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64

Google 推出全新免費的 Gemini 2.5 AI 模型及其應用方法

Google 上週宣布推出 Gemini 2.5,並且其推理模型 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現在可供免費使用。該模型在「人類最後的考試」中表現出色,是全球最具挑戰性的 AI 基準之一,達到 18.8% 的準確率。

Google 本週末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該公司表示全新的 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將向所有用戶開放,而不僅限於付費訂閱者。該公司在 Twitter 上表示:「團隊正在全力以赴,TPU 正在高負荷運行,我們希望盡快將我們最智能的模型推向更多用戶。」免費用戶在使用上將會有一些速度限制,而 Google 已確認 Gemini 高級訂閱用戶將獲得「擴展訪問權限和更大的上下文窗口」。

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是一個具有驚人推理能力的新 AI 模型,其推出後不久,僅限於付費的 Gemini 高級用戶使用。過去幾個月,Google 在 AI 領域的表現令人耳目一新,推出了一些強大的工具,例如 Deep Research,這是一個能夠進行深入分析的 AI 代理,並且這些工具均可免費使用。該公司還不斷更新和升級已有的工具,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現在,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免費向所有用戶開放,以下是三種使用 Google 新推理模型的方式。

1. 詢問困惑的問題

考慮到 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在「人類最後的考試」中的優異表現,最佳的開始方式是詢問一些困惑的問題。可以嘗試提出謎語或難度較高的數學題,看看 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的推理能力到底有多強。測試新推理模型的一個有趣方法是提出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雖然它可能會遇到挑戰,但觀察其思考過程也是很有趣的。

2. 父親笑話可視化工具

一位 AI 專家 Eric Hal Schwartz 將 Gemini 2.5 Pro 與 ChatGPT o3-mini 進行比較,以找出哪個 AI 推理模型更優秀。在他的實驗中,他要求 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開發一個基於網頁的應用程序,用於可視化父親笑話的有效性,結果相當令人印象深刻。雖然不需要重建父親笑話可視化工具,但可以使用相同的技術和提示來檢驗 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的真正能力,並根據目標進行調整。

3. 請求逐步指南

考慮一個需要大量邏輯的項目,例如建造花園擴建或開設三明治店。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在使用邏輯將任務分解為逐步指南方面表現出色,能夠提供詳細的指導以實現目標。請求 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為建立蛋糕業務創建逐步指南,它能夠生成一個複雜的計劃,提供所需的所有信息,以啟發思考。

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可能不適合每個人,但 Google 的 AI 使得用戶可以根據當前任務選擇所需的模型。現在,Gemini 2.5 Pro Experimental 已經向所有人開放,這為需要的用戶提供了額外的選擇。

【教學】免費使用 ChatGPT-4 的 6 個方法

【說明】4 個方法,讓你的 iPhone / Android 在香港無需 VPN 就能用 ChatGPT

【教學】如何在香港申請 Google Gemini 及訂閱 Google Gemini Advanced

【整理】Google Gemini 語音指令:發 WhatsApp、開 Apps、打電話等等

Samsung Galaxy Z Flip 7 FE 將延續舊款設計,配備相似外屏幕

Samsung Galaxy Z Flip 7 FE 的外屏幕設計與 Z Flip 5 和 Z Flip 6 相似。

根據泄露者 OnLeaks 發佈的新渲染圖,Samsung Galaxy Z Flip 7 與更便宜的 Z Flip 7 FE 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其外屏幕。早前,OnLeaks 提供的設計顯示,旗艦款 Z Flip 7 將配備一個更新、尺寸更大的外屏幕,而 Z Flip 7 FE 則延續了 Samsung 之前的顯示設計。

Z Flip 7 FE 看起來仍然使用與 Z Flip 5 和 Z Flip 6 相同的外屏幕設計,擁有較厚的邊框和圓形底邊,圍繞著相機鏡頭。相比之下,最新的 Z Flip 7 則展示了邊到邊的顯示屏,環繞著相機,類似於 Motorola Razr Plus 型號的屏幕設計。

根據 OnLeaks 的說法,該顯示屏的尺寸將與 Z Flip 6 相同,為 3.4 英寸。當展開時,手機的尺寸為 165.1 x 71.7 x 7.4 毫米,整體大小與去年的型號相似,但略微厚一些。

有關 Samsung 的 FE 版本翻蓋手機的傳聞已持續多年,部分原因是為了與 Motorola 更具價格競爭力的 Razr 競爭。不過,2025 年似乎將是其最終亮相的年份。Samsung 通常在每年 7 月的 Galaxy Unpacked 活動上宣佈其新的可折疊手機,因此屆時可能會有更多消息公佈。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Poco C71 將於本週正式發佈,價格低於 INR 7,000

小米 Xiaomi 將在印度推出一款新型經濟型手機 Poco C71,該手機的主要特點已在 Flipkart 的專屬登陸頁面上揭示。Poco C71 將於 4 月 4 日發佈,價格低於 INR 7,000(約 $80 / 約 HK$ 624)。

Poco C71 配備 6.88 吋顯示屏(可能為 LCD),支持最高 120 Hz 的刷新率。宣傳材料指出,該顯示屏為「行業內最友好的顯示屏」,意指這是少數獲得 TUV Rheinland 認證的經濟型設備之一,具備低藍光排放和最小屏幕閃爍的特性。此外,該面板還支持濕手觸控,允許用戶在手指潮濕的情況下使用設備。

USB-C 端口和 3.5 mm 音頻插孔的測試壽命均可達 20,000 次使用。Poco C71 配備 5,200 mAh 電池,支持 15W 有線充電,小米 Xiaomi 會隨手機附贈充電器。宣傳材料透露,該電池在使用三年後仍可保持至少 80% 的容量。

後置主攝像頭將配備 3,200 萬像素傳感器,而基本的 800 萬像素自拍鏡頭則設置在水滴缺口上。Poco C71 將擁有 6 GB RAM 和一款配備八核 CPU 的芯片組,其 AnTuTu 分數可達 300,000,雖然這個數據的意義尚不明確。

該手機將運行 Android 15,小米 Xiaomi 將提供 2 年的 Android 更新和 4 年的安全更新。此外,還提供一年的手機保修,涵蓋印度超過 19,000 個地區。

Poco C71 提供 Power Black、Cool Blue 和 Desert Gold 三種顏色。該手機的外觀與在歐洲售價為 €99 的 Redmi A5 相似,搭載 Unisoc T7250 芯片組。發佈活動定於當地時間周五中午 12 點,屆時將確認 Poco C71 是否為重新命名的手機,或小米 Xiaomi 是否有其他驚喜。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高通計劃於本週三舉行 Snapdragon 新旗艦芯片發佈活動

高通計劃於本週三(4月2日)舉行新產品發佈活動,屆時將推出其下一代旗艦芯片。這款新芯片預計並不會是 Snapdragon 8 Elite 的更強版本,而是去年的 Snapdragon 8s Gen 3 的繼任者,該芯片曾為 Motorola Edge 50 Ultra、honor 200 Pro 和 Poco F6 等中高端手機提供動力。

根據最新的傳聞,8s Gen 4 芯片將採用 1+3+2+2 架構,具備 1 顆主核心 Cortex-X4,主頻為 3.21 GHz;3 顆 Cortex-A720 核心主頻為 3.01 GHz;2 顆 Cortex-A720 核心主頻為 2.8 GHz;以及 2 顆 Cortex-A720 核心主頻為 2.02 GHz。

此外,高通預計將推出一款 Adreno 825 GPU,這款 GPU 與 SD 8 Elite 中的 Adreno 830 相似,但核心數量較少,並配備 6MB SLC 快取和 8MB L3 快取。據傳這款新芯片在 AnTuTu 的得分將超過 200 萬。

首批搭載 8s Gen 4 的手機預計將於 4 月底推出,其中 iQOO Z10 Turbo Pro 和 Redmi Turbo 4 Pro 將率先上市。

型號 價格 (USD) 價格 (HKD)
iQOO Z10 Turbo Pro $500 / 約 HK$ 3,900
Redmi Turbo 4 Pro $450 / 約 HK$ 3,510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教學】如何將 iPhone 與 iPad 同步 – 使用 iCloud 同步照片、日曆及更多功能

購買 Apple 產品的一個常被宣傳的好處是它們與其他 Apple 產品之間的無縫兼容性。得益於 iCloud,您可以在 iPhone、iPad 和其他 Apple 設備之間同步數據、應用程序、照片和聯絡人。

然而,某些設置可能容易被忽略,知道如何手動同步不同的應用程序和數據在您需要的時候是很有用的。

本指南專注於如何將 iPhone 與 iPad 同步,特別是因為您可能希望在文件和設置方面讓每個設備彼此鏡像。

工具及要求

  • iPhone
  • iPad
  • Apple 帳戶
  • 互聯網連接

將 iPhone 同步到 iPad 的步驟

  • 在兩個設備上登錄您的 Apple 帳戶
  • 前往每個設備的設置應用中的 iCloud 菜單
  • 切換您希望通過 iCloud 同步的應用程序和服務
  • 檢查 iCloud 同步是否正常運作

將 iPhone 和 iPad 同步的逐步指南

1. 登錄您的 Apple 帳戶

將 iPhone 與 iPad 同步的第一步是確保您在兩個設備上都登錄了相同的 Apple 帳戶。

在 iPhone 和 iPad 上,您可以通過前往設置應用並點擊 Apple 帳戶選項來登錄您的 Apple 帳戶。

然後,您可以選擇手動登錄,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和密碼,或將另一台已登錄的設備靠近。

2. 前往 iCloud 設置

一旦您登錄到相同的 Apple 帳戶,請返回設置應用。您應該在設置列表的最上方看到您的名字。前往此選項中的 iCloud 菜單。

在 iCloud 菜單中,您應該會看到一個名為「保存到 iCloud」的框。

點擊此框可以看到一系列可切換的選項,以同步您的日曆、照片和備忘錄應用程序等。將開關切換到開啟位置可以讓該特定應用或功能連接到 iCloud。

這意味著,為了在您的 iPhone 和 iPad 之間同步應用,您需要在兩個設備上都將開關設置為開啟位置。

請記住,iCloud 存儲默認限制為 5GB,更多空間可通過 Apple 的 iCloud+ 訂閱計劃購買。照片和視頻尤其可以迅速佔用這 5GB 的免費空間。

3. 檢查 iCloud 同步是否正常運作

在設置好您希望同步的應用程序後,檢查 iCloud 是否正常運作是明智的。

如果一切順利,您應該會看到照片、日曆事件、備忘錄和聯絡人在兩個設備上出現——當然,這取決於您選擇同步的應用程序。

一旦同步開啟,數據將隨著創建而自動在每個設備之間進行同步,因此不需要再次手動同步。

如果您想停止同步,只需返回 iCloud 設置並取消選擇相關的應用或功能即可——不過這會導致同步的數據從所有設備中消失,除了原始設備。

請記住,可能需要一段時間讓每個設備跟上進度,因此如果您的數據沒有立即出現也不必擔心。如果幾個小時後情況仍然不正常,聯繫 Apple 客戶支持可能是值得的。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sim-card-review/

Oppo 發佈 Find X8 Ultra 和 Find X8s 系列手機設計細節

Oppo 在社交媒體上揭示了 Find X8 Ultra 的設計,顯示其外觀將與 Find X8 Pro 十分相似,而大型黑色半圓形手機僅為原型,不會投入生產。

Find X8s+ 的設計將遵循類似的美學,而標準版 X8s 將配備較小的相機模組,與早前的洩漏信息一致。此外,Oppo 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段簡短的宣傳視頻,展示了 Find X8s 的纖薄邊框和輕量機身,讓人們得以更清晰地了解這款手機的外觀。

最初,Find X8s 曾被傳聞命名為「mini」或「Next」,但最終 Oppo 決定採用更直接的命名方式。

型號 特點 價格
Oppo Find X8 Ultra 觸控快門鍵,無警報滑塊 $[價格] / 約 HK$ [價格]
Oppo Find X8s+ 無觸控快門鍵,無警報滑塊 $[價格] / 約 HK$ [價格]
Oppo Find X8s 小型相機模組,纖薄設計 $[價格] / 約 HK$ [價格]

Oppo 的發佈會定於 4 月 10 日舉行,屆時還將介紹一款旗艦 Pad 4 Pro 平板電腦及一款小型 Watch X2 mini。據悉,這些新設備將不會在全球範圍內發售,相關報導將在活動後提供更多詳情。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日本 SIM 卡優惠|買 2 張送 Divoom Beetles-FM II 迷你藍牙喇叭收音機!

準備飛日本?Alt 日本無限上網電話卡推出限時激筍優惠,即日起透過 anlander.com 購買任何 2 張 Alt 日本無限上網電話卡,即送人氣復古風 Divoom Beetles-FM II 迷你藍牙喇叭收音機一部(價值 $458),買得多送得多,買 4 張送 2 部、買 6 張送 3 部,啱晒旅行又啱打卡!

【快閃優惠】Alt 日本無限上網電話卡買 2 張 送 $458 藍牙喇叭收音機 >> 按此即買即送

四月賞櫻旺季到啦,啱晒準備出發去日本嘅你!anlander.com 今次帶嚟旅遊必備優惠:買任何 2 張 Alt 日本無限上網電話卡,即送復古風 Divoom Beetles-FM II 藍牙喇叭收音機一部,設計玩味十足,仲可以收音機/FM 播放,音樂迷必搶!買 4 張送 2 部、買 6 張送 3 部,送得咁大方,真係唔好錯過。

復古風 Divoom Beetles-FM II 藍牙喇叭收音機
復古風 Divoom Beetles-FM II 藍牙喇叭收音機

Alt 日本無限上網電話卡使用日本大型電訊商 Softbank 網絡,提供每日 1GB 高速數據,其後可無限上網(速度會根據公平使用政策稍作調整),支援 5G / 4G LTE,適用於所有手機型號,插卡即用,無需登記,亦支援網絡共享功能。

購買時可自由選擇適合行程嘅使用日數,包括 5 日、7 日或 9 日方案,有效期由購買日起計長達 5 至 6 個月,提早準備最安心。【快閃優惠】Alt 日本無限上網電話卡買 2 張 送 $458 藍牙喇叭收音機 >> 按此即買即送

    AI 在網絡創新中的角色:問題與機遇並存

    在過去兩年中,人工智能(AI)一直是新聞頭條、產品策略和投資的焦點,但隨著企業展望 2025 年,一個不安的問題浮現:AI 的財務影響究竟在哪裡?

    在 AI 熱潮的氣候中,企業急於投資於那些承諾帶來巨大變革的新興技術。如此急迫,導致市場上充斥著匆忙開發的產品,這些產品更像是為了展示採用情況,而非提供可衡量的影響。儘管 AI 工具已存在一段時間,但以 ChatGPT 發佈為起點的生成式 AI 卻吸引了更廣泛的關注,並重新點燃了類似於 1990 年代末網絡泡沫的創新狂潮。生成式 AI 的可及性降低了進入門檻,引發了各行各業的投資熱潮和擔憂。

    當 AI 被戰略性地應用時,顯然它可以徹底改變網站等地方的用戶體驗,因為提升顧客體驗的潛力無可比擬。然而,為了跟上高昂的 AI 預測和投資者的重壓,許多企業當前的做法是先投資,然後再尋求衡量投資回報的方法,這種做法導致了過度承諾而未能交付的情況,讓客戶和團隊都感到失望。

    AI 能夠在企業將其與戰略目標對齊時,帶來變革性的結果,例如改善網站功能和用戶滿意度。企業應該回歸創新的基本公式:找出問題,然後尋找解決方案,而不是先整合 AI 再尋找待解決的問題。根據 WP Engine 的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的觀點,投資決策中必須將投資回報率(ROI)作為核心因素。

    儘管明年投資 1,000 萬美元或更多的高級商業領導人數量將翻倍,但根據 Gartner 的報告,至少 30% 的 AI 項目將在 2025 年底前被放棄。這些情況——高成本和低成功率——使得優先考慮商業需求和 ROI 變得至關重要。AI 是一項昂貴且耗時的事業,因此,特別是在面向消費者的應用中,AI 產品必須為客戶增添真正的價值。急於將高潛力技術推向市場往往會妨礙而非增強用戶體驗,尤其是在網站方面,用戶日益要求無縫的互動。

    早期企業爭相採用 AI 聊天機器人的潮流是一個典型例子。在推動最新功能上線的過程中,常常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這真的會改善我們的客戶服務嗎?儘管聊天機器人具有高潛力,但在技術尚未發展到能夠提供適當價值之前就被廣泛引入,往往導致用戶體驗不佳,未能提供可及的支持。

    以 Watsonville Chevy 的病毒式失敗為例,一個聊天機器人竟然提議以僅 1 美元的價格出售一輛全新的 Chevy 車輛。這種未成熟的技術不僅未能幫助客戶購車,反而給經銷商帶來了尷尬的麻煩。這一失敗強調了企業在實施 AI 時需設置適當的防護措施。有效的 AI 實施不僅需要理解現成解決方案的潛力,還需確保這些方案適應企業環境的具體需求和限制。

    在另一個近期的反效果 AI 使用案例中,Spotify 在其一貫受歡迎的 Wrapped 功能上失誤,選擇全力投入 AI。儘管移除了熱門音樂類別等功能,這家音樂串流巨頭卻選擇增加 AI 生成的播客等體驗。這一舉措引發了聽眾的批評,突顯了使用 AI 來提升用戶體驗的重要性,而不是削弱使產品受歡迎的功能。

    企業必須自問:這個 AI 使用案例是否真正增強了顧客體驗?投資必須優先考慮功能性和客戶需求,而非熱潮。通過專注於深思熟慮、以 ROI 為導向的 AI 採用,企業可以避免代價高昂的錯誤,改善結果。

    當然,並非所有的 AI 投資都注定會失敗或妨礙顧客體驗。許多例子表明,當 AI 被戰略性地實施時,能夠帶來明確的價值,特別是在電子商務和內容方面。在擁擠的在線環境中,沮喪的用戶是銷售的殺手——客戶可以訪問無限的產品和內容,因此當他們的搜索未能獲得結果時,他們會選擇離開。

    Netflix、Google 和 Amazon 在各自領域中的主導地位,與它們對自然語言處理的應用密不可分。2017 年,超過 80% 的 Netflix 用戶觀看的電視節目是通過其推薦系統發現的。2012 年,Amazon 的 35% 購買來自於產品推薦。自 2015 年以來,Google 一直利用 AI 處理並提供更相關的搜索結果。

    所有這些使用案例對顧客體驗產生了切實的影響,這種影響使它們與資源較少的競爭對手長期區隔開來。最近,生成式 AI 的興起進一步擴大了這一趨勢——當前的 AI 熱潮不僅促使主要 AI 企業開發尖端技術,還使得各種規模的企業都能夠利用這些技術。這些進步使中型市場的企業能夠使用曾經只有行業巨頭才能獲得的工具,創造出新的差異化和增長機會。

    簡而言之,這些技術不再僅限於 FAANG 等大型科技公司——AI 的民主化正在為中小企業和中型市場公司解鎖更具成本效益的工具,以優化他們的網站。當企業選擇合適的產品時,AI 的潛力是巨大的,Netflix 的推薦引擎或 Amazon 的個性化購物等傳統範例為利用 AI 創造變革性、以 ROI 為導向的結果提供了藍圖。AI 驅動的智能搜索和推薦技術已經存在;企業只需評估問題,負責任地實施解決方案,便能夠釋放 AI 的變革潛力。

    從痛點出發——例如低轉換率——並以 AI 作為解決方案,能夠促進更好的商業結果。實施 AI 技術可以幫助縮小中型市場公司與大型企業之間的差距,推動更高的轉換率,並為 AI 的成本提供合理的 ROI。深思熟慮的 AI 整合有潛力徹底改變行業,並在某些情況下,已經實現了這一點。這些案例突顯了 AI 能夠增添真正價值的潛力,對轉換率和顧客體驗產生切實影響。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手機比較】小米 POCO F7 Ultra 與 Samsung A56: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小米 POCO F7 Ultra 與 Samsung A56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小米和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上一直是競爭激烈的兩大品牌。小米的 POCO 系列以高性價比著稱,而三星則以其穩定的品質和創新技術贏得了廣泛的用戶群。最近,小米發佈了 POCO F7 Ultra,而三星則推出了 A56。這兩款手機在性能、顯示、攝影等方面各有千秋,本文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詳細比較,幫助消費者在選擇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比較項目小米 POCO F7 UltraSamsung A56
    網絡(Network)GSM / HSPA / LTE / 5GGSM / HSPA / LTE / 5G
    處理器(CPU)Qualcomm SM8750-AB Snapdragon 8 Elite (3 nm)Exynos 1580 (4 nm)
    屏幕尺寸與類型(Display Size and Type)6.67 吋 AMOLED, 120Hz, 1440 x 3200 像素6.7 吋 Super AMOLED, 120Hz, 1080 x 2340 像素
    作業系統與平台(Platform)Android 15, HyperOS 2Android 15, One UI 7
    記憶體(Memory)256GB 12GB RAM, 512GB 16GB RAM128GB 8GB RAM, 256GB 8GB RAM, 256GB 12GB RAM
    主相機(Main Camera)50 MP + 50 MP + 32 MP50 MP + 12 MP + 5 MP
    前置相機(Selfie Camera)32 MP12 MP
    無線網絡(WLAN)Wi-Fi 802.11 a/b/g/n/ac/6e/7Wi-Fi 802.11 a/b/g/n/ac/6
    NFC是(市場/地區依賴)
    藍牙(Bluetooth)6.05.3
    3.5mm 耳機孔(3.5mm Jack)
    充電技術(Charging)120W 有線, 50W 無線45W 有線
    感應器(Sensors)指紋(超聲波)、加速計、接近感應器、陀螺儀、指南針指紋(光學)、加速計、陀螺儀、指南針

    屏幕與顯示比較

    小米 POCO F7 Ultra 和 Samsung A56 均配備 120Hz 的刷新率,這使得兩款手機在流暢度上表現相當出色。F7 Ultra 的 6.67 吋 AMOLED 顯示屏解析度為 1440 x 3200 像素,提供了更高的像素密度(約 526 ppi),這使得顯示效果更加細膩。而 A56 的 6.7 吋 Super AMOLED 顯示屏解析度為 1080 x 2340 像素,像素密度約為 385 ppi,雖然在日常使用中仍然能夠提供良好的顯示效果,但在細節呈現上不及 F7 Ultra。

    在亮度方面,F7 Ultra 的峰值亮度可達 3200 nits,這使得在戶外環境下的可讀性更佳,而 A56 的峰值亮度為 1900 nits,雖然也相當不錯,但在極端陽光下的可讀性稍遜一籌。此外,F7 Ultra 支持 Dolby Vision 和 HDR10+,這使得在觀看影片時能夠提供更為豐富的色彩和對比度。總的來說,F7 Ultra 在顯示效果上略勝一籌,特別是在解析度和亮度方面。

    效能比較

    在處理器方面,小米 POCO F7 Ultra 搭載 Qualcomm SM8750-AB Snapdragon 8 Elite(3 nm),而 Samsung A56 則使用 Exynos 1580(4 nm)。Snapdragon 8 Elite 的性能更為強勁,特別是在高負載的遊戲和多任務處理上,F7 Ultra 將能提供更流暢的體驗。A56 的 Exynos 1580 雖然在日常使用中表現良好,但在極端情況下可能會顯得有些吃力。

    在 RAM 配置上,F7 Ultra 提供了 12GB 和 16GB 的選擇,而 A56 則有 8GB 和 12GB 的選擇。這意味著在高效能需求的情況下,F7 Ultra 的 16GB RAM 將能更好地應對多任務處理和大型遊戲的需求。儘管 A56 的 8GB RAM 也能夠滿足日常使用,但在極端情況下,F7 Ultra 的優勢會更加明顯。

    在存儲方面,兩款手機均不支持擴展存儲,但都提供了 128GB、256GB 的內部存儲選擇,這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已經足夠。因此,在效能表現上,F7 Ultra 無疑是更具優勢的選擇。

    攝影功能比較

    在攝影方面,小米 POCO F7 Ultra 配備了三鏡頭系統,包括 50 MP 主鏡頭、50 MP 望遠鏡頭和 32 MP 超廣角鏡頭,這使得它在拍攝靈活性和畫質上都具備了相當的優勢。特別是其 50 MP 望遠鏡頭支持 2.5 倍光學變焦,這對於拍攝遠景或細節特寫非常有幫助。

    相比之下,Samsung A56 的主鏡頭為 50 MP,並配備 12 MP 的超廣角鏡頭和 5 MP 的微距鏡頭。雖然 A56 的主鏡頭解析度相同,但其超廣角鏡頭的解析度較低,這在拍攝廣角照片時可能會影響畫質。A56 的微距鏡頭則適合拍攝細節,但在多樣性上,F7 Ultra 的配置更具優勢。

    在前置相機方面,F7 Ultra 的 32 MP 相機相比 A56 的 12 MP 相機,能夠提供更高的自拍畫質和細節,這對於喜愛自拍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連接性與其他功能比較

    在連接性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5G 網絡,並且具備 NFC 功能,這使得它們在支付和數據傳輸上都非常便利。然而,在無線網絡方面,F7 Ultra 支持 Wi-Fi 802.11 a/b/g/n/ac/6e/7,而 A56 則支持 Wi-Fi 802.11 a/b/g/n/ac/6,這意味著 F7 Ultra 在無線網絡的速度和穩定性上會有更好的表現。

    在藍牙方面,F7 Ultra 配備了最新的藍牙 6.0,而 A56 則支持藍牙 5.3,這在日常使用中影響不大,但在連接多設備時,F7 Ultra 的藍牙版本將提供更好的兼容性和穩定性。

    在電池方面,F7 Ultra 擁有 5300 mAh 的電池容量,支持 120W 有線快充和 50W 無線快充,能夠在短時間內充滿電。而 A56 的電池容量為 5000 mAh,支持 45W 有線快充,雖然電池容量稍小,但充電速度也相當迅速。這意味著在充電效率上,兩款手機的表現都非常出色。

    總結

    綜合以上比較,小米 POCO F7 Ultra 在顯示效果、效能、攝影功能和充電技術上均優於 Samsung A56,特別是在高解析度顯示和強勁的處理器性能方面,F7 Ultra 更能滿足高端用戶的需求。然而,A56 也有其獨特的優勢,如穩定的系統和長期的軟件支持,適合對於日常使用有不同需求的用戶。

    因此,對於追求高性能和攝影需求的用戶來說,小米 POCO F7 Ultra 是更佳的選擇;而對於注重品牌和系統穩定性的用戶,Samsung A56 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最終的選擇還是取決於用戶的個人需求和使用習慣。

    【評測】小米 POCO F7 Ultra
    【評測】Samsung A56

    Tesla 車主在愛達荷州反抗議活動中遭遇襲擊事件

    0

    在愛達荷州,一名男子參加反對 Elon Musk 和 Tesla 的抗議活動時,遭到一名自稱“Tesla Takedown”運動成員駕駛的車輛撞擊。這名49歲的男子在星期六抵達抗議現場以進行反抗議,當時一名70歲的男子向他做出“猥褻手勢”後,隨即用車輛撞上了他。

    據報導,受害者駕駛著一輛懸掛著支持 Donald Trump 旗幟的卡車,剛停好車便遭到70歲的 Christopher Talbot 撞擊。儘管針對 Elon Musk、Tesla 和 Trump 的抗議活動並不罕見,但現在的情況似乎正變得更加暴力。梅里迪恩警察局強調每個人都有抗議的權利,但也認為情況已經開始失控。他們表示:“梅里迪恩警察局提醒大家尊重每個人的抗議權利,並在表達第一修正案權利時不要訴諸暴力。”

    一些媒體報導似乎將 Talbot 的行為歸咎於 Elon Musk 和 Tesla,稱“在 Donald Trump 第二次任期內,Musk 扮演了一個顯著且具爭議性的角色”,如 ABC News 所述。然而,支持 Trump 和 Musk 的抗議者同樣有權對“Tesla Takedown”運動發聲,特別是考慮到近期許多行動被主流媒體過度渲染或錯誤標籤的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事件,之前也有 Tesla 車主表現出同樣不可接受的行為。這種行為毫無正當理由,現在需由執法機構介入,以控制局勢,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Tesla 車主對於因駕駛該公司製造的車輛而成為暴力和破壞行為的受害者感到厭倦。

    在最近的一篇專欄中提到,受害者應該提起更多的訴訟,因為像 FBI 特遣部隊甚至 Trump 本人所言,這些行為被視為“國內恐怖主義”,可能並不足夠。儘管如此,駕駛 Tesla 的人並不一定支持 Elon Musk 或 Trump 政府。大多數人購買車輛並非出於政治立場,而是基於符合他們生活方式和品味的選擇。

    隨著 Tesla 在電動車市場的持續創新和增長,其對於推動可持續交通的影響越來越明顯。這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對未來出行方式的重新定義。在這樣的背景下,Tesla 的潛力無疑將繼續吸引關注,並在市場中發揮積極的影響力。

    Samsung Galaxy Watch 8 即將發佈,最新固件信息流出

    Samsung Galaxy Watch 8 的固件型號已經出現,新的智能手錶可能會在 7 月發佈,目前尚不清楚新手錶將會有哪些升級。

    考慮到 Samsung 定期推出新款智能手錶,業界早已預期會有 Samsung Galaxy Watch 7 的繼任者出現,而現在有實際證據顯示 Galaxy Watch 8 正在開發中。根據消息來源 @theordysm(透過 SamMobile)的報導,已經發現了 Galaxy Watch 8 的固件版本,顯示出有不同型號的版本,並具備額外的蜂窩連接功能。

    根據目前的消息,這款旗艦智能手錶將再次提供兩種尺寸,現有型號提供 40 mm 和 44 mm 的選擇,以便用戶根據腕圍選擇合適的尺寸。這次的洩漏信息提供的細節有限,但確定 Galaxy Watch 8 正在路上,未來的洩漏將有助於了解升級和設計變更的具體情況。

    以下是最新的測試固件信息:

    型號 固件版本
    SM-L320/L330 (“GW8”) U0AYC4
    SM-L500 (“GW8C”) U0AYC4
    SM-L325U/L335U (“GW8”) U0AYC6
    SM-L505U (“GW8C”) U0AYC6

    這並不是第一次有關 Galaxy Watch 8 的洩漏信息。早在去年 12 月,就有行業數據庫中發現了「Galaxy Watch 8 Classic」的設備名稱,這暗示著可能會有帶有旋轉表圈的 Classic 型號在 2025 年回歸。2024 年並未推出 Classic 型號,但 Samsung 在當年推出了 Galaxy Watch Ultra 和 Galaxy Watch 7。雖然今年可能會推出 Galaxy Watch Ultra 2,但目前尚未有相關消息。

    此外,有專利顯示 Samsung 正在開發一款更可調整且更安全的手錶表帶,但這項升級不太可能在今年的手錶上實現。如果 Samsung 按照去年的時間表,Galaxy Watch 8 預計將於 2025 年 7 月左右亮相,最有可能與 Galaxy Z Fold 7 和 Galaxy Z Flip 7 一同發佈,屆時可能會舉行另一場大型的 Unpacked 發佈活動。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說明】Magic Mouse 3 整理:預告全新充電端口設計及人性化外型改進


    目前有關 Magic Mouse 3 的兩個主要傳聞包括重新定位的充電端口以及更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曾有傳聞指出 Magic Mouse 3 也會具備語音控制功能,但這是誤解的信息。

    重新定位的充電端口

    儘管 Magic Mouse 去年已經從 Lightning 切換至 USB-C,但充電端口仍然位於鼠標底部,這使得在充電時無法使用。這只是小小的不便,因為充電的過程快速且不頻繁,但看來 Apple 終於會重新定位這個端口。

    根據 Bloomberg 的 Mark Gurman 在十二月的報導,Apple 正在研發重新設計的 Magic Mouse,並將充電端口重新定位。

    更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

    根據 Gurman 的說法,除了重新定位的充電端口外,下一代 Magic Mouse 將更符合人體工學,使用起來更舒適。

    雖然未分享有關下一代 Magic Mouse 的具體設計細節,但 Apple 可能會從一些受歡迎的 Mac 替代品中獲取靈感,例如 Logitech 的出色 MX Master 3S。該鼠標具備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並配有拇指支撐、前置 USB-C 充電端口、精確追蹤、兩個滾輪等功能。

    自 2009 年以來,Magic Mouse 的整體外觀變化不大,因此重新設計早已迫在眉睫。多年的顯著變化包括鼠標從 AA 電池切換至 2015 年的內建可充電電池、2021 年與 iMac 的顏色匹配選項,以及去年從 Lightning 切換至 USB-C。整體而言,Magic Mouse 在過去十年中並未受到 Apple 的太多關注。

    發佈時間及定價

    根據 Gurman 的說法,新版 Magic Mouse 最早將於 2026 年發佈。

    目前的 Magic Mouse 在美國的獨立售價為 $79 / 約 HK$ 395,並且在購買 iMac 或 Mac Pro 時無需額外費用即可獲得。

    目前尚未透露 Magic Mouse 3 的具體定價。

    日本電話卡推介 / 韓國電話卡推介
    一㩒即做: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

    【說明】Nintendo Virtual Game Cards 整理:全新數位遊戲卡片功能讓 Switch 用戶輕鬆轉移及借用遊戲

    在 3 月 27 日,Nintendo Direct 發佈了 Virtual Game Cards,這是一項旨在簡化公司即將推出平台上數位遊戲管理的新功能。這項公告與對 Switch 2 日益增長的興奮情緒相吻合,標誌著玩家訪問和組織其數位遊戲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然而,對於未接觸過的人來說,這一概念可能有點複雜。為了幫助讀者,我們編輯了一份便捷指南,解釋 Nintendo Virtual Game Cards 在 Switch 和 Switch 2 上的使用方法。讓我們詳細了解一下。

    什麼是 Nintendo Virtual Game Cards?

    Nintendo Virtual Game Cards 是該公司為將數位遊戲卡的靈活性引入 Switch 數位庫而提出的解決方案。雖然實體遊戲卡可以在 Switch 主機之間輕鬆交換,但數位下載則缺乏類似的可攜性。因此,新的 Virtual Game Cards 將試圖消除這個問題。

    因此,就像購買傳統的視頻遊戲卡帶一樣,這將是數位下載的版本。Nintendo Switch 用戶可以通過預計在 4 月底發佈的硬體系統更新訪問此功能。發佈後,Nintendo Virtual Game Cards 將與 Nintendo Switch 2 完全兼容。

    如何使用 Nintendo Virtual Game Cards

    借助 Virtual Game Cards,用戶可以輕鬆加載任何已購買的數位遊戲。請注意,演示版本或 Nintendo Switch Online 會員專屬遊戲可能不會在遊戲卡庫中提供。以下是使用 Nintendo Virtual Game Cards 的方法:

    • 打開 Switch 設備並選擇 Virtual Game Cards 選項。
    • 選擇購買遊戲卡的帳戶。
    • 點擊已購買的遊戲並按下 Load on This System 按鈕。
    • 加載完成後,按 OK 並開始遊戲。

    在不同設備上加載遊戲卡

    對於 Nintendo 的數位下載來說,一個主要的擔憂是切換設備。幸運的是,新的系統將消除這一顧慮。使用 Virtual Game Cards,用戶可以在與其 Nintendo 帳戶鏈接的系統之間無縫切換。因此,就像實體卡帶一樣,用戶可以從一台主機“彈出”遊戲卡並將其“加載”到另一台主機上。

    一旦加載,該遊戲便可以離線遊玩,並且對該系統上的所有用戶帳戶均可訪問。用戶還可以直接通過網站管理其 Virtual Game Card 庫。初始系統配對以進行卡片轉移需要本地無線和互聯網連接。

    Virtual Game Cards 需要在兩個系統上鏈接的 Nintendo 帳戶。Switch 2 獨占和“Edition”標題僅限於 Switch 2 硬體,這意味著如果用戶為 Switch 2 購買了某些特定標題的遊戲卡,則無法在 Switch 或 Switch OLED 型號上使用。每個 Nintendo 帳戶最多可以鏈接兩個系統。

    如何在 Nintendo 家庭小組中借用遊戲

    隨著 Virtual Game Cards 的到來,Nintendo 現在允許用戶將遊戲借給最多八位家庭成員。用戶可以每個帳戶借出一款遊戲 14 天(除非借用者提前歸還)。一旦歸還,保存的數據將對借出者和借用遊戲卡的成員保持完整。

    某些屬於 Nintendo Switch Online 會員的遊戲將不具備借用功能。如果用戶想在 Nintendo 帳戶家庭小組中借用遊戲,以下是簡單的步驟:

    • 使用本地無線連接家庭設備(同時需要互聯網連接)。
    • 點擊一款遊戲並選擇 Lend to Family Member 選項。
    • 選擇想要分享遊戲的家庭成員。
    • 點擊 Lend 按鈕,該成員便可以訪問遊戲。

    就這樣,家庭成員將能夠使用用戶的 Nintendo Switch 和 Switch 2 標題。

    這就是有關 Nintendo Virtual Game Cards 的所有信息。

    日本電話卡推介 / 韓國電話卡推介
    一㩒即做: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

    華為 Mate XT Ultimate 的三摺設計引發關注,潛在市場需求分析

    根據上週的民調結果,華為似乎找到了下一個受歡迎的摺疊手機形態,即華為 Mate XT Ultimate。這款首款三摺疊手機引起了不少關注,儘管該設備的受歡迎程度可能有限。華為也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其零售包裝的設計如同一款高端限量版。

    根據調查結果,超過一半的投票者對三摺疊手機表示興趣。儘管如此,XT Ultimate 可能並不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不過,有 22% 的投票者希望能擁有一部,這個比例高於預期,考慮到該設備的售價為 €3,500(約 HK$ 27,300)。

    大多數人對像 XT Ultimate 這樣的設備有需求,但價格仍然是最大問題。此外,華為自身的情況也不容忽視。該公司的芯片組技術落後於競爭對手,並且缺乏 Google Play Store,這使得該設備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不具吸引力。

    其他不受出口限制的公司正在研發自己的三摺疊手機,因此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有替代產品出現。雖然在性能和軟件訪問方面可能會更優越,但華為在製造薄型摺疊手機方面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這一點是 Samsung 尚未能夠比擬的。

    自然,部分人將三摺設計視為一種噱頭,但也有更多的人認為整個「摺疊手機」的概念是噱頭。然而,仍有不少人認為 XT Ultimate 代表了一種創新。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教學】如何下載 Instagram 數據並備份聊天記錄

    儘管 Instagram 是當今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平台之一,但它缺乏幾乎所有其他平台都具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數據備份。與 WhatsApp 等平台不同,您無法備份平台上的聊天記錄、圖片和其他內容。

    Instagram 允許您下載所有數據以便離線使用,這對於想要保留消息和其他數據副本的用戶來說是很方便的。或者,您可以截圖想要備份的內容,例如消息和照片,並將其保存到設備上。

    方法 1:在手機上下載 Instagram 數據

    1. 在手機上打開 Instagram,然後點擊右下角的個人資料圖片。
    2. 然後點擊出現在頂部的三條橫線的漢堡菜單。
    1. 接下來,點擊「帳戶中心」。
    2. 在帳戶中心頁面,點擊「您的信息和權限」。
    1. 然後點擊「下載您的信息」。
    2. 在下一頁中,點擊「下載或轉移信息」。
    1. 現在,您可以選擇下載所有或部分信息,點擊相應的選項。
    2. 如果您只想下載聊天消息,請點擊「消息」旁邊的復選框,然後點擊底部的「下一步」按鈕。
    1. 現在,點擊「下載到設備」將數據下載到您的手機。您還可以使用「轉移到目的地」選項將其發送到其他地方。
    2. 最後,您可以選擇要下載數據的日期範圍。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然後點擊「創建文件」按鈕。當文件準備好下載時,Instagram 會向您的註冊電子郵件地址發送通知。

    方法 2:從網頁下載 Instagram 數據

    您也可以使用桌面瀏覽器從網頁下載包括聊天在內的 Instagram 數據。

    1. 在您的網頁瀏覽器中打開 Instagram 並登錄到您的帳戶。
    2. 點擊左下角的「更多」。
    1. 然後在彈出窗口中點擊「您的活動」。
    1. 在下一頁中,點擊「下載您的信息」。
    1. 然後點擊「繼續」按鈕。
    1. 接下來,點擊「下載或轉移信息」。
    1. 現在,您可以選擇下載所有或部分信息,點擊相應的選項。如果只想下載聊天,您可以選擇第二個選項。
    1. 然後在點擊「下一步」按鈕之前,點擊「消息」選項旁邊的復選框。
    1. 點擊「下載到設備」選項以下載您的數據。
    1. 最後,選擇您的日期範圍、下載格式和媒體質量,並確認您的電子郵件地址,然後點擊「創建文件」按鈕。當您的數據準備好下載時,您將收到一封電子郵件。

    方法 3:截圖您的數據

    您可以截圖您的消息、照片和其他想要備份的內容。這些將保存到您的設備,方便您將其轉移到其他地方。請注意,在使用消失模式或「一次查看」照片時,Instagram 會通知其他用戶您截圖的行為。

    1. 前往您想要備份的 Instagram 聊天。
    2. 同時按下 電源 + 音量減 鍵以截圖。或者,您也可以使用設備支持的其他方法來截圖。

    需知事項

    • 雖然您可以將 Instagram 數據下載到設備上,但無法將其上傳到平台。因此,所分享的方法可以幫助您保留數據的離線備份。
    • 如果您想備份 Instagram 消息,可以將其導出到 Google Drive 和 iCloud,但無法將其恢復到平台上。
    • 有些第三方工具聲稱可以輕鬆備份您的 Instagram 數據,但這些工具的效果並不理想,可能無法達到您的目的。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sim-card-review/

    【手機比較】小米 POCO F7 Ultra 與 小米 Redmi Note 14 Pro+ 5G: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小米 POCO F7 Ultra 與 小米 Redmi Note 14 Pro+ 5G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小米在智能手機市場上一直以來都以高性價比著稱,旗下的 POCO 和 Redmi 系列更是吸引了不少用戶的目光。最近,小米發佈了兩款新機型:小米 POCO F7 Ultra 和小米 Redmi Note 14 Pro+ 5G。這兩款手機在性能、顯示、攝影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優勢,本文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詳細比較,幫助消費者在選擇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比較項目小米 POCO F7 Ultra小米 Redmi Note 14 Pro+ 5G
    網絡(Network)GSM / HSPA / LTE / 5GGSM / HSPA / LTE / 5G
    處理器(CPU)Qualcomm SM8750-AB Snapdragon 8 Elite (3 nm)Qualcomm SM7635 Snapdragon 7s Gen 3 (4 nm)
    屏幕尺寸與類型(Display Size and Type)6.67 吋 AMOLED, 120Hz, 1440 x 3200 像素6.67 吋 AMOLED, 120Hz, 1220 x 2712 像素
    作業系統與平台(Platform)Android 15, HyperOS 2Android 14, HyperOS
    記憶體(Memory)256GB 12GB RAM, 512GB 16GB RAM256GB 8GB RAM, 256GB 12GB RAM, 512GB 12GB RAM
    主相機(Main Camera)50 MP + 50 MP + 32 MP200 MP + 8 MP + 2 MP
    前置相機(Selfie Camera)32 MP20 MP
    無線網絡(WLAN)Wi-Fi 802.11 a/b/g/n/ac/6e/7Wi-Fi 802.11 a/b/g/n/ac/6/6e
    NFC是(市場/地區依賴)
    藍牙(Bluetooth)6.05.4
    3.5mm 耳機孔(3.5mm Jack)
    充電技術(Charging)120W 有線, 50W 無線120W 有線
    感應器(Sensors)指紋(超聲波)、加速計、接近感應器、陀螺儀、指南針指紋(光學)、加速計、陀螺儀、接近感應器、指南針

    屏幕與顯示比較

    小米 POCO F7 Ultra 和小米 Redmi Note 14 Pro+ 5G 均配備 6.67 吋的 AMOLED 顯示屏,支持 120Hz 的刷新率,這使得兩款手機在流暢度上表現相當出色。然而,在解析度方面,F7 Ultra 的 1440 x 3200 像素顯然優於 Note 14 Pro+ 的 1220 x 2712 像素,這意味著 F7 Ultra 在顯示細節和清晰度上會有更好的表現。此外,F7 Ultra 的峰值亮度可達 3200 nits,相比之下,Note 14 Pro+ 的峰值亮度為 3000 nits,這使得 F7 Ultra 在戶外環境下的可讀性更佳。

    在顏色表現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68 億色,並且都具備 Dolby Vision 和 HDR10+ 的功能,這使得它們在觀看影片和遊戲時都能提供更為豐富的色彩和對比度。總的來說,F7 Ultra 在顯示效果上略勝一籌,特別是在解析度和亮度方面。

    效能比較

    在處理器方面,小米 POCO F7 Ultra 搭載 Qualcomm SM8750-AB Snapdragon 8 Elite(3 nm),而 Redmi Note 14 Pro+ 5G 則使用 Qualcomm SM7635 Snapdragon 7s Gen 3(4 nm)。從技術上來看,Snapdragon 8 Elite 的性能更為強勁,特別是在高負載的遊戲和多任務處理上,F7 Ultra 將能提供更流暢的體驗。

    在 RAM 配置上,F7 Ultra 提供了 12GB 和 16GB 的選擇,而 Note 14 Pro+ 則有 8GB 和 12GB 的選擇。這意味著在高效能需求的情況下,F7 Ultra 的 16GB RAM 將能更好地應對多任務處理和大型遊戲的需求。儘管 Note 14 Pro+ 的 8GB RAM 也能夠滿足日常使用,但在極端情況下,F7 Ultra 的優勢會更加明顯。

    在存儲方面,兩款手機均不支持擴展存儲,但都提供了 256GB 和 512GB 的內部存儲選擇,這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已經足夠。因此,在效能表現上,F7 Ultra 無疑是更具優勢的選擇。

    攝影功能比較

    在攝影方面,小米 POCO F7 Ultra 配備了三鏡頭系統,包括 50 MP 主鏡頭、50 MP 望遠鏡頭和 32 MP 超廣角鏡頭,這使得它在拍攝靈活性和畫質上都具備了相當的優勢。特別是其 50 MP 望遠鏡頭支持 2.5 倍光學變焦,這對於拍攝遠景或細節特寫非常有幫助。

    相比之下,Redmi Note 14 Pro+ 的主鏡頭為 2 億像素,這在理論上能夠提供更高的解析度和細節,但實際拍攝效果還需依賴於算法和後期處理。其 8 MP 的超廣角鏡頭和 2 MP 的微距鏡頭也能夠滿足日常拍攝需求,但在多樣性上,F7 Ultra 的配置更具優勢。

    在前置相機方面,F7 Ultra 的 32 MP 相機相比 Note 14 Pro+ 的 20 MP 相機,能夠提供更高的自拍畫質和細節,這對於喜愛自拍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連接性與其他功能比較

    在連接性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5G 網絡,並且具備 NFC 功能,這使得它們在支付和數據傳輸上都非常便利。然而,在無線網絡方面,F7 Ultra 支持 Wi-Fi 802.11 a/b/g/n/ac/6e/7,而 Note 14 Pro+ 則支持 Wi-Fi 802.11 a/b/g/n/ac/6/6e,這意味著 F7 Ultra 在無線網絡的速度和穩定性上會有更好的表現。

    在藍牙方面,F7 Ultra 配備了最新的藍牙 6.0,而 Note 14 Pro+ 則支持藍牙 5.4,這在日常使用中影響不大,但在連接多設備時,F7 Ultra 的藍牙版本將提供更好的兼容性和穩定性。

    在電池方面,F7 Ultra 擁有 5300 mAh 的電池容量,支持 120W 有線快充和 50W 無線快充,能夠在短時間內充滿電。而 Note 14 Pro+ 的電池容量為 5110 mAh,支持 120W 有線快充,雖然電池容量稍小,但充電速度相當迅速。這意味著在充電效率上,兩款手機的表現都非常出色。

    總結

    綜合以上比較,小米 POCO F7 Ultra 在顯示效果、效能、攝影功能和充電技術上均優於小米 Redmi Note 14 Pro+ 5G,特別是在高解析度顯示和強勁的處理器性能方面,F7 Ultra 更能滿足高端用戶的需求。然而,Redmi Note 14 Pro+ 也有其獨特的優勢,如 2 億像素的主相機和多樣的顏色選擇,適合對於日常使用有不同需求的用戶。

    因此,對於追求高性能和攝影需求的用戶來說,小米 POCO F7 Ultra 是更佳的選擇;而對於注重拍攝解析度和性價比的用戶,小米 Redmi Note 14 Pro+ 5G 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最終的選擇還是取決於用戶的個人需求和使用習慣。

    【評測】小米 POCO F7 Ultra
    【評測】小米 Redmi Note 14 Pro+ 5G

    Pixel Weather 更新搜索功能 允許即時查看城市而非自動保存

    最近的一次伺服器端更新改變了 Pixel Weather 的搜索功能,現在不再自動添加或保存城市。這一變化是在本月早些時候推出的新版本之後進行的。

    在最初推出時,Pixel Weather 主頁上的大型圓形浮動操作按鈕(FAB)顯示為「加號」。用戶搜索城市並點擊後,該城市會自動添加到列表中。

    現在,FAB 變更為顯示放大鏡圖標,這標誌著新的搜索行為。用戶點擊搜索結果後,僅能查看該位置,而不會自動添加到列表中。如果需要快速添加城市,可以點擊右側或城市視圖的右上角的新「加號」按鈕。

    過去的自動添加行為導致用戶保存了許多一次性的位置,最終需要手動刪除,結果往往是長長的未來不會再次訪問的地點列表。

    這一新的搜索行為似乎是最近幾天隨著 Pixel Weather 版本 1.0.20250127.729684887 推出的伺服器端更新。該版本在三月初已經添加了城市「保存」按鈕,並在 10 天預報卡上增加了日期顯示。

    【教學】免費使用 ChatGPT-4 的 6 個方法

    【說明】4 個方法,讓你的 iPhone / Android 在香港無需 VPN 就能用 ChatGPT

    【教學】如何在香港申請 Google Gemini 及訂閱 Google Gemini Advanced

    【整理】Google Gemini 語音指令:發 WhatsApp、開 Apps、打電話等等

    Google 將 Android 開發轉為內部運作,專注於人工智能發展

    Google 正在逐步將 Android 開發轉為內部運作,這一變化標誌著該公司將重心從 Android 轉向人工智能領域。根據 Android Authority 的報導,Google 計劃完全將 Android 的開發過程內部化,實質上是將 Android 源代碼私有化。

    這一變化對 Google 來說是個利好消息,因為這樣可以簡化 Android 的開發過程,無需再管理兩套源代碼,也不必在開發新版本時面對外界的反饋。對用戶而言,這意味著在開發過程中不會出現兩個版本的 Android,避免了用戶在內部版本與公開的 Android 開源項目(AOSP)之間的混淆。AOSP 是任何人和製造商都可以使用的公開版本,而 Google 會將內部版本提供給簽有 Google 移動服務(GMS)協議的品牌。

    這一變化也反映了 Google 內部優先事項的轉變,該公司正將重心轉向人工智能在其各種軟件平台上的應用。Gemini 現在是公司的主要推廣項目。去年在 Google I/O 2024 上已經顯示出這一目標,尤其是在硬件和軟件團隊合併成為一個綜合的「平台和設備」團隊之後。會議後一個月,Google 宣佈曾任 Android 工程副總裁的 David Burke 將轉為顧問職位,結束了他長達 14 年的 Android 平台管理。

    將 Android 開發轉為內部運作不應對平台產生太大影響。根據主分析師 Carolina Milanesi 的說法,這一變化在資源分配上是合理的,對於消費者而言,Android 平台的主要功能不會有重大變化。最大的不同在於 Google 與沒有 GMS 協議的開發者之間的互動。Milanesi 表示,「開發者可能對未來的更新了解較少,但他們的訪問權限最終不會改變。」

    截至目前,Google 尚未公開發佈有關此變化的消息,但該公司已確認將沿著這一方向發展。這很可能是因為對 Android 用戶而言,並不會有太大變化。隨著 Google 不會在源代碼準備好之前向公眾釋放過多信息,Android 博客上的代碼探索活動可能會減少。這可能會讓一些開發者感到不便,但對於普通 Android 用戶來說,並不會造成困擾。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BlackBerry 品牌或將重返智能手機市場

    在 2020 年 2 月,中國製造商 TCL 在獲得 BlackBerry 名稱授權並發佈了如 BlackBerry KEYone、BlackBerry KEY2、BlackBerry KEY2 LE 和 BlackBerry Motion 等型號後,決定不再嘗試說服消費者相信基於 Android 的 BlackBerry 手機能夠在智能手機行業中競爭。當人們認為這個曾經標誌性的 BlackBerry 品牌已經消亡時,一家公司突然出現,試圖拯救這個品牌。

    六個月後,2020 年 8 月,一家名為 Onward Mobility 的公司表示已與 BlackBerry 達成協議,將在 2021 年上半年推出新的智能手機,這些手機將是首款支持 5G 的 BlackBerry 手機。然而,2021 年過去後並未推出任何新型 BlackBerry 手機,似乎已經預示著未來的走向。2022 年 2 月,BlackBerry 將其移動專利以 6 億美元出售;兩週後,Onward Mobility 確認其推出 5G 手機的夢想已經結束。

    目前,另一家公司計劃在 Onward Mobility 停止的地方繼續前進,旨在將 BlackBerry 名稱帶回智能手機市場,並提供支持 5G 的 BlackBerry 手機,並配備實體 QWERTY 鍵盤。

    根據一位 Reddit 用戶的說法,他的公司簽署了保密協議,因此無法透露這家位於英國的公司的名稱,也無法展示首款 5G BlackBerry 手機的設計。他表示已收到該公司的提案文件,並截取了顯示設計和一些規格的幻燈片截圖。需要注意的是,這位 Reddit 用戶編輯了截圖,以免因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而遭到麻煩。

    根據該帖文,這家初創公司正在談判獲得 BlackBerry 專利的獨家授權。該初創公司首款 BlackBerry 手機的規格預計將包括:

    顯示屏 RAM 存儲 鍵盤 連接性 AI 功能 操作系統
    AMOLED 顯示屏(未知尺寸) 12GB RAM 256GB/512GB 電容式實體 QWERTY 鍵盤 5G 連接 生成式 AI 功能 Android 15

    據悉,該公司有一個產品路線圖,包含多款配備實體 QWERTY 鍵盤的產品,但目前尚未提及具體時間表,推測首款手機的推出仍然需要幾年的時間。此外,目前擁有 BlackBerry 移動專利的公司是 Malikie Innovations,其網站表示願意授權其從 BlackBerry 購買的 32,000 項專利。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AWS Client VPN 增加路由和授權規則配額

    AWS 今日宣布,將 AWS Client VPN 的配額進行擴增,每個目標網絡關聯的路由數量上限提高至 100 個,並將每個終端節點的授權規則上限擴大至 200 個。

    AWS Client VPN 提供安全的 VPN 連接管理,涵蓋網絡路由和訪問控制。此前的默認配額為每個關聯 10 個路由和每個終端節點 50 條授權規則。隨著配額的提升,現在企業可為每個關聯配置多達 100 個路由,並為每個終端節點配置多達 200 條規則。這一改變使得採用分布式架構的企業能夠為開發、暫存和生產環境中的多個子網定義特定的路由路徑,從而增強靈活性並對網絡流量進行更精細的控制。

    這些新配額將作為默認配置,自動應用於所有新的及現有的客戶端 VPN 終端節點,且無需額外費用。此項增強功能已在所有正式推出 AWS Client VPN 的 AWS 區域提供。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一㩒即做: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

    Nintendo 新遊戲特性透露「Switch 2 版」遊戲即將推出

    Nintendo 在未計劃的日子裡揭示了有關 Switch 2 遊戲的新資訊。在今日的 Nintendo Direct 直播後,該公司在其有關新虛擬遊戲卡借貸系統的網頁上透露了「Switch 2 版」遊戲的存在。

    即將於下個月推出的虛擬遊戲卡系統允許家庭成員之間分享數字遊戲,使這些遊戲享有類似於可在系統間互換的實體卡帶的好處。然而,Nintendo 的細則透露了其他資訊:

    內容 詳情
    兼容系統 必須與 Nintendo 帳戶連結以使用虛擬遊戲卡
    專屬遊戲 Nintendo Switch 2 專屬遊戲及 Nintendo Switch 2 版遊戲僅可在 Nintendo Switch 2 系統上加載

    Nintendo Switch 2 的專屬標題無法在舊系統上運行並不令人驚訝;然而,「Switch 2 版」遊戲的提及讓人對 Nintendo 的計劃有了更多了解,該計劃旨在區分原版 Switch 與(可能在圖形上有所增強的)Switch 2 標題。

    雖然 Nintendo 表示 Switch 2 將具備向下兼容舊標題的功能,但目前尚不清楚其具體計劃。Nintendo 可能會效仿 PlayStation 和 Microsoft 的做法,讓 PS4 遊戲升級為「PS5 增強版」,或採用智能交付系統根據使用的 Xbox One 或 Series X / S 下載特定版本。也有可能會推出獨立的增強版本遊戲,這些版本在 Switch 2 上運行效果更佳,並單獨銷售。

    距離了解「Nintendo Switch 2 版」遊戲的具體運作方式不遠,該公司的 Switch 2 Direct 發表會將於 4 月 2 日舉行。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一㩒即做: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

    Apple 即將推出的可摺疊 iPhone 的六個關鍵資訊

    有關可摺疊 iPhone 的傳聞已持續近十年,預計該設備將於 2026 年問世。雖然還需等待幾個月,但目前所聽到的消息似乎相當正面。

    Apple 希望該設備能夠實現無摺痕設計。為了滿足這一目標,Apple 花費了數年時間來設計可摺疊 iPhone,旨在消除大多數可摺疊智能手機上常見的摺痕。Apple 的目標是達到完全無摺痕的外觀,以免用戶在使用時受到顯示屏中間可見線條的干擾。

    根據多方傳聞,Apple 曾經試驗過多種設計。去年有報導稱,Apple 可能會採用類似 Galaxy Z Flip 的翻蓋設計,但目前看來,Apple 的首款可摺疊 iPhone 將採用類似 Galaxy Z Fold 的書本式設計。由於 iOS 尚未為橫向顯示進行設計,因此這將需要進行重大的軟件更新。據傳聞,Apple 正在重新設計 iOS 19、iPadOS 19 和 macOS 16,以便在不同平台之間保持一致,這種設計將有助於在垂直和橫向顯示之間無縫切換。

    在尺寸方面,當該設備關閉時,傳聞中的可摺疊 iPhone 將擁有 5.5 吋的外部顯示屏,這比當前起始於 6.1 吋的 iPhone 型號要小。然而,當打開時,顯示屏將達到 7.8 吋,與舊款 7.9 吋的 iPad mini 相差不遠。可以想像,當 iPad mini 橫向放置時,或將兩部 6.1 吋的 iPhone 並排放置,便能夠大致了解顯示屏的大小。

    該設備的厚度也會有所變化。Apple 將在可摺疊 iPhone 中使用一些 iPhone 17 Air 的技術,打開時厚度可能僅為 4.8mm,這比 Apple 目前最薄的設備 12.9 吋 iPad Pro 的 5.1mm 還要薄。然而,關閉時的厚度將在 9mm 至 9.5mm 之間,顯得略為厚重。

    關於指紋識別,Apple 分析師 Ming-Chi Kuo 提到,Apple 可能會使用 Touch ID 電源按鈕,而非 Face ID。如果 Apple 無法將前置 TrueDepth 相機模組縮小到可接受的厚度,則 Touch ID 將成為替代方案。

    可摺疊智能手機的價格一般不菲,Apple 的版本也不例外,傳聞價格將在 $2,000 至 $2,500 之間,約合 HK$ 15,600 至 HK$ 19,500。

    目前的這些消息僅為傳聞,隨著設備發佈的日期逐漸接近,信息可能會有所變動。儘管目前的細節開始明朗,但仍可能在推出前發生變化。考慮到 Apple 最近的表現,該設備可能最終不會發佈。

    預計可摺疊 iPhone 將在 2026 年底前問世,未來幾個月內可能會有更多相關消息公布。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一㩒即做: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

    OpenAI 需於年底前完成盈利轉型以獲得全額 400 億美元資金

    OpenAI 必須在年底前轉型為盈利公司,以確保全額 400 億美元資金的獲得,該資金由 SoftBank 主導,目前正在籌集的最後階段。根據知情人士的說法,如果 OpenAI 無法在年底前完成轉型,SoftBank 可能會將資金規模縮減至 200 億美元。《華爾街日報》首先報導了這一消息。

    這一要求將為 OpenAI 的複雜轉型設定加速的最後期限。該公司在與投資者的最後一輪融資中已經面臨兩年的期限。

    該初創公司表示,轉型為盈利實體是獲得開發最佳人工智能模型所需資本的必要條件。OpenAI 尚未對路透社的置評請求作出回應。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一㩒即做: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

    Galaxy S25 首月銷售表現超越 Galaxy S24,但預訂後日均銷量下滑

    根據最新的研究數據,Samsung 在 Galaxy S25 的發佈後取得了顯著的銷售成績。報告指出,Galaxy S25 的首月銷售量超過了 4.56 百萬部,這一數字是上一代 Galaxy S24 系列的三倍多。然而,數據同時顯示,在預訂期結束後的日均銷售量方面,Galaxy S24 的表現卻優於 Galaxy S25。

    以下是 Galaxy S25 系列的銷售數據概覽:

    型號 首月銷售量 價格 (USD / HKD)
    Galaxy S25 4.56 百萬部 $799 / 約 HK$ 6,226
    Galaxy S25 Ultra 最高銷售 $1,199 / 約 HK$ 9,351

    這些數據顯示,儘管 Galaxy S25 在首月的銷售表現令人印象深刻,但在預訂期結束後,其日均銷售量卻未能持平於前一代產品,顯示出市場需求的變化。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一㩒即做: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

    Blackstone 考慮小額投資 TikTok 美國業務分拆計劃

    根據知情人士的消息,私募股權公司 Blackstone 正在評估對 TikTok 美國業務進行小額少數股權投資的可能性。

    Blackstone 正在與中國母公司 ByteDance 的現有非中國股東進行討論,這些股東包括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 和 General Atlantic,計劃共同出資以競標 TikTok 的美國業務。這個團隊已經成為主要競爭者。他們的提議是將 TikTok 的美國業務分拆為一個獨立實體,並將中國股東在新業務中的持股比例降低到美國法律要求的 20% 以下。

    TikTok、General Atlantic 和 Blackstone 均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而 Susquehanna 也未對相關評論請求作出回應。

    自去年通過一項獲得壓倒性兩黨支持的法律以來,這款應用的命運一直懸而未決。該法律要求 ByteDance 在 1 月 19 日之前出售 TikTok,否則將面臨基於國家安全的禁令。

    在 1 月,TikTok 在美國暫時下線,因為最高法院支持了禁令,但在幾天後,美國總統 Donald Trump 上任並將法律的執行推遲至 4 月 5 日後,TikTok 便再次恢復運作。

    Trump 表示他可能會進一步延長該截止日期,並提到可能會減少對中國的關稅,以促成交易。美國副總統 JD Vance 表示,他預期在 4 月截止日期之前將達成解決應用擁有權的協議。

    ByteDance 和其投資者尚未透露為收購中國股東的股份而需要的具體投資金額,以滿足美國法律的要求。

    根據 TikTok 去年的法律文件,全球投資者擁有約 58% 的 ByteDance,而該公司的中國創始人張一鳴擁有 21%,不同國籍的員工,包括約 7,000 名美國員工,擁有剩餘的 21%。

    白宮在這一備受關注的交易談判中參與程度前所未有,實際上扮演了投資銀行的角色。

    根據路透社和其他媒體在 1 月的報導,特朗普政府正在制定一項 TikTok 計劃,將涉及 Oracle 和一些現有的 ByteDance 投資者,以便控制該應用的運營。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一㩒即做: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

    Google 向所有免費用戶推出 Gemini 2.5 Pro (實驗版本)

    在一個意外的決定中,Google 於星期六宣布將其最新的 2.5 Pro (實驗版本) 模型推廣至所有免費的 Gemini 應用程式用戶。

    Gemini 2.5 Pro (實驗版本) 於星期二首次宣布,這是 Google 最智能的 AI 模型,具備思考能力,未來所有公司的模型都將具備推理能力。

    最初,該模型僅對 Gemini Advanced 訂閱者開放,Google One AI Premium 的訂閱費用為 $19.99 / 約 HK$ 155.81 每月。

    在星期六下午,Google 宣布已決定從今天開始,將 Gemini 2.5 Pro (實驗版本) 推廣至所有 Gemini 用戶。

    目前,該模型已在 gemini.google.com 上廣泛可用,並將很快推出至移動設備。

    Google 表示希望“能夠讓更多人盡快使用我們最智能的模型。”目前,Gemini 2.5 Pro (實驗版本) 在 LMArena 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並在數學和科學基準測試中表現突出。Google 也在努力提升其高級編碼性能。

    【教學】免費使用 ChatGPT-4 的 6 個方法

    【說明】4 個方法,讓你的 iPhone / Android 在香港無需 VPN 就能用 ChatGPT

    【教學】如何在香港申請 Google Gemini 及訂閱 Google Gemini Advanced

    【整理】Google Gemini 語音指令:發 WhatsApp、開 Apps、打電話等等

    YouTube 測試關閉不常觀看頻道的通知功能

    YouTube 正在進行一項新測試,將關閉部分頻道的推送通知,這可能導致用戶錯過已訂閱的提醒。根據官方 TeamYouTube 社區的公告,此次測試針對那些用戶已將通知設置為「全部」,但卻經常不打開這些通知的頻道。

    這項測試不會影響那些不常更新內容的頻道,TeamYouTube 的成員 Rob 指出:

    在這次實驗中,對於那些最近未與頻道互動的觀眾,即使已收到最新的推送通知,將不再收到這些通知。用戶仍然可以通過 YouTube 應用內的通知收件箱查看通知。頻道的推送通知不會受到不頻繁上傳內容的影響。對於那些已啟用推送通知的活躍觀眾,仍將繼續接收通知(無變動)。

    目前尚不清楚用戶是否會有任何跡象顯示他們錯過了通知,而由平台管理通知的做法似乎也不太正常。

    Rob 表示:「當觀眾關閉 YouTube 的所有通知時,所有創作者都無法接觸到即使是在應用外最活躍的觀眾。這項實驗的目標是幫助我們找到減少這一問題的方法。」過多的通知確實可能令人厭煩,但也有可能一些觀眾希望即使不立即觀看,也能看到他們喜愛頻道的更新。

    這次測試僅為「小型實驗」,但目前尚未提及這項測試將持續多久或是否會擴展至更多用戶。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一㩒即做: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

    【手機比較】小米 POCO F7 Ultra 與 小米 POCO X7 Pro: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小米 POCO F7 Ultra 與 小米 POCO X7 Pro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小米在智能手機市場上一直以來都以高性價比著稱,旗下的 POCO 系列更是吸引了不少用戶的目光。最近,小米發佈了兩款新機型:小米 POCO F7 Ultra 和小米 POCO X7 Pro。這兩款手機在性能、顯示、攝影等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優勢,本文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詳細比較,幫助消費者在選擇時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比較項目小米 POCO F7 Ultra小米 POCO X7 Pro
    網絡(Network)GSM / HSPA / LTE / 5GGSM / HSPA / LTE / 5G
    處理器(CPU)Qualcomm SM8750-AB Snapdragon 8 Elite (3 nm)Mediatek Dimensity 8400 Ultra (4 nm)
    屏幕尺寸與類型(Display Size and Type)6.67 吋 AMOLED, 120Hz, 1440 x 3200 像素6.67 吋 AMOLED, 120Hz, 1220 x 2712 像素
    作業系統與平台(Platform)Android 15, HyperOS 2Android 15, HyperOS 2
    記憶體(Memory)256GB 12GB RAM, 512GB 16GB RAM256GB 8GB RAM, 256GB 12GB RAM, 512GB 12GB RAM
    主相機(Main Camera)50 MP + 50 MP + 32 MP50 MP + 8 MP
    前置相機(Selfie Camera)32 MP20 MP
    無線網絡(WLAN)Wi-Fi 802.11 a/b/g/n/ac/6e/7Wi-Fi 802.11 a/b/g/n/ac/6
    NFC是(市場/地區依賴)
    藍牙(Bluetooth)6.05.4/6.0
    3.5mm 耳機孔(3.5mm Jack)
    充電技術(Charging)120W 有線, 50W 無線90W 有線
    感應器(Sensors)指紋(超聲波)、加速計、接近感應器、陀螺儀、指南針指紋(光學)、加速計、陀螺儀、接近感應器、指南針

    屏幕與顯示比較

    小米 POCO F7 Ultra 和小米 POCO X7 Pro 均配備 6.67 吋的 AMOLED 顯示屏,支持 120Hz 的刷新率,這使得兩款手機在流暢度上表現相當出色。然而,在解析度方面,F7 Ultra 的 1440 x 3200 像素顯然優於 X7 Pro 的 1220 x 2712 像素,這意味著 F7 Ultra 在顯示細節和清晰度上會有更好的表現。此外,F7 Ultra 的峰值亮度可達 3200 nits,相比之下,X7 Pro 的峰值亮度為 3200 nits,但在日常使用中,F7 Ultra 的高亮度表現會更為突出,特別是在戶外環境下。

    在顏色表現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68 億色,並且都具備 Dolby Vision 和 HDR10+ 的功能,這使得它們在觀看影片和遊戲時都能提供更為豐富的色彩和對比度。總的來說,F7 Ultra 在顯示效果上略勝一籌,特別是在解析度和亮度方面。

    效能比較

    在處理器方面,小米 POCO F7 Ultra 搭載 Qualcomm SM8750-AB Snapdragon 8 Elite(3 nm),而 POCO X7 Pro 則使用 Mediatek Dimensity 8400 Ultra(4 nm)。從技術上來看,Snapdragon 8 Elite 的性能更為強勁,特別是在高負載的遊戲和多任務處理上,F7 Ultra 將能提供更流暢的體驗。

    在 RAM 配置上,F7 Ultra 提供了 12GB 和 16GB 的選擇,而 X7 Pro 則有 8GB 和 12GB 的選擇。這意味著在高效能需求的情況下,F7 Ultra 的 16GB RAM 將能更好地應對多任務處理和大型遊戲的需求。儘管 X7 Pro 的 8GB RAM 也能夠滿足日常使用,但在極端情況下,F7 Ultra 的優勢會更加明顯。

    在存儲方面,兩款手機均不支持擴展存儲,但都提供了 256GB 和 512GB 的內部存儲選擇,這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已經足夠。因此,在效能表現上,F7 Ultra 無疑是更具優勢的選擇。

    攝影功能比較

    在攝影方面,小米 POCO F7 Ultra 配備了三鏡頭系統,包括 50 MP 主鏡頭、50 MP 望遠鏡頭和 32 MP 超廣角鏡頭,這使得它在拍攝靈活性和畫質上都具備了相當的優勢。特別是其 50 MP 望遠鏡頭支持 2.5 倍光學變焦,這對於拍攝遠景或細節特寫非常有幫助。

    相比之下,POCO X7 Pro 的主鏡頭同樣為 50 MP,但僅配備 8 MP 的超廣角鏡頭,這在拍攝多樣性上略顯不足。雖然 X7 Pro 的攝影功能仍然能夠滿足日常需求,但在專業攝影或高要求的拍攝場景下,F7 Ultra 的表現將更為出色。

    在前置相機方面,F7 Ultra 的 32 MP 相機相比 X7 Pro 的 20 MP 相機,能夠提供更高的自拍畫質和細節,這對於喜愛自拍的用戶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連接性與其他功能比較

    在連接性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5G 網絡,並且具備 NFC 功能,這使得它們在支付和數據傳輸上都非常便利。然而,在無線網絡方面,F7 Ultra 支持 Wi-Fi 802.11 a/b/g/n/ac/6e/7,而 X7 Pro 則僅支持到 Wi-Fi 802.11 a/b/g/n/ac/6,這意味著 F7 Ultra 在無線網絡的速度和穩定性上會有更好的表現。

    在藍牙方面,F7 Ultra 配備了最新的藍牙 6.0,而 X7 Pro 則支持藍牙 5.4/6.0,這在日常使用中影響不大,但在連接多設備時,F7 Ultra 的藍牙版本將提供更好的兼容性和穩定性。

    在電池方面,F7 Ultra 擁有 5300 mAh 的電池容量,支持 120W 有線快充和 50W 無線快充,能夠在短時間內充滿電。而 X7 Pro 的電池容量為 6000 mAh,支持 90W 有線快充,雖然電池容量更大,但充電速度相對較慢。這意味著在充電效率上,F7 Ultra 更具優勢。

    總結

    綜合以上比較,小米 POCO F7 Ultra 在顯示效果、效能、攝影功能和充電技術上均優於小米 POCO X7 Pro,特別是在高解析度顯示和強勁的處理器性能方面,F7 Ultra 更能滿足高端用戶的需求。然而,X7 Pro 也有其獨特的優勢,如更大的電池容量和多樣的顏色選擇,適合對於日常使用有不同需求的用戶。

    因此,對於追求高性能和攝影需求的用戶來說,小米 POCO F7 Ultra 是更佳的選擇;而對於注重電池續航和性價比的用戶,小米 POCO X7 Pro 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最終的選擇還是取決於用戶的個人需求和使用習慣。

    【評測】小米 POCO F7 Ultra
    【評測】小米 POCO X7 Pro

    Elon Musk 的 xAI 購併 X 以促進 AI 與社交媒體的融合

    Elon Musk 所擁有的 X(前身為 Twitter)已被他的 AI 公司 xAI 購併。這一消息由 Musk 在其 X 帳戶上發佈,透露此次交易為全股票交易,將 xAI 的估值定為 800 億美元(約 HK$ 6,240 億),而 X 的估值為 330 億美元(約 HK$ 2,574 億),考慮到 120 億美元的負債。

    X 在 2022 年被 Musk 購得,當時價格約為 440 億美元(約 HK$ 3,432 億),但因多種原因而面臨爭議。Musk 表示,X 與 xAI 的結合將釋放出巨大潛力,因為這將「融合 xAI 的先進 AI 能力與 X 的廣泛影響力」。

    以下是 Musk 的完整發佈內容:

    xAI 已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購 X。此次交易將 xAI 的估值定為 800 億美元(約 HK$ 6,240 億),而 X 的估值為 330 億美元(約 HK$ 2,574 億)。

    自成立以來,xAI 迅速成為全球領先的 AI 實驗室之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建設模型和數據中心。X 是數字公共廣場,擁有超過 6 億活躍用戶,這些用戶在此尋找即時的真實信息。在過去兩年中,X 已轉變為全球最有效率的公司之一,為未來可持續增長奠定了基礎。

    xAI 與 X 的未來息息相關。今天,我們正式踏出結合數據、模型、計算、分發和人才的步伐。這一結合將釋放出巨大潛力,通過融合 xAI 的先進 AI 能力與 X 的廣泛影響力,為數十億人提供更智能、更有意義的體驗,同時堅持我們追求真相和推進知識的核心使命。這將使我們能夠建立一個不僅反映世界而且積極促進人類進步的平台。

    Musk 表示,對於 xAI 和 X 每一位員工的全心投入表示感謝,並強調這僅僅是開始。感謝大家的持續支持與合作。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說明】什麼是矽碳電池?這是手機新電源?優點與缺點

    鋰離子電池已經為我們的設備提供動力超過三十年,並且自此以來不斷演變。然而,這項技術在充電容量方面幾乎達到了飽和點,因此是時候尋找替代方案了。矽碳電池應運而生。這些電池密度更高,能夠儲存更多的電量,為設備提供更長的使用時間,同時保持或甚至縮小這些設備的外形。以下是關於它們的一切資訊。

    矽碳電池是什麼?

    矽碳電池是便攜式電池供電設備中的最新創新,主要應用於智能手機。它們比鋰離子電池更密集,在陽極中儲存更多電量,尺寸幾乎與常規鋰離子電池相似,甚至更纖薄。

    小米 14 矽碳電池的宣傳圖片
    圖片來源:小米

    通過利用矽碳電池技術,製造商可以在不妥協設備整體外形的情況下,將更大容量的電池納入其設備中。由於其密度,這些電池可以儲存約25% 更多的電量。因此,從技術上講,與 5,000 mAh 鋰離子電池尺寸相同的矽碳電池可提供高達 6,200 mAh 的電力。

    雖然鋰離子電池的最大理論密度約為 387 WH/kg,但矽碳電池可以遠超過這一門檻,達到600 WH/kg。純矽的儲存能力為 3500 WH/kg,但這會導致快速膨脹。因此,引入碳以穩定材料。

    矽碳電池如何運作?

    儘管名稱如此,矽碳電池的基本原理仍然沒有變化。它們仍然將鋰離子轉移到陰極以產生電荷。然而,這些電池使用的是矽碳複合材料,而不是石墨陽極。由於其密度更高並能儲存更多的電量,整體尺寸保持不變,而容量卻增加了。

    放電和充電矽碳電池
    圖片來源:東芝(編輯:Abubakar Mohammed / Beebom)

    矽碳電池密度更高的原因在於用於製作陽極的元素不同。在鋰離子電池中,鋰離子儲存在石墨陽極中,並在石墨烯層之間滑動。石墨烯能儲存的最大鋰離子數量的比例為 1:6。矽碳複合材料可以每 3 個矽原子儲存 15 個鋰原子

    如果不熟悉電池的工作原理,儲存在陽極中的鋰離子會移動到陰極,陰極通常由鋰基金屬氧化物製成,主要是鋰鈷氧化物。當使用設備時,這些離子從陽極移動到陰極,產生所有組件運行所需的能量。

    然而,當插入手機進行充電時,充電器的電流會迫使陰極中的鋰離子移動到陽極。鋰離子電池和矽碳電池的整體特性保持不變——它們在沒有記憶效應的情況下可以持續超過一千次充電循環,並且重量輕便。

    矽碳電池的優勢

    主要優勢在於,由於矽碳複合材料的密度更高,製造商可以在相對纖薄的電池中儲存更多的電力。由於矽碳電池使用矽碳陽極,缺少石墨層意味著它們可以更快地充電,並以約 80W 或更高的效率進行充電,而無需多電池配置。

    最後,由於密度更高的電池能儲存更多電量,製造商可以在具有更小或更纖薄外形的設備中製造更大或更高容量的電池。這確保用戶不必在設計動態上做出妥協。

    OPPO Find N5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成功減少了設備的厚度,同時將整體電池容量提高了驚人的 15%(4,850 mAh 對 5,600 mAh)。

    矽碳與鋰離子:有什麼不同?

    矽碳和鋰離子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是陽極材料。鋰離子電池使用石墨,其充電儲存容量自鋰離子電池推出以來僅有所改善。然而,它的密度遠低於矽碳,而更快的充電需要多電池佈局。以下是一個表格以便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

    規格矽碳鋰離子(石墨)
    陽極材料矽碳複合材料石墨
    理論密度約 600 Wh/kg約 387 Wh/kg
    充電速度更快較慢,需要多電池配置以實現更快充電
    電壓範圍3.2V – 4.4V3.0V – 4.2V
    尺寸和重量密度更高且可能更纖薄標準尺寸
    熱穩定性更好中等
    循環壽命超過 1,000 次循環超過 1,000 次循環
    充電儲存容量比鋰離子多 20-30%標準

    矽碳與碳化矽有何不同?

    您可能見過人們將這些術語互換使用,如果他們對底層技術不熟悉,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看到 MKBHD 在他的 Galaxy S25 Ultra 評測中犯同樣的錯誤令人驚訝,尤其是他還評測電動汽車。儘管矽碳和碳化矽都與電池和充電有關,但它們本質上是不同的東西。

    矽碳用於電池,而碳化矽主要用於電源供應,如充電器、逆變器和其他配件。碳化矽更接近於氮化鎵或 GaN,正如行業所稱的,主要用於智能手機充電器。現在將其擴展到滿足工業電源需求或汽車的快速充電器。這就是碳化矽的用途,因為它具有卓越的電壓處理能力和更好的熱導電性。

    使用矽碳電池的手機

    許多智能手機品牌,如 OnePlus、小米、Realme、OPPO 和榮耀,已經轉向矽碳電池。這包括最新的OnePlus 13(評測)儘管比其前身纖薄,但仍配備 6,000 mAh 的電池。同樣,Tecno 的 Spark Slim 設備擁有 5200 mAh 的電池,儘管厚度僅為5.75 mm,這要歸功於新技術。OPPO Find N5 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利用矽碳電池創造了一款極其纖薄的可折疊設備。

    手持 Tecno Spark Slim 的照片,拍攝於 MWC 2025
    Tecno Spark Slim 在 MWC 2025

    儘管中國製造商目前在這方面引領潮流,但至少還需要一到兩年時間,矽碳電池才能進入像 Pixel 和三星這樣的品牌。即將推出的 Galaxy S25 Edge 不會使用這項電池技術,這令人失望,理想情況下三星應該推遲發布以便使用這項技術。然而,報導顯示,韓國巨頭可能會在明年開始使用這些電池。

    矽碳電池是否更環保?

    雖然我們很想探討矽碳相對於鋰離子的環境好處,但並沒有足夠的信息來支持我們的說法。一方面,矽在地球上豐富且無處不在,這使其環保。但用於這些電池的二氧化矽必須是最純淨的形式,這需要大量的能量。

    更不用說,這項技術仍然使用鋰和鈷,且提取這些元素需要大量的水。因此,儘管矽碳可能對環境略微更好,但它並不完全好

    對於矽碳電池,您有什麼看法?請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矽碳電池有哪些缺點?

    在消費者方面,矽碳電池並沒有任何重大缺點。大多數挑戰在於製造商方面,例如價格、潛在的膨脹問題、市場採用等。目前為止,它們的應對方式非常出色。

    矽碳電池是否使用更長時間?

    目前沒有足夠的實際證據表明矽碳電池的使用壽命比鋰離子電池更長。理論上,由於它們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應該會更長。

    為什麼三星不使用矽碳電池?

    主要原因是這項技術相當新,三星因為銷售的智能手機數量較多而保持謹慎。該公司希望對技術進行充分測試,以確保安全。

    【開箱評價】B4travel Plus 日本電話卡 7日 10GB / 【詳解】什麼是 ICCID 號碼?查詢方法,香港 SIM 卡背後的網絡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