨幣相同,即實現廣泛應用。然而,世界幣(Worldcoin)計劃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與其他加密貨幣初創公司有所不同,無論是好是壞。

理解全民基本收入(UBI)

向社會所有成員提供基本收入的想法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16世紀的英國哲學家和政治家托馬斯·莫爾在他最著名的作品《烏托邦》中提及了這個想法。托馬斯·潘恩是一位小冊子作者,他的思想幫助推動了美國革命。他提出了一個稅收計劃,其中稅收收入將為“每個人,無論貧富”提供一筆政府收入。

馬丁·路德·金在他1967年出版的書籍《我們從這裏到哪裏:混亂還是共同體?》中提出了“保障收入”的想法。雖然聯邦政府通過所得稅抵免計劃(EIC)、臨時援助貧困家庭計劃(TANF)和其他項目為低收入美國人提供經濟支持,但全民收入制度從未在美國生根發展。

然而,近年來,這個概念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關注。這種重新關注的很大程度上與經濟的根本性變化有關,即自動化的增長威脅到許多美國人沒有工資足以維持生計的工作。

例如,布魯金斯學會在2019年的一份報告中發現,四分之一的美國工作崗位容易被自動化取代。研究人員認為,那些涉及更多例行任務的崗位,例如製造業、運輸、辦公管理和食品製備等領域最容易受到影響。

全民基本收入的支持者認為,政府的保障付款可以幫助確保那些被經濟轉型所拋下的人免於貧困。即使政府提供的收入不足以維持生計,它理論上可以作為補充,幫助他們從低薪或兼職工作中獲取收入。

支持者還認為,全民付款系統將使那些需要幫助但難以符合其他政府計劃資格的人更容易獲得援助。例如,一些尋求殘疾保險支付的美國人可能無法獲得醫療保健系統的支持,從而阻礙了他們驗證自己的殘疾的能力。

基本收入保障 (UBI) 的政治支持

許多 UBI 的支持者來自政治光譜的自由派一側,包括前勞工部長羅伯特·賴希和有影響力的國際服務僱員工會前主席安迪·斯特恩。然而,政府提供收入來源的支持也得到了一些右翼知名人士的認可。

其中包括已故的保守派經濟學家彌爾頓·弗里德曼,他認為私人慈善捐款不足以減輕許多美國人所承受的經濟壓力。

在 1962 年出版的《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中,他提出了 “負面所得稅” 的觀點,本質上就是 UBI,認為這將有助於克服市民不願作出犧牲的心態,如果他們不相信他人也會這樣做。他寫道:“我們大家可能都願意為減輕貧困貢獻一份力量,前提是其他人也這樣做。”

另一位古典自由主義哲學家查爾斯·默里也認為保障收入將減少政府的官僚作風。他提議每年提供 10000 美元的 UBI,並提供基本醫療保險,他說這將使政府能夠削減社會保障和其他再分配計劃。

新發佈的「World App」

Worldcoin 最近發佈的名為 World App 的銀包在 Polygon 網絡上運行,允許用戶使用 USDC、DAI、ETH、WLD 和 Wrapped Bitcoin (WBTC) 進行交易。World App 使用所謂的 “World ID” 系統來區分人類用戶和機械人。接下來,用戶需要通過提交個人訊息和眼部掃描來進行 KYC 以獲得 World ID。

Worldcoin 的開發人員聲稱用戶數據是完全安全的,這是由於多種加密機制的保護。例如,Worldcoin 在人工驗證過程中生成了零知識證明,但不會透露用於生成證明的數據。沒有 World ID 的用戶仍然可以使用 World App,但他們無法像那些掃描了眼部並完成了 KYC 的用戶一樣享受零手續費交易的便利。

Worldcoin 的私隱問題

儘管可能有潛在的好處,但 Worldcoin 的生物識別 ID 系統引發了一些私隱問題。首先,生物識別數據的收集和存儲可能導致私隱洩露和個人訊息的濫用。當然,加密和零知識證明旨在緩解這一問題,但理解這些安全參數可能對那些持懷疑態度的人來說很晦澀難懂。

此外,Worldcoin 依賴生物識別 ID 的做法肯定會排除那些不願意提供生物識別數據的個人。另一方面,提供免費代幣可能會吸引許多人參與。然而,仍然會有人不願意提供生物識別數據,除非被迫這樣做。最後,將一個實體設備(Orb 設備)傳送到每個縣、鄉、城市和村莊是一項需要多年時間來推廣並解決 Worldcoin 基礎設施問題的任務。

一個包容性的計劃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Altman對“全球基本收入等事物非常感興趣,以及全球財富再分配將會發生的情況,以及我們如何更好地做到這一點”。世界幣(Worldcoin)在其網站上聲稱,讓盡可能多的人使用同一種貨幣是第一步。他們希望這將使全球各地的每個人都能享受去中心化的數字經濟和集體所有權。

這是加密貨幣正在試圖實現的目標,但實際上做得並不理想。全球僅有3%的人口曾使用過加密貨幣,大約30%的人主要居住在發展中國家,沒有使用銀行帳戶。

為此,世界幣(Worldcoin)計劃將其總供應的80%分配給全球人口。它打算通過向盡可能多的新“獨特用戶”發放加密貨幣作為加入的獎勵,特別關注發展中國家。該公司已經在全球部署了超過25個運營商開始發放世界幣(Worldcoin)。

一個激進的策略

世界幣(Worldcoin)最值得注意的 – 甚至引起爭議的 – 方面是它的用戶註冊流程。要在系統中註冊並獲得免費的世界幣(Worldcoin)份額,你需要進行眼睛掃描,證明你是“獨特的人”,用世界幣(Worldcoin)的話來說。

世界幣(Worldcoin)聲稱,這個過程是為了驗證帳戶的獨特性。它確保每個人都能註冊到系統中,並且只能註冊一次,以便世界幣(Worldcoin)的供應分配均勻。希望註冊系統並索取免費的世界幣(Worldcoin)份額的用戶必須首先與一個“球體運營商”聯繫。這些人攜帶一個球體,這是一個球形的訂製設備,用於掃描人們的眼睛。

這個球體拍攝你眼睛的高清照片,將你的虹膜生物特徵訊息轉化為世界幣(Worldcoin)稱之為“虹膜雜湊(IrisHash)”的數據。然後,世界幣(Worldcoin)將這個虹膜雜湊存儲在資料庫中,並用它來確保人類的獨特性。同時,世界幣(Worldcoin)刪除所有其他數據,包括你虹膜的原始圖像。

世界幣(Worldcoin)稱,它使用人們的虹膜生物特徵訊息進行“人格證明”,它旨在在不需要用戶交出太多個人訊息的情況下保護貨幣的安全。包括安全和私隱倡導者在內的加密貨幣社區內的人士對世界幣(Worldcoin)的協議進行了批評。但我們還必須想知道,公眾將對自己的虹膜生物特徵訊息被歸類和存儲的做法作何反應。

大型投資者

儘管受到批評,世界幣(Worldcoin)已經從矽谷的科技和加密貨幣投資者那裏籌集了超過2500萬美元。這些投資者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Coinbase Ventures、1confirmation、Blockchange、Day One Ventures和CoinFund。該貨幣還吸引了LinkedIn創始人Reid Hoffman和FTX創始人Sam Bankman-Fried等私人投資者。世界幣(Worldcoin)目前的估值為10億美元。

世界幣(Worldcoin)設定了宏偉目標,在2022年晚些時候推出之前,力爭在推出之前註冊20億用戶。對於新的科技公司來說,實現廣泛應用並不容易,但世界幣(Worldcoin)確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並制定了一條路徑來實現。

世界幣(Worldcoin)的目標是雄心勃勃的,吸引了許多非常重要的大型投資者。但是,它並未在不引起批評的情況下實現這一目標。我們所要了解的唯一一件事情是,人們是否真的願意讓球體掃描他們的眼睛並存儲他們虹膜的生物特徵訊息。

隨着加密貨幣寒冬出現回暖的跡象,OpenAI CEO Sam Altman在為世界幣(Worldcoin)進行的一輪融資中募集了1.15億美元,這是一個加密貨幣項目,將向人們“僅僅因為是獨特的個體”分發加密代幣。通過發行加密代幣來換取生物特徵數據,該項目預計在未來幾週內推出,旨在作為全球普遍基本收入和區分人類和機械人的身份驗證系統。但是,它因涉及私隱風險而受到技術專家的批評。

如何註冊 Worldcoin?

註冊經過驗證的 World ID:

  1. 下載 World App(https://worldcoin.org/download-app
    (Android / iPhone 都有)
  2. 在 World App 裡先登記戶口
    (需登記電話 / 不要用 VPN / 香港認證就香港電話號碼)
  3. 在 World App 中找到最近的 Worldcoin 運營商進行虹膜認證
    (香港也有,其中一個在佐敦 / 必須預約 / 預約名及 email 能識別預約便可,無需真名)
  4. 在世界幣(Worldcoin)運營商的幫助下,在 Orb 完成 QR 碼掃描和驗證過程
  5. 收到一個獨一無二、功能齊全的世界 ID
https://twitter.com/worldcoin/status/1682918453378940929

以下是關於世界幣(Worldcoin)的一些知識:

什麼是世界幣(Worldcoin)?

作為一種數碼貨幣,世界幣(Worldcoin)的功能將與領先的比特幣或以太坊不同,它將向人們提供一種未來貨幣的代幣,而不需要他們投資任何資金。聯合創始人Altman和Alex Blania希望這種貨幣成為一種普遍基本收入形式,可以讓更多人平等地進入全球經濟。

為了獲得代幣

註冊世界幣(Worldcoin)的人必須通過一個球形設備掃描他們的虹膜 – 這是一種確保每個註冊人員都是人類並且只能註冊一次的方式。

加拿大康考迪亞訊息系統工程學研究所的Jeremy Clark表示:“世界幣(Worldcoin)主要是在身份驗證方面進行創新。”他解釋說,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可以使用多個身份註冊,但世界幣(Worldcoin)“試圖為地球上的每個人獲得一個且只有一個地址”。

“虹膜雜湊”(IrisHash)的數據

根據世界幣(Worldcoin)網站的說法,球體只存儲一個“虹膜雜湊”(IrisHash)的數據,這是一組用於識別個人的數字。球體不會存儲任何生物特徵數據。世界幣(Worldcoin)的一位發言人在電子郵件中對Context表示:“球體收集的圖像,除非由註冊人明確要求,否則會被立即刪除。”

【詳解】什麼是 Micro OLED 屏幕?優點好到 Apple Vision Pro 都要用,但缺點也很明顯

0

Apple 上宣佈 Vision Pro 頭戴裝置後,Micro OLED 成為一個重要的科技名詞,仿佛 VR 都要使用 Micro OLED,但其實除了 Vision Pro 外,TCL NXTWEAR S 眼鏡也是用 Micro OLED。Micro OLED 並不是這複雜的東西,以下就跟大家詳解 Micro OLED。

什麼是 Micro OLED?

在介紹 Micro OLED 是什麼之前,讓我們快速回顧一下 OLED 技術。OLED 是有機發光二極管的簡稱。它使用有機化合物,通常是碳基的,當這些化合物受到電荷時就會發出光。這樣的好處是 OLED 像素可以完全關閉,實現真正的純黑色和最佳的顏色表現,比其他任何顯示技術都更好。

Micro OLED 技術在這基礎上進行了改進。這項技術有時也被稱為 Silicon 基 OLED(OLEDoS),因為它不是將 OLED 像素放在低溫多晶 Silicon 玻璃上,而是放在 Silicon 晶片上。

Micro OLED 技術的優點

Micro OLED 技術的最大優點是它能夠在較小的空間中容納更多的像素。據 Sony (Sony)透露,Micro OLED 螢幕的最小像素間距(也就是螢幕上像素之間的最小距離)僅為6.3微米。這使得 Micro OLED 螢幕的像素密度在0.5英吋的螢幕上可以達到每英吋4,031個像素(ppi)。

與傳統的玻璃基 OLED 相比,智能手機上典型的 OLED 螢幕需要的最小像素間距是44微米,兩者的像素密度差距巨大。傳統 OLED 螢幕的像素密度最高只有577 ppi。這意味着 Micro OLED 螢幕的像素密度是傳統 OLED 的七倍多。

Micro OLED 技術的缺點

那麼,如果像素密度的差距如此之大,為什麼不所有的顯示技術都過渡到 Micro OLED 螢幕呢?

簡而言之,是因為生產限制。每個 Micro OLED Silicon 晶片需要進行生產,目前這是一個巨大的供應鏈瓶頸。SK Hynix 公司每個月只生產 100,000 張 12 英吋的 Silicon 晶片,其中有 30,000 張用於 Micro OLED 螢幕。現在普通的電視尺寸從 55 英吋到 85 英吋不等,所以電視製造商很快就會用完這些 Silicon 晶片。

此外,還存在機會成本。隨着離螢幕的距離增加,像素密度的回報遞減。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你在購買8K電視,你需要在家裏找到一個足夠靠近電視的空間,以享受改進的解像度。所以對於像電視這樣的大螢幕,優先考慮使用 Micro OLED Silicon 晶片來製造這些螢幕是不值得的,相比之下,較小的螢幕更靠近你的眼睛,比如相機的電子取景器或者虛擬現實頭戴式設備。

與此同時,由於 Micro OLED 的尺寸,解像度與 VR 屏幕都希望較貼近頭部的限制,Micro OLED 在 VR 裡的可視角度並不高,這也是另一個缺點。(若你有在相機看過 Micro OLED 取景器便明白這情況)

目前使用 Micro OLED 螢幕的科技有哪些?

Micro OLED 螢幕目前主要用於較小的螢幕。例如, Sony 的 Micro OLED 螢幕目前被用於相機和望遠鏡的電子取景器,以及各種頭戴式設備,包括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頭戴式設備。

Vision Pro 的 Micro OLED 螢幕提供了2300萬個像素,這是 iPhone 螢幕像素密度的64倍。Vision Pro 不僅配備了一個 Micro OLED 螢幕,而是兩個。每個螢幕的解像度都比一個 4K 電視還要高,而其尺寸僅相當於郵票的大小。這兩個螢幕合計擁有2300萬個像素, Apple 表示這是 iPhone 螢幕像素密度的64倍。雖然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 Micro OLED 設備問世 – 據傳已經有傳聞已久的 Apple 眼鏡採用 Micro OLED 螢幕 – 但 Vision Pro 的問世確實很好地展示了為什麼它對於較小的螢幕非常有效。

不幸的是,這也更加凸顯了 Silicon 晶片供應鏈的限制。有報導稱, Sony 每季度只能生產10萬至20萬個 Micro OLED 螢幕。因此,雖然 Micro OLED 的效果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但在它成為標準顯示技術之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這種情況有朝一日會發生的話。

Micro OLED vs MicroLED

Micro OLED 和 MicroLED 背後的技術有顯著的不同。最大的區別在於 MicroLED 不使用 Micro OLED 螢幕中的有機化合物。這可能使得它們的生產成本比 Micro OLED 螢幕更便宜,而且可能具有更亮、更節能的顯示效果。這使得 MicroLED 非常適合用於智能手機和智能手錶等設備,儘管與 Micro OLED 一樣,如果生產過程中的缺陷能夠解決,最終將 MicroLED 技術應用於電視也不是不可能的。

當然,MicroLED 也存在一些缺點。DisplayMate Technologies 公司的總裁 Ray Soneira 表示,MicroLED 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MicroLED 實際上就是一個個微小的 LED,它們是一個個製造出來的,然後使用機械人將它們逐個放入較小的基板中,再將這些基板組裝成最終的螢幕。” 如果其中一個 LED 製造失敗,整個螢幕都會受到影響。

儘管如此,許多人正在努力提高 MicroLED 的普及率,包括 Apple 。據報導, Apple 正在研發 MicroLED 技術,將其應用於 iPhone 和 Apple Watch,預計 MicroLED Apple Watch Ultra 將於2025年推出。

OpenAI 推出 ChatGPT 訂製指令,可以固定角色扮演

OpenAI 最近宣佈了 ChatGPT 的新功能:自定義指示(custom instructions)。這個功能允許用戶在 ChatGPT 生成回復時設定自己的偏好或要求。目的是使 AI 更加適應每個用戶的獨特需求。

引入自定義指示是對用戶反饋的回應,用戶需要在 AI 模型中有更多可控性。來自22個國家的用戶表達了對能更好地反映他們獨特背景和需求的模型的需求。通過自定義指示,ChatGPT 將在每一次對話中考慮您的偏好,無需在每次對話中重複您的喜好或訊息。

自定義指示的實際應用

這一功能的實際應用非常廣泛。例如,一個老師制定教案不再需要重複說明他們正在教授三年級科學課程。喜好非 Python 語言中高效代碼的開發者只需要指定一次,ChatGPT 就會理解。即使是為一個大家庭購物,也會變得更加容易,因為模型會在購物清單中考慮到6份食物量。

改進插件的體驗

自定義指示還可以通過與您使用的插件共享相關訊息來改進您與插件的體驗。例如,如果您在指示中指定了您所在的城市,並使用一個幫助您預訂餐廳的插件,模型在調用該插件時可能會包含您所在的城市。

雖然這一功能仍處於測試階段,OpenAI 承認 ChatGPT 不會始終完美地解釋自定義指示。有時可能會忽略指示或在不應用的情況下應用它們。然而,OpenAI 已經針對用戶可以指導模型的新方法來調整了安全措施。審查 API 的設計可以確保不會保存違反 OpenAI 使用政策的指示。模型還可以拒絕或忽略導致違反這些政策的指示。

常見問題

甚麼是 ChatGPT 中的自定義指示?
自定義指示是一個新功能,允許用戶設定 ChatGPT 的偏好或要求,在生成回復時 AI 會考慮這些指示。
自定義指示如何提高我與 ChatGPT 的體驗?
通過自定義指示,您只需指定一次偏好,ChatGPT 將在每次對話中考慮這些指示,無需重複說明。
有沒有關於自定義指示的安全措施?
是的,OpenAI 已經針對用戶指導模型的新方法調整了安全措施。審查 API 的設計可以確保不會保存違反 OpenAI 使用政策的指示。
OpenAI 可以使用我的自定義指示來提高模型性能嗎?
可以,但您可以通過數據控制功能關閉這個功能。OpenAI 會在使用自定義指示之前採取措施刪除其中的個人訊息標識。
自定義指示功能對所有用戶都可用嗎?
這個功能目前在 Plus 計劃中的測試階段,將在未來幾週內擴展到所有用戶。

ChatGPT Android 版下星期會推出,無需用 iPhone 了?

0

數個月以來,iPhone 用戶已經可以使用 ChatGPT for iOS,而 Android 用戶也不用再等太久:ChatGPT for Android 將於下星期推出。

這個消息是由 ChatGPT 開發者 OpenAI 在 Twitter 上發佈的,而該應用程式已經在 Google Play 商店上架。雖然你還不能下載該應用程式,但你可以點擊「預先登記」按鈕來表達你的興趣。這基本上意味着當應用程式可用時,你會收到通知。

目前關於該應用程式的詳細資訊相對有限,但從應用程式的截圖和描述來看,它看起來與 iOS 版本非常相似。你可以在免費和付費的 Plus ChatGPT 帳戶中使用 iOS 版本的應用程式。

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 ChatGPT for Android 是否會同時在每個國家推出─ChatGPT for iOS 在美國以外的地區擴展需要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英國成功預先登記了 Android 版本的應用程式,所以你可以根據這個情況來判斷。

ChatGPT 手機版的體驗與桌面版幾乎完全相同,只是螢幕較小而已。你的對話會在你登入的所有設備上同步,而你可以詢問任何事情,從禮物建議到古代歷史等等。

目前尚不清楚 ChatGPT for Android 是否能像 ChatGPT for iOS 一樣支援語音輸入─但我們將盡快試用這個應用程式,並向你提供所有功能的詳細資訊。OpenAI 在 iOS 上成功整合了其應用程式,我們希望在 Google 的移動平台上也能有相同的效果。

在使用 ChatGPT for Android 時,仍然需要注意一些常規注意事項:請記住,這款由人工智能驅動的 ChatBot 容易出現幻覺和不準確的情況,請避免在對話中分享任何個人或敏感訊息。

據報導, Apple 正在開發自己的 ChatGPT 競爭對手,而 Google 忙於將人工智能應用於其所有產品中,OpenAI 知道它需要保持 ChatGPT 的相關性和新鮮感─讓這個機械人在全球運行的數十億台 Android 智能手機上可用,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助力。

Amazon 2023 年底前在所有 Whole Foods 店舖推出「掌紋支付」技術

0

Amazon 宣佈到 2023 年底前,顧客將可以在所有 Whole Foods 店舖使用掌紋付款。 Amazon One 是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戶只需將手掌放在掃描設備上,即可進入商店並付款。顧客首先需要將手掌連接到一張存儲的信用卡上,之後只需揮手在自助機上方即可完成付款。

Amazon 最初在其無人收銀店推出了這項技術,但後來開始將其應用於 Whole Foods 超市。目前, Amazon One 已經在 200 多家 Whole Foods 店舖中使用,該公司表示,在未來數月內,將在約 500 家高檔食品零售商店中提供這項服務。

Amazon 表示,該技術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目前已經有 300 萬次的 Amazon One 使用紀錄。作為 Amazon 網絡服務雲部門的一部分, Amazon 越來越多地將其實體店技術推向第三方。 Amazon 已經與機場商店、體育場館和音樂會場所簽訂協議,以安裝基於掌紋的支付技術和無人收銀結帳系統「Just Walk Out」。

今年早些時候,受歡迎的麵包咖啡連鎖店 Panera Bread 開始在一些店舖測試 Amazon One。而丹佛的 Coors Field 棒球場則在 5 月份開始使用掌紋掃描設備,讓觀眾可以使用掌紋付款購買酒精飲品。

【開箱評測】Honor 90 手機:2 億像素相機,真心色水靚

HONOR 今年在港相當積極,剛剛在港推出 HONOR 90,三千頭的賣價,更有 2 億像素相機,在今次真心評測,會看到它真正的拍攝表現。

HONOR 90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7 吋 2664×1200
機身體積:161.9 X 74.1 X 7.8 mm
重量:183g
CPU:Snapdragon 7 Gen 1
RAM:12GB
ROM:256GB /512GB
系統:Android 13
主相機: 2 億像素廣角鏡(F1.9) + 1200 萬像素超廣角鏡 (F2.2) + 200 萬像深度相機
前置相機:50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5000mAh
其他:66W 快速有線充電、120Hz 刷生率螢幕、立體聲喇叭
售價:HK$3,199 (256GB)、HK$3,499 (512GB)

曲面螢幕,手感出色

HONOR 90 是款設計與手感兼備的大螢幕手機,機面設 6.7 吋 1.5K 曲面螢幕,但機身厚度只有 7.8mm,重量是 183g,配合帶弧度的側框與機背,手感輕身出色。銀色版的機背帶光面與凹凸花紋,設計亦十分獨特。

設 6.7 吋 1.5K 曲面螢幕

前置鏡頭是 5000 萬像素

帶開關與音量鍵

設立體聲喇叭

銀色版的機背帶光面與凹凸花紋

設 2 億像素三鏡相機

支援雙卡雙待

Honor 90 支援 microSD 卡槽嗎?有提供 3.5mm 耳機孔嗎?

如果你是對 microSD 記憶卡有重要想法的朋友,你要留意了。因為 Honor 90 不支援 microSD 卡。很多品牌的手機都已經拿掉了手機上的 3.5mm,大家都只能使用藍牙耳機,或 USB-C 轉接線,但很明顯後者並不受市場歡迎,那麼這次的 Honor 90 有沒有 3.5mm 耳機孔呢?答案是:不提供。 Honor 90 是不提供 3.5mm 耳機孔的手機。

Honor 90 有沒有「無線充電」 Wireless Charge 呢?

Honor 90 既然不提供 3.5mm 耳機,那麼它會有旗艦機出現的「無線充電」 Wireless Charge 嗎?談到「無線充電」 Wireless Charge 雖然在手機已經很常見,而 Honor 90 則不支援無線充電。

Honor 90 有無 NFC?支援 Google Pay 嗎?

現在的 Android 90 有沒有這個很基本的功能呢?還是為了省成本刪掉了呢?根據規格表,Honor 90 是支援這個功能的,它支援 NFC。支援 Google Play。

現在的 Android 90 有沒有這個很基本的功能呢?還是為了省成本刪掉了呢?

根據規格表,Honor 90 是支援這個功能的,它支援 NFC。支援 Google Play 與否就看不同地區的版本有沒有支援了。

Honor 90 有 IP68「防水」能力嗎?

對於手機的防水功能,很多人覺得是多餘的,但當你手機不幸沾到水的時候,就會開始擔心機是否能夠防水不被影響了。那麼 Honor 的 90 在規格上又有沒有防水功能呢?什麼等級的防水能力呢?Honor 90 是不支援 防水功能的,不過無論如何大家使用時還是要多加小心,不要真的放進水裡。

Honor 90 有提供支援 WiFi 6 / 6e / WiFi 7嗎?

Honor 90 的手機規格有一些亮點,例如:這裏的電池帶有66W的充電功能,如果你手頭沒有提供的專用充電器,還可以兼容40W的Power Delivery。榮耀90和榮耀90 Pro都不支持無線充電。,並支援 NFC、不支援 無線充電、不支援 防跌、採用 5G 網絡,那麼 Honor 90 又是否支援 WiFi 6 / 6e 或 WiFi 7 呢?答案是: 支援 WiFi6、不支援 WiFi 6e 及不支援 WiFi 7,你又滿意嗎?

系統功能完備

HONOR 90 運行 Android 13 系統支援 Google 服務,系統功能一如不少 Android 手機,支援螢幕刷生率切換、連接 Windows 電腦、應用程式分身、遊戲總管及私人空間等。

  • 螢幕可因應使用情況自動更換刷新率
  • 連接 Windows 電腦
  • 應用程式分身、遊戲總管
  • 私人空間

中階效能使用時間只算合格

HONOR 90 規格為 Snapdragon 7 Gen 1 CPU、12GB RAM 及最高 512GB ROM,Antutu 跑是分 686215 分,屬中階 Android 機效能。5000 mAh 電量在 PCMark 3.0 使用時間 11 小時 52 分鐘,只算合格水平。

  • Antutu 跑是分 686215 分
  • PCMark 3.0 使用時間 11 小時 52 分鐘

Honor 90 設三鏡主相機

HONOR 90 最大賣點都是應用 1/1.4” 二億像素感光元件的三鏡主相機,其他鏡頭分別為 1200 萬像素超廣角及 200 萬像素深度相機,加上 5000 萬像素前相機,拍攝規格在同價手機中相當突出。

二億像素主攝效果沒有令人失望,拍攝的顏色飽和度高,相片亦出色的細緻度與層次感,表現可媲美高階手機。

超廣角鏡的色彩表現依然出色,拍攝風景的雲層更加立體,但相片的清晰度較低,放大都看到不少噪點。支援微距拍攝亦未見得相當細緻。

Honor 90 優點:

  • 2 億像素相機出色
  • 外型獨特手感不錯

Honor 90 缺點:

  • 使用時間平平

電子門鎖 101:10 大最佳智能門鎖推薦

在現今的科技時代, 電子門鎖已成為現代家庭的必需品。它不僅提供安全保障,還能帶來許多便利,如遠程控制、指紋解鎖、臉部識別等。以下是我們為您推薦的 10 大最佳電子門鎖。

Lockly Secure Pro

這款門鎖的主要特點是其指紋識別系統,可以儲存多達99個用戶的指紋。

Yale 電子門鎖

Yale是歷史悠久的門鎖品牌,其 電子門鎖結合了傳統門鎖的安全性和現代科技的便利性。該門鎖支持手機應用程序遠程控制,並具有語音提示功能。

Samsung SHP-DR708

這款 電子門鎖來自韓國三星,擁有雙重防護系統,既有指紋識別,也有數字密碼鎖,並且支持Wi-Fi和藍牙連接。

August Smart Lock Pro

這款產品是美國知名 電子門鎖品牌August的旗艦產品,支持Alexa、Google Assistant和Apple HomeKit等智能家居平台。

Schlage Encode

這款門鎖具有內置Wi-Fi連接,支持Alexa和Google Assistant語音控制,並能與Ring和Amazon Key等服務無縫集成。

Kwikset Kevo

這款 電子門鎖擁有獨特的觸摸開鎖功能,只需輕觸門鎖,即可通過手機進行開鎖。

Ultraloq U-Bolt Pro

這款門鎖支持6種開鎖方式,包括指紋、密碼、手機應用、自動解鎖、搖控解鎖和物理鑰匙。

Igloohome Smart Deadbolt 2S

這款門鎖擁有多種開鎖方式,包括PIN碼、藍牙鑰匙和物理鑰匙,並且可以通過手機應用程序進行遠程控制。

Eufy Security Smart Lock Touch

這款門鎖由Anker的子公司Eufy製造,擁有指紋識別、密碼、手機應用和物理鑰匙四種開鎖方式。

想睇更多關於電子門鎖嘅內容,可以留意我地嘅「電子門鎖 101,也可以直接參考我地廣告客戶 anlander 發售的 Lockly 829 電子門鎖Lockly PGD898 電子門鎖

EA Sports FC 24(FIFA 2024?)遊戲發佈日期、聯賽、新玩法、新聯賽?

0

隨著EA Sports FC 24的發售日期已經公開,對於渴望進入足球遊戲場地的玩家來說,這款全新的足球遊戲引人期待,而在EA宣布FIFA 23將是最後一款由EA推出的FIFA遊戲後,這也讓人們相當期待。幸運的是,當涉及到EA Sports FC 24值得期待的特點時,儘管我們沒有太多信息可供參考,但仍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EA Sports FC 24將於2023年9月29日在PC、任天堂Switch、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5、Xbox One和Xbox Series X|S上發售。

遊戲將提供兩個版本,標準版和Ultimate Edition,如果您預訂遊戲,兩個版本都將提供豐富的遊戲內獎勵。不幸的是,對於任天堂Switch玩家,目前只能預訂標準版。目前尚不確定Ultimate Edition是否會在日後在這個平台上推出,但目前看來,它似乎是唯一沒有推出特別版本的平台。

雖然遊戲平台對您來說可能不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功能僅限於當前世代的遊戲機和PC。官方遊戲玩法預告片中指出,HypermotionV技術將僅限於Xbox Series X|S、PS5和PC。儘管這不是遊戲的必要部分,但它有助於通過使用現有比賽的數據,將足球的節奏和流暢度轉化為遊戲,實現更加身臨其境的體驗。

EA SPORTS FC 24玩法

雖然我們除了上面的預告片之外還未看到太多EA Sports FC 24的遊戲畫面,但我們仍然了解一些新特色,這些特色將進入遊戲並提升我們的遊戲體驗,這些信息是通過官方EA Sports FC 24網站公布的。

首先,任何在Xbox Series X|S、PlayStation 5或PC上遊玩的玩家將能夠享受HypermotionV技術,該技術將現實比賽中的機制和動作引入遊戲中,使比賽感覺更加流暢和真實。再加上強化版的Frostbite引擎,通過這項技術,遊戲的細節將更加栩栩如生。擁有HypermotionV技術的支持,遊戲將展現真實的全隊動作,以及1200種獨特的奔跑風格,讓您可以探索球員在球場上的精確動作。

除此之外,PlayStyles+由OPTA進行了優化,讓球員更具獨特的特點,幫助他們在球場上更加真實和真實。您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頂尖球員表現出的任何標誌性動作,可能都可以在遊戲中實現,得益於PlayStyles+,您將能夠以世界級水平進行特定的特技,使您在競爭中處於優勢。

在EA Sports FC 24中有幾種遊戲模式可供探索,其中包括令人垂涎的Ultimate Team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您將能夠從頭開始建立您的夢幻陣容,並從大量的球員名單中進行選擇,以在您的旅程中優化您的球隊。此外,您還可以通過Ultimate Team Evolutions來提升這些球員的能力,這是一種建立您球隊的新方式。您將被挑戰完成一系列目標,以提高個人技能和球員評級,在整個賽季保持競爭力。

除了Ultimate Team,您還可以體驗生涯和管理模式。在球員生涯中,您將能夠追蹤經理和球員的發展,以確保您專注於提高自己所需的技能。例如,球員代理將讓您為成功開闢自己的道路,並專注於特定技能,以反映您在球場上的表現。儘管目前這些模式的信息還相對較少,但我們預計在接近發售日期時將會有更多的功能引入,因此目前我們所知的內容還相當有限。

在經理生涯模式中,您將面臨將您的俱樂部帶到榜首的挑戰,但您需要對您的戰術和訓練特色有嚴格的控制,以確保每個人都發揮出他們的最高能力。您還可以將您自己的願景融入到教練中,以激勵您的球隊全力以赴。與球員生涯一樣,我們對這個遊戲模式的更多細節還不太了解,但希望在發售之前能有更多的信息公布。

EA SPORTS FC 24預告片

儘管EA Sports FC 24是最受期待的體育遊戲之一,但我們實際上並未看到太多預告片。我們總共收到了兩個預告片,官方宣傳預告片和官方遊戲畫面預告片,這兩個預告片都提供了一個相對簡短的遊戲畫面,展示了我們可以期待遊戲中的內容以及為什麼與其他足球遊戲相比,它特別之處。

官方宣傳預告片展示了使用Frostbite引擎構建的遊戲的效果,並帶我們走進遊戲中的一些場景,例如更衣室和體育館,然後簡要展示了球員在球場上的比賽動作。在預告片結尾處,我們並未收到發售日期,而是提到了幾天後將會發布官方遊戲畫面預告片。

FC 24聯賽和球員

EA Sports FC 24將擁有30多個聯賽供玩家體驗,包括700多支球隊的19000多名球員,因此您可以有足夠的內容讓您投入其中,找到最合適的球員。其中包括許多著名且最優秀的聯賽,如下所示:

  • Premier League 
  • EFL 
  • Barclay’s Women’s Super League 
  • LALIGA 
  • Liga F 
  • Bundesliga
  • Google Pixel Frauen-Bundesliga
  • D1 Arkema
  • Serie A TIM
  • MLS
  • NWSL

然而,這些並不是我們在遊戲中將體驗的唯一聯賽,還將包括世界各地的許多聯賽,讓您可以獲得最真實的體驗 – 並且從世界各地引進球員。除了上面的列表外,下面的列表列出了所有其他確認將參與EA Sports FC 24的聯賽:

  • Liga Portugal
  • Belgium Jupiler League
  • Dutch Eredivisie
  • Liga Profesional de Futbol-Argentina
  • Roshn Saudi League
  • Korea K League 1 & 2
  • Chinese Super League
  • A-League
  • Süper Lig
  • Liga 1
  • Ekstaklasa
  • Austrian Bundesliga
  • Credit Suisse Super League
  • Superliga
  • Scottish Professional Football League
  • SSE Airtricity League Premier Division
  • Allsvenskan
  • Elitserien
  • EFL League One
  • EFL League Two
  • 3.Liga
  • Indian Super League

除了這些聯賽,已經確認了一小部分球員將加入遊戲中,因此您將能夠在開始遊戲之前對競爭對手有一些了解。目前我們所知道的確認出現在遊戲中的球員有 Erling Haaland, Sam Kerr, Vinicius Junior, Leah Williamson, and Jude Bellingham,但我們預計隨著發售日期的臨近,將會確認更多球員。

EA SPORTS FC 24故事和背景

EA Sports FC 24承諾提供最真實的足球體驗,因此除了球場上的比賽,我們目前並不確定是否會有太多故事情節。作為FIFA系列的繼承者,我們認為遊戲中不會有太多故事模式可供探索,而中心焦點將是訓練成為最好的球員,並在球場上展現您的技能,建立您的球隊。

儘管如此,FIFA 17推出了一個名為“The Journey”的故事模式,其中追隨一名球員的旅程,他追隨他祖父的故事,走進英超聯賽。儘管這個模式幫助玩家更貼近FIFA的故事,並在FIFA 18和FIFA 19中得以延續,但最近沒有出現類似的故事模式,因此我們目前不確定EA Sports FC 24是否會推出類似的模式。不過,考慮到很多玩家都錯過了以前遊戲的故事情節,如果能在這個遊戲中加入這種模式,那將會是一個受到歡迎的添加。

至於遊戲背景,EA Sports FC 24的主要吸引力是您在玩遊戲時將探索的球場。遊戲中將有大約115個經授權的EA FC 24球場,包括新場地以及您可能在以前的足球遊戲中體驗過的一些場地。為了再次加強這個遊戲計劃提供的身臨其境感,這些球場都被打造得非常真實,讓玩家能夠深入了解球場,這是他們在其他地方可能不會獲得的。

然而,球場的數量並不僅止於此。儘管我們尚未收到遊戲中所有場地的確認列表,但我們知道,一旦加入未經授權的球場,將有超過150個場所可供選擇。考慮到可用的聯賽數量,一旦您在對手的主場對陣時,可以期待為之奮戰。

EA SPORTS FC 24 發售 2023年9月29日

EA Sports FC 24官方遊戲畫面預告片發布,同時公布發售日期

在官方宣傳預告片之後,公布了一個遊戲的深入洞察,重點介紹了玩家可以期待遊戲中的更多內容。儘管預告片中的大部分內容似乎都是動畫的,但我們首次看到了幾個新特色,這些特色將使遊戲更加身臨其境並更加準確,例如使用PlayStyles+和HypermotionV技術。在預告片的描述中,我們還收到了遊戲的發售日期,將於2023年9月29日發售。

EA Sports FC 24官方宣傳預告片發布

EA Sports FC 24終於收到了一個官方宣傳預告片,展示了使用Frostbite引擎構建的遊戲動畫。在這個預告片中,我們看到球員為比賽做準備的幾個地點,如更衣室和體育館,然後簡要展示了球員在球場上的比賽動作。預告片結束時,我們並未收到發售日期,但是有提到幾天後將會發布官方遊戲畫面預告片。

【詳解】HDMI 還是 DisplayPort?兩者有何不同?支援解像度?

HDMI 和 DisplayPort 是顯示器和媒體設備上兩個最常用的連接器之一。從電腦和遊戲主機到最小的顯示器和最大的電視,你可能擁有支援至少一個這些連接器的設備。當提到顯示器時,大多數都配備至少一個 HDMI 和 DisplayPort 連接,而大多數電腦則支援兩者。但這兩者有何不同?你該如何決定使用哪個?

支援的技術

HDMI 和 DisplayPort 是針對不同用途設計的,因此支援不同技術。根據你的使用需求,每個連接器都有其優勢。

支援的解析度

可用的最大解析度和刷新率取決於你所使用的 DisplayPort 和 HDMI 版本。如今市面上大多數顯示器支援 DisplayPort 1.2 或 1.4 以及 HDMI 1.4 或 2.0。儘管具體規格因其他因素而異,以下列出每種連接器大致可支援的最大解析度格式。

從技術角度來看,HDMI 2.1 在功能上優於 DisplayPort 1.4,但支援 HDMI 2.1 的顯示器相對較少。然而,隨著一些製造商在 2021 年的 CES 上宣布推出 HDMI 2.1 顯示器,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變。相較於標準 HDMI 2.0,DisplayPort 1.4 更為優秀。DisplayPort 2.0 也已經宣布,其最大傳輸帶寬甚至比 HDMI 2.1 高出近三倍,理論上可以實現高達 16k 的解析度(使用壓縮)或比目前可實現的更高刷新率的較低解析度。然而,截至撰寫本文時,尚未有支援 DisplayPort 2.0 的硬體,且由於全球延遲的原因,至少要等到 2021 年底才能看到相關產品。

 HDMI 1.4HDMI 2.0HDMI 2.1DP 1.2DP 1.3DP 1.4DP 2.0
1080p @ 120Hz
1440p @ 30Hz
1440p @ 60Hz
1440p @ 120Hz
4k @ 30Hz
4k @ 60Hz
4k @ 120Hz
8k @ 30Hz
8k @ 60Hz
8k @ 120Hz
HDR

多串流傳輸(MST)

多串流傳輸(MST)是在 DisplayPort 1.2 中首次引入的技術,允許你將多個顯示器連接到計算機的單個 DisplayPort 連接埠上。雖然總帶寬不能超過所使用連接埠的最大帶寬,但從理論上講,這種技術可讓你在單一連接埠上運行多達 63 個獨立顯示器。此串聯設備可透過顯示器間連接(稱為「菊鏈」)或外部集線器進行。

HDMI 不原生支援 MST,但可使用 DisplayPort 轉 HDMI 集線器實現類似效果。此方法仍需要來源設備上的 DisplayPort 連接埠。

HDMI 僅支援 FreeSync DISPLAYPORT 支援 G-SYNC 和 FreeSync 市場上有兩種不同主流的可變刷新率(VRR)技術,因此連接埠的選擇與需求相符很重要。如果要連接搭載 AMD 顯示卡的電腦或 Xbox,你需要一個支援 FreeSync 的顯示器。FreeSync 同時支援 HDMI 和 DisplayPort,因此不用太擔心。NVIDIA 的 VRR 技術 G-SYNC 目前僅支援 DisplayPort,因此如果你使用的是 NVIDIA 顯示卡,建議選擇 DisplayPort 連接埠。

USB-C 替代模式

USB-C 替代模式主要支援小型 2 合 1 個人電腦和某些手機,可透過 USB-C 連接埠傳送視頻訊號。DisplayPort 自 2014 年起支援此功能,根據顯示器所需的帶寬,它還可讓 USB 數據透過同一電纜傳送,因此如果你的顯示器具有內建 USB 連接埠,你可以使用單一電纜驅動顯示器並同時連接 USB 連接埠。此外,這也支援 USB Power Delivery 模式,僅需一根電纜即可為你的電腦供電。HDMI 也支援 USB-C 替代模式,但需要較複雜的轉換電纜,因為信號必須從 DisplayPort 轉換為 HDMI。

其他技術

以上僅為 DisplayPort 和 HDMI 所支援的主要技術摘要。HDMI 還支援其他技術,包括 ARC 和 eARC,以及 Ethernet-Over-HDMI。除少數例外情況外,這些技術主要針對電視設計,並未廣泛支援於大多數顯示器上,因此超出本文範圍。

物理差異

HDMI

  • 19-Pin 根插針
  • Friction Latch 摩擦鎖定

DISPLAYPORT

  • 20-Pin 根插針
  • Mechanical Latch on most 大多數具備機械鎖定

HDMI 和 DisplayPort 在物理上非常相似。HDMI 使用 19 根插針的電纜,而 DisplayPort 則有 20 根插針。兩者外觀相似,但大多數 DisplayPort 電纜具有物理鎖扣,以防止意外脫落。雖然此為非 DisplayPort 標準規定,但大多數 DisplayPort 電纜都有鎖扣機制。相反,僅有少數 HDMI 電纜具備鎖扣。

最大長度

HDMI

  • 1080p 訊號的最大長度為 100 英呎
  • 4k 訊號的最大長度為 30 英呎
  • 使用主動電纜可達更長距離
  • 支援其他電纜類型,包括 HDBaseT,可達 300 英呎以上

DISPLAYPORT

  • 官方規定:10 英呎
  • 存在更長的電纜,但最大解析度可能會降低
  • 需要昂貴的擴展器進行更長距離的傳輸

兼容性

HDMI 最初設計用於高清電視,現在已被幾乎所有家庭音視頻設備支援,包括電腦、家庭劇院系統、遊戲主機等。目前市場上大多數顯示器,無論是小型便攜顯示器還是最大的 8k 電視,都支援 HDMI。

DisplayPort 則專為計算機設計,用作 DVI 和 VGA 連接埠的替代方案。目前沒有任何消費級電視支援 DisplayPort,也不清楚未來是否會有支援。大多數遊戲主機、有線電視/衛星接收器和流媒體設備也不支援 DisplayPort。

 HDMIDisplayPort
電視
投影機
顯示器
電腦
遊戲主機
藍光播放器
流媒體設備
有線電視盒

結論

DisplayPort 和 HDMI 電纜提供非常相似的性能,但各自具備優勢和劣勢。如果要連接電腦到新的顯示器,如果可行的話,優先選擇 DisplayPort。如果無法使用 DisplayPort,HDMI 也是幾乎同等好的選擇。如果你的顯示器輸入端口有限,使用 DisplayPort 還可保留 HDMI 端口,這對於連接遊戲主機或其他設備非常方便。

如何使用 OpenAI ChatGPT Playground?完全新手指南!

如果你一直在探索語言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有趣領域,你可能已經接觸過 OpenAI 的 GPT 模型。這些模型提供了卓越的功能,而如果你是初學者,你可能想知道從哪裡開始。

我們將深入介紹 OpenAI GPT Playground —— 這是一個寶貴的資源,旨在幫助你理解和利用語言模型的強大功能。讓我們帶你了解基礎知識、高級功能以及如何充分利用這個工具。

OpenAI ChatGPT Playground

把 OpenAI GPT Playground 想像成你的個人人工智能實驗室,一個你可以進行實驗、觀察和學習的空間。這個由 OpenAI 創建的互動界面提供了一種實踐的方式來理解 GPT-3 等人工智能語言模型的能力。

無論你是人工智能研究人員、開發者還是一個熱情的學習者,GPT Playground 都允許你了解這些人工智能模型對不同輸入的反應。你可以使用這個工具來創建和測試使用這些模型的應用程序,並且它是一個非常友好和易於使用的工具,即使對於那些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領域新手來說也是如此。

OpenAI Playground能做什麼呢?

在OpenAI Playground中,您有以下自由:

  • 輸入文本並觀察模型的回應:這是了解AI如何與人類語言進行交互和回應的一種絕妙方式。
  • 調整模型回應參數:您可以控制模型回應的長度和隨機性,從而對模型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有很好的掌握。
  • 使用不同的操作模式:您可以使用“聊天”模式進行來回對話,或使用“完成”模式生成完成您輸入的文本。
  • 嘗試不同的模型版本:隨著OpenAI推出新的模型,您有機會在Playground中體驗這些升級功能。

OpenAI GPT Playground不僅僅是簡單的聊天功能。它是一個全面的平台,提供定制功能,讓您可以個性化與GPT模型的互動。以下是您可以做的事情:

  • 自定義模型並調整輸出長度:您可以設置自己的參數,管理輸出的長度並使用內置的預設值。
  • 使用問答預設值:此功能訓練GPT以在“完成”和“聊天”模式下回答問題。
  • 通過“溫度”設置控制回應的創造力:較低的溫度給出更直接的答案,而較高的溫度導致具有創意和獨特的回應。
  • 通過“最大長度”設置管理回應的長度:該功能控制GPT回應的長度,其中一個標記大致相當於四個英文字符。
  • 操縱“停止序列”、“Top P”、“頻率懲罰”和“存在懲罰”設置:這些調整可以使回應多樣化,去除重複的詞語,並有助於避免單調的話題。 注入起始文本並顯示概率:您可以確定啟動GPT回應的符號,並查看GPT決定下一個要生成的詞語的方式。
  • 保存設置為預設值並查看代碼:用戶可以保存其首選設置以供將來使用,開發人員可以查看、複製和粘貼這些設置的代碼到自己的項目中。

OpenAI GPT Playground

無論您對機器翻譯、文本完成還是文本分類感興趣,OpenAI Playground都是通往各種應用的入口。通過調整不同的參數,嘗試多種模式和功能,您可以為各種應用生成高質量的文本。

請記住,了解和掌握OpenAI Playground需要時間、耐心和大量的實驗。請勇於調整設置,嘗試不同的模式,並突破可能的限制。每一次新的互動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所以踏入其中,探索並在您的AI和機器學習之旅中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進展。

【詳解】你知道「飛機 WiFi」 原理是什麼?速度變快又是什麼原因?

在飛機上用 WiFi 上網,很多朋友感覺只能查查文字電郵,發個短訊息,多做一點事都不可能,好像回到電話撥號上網 56K 的年代。

這樣的情況,很多朋友歸咎於衞星上網速度慢。大家有這樣的想法不能說錯誤,但也不能說大家說得全對,因為衞星傳輸資料的速度可以很快,就像平常我們觀看「英超」或 NBA 直播,其實都是人造衞星的功勞,速度一點都不慢。

既然如此,為什麼大家在飛機上網會慢呢?

首先,我們必須理解 In Flight Wi-Fi 的運作原理是什麼!In Flight Wi-Fi 的使用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地對空通訊,第二種才是衞星通訊。

地對空傳送覆蓋有限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 In Flight Wi-Fi 都是以地對空通訊的方式運行,做法是把架設在地面的訊號發射塔改變指向,從地面改到天空,實現飛機上網的可能。不過,地球是圓的,當飛機在 10,000 呎高空飛行的時候,在短時間內便已通過多枚地面發射塔。

當你在 1 秒輸入 A 字時乃通過甲發射塔傳送,但 2 秒輸入 B 字時已經抵達乙發射塔,3 秒輸入 C 字時則在丙發射塔的覆蓋區內,所以在你輸入字的同時,網絡需要在不同的發射塔中切換、認證、聯繫,這種轉移導致資料延遲相對於傳送速度來說更複雜與費時,也就是慢的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這些地對空發射塔過去僅具備 3G 網絡能力,近年才陸續升級至 4G 網絡,速度僅在 10Mbps 以下。在兩種要素相加的時候,In Flight Wi-Fi 速度當然不能快。

人造衞星通訊覆蓋面廣

科技發展讓一切變得更便宜,所以近年 In Flight Wi-Fi 也陸續升級使用人造衞星,取代過去較慢且受地面限制的地對空通訊。與地對空通訊相反,人造衞星在飛機上方,覆蓋面廣且與地球同步轉動,所以飛機只要連上人造衞星便可以通訊,不會因在 10,000 呎高空飛行需要密集轉換衞星。

例如,Gogo 最新推出使用的 2Ku 系統能提昇網絡速度至 70Mpbs,最終能達到 100Mbps,較過去更快。不過,2Ku 系統的出現代表飛機需要進行改裝,在航空業價格競爭愈演愈烈的時候,這意味著航空公司很可能僅在新的航機上採用這類新技術,大家即時用到的可能性不高。

與 Gogo 相類似,採用人造衞星提供 In Flight Wi-Fi 的公司也愈來愈多,例如近日在美國開始搶到市佔率的 ViaSat、依靠機上娛樂系統穩奪分額的 Panasonic Avionics Corporation(國泰 Cathay Pacific 就是用它)及 Global Eagle Entertainment。服務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也將有助於我們擁有更快、更便宜的 In Flight Wi-Fi。

整架飛機共享一條上網天線

速度快當然好,但飛機乃不斷移動且一體的,在上網時乃採用天線與發射塔進行資料傳輸。

不論你在頭等或經濟座位上,我們均共享同一條上網天線,所以飛機上使用的人愈多,速度則愈慢。現時使用 In Flight Wi-FI 的人不多,但速度一般只有 10Mbps – 13Mbps,以民用航機一般不少於 150 人計算,每人大概只能分到 0.1Mbps,速度有多快,大家可以想像。即使未來上升至 2Ku 系統的 70Mpbs / 100Mbps ,由 150 位乘客分享後也只有 0.5Mbps / 0.8Mbps ,大家還是不要有太高期望。

反倒是隨著航空公司競爭與 In Flight Wi-Fi 服務普及,上述的服務供應商會有更高的價值。

Apple 傳聞正在開發 ChatGPT AI 對手,但 Apple 還沒想到怎麼用它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Apple 正在研發自己的生成式 A.I. (Generative AI)大型語言模型(LLM)和可能成為ChatGPT競爭對手的AppleGPT。Apple 對此事預料中保持沉默,但說真的,作為一家Tim Cook科技巨頭, Apple 怎麼可能不在研發自己的 A.I. 呢?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Apple 正在基於一個名為Ajax的學習框架上進行其超級祕密項目,而Ajax來自競爭對手兼有時候合作夥伴 Google 。

自去年底以來, Apple 一直在努力建立某種 ChatBot 和其他生成式 A.I. 系統,但根據參加了 Apple 2023年全球開發者大會的人士所說, Apple 在6月的開發者大會上並未提及任何類型的 ChatBot 。

私隱障礙

Apple 對用戶私隱的極度關注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其將任何基於LLM的 ChatBot 引入消費者市場的努力。ChatGPT、Google Bard和Microsoft Bing都需要連接到雲端並將查詢發送到遠程伺服器,以便快速解釋和回應(基於LLM對實際人類在類似情況下可能如何回應的廣泛知識)。

當然,這不符合 Apple 的做法。它的Apple Silicon A16 Bionic的神經網絡是本地的,它在你的最好的iPhone上進行機器學習。將帶有可能的個人細節的查詢發送出去,違背了 Apple 的私隱原則。

然而, Apple 顯然不能不去追隨生成式 A.I. 的誘惑。這是一場正在吞噬科技行業、引起普通消費者和企業興趣的革命。即使 A.I. 開發正面臨着嚴格的審查和一些訴訟,沒有人相信 A.I. 開發會突然停止或消失。

據彭博社報導, Apple 甚至已經創建了自己的 ChatBot ,即AppleGPT。但這基本上只是一個高度有限且內部測試的項目,顯然不會出現在消費者的桌面上。

Siri如何處於這一切之中?

彭博社聲稱Ajax的工作已經用於改進Siri。這可能是事實,但在iOS 17(目前處於公開測試版)中,我們對Siri的唯一改進是可以停止每個語音助手提示詞都以“嘿”開頭。

我毫不懷疑 Apple 正在努力找到自己在LLM A.I. 領域中的定位,但根據報導顯示,目前還處於早期階段。還沒有總體戰略,我懷疑是否有人回答了Siri是否能夠成為AppleGPT(或無論它被稱為甚麼)的主機這個存在性問題。

最終,這證實了 Apple 對其周圍和競爭對手的了解與以往一樣。它將進行抽樣測試、開發測試、放棄開發、再進行測試。我不指望 Apple 在預計的iPhone 15發佈會上告訴我們任何關於這方面的訊息。然而,到2024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時, Apple 可能已經準備好推出一個新平台。也許它將是AppleGPT套件、AppleLLM-Kit,甚至是AppleGPT。

電子門鎖 101:智能門鎖的安裝與使用:選擇前需知道的事項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日益便利。其中, 電子門鎖是一項重要的科技創新,它不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還提供了許多其他的便利。但在選擇和安裝 電子門鎖之前,有一些事項我們需要了解和考慮。

工作原理

電子門鎖的工作原理電子門鎖通過無線技術,如藍牙或Wi-Fi,與我們的智能手機或其他裝置連接。當我們需要開門時,只需要在手機上進行操作,就可以遠程控制門鎖。這種方式不僅方便,而且安全,因為它可以防止鑰匙丟失或被偷。

安全性

電子門鎖的安全性。一個好的 電子門鎖應該有強大的加密技術,以防止被駭客攻擊。此外,它還應該有防鎖功能,以防止被人強行開鎖。在選擇 電子門鎖時,我們應該仔細研究其安全性能。

安裝

再者,我們需要考慮的是 電子門鎖的安裝。雖然大多數的 電子門鎖安裝相對簡單,但還是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和技能。如果你不確定如何安裝,最好是找專業的人來幫忙。此外,我們還需要確保我們的門和門框適合安裝 電子門鎖。

價格

電子門鎖的價格範圍很大,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在選擇時,我們需要考慮我們的預算,以及我們需要的功能和安全性能。

總的來說,選擇和安裝 電子門鎖是一個需要謹慎考慮的過程。我們需要了解 電子門鎖的工作原理,考慮其安全性,確保我們可以正確安裝,以及考慮我們的預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最適合我們的 電子門鎖,並從中獲得最大的便利和安全。

想睇更多關於電子門鎖嘅內容,可以留意我地嘅「電子門鎖 101,也可以直接參考我地廣告客戶 anlander 發售的 Lockly 829 電子門鎖Lockly PGD898 電子門鎖

Adobe「Firefly」已經支援超過 100種語言文字指令,包括繁體中文

Adobe於今年3月宣布推出「Firefly」,這是一項整合進 Creative Cloud、Experience Cloud 和 Document Cloud 等服務的自動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最近,「Firefly」已經加入了對繁體中文指令的支援,讓使用者能夠更方便地操作。

除了繁體中文,「Firefly」還支援超過100種語言的文字指令。這使得使用者可以通過文字描述來自動生成高品質的圖像,或創造出令人驚艷的文字效果,從而簡化工作流程並提高效率。未來,Adobe還計劃將「Firefly」的使用者介面語言擴展到20種,以提供更豐富的本地化使用體驗。

自今年3月正式推出以來,「Firefly」已經經歷了超過3個月的使用時間。使用者已經通過這項服務生成了超過10億個圖像內容,並且這也帶動了 Photoshop、Express、Illustrator 和 Creative Cloud 等服務的使用量。

除了普通版的「Firefly」服務,Adobe還推出了企業版的「Firefly」。企業可以以自訂的方式建立自己的「Firefly」服務,並根據企業特有的風格和溝通語言生成圖像內容。此外,Adobe強調「Firefly」是通過獨特的資料庫訓練的,並且使用內容憑證 (Content Credentials) 進行標記,包括名稱、日期和用於創建圖像的工具等信息。這樣可以增強數位內容的信任度和透明度,讓創作者和使用者能夠輕鬆判斷數位內容的來源。

「Firefly」的推出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更便捷、高效的方式來生成圖像內容,並且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自訂化選擇。相信隨著「Firefly」的不斷發展,將為創作和數位內容行業帶來更多的創新和便利。

Meta 推出 Llama 2,開源 AI 模型,更可商用

Meta 宣布計劃推出其開源人工智能模型 Llama 的商業版本。這款新模型名為 Llama 2,旨在為初創企業和企業提供一個費用效益高的替代方案,以應對 OpenAI 和 Google 等科技巨頭提供的昂貴專有 AI 模型。

Meta 在官方博客文章中表示,Llama 2 將由 Microsoft 通過其 Azure 雲服務進行分發,並且與 Windows 操作系統兼容。 Microsoft 被稱為該模型發布的「首選合作夥伴」。

在此之前,Llama 只對選定的學術界人士進行研究用途的使用,而升級版的 Llama 2 將根據 Meta CEO 馬克·扎克伯格的宣布,也可通過直接下載和 Amazon Web Services、Hugging Face 等供應商提供。

扎克伯格強調了開源技術的重要性,他表示開源技術促進了創新,讓更多開發者能夠利用尖端工具。他認為像 Llama 2 這樣的先進模型的更廣泛可用性有可能挑戰封閉源模型的主導地位,例如 Microsoft 支持的 OpenAI 通過 Azure 提供的模型。

對比 Llama 和驅動 OpenAI 的 ChatGPT 以及 Google 的 Bard 聊天機器人的模型顯示,Llama 已經站穩了腳跟。然而,Llama 2 取得了顯著的改進,其訓練數據比前身多了 40 %,使用了超過 1,000,000 個人工標註來提升輸出的質量。

這宣布符合 Google 和 Amazon 等主要雲服務提供商的趨勢,他們一直熱衷於為企業客戶提供各種人工智能模型。例如,亞馬遜推廣了知名初創公司 Anthropic 的 Claude AI,以及其自家的 Titan 模型系列。同樣,谷歌計劃向其雲客戶提供 Claude 和其他模型的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