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65

Elon Musk 的 xAI 購併 X 以促進 AI 與社交媒體的融合

Elon Musk 所擁有的 X(前身為 Twitter)已被他的 AI 公司 xAI 購併。這一消息由 Musk 在其 X 帳戶上發佈,透露此次交易為全股票交易,將 xAI 的估值定為 800 億美元(約 HK$ 6,240 億),而 X 的估值為 330 億美元(約 HK$ 2,574 億),考慮到 120 億美元的負債。

X 在 2022 年被 Musk 購得,當時價格約為 440 億美元(約 HK$ 3,432 億),但因多種原因而面臨爭議。Musk 表示,X 與 xAI 的結合將釋放出巨大潛力,因為這將「融合 xAI 的先進 AI 能力與 X 的廣泛影響力」。

以下是 Musk 的完整發佈內容:

xAI 已以全股票交易方式收購 X。此次交易將 xAI 的估值定為 800 億美元(約 HK$ 6,240 億),而 X 的估值為 330 億美元(約 HK$ 2,574 億)。

自成立以來,xAI 迅速成為全球領先的 AI 實驗室之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建設模型和數據中心。X 是數字公共廣場,擁有超過 6 億活躍用戶,這些用戶在此尋找即時的真實信息。在過去兩年中,X 已轉變為全球最有效率的公司之一,為未來可持續增長奠定了基礎。

xAI 與 X 的未來息息相關。今天,我們正式踏出結合數據、模型、計算、分發和人才的步伐。這一結合將釋放出巨大潛力,通過融合 xAI 的先進 AI 能力與 X 的廣泛影響力,為數十億人提供更智能、更有意義的體驗,同時堅持我們追求真相和推進知識的核心使命。這將使我們能夠建立一個不僅反映世界而且積極促進人類進步的平台。

Musk 表示,對於 xAI 和 X 每一位員工的全心投入表示感謝,並強調這僅僅是開始。感謝大家的持續支持與合作。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說明】什麼是矽碳電池?這是手機新電源?優點與缺點

鋰離子電池已經為我們的設備提供動力超過三十年,並且自此以來不斷演變。然而,這項技術在充電容量方面幾乎達到了飽和點,因此是時候尋找替代方案了。矽碳電池應運而生。這些電池密度更高,能夠儲存更多的電量,為設備提供更長的使用時間,同時保持或甚至縮小這些設備的外形。以下是關於它們的一切資訊。

矽碳電池是什麼?

矽碳電池是便攜式電池供電設備中的最新創新,主要應用於智能手機。它們比鋰離子電池更密集,在陽極中儲存更多電量,尺寸幾乎與常規鋰離子電池相似,甚至更纖薄。

小米 14 矽碳電池的宣傳圖片
圖片來源:小米

通過利用矽碳電池技術,製造商可以在不妥協設備整體外形的情況下,將更大容量的電池納入其設備中。由於其密度,這些電池可以儲存約25% 更多的電量。因此,從技術上講,與 5,000 mAh 鋰離子電池尺寸相同的矽碳電池可提供高達 6,200 mAh 的電力。

雖然鋰離子電池的最大理論密度約為 387 WH/kg,但矽碳電池可以遠超過這一門檻,達到600 WH/kg。純矽的儲存能力為 3500 WH/kg,但這會導致快速膨脹。因此,引入碳以穩定材料。

矽碳電池如何運作?

儘管名稱如此,矽碳電池的基本原理仍然沒有變化。它們仍然將鋰離子轉移到陰極以產生電荷。然而,這些電池使用的是矽碳複合材料,而不是石墨陽極。由於其密度更高並能儲存更多的電量,整體尺寸保持不變,而容量卻增加了。

放電和充電矽碳電池
圖片來源:東芝(編輯:Abubakar Mohammed / Beebom)

矽碳電池密度更高的原因在於用於製作陽極的元素不同。在鋰離子電池中,鋰離子儲存在石墨陽極中,並在石墨烯層之間滑動。石墨烯能儲存的最大鋰離子數量的比例為 1:6。矽碳複合材料可以每 3 個矽原子儲存 15 個鋰原子

如果不熟悉電池的工作原理,儲存在陽極中的鋰離子會移動到陰極,陰極通常由鋰基金屬氧化物製成,主要是鋰鈷氧化物。當使用設備時,這些離子從陽極移動到陰極,產生所有組件運行所需的能量。

然而,當插入手機進行充電時,充電器的電流會迫使陰極中的鋰離子移動到陽極。鋰離子電池和矽碳電池的整體特性保持不變——它們在沒有記憶效應的情況下可以持續超過一千次充電循環,並且重量輕便。

矽碳電池的優勢

主要優勢在於,由於矽碳複合材料的密度更高,製造商可以在相對纖薄的電池中儲存更多的電力。由於矽碳電池使用矽碳陽極,缺少石墨層意味著它們可以更快地充電,並以約 80W 或更高的效率進行充電,而無需多電池配置。

最後,由於密度更高的電池能儲存更多電量,製造商可以在具有更小或更纖薄外形的設備中製造更大或更高容量的電池。這確保用戶不必在設計動態上做出妥協。

OPPO Find N5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成功減少了設備的厚度,同時將整體電池容量提高了驚人的 15%(4,850 mAh 對 5,600 mAh)。

矽碳與鋰離子:有什麼不同?

矽碳和鋰離子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是陽極材料。鋰離子電池使用石墨,其充電儲存容量自鋰離子電池推出以來僅有所改善。然而,它的密度遠低於矽碳,而更快的充電需要多電池佈局。以下是一個表格以便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

規格矽碳鋰離子(石墨)
陽極材料矽碳複合材料石墨
理論密度約 600 Wh/kg約 387 Wh/kg
充電速度更快較慢,需要多電池配置以實現更快充電
電壓範圍3.2V – 4.4V3.0V – 4.2V
尺寸和重量密度更高且可能更纖薄標準尺寸
熱穩定性更好中等
循環壽命超過 1,000 次循環超過 1,000 次循環
充電儲存容量比鋰離子多 20-30%標準

矽碳與碳化矽有何不同?

您可能見過人們將這些術語互換使用,如果他們對底層技術不熟悉,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看到 MKBHD 在他的 Galaxy S25 Ultra 評測中犯同樣的錯誤令人驚訝,尤其是他還評測電動汽車。儘管矽碳和碳化矽都與電池和充電有關,但它們本質上是不同的東西。

矽碳用於電池,而碳化矽主要用於電源供應,如充電器、逆變器和其他配件。碳化矽更接近於氮化鎵或 GaN,正如行業所稱的,主要用於智能手機充電器。現在將其擴展到滿足工業電源需求或汽車的快速充電器。這就是碳化矽的用途,因為它具有卓越的電壓處理能力和更好的熱導電性。

使用矽碳電池的手機

許多智能手機品牌,如 OnePlus、小米、Realme、OPPO 和榮耀,已經轉向矽碳電池。這包括最新的OnePlus 13(評測)儘管比其前身纖薄,但仍配備 6,000 mAh 的電池。同樣,Tecno 的 Spark Slim 設備擁有 5200 mAh 的電池,儘管厚度僅為5.75 mm,這要歸功於新技術。OPPO Find N5 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利用矽碳電池創造了一款極其纖薄的可折疊設備。

手持 Tecno Spark Slim 的照片,拍攝於 MWC 2025
Tecno Spark Slim 在 MWC 2025

儘管中國製造商目前在這方面引領潮流,但至少還需要一到兩年時間,矽碳電池才能進入像 Pixel 和三星這樣的品牌。即將推出的 Galaxy S25 Edge 不會使用這項電池技術,這令人失望,理想情況下三星應該推遲發布以便使用這項技術。然而,報導顯示,韓國巨頭可能會在明年開始使用這些電池。

矽碳電池是否更環保?

雖然我們很想探討矽碳相對於鋰離子的環境好處,但並沒有足夠的信息來支持我們的說法。一方面,矽在地球上豐富且無處不在,這使其環保。但用於這些電池的二氧化矽必須是最純淨的形式,這需要大量的能量。

更不用說,這項技術仍然使用鋰和鈷,且提取這些元素需要大量的水。因此,儘管矽碳可能對環境略微更好,但它並不完全好

對於矽碳電池,您有什麼看法?請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矽碳電池有哪些缺點?

在消費者方面,矽碳電池並沒有任何重大缺點。大多數挑戰在於製造商方面,例如價格、潛在的膨脹問題、市場採用等。目前為止,它們的應對方式非常出色。

矽碳電池是否使用更長時間?

目前沒有足夠的實際證據表明矽碳電池的使用壽命比鋰離子電池更長。理論上,由於它們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應該會更長。

為什麼三星不使用矽碳電池?

主要原因是這項技術相當新,三星因為銷售的智能手機數量較多而保持謹慎。該公司希望對技術進行充分測試,以確保安全。

【開箱評價】B4travel Plus 日本電話卡 7日 10GB / 【詳解】什麼是 ICCID 號碼?查詢方法,香港 SIM 卡背後的網絡識別

Samsung Galaxy Z Flip 7 FE 設計細節洩露,或將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折疊手機選擇

最近洩露的 Galaxy Z Flip 7 FE 渲染圖顯示,這款折疊手機可能會成為 Galaxy Z Flip 7 的更具價格競爭力選擇。據悉,Samsung 預計於今年中期發佈這款更實惠的翻蓋手機,並將與 Galaxy Z Fold 7 和 Galaxy Z Flip 7 同時亮相。

這些渲染圖由 @OnLeaks 創作,並在 SammyGuru 發佈,基於來自 Samsung 供應鏈的洩露信息。雖然尚未確認,但這些圖像很可能反映了手機的實際外觀。根據資料,Galaxy Z Flip 7 FE 的設計將與去年推出的 Samsung Galaxy Z Flip 6 相似,不過它的厚度會略大於前者。

為了降低價格,Samsung 可能會在 Galaxy Z Flip 7 FE 的材料和內部組件上進行一些成本控制。據傳這款手機可能搭載 Samsung Exynos 2400 處理器,該處理器同樣用於某些 Galaxy S24 型號中。

目前尚不清楚 Galaxy Z Flip 7 FE 的價格將比 Galaxy Z Flip 7 低多少,名稱也尚未確定,可能會簡稱為 Galaxy Z Flip FE。就設計而言,跟隨 Galaxy Z Flip 6 的風格或許並無不妥。根據對 Samsung Galaxy Z Flip 6 的評測,該設計被形容為「堅固」、「精緻」和「耐用」,因此並無太大問題。

有趣的是,Galaxy Z Flip 7 FE 似乎也沿用了 Galaxy Z Flip 6 的顯示屏設計,而今年的旗艦型號 Galaxy Z Flip 7 據傳將配備一個全尺寸的顯示屏,並擴展至相機周圍。此外,關於旗艦型號的另一個傳聞是,它將搭載更大容量的電池。預計所有這些設備將於七月發佈,距離 Galaxy Z Fold 6 和 Galaxy Z Flip 6 的亮相正好一年。

型號 處理器 顯示屏 電池 價格
Galaxy Z Flip 7 FE Samsung Exynos 2400 類似 Galaxy Z Flip 6 待確認 $[待確認] / 約 HK$ [待確認]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Google Keep 為 Android 用戶新增「默認創建文字筆記」選項

在 11 月的重新設計中,Google Keep 為 Android 引入了浮動操作按鈕(FAB)菜單,使筆記創建過程變為兩個步驟。根據最新消息,Google Keep 現在新增了一個選項,允許用戶設置「默認創建文字筆記」。

在設置中,Google Keep 引入了一個「默認創建文字筆記」的開關,該選項默認為關閉。用戶只需輕觸角落的按鈕,即可立即開啟新筆記以開始輸入。若要「創建其他類型的筆記」,則需要長按 FAB。

此次更新中,Google Keep 還恢復了創建音頻筆記的快捷方式。目前,錄音的文字轉語音功能並未發生變化,此功能在上一次重新設計中被移除,用戶需先創建一個筆記才能打開「加號」選單。現有的五項 FAB 菜單顯得稍微高了一些。

Google 自 1 月起開始著手這一新行為設置,目前正在通過伺服器端更新逐步推送。據悉,目前在版本 5.25.102.01.90 的 Google Keep 中已經可以看到這一變化,但目前僅在一部設備上可用。

此外,Google Keep 最近還在設置頁面底部新增了一個「重新加載我的帳戶」按鈕。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手機比較】小米 POCO F7 Pro 與 小米 14T Pro: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小米 POCO F7 Pro 與 小米 14T Pro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小米在智能手機市場上一直以高性價比著稱,尤其是其 POCO 系列和主流系列的手機。最近,小米發佈了兩款新機型:小米 POCO F7 Pro 和小米 15。這兩款手機在性能、攝影、顯示等方面都有著顯著的提升,讓人不禁想要深入比較一下它們的差異與優劣。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對這兩款手機進行詳細比較,幫助消費者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比較項目小米 POCO F7 Pro小米 15
網絡(Network)GSM / HSPA / LTE / 5GGSM / HSPA / LTE / 5G
處理器(CPU)Qualcomm SM8650-AB Snapdragon 8 Gen 3 (4 nm)Qualcomm SM8750-AB Snapdragon 8 Elite (3 nm)
屏幕尺寸與類型(Display Size and Type)6.67 吋 AMOLED, 120Hz6.36 吋 LTPO AMOLED, 120Hz
作業系統與平台(Platform)Android 15, HyperOS 2Android 15, HyperOS 2
記憶體(Memory)256GB 12GB RAM, 512GB 12GB RAM256GB 12GB RAM, 256GB 16GB RAM, 512GB 12GB RAM, 512GB 16GB RAM, 1TB 16GB RAM
主相機(Main Camera)雙鏡頭:50 MP + 8 MP三鏡頭:50 MP + 50 MP + 50 MP
前置相機(Selfie Camera)20 MP32 MP
無線網絡(WLAN)Wi-Fi 802.11 a/b/g/n/ac/6e/7Wi-Fi 802.11 a/b/g/n/ac/6e/7
NFC
藍牙(Bluetooth)5.45.4/6.0
3.5mm 耳機孔(3.5mm Jack)
充電技術(Charging)90W 有線90W 有線, 50W 無線
感應器(Sensors)指紋、加速度計、接近感應器、陀螺儀、指南針指紋、加速度計、接近感應器、陀螺儀、指南針、氣壓計
效能表現(Performance)高效能,適合遊戲與多任務處理高效能,適合日常使用與高強度應用

屏幕與顯示比較

小米 POCO F7 Pro 和小米 15 都配備了高品質的 AMOLED 顯示屏,支持 120Hz 的刷新率,這使得兩款手機在顯示效果上都非常出色。POCO F7 Pro 的屏幕尺寸為 6.67 吋,解析度為 1440 x 3200 像素,提供約 526 ppi 的像素密度。而小米 15 的屏幕尺寸為 6.36 吋,解析度為 1200 x 2670 像素,約 460 ppi 的像素密度。雖然 POCO F7 Pro 的屏幕更大且解析度更高,但小米 15 的 LTPO AMOLED 技術能夠根據內容自動調整刷新率,從而提高電池效率。

在亮度方面,POCO F7 Pro 的峰值亮度可達 3200 nits,而小米 15 的峰值亮度同樣為 3200 nits,這使得兩款手機在戶外環境下的可讀性都非常好。兩者均支持 Dolby Vision 和 HDR10+,這意味著在觀看高動態範圍的內容時,色彩表現會更加生動和真實。總體而言,雖然 POCO F7 Pro 在解析度和屏幕尺寸上略勝一籌,但小米 15 的 LTPO 技術也為其帶來了不小的優勢。

效能比較

在處理器方面,小米 POCO F7 Pro 配備了 Qualcomm SM8650-AB Snapdragon 8 Gen 3,這是一款基於 4 nm 製程的高效能處理器。而小米 15 則搭載了 Qualcomm SM8750-AB Snapdragon 8 Elite,這款處理器基於 3 nm 製程,理論上在能效和性能上都有所提升。這使得小米 15 在高強度應用和遊戲中可能會有更好的表現。

在 RAM 配置上,POCO F7 Pro 提供 12GB 的 RAM,而小米 15 則提供了多種選擇,包括 12GB 和 16GB 的 RAM。這使得小米 15 在多任務處理和大型遊戲運行時的表現更加流暢。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高強度的遊戲,兩款手機都能提供極佳的效能,但小米 15 在性能上更具優勢,特別是在高負載情況下。

攝影功能比較

在攝影方面,小米 POCO F7 Pro 和小米 15 的相機配置有著明顯的差異。POCO F7 Pro 配備了雙鏡頭系統,主鏡頭為 50 MP,輔助鏡頭為 8 MP 的超廣角鏡頭。這使得 POCO F7 Pro 在日常拍攝需求上能夠滿足用戶的要求。而小米 15 則配備了三鏡頭系統,主鏡頭同樣為 50 MP,還有一個 50 MP 的長焦鏡頭和一個 50 MP 的超廣角鏡頭,這使得小米 15 在攝影功能上更為全面,能夠應對各種拍攝場景。

在視頻錄製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8K 影片錄製,但小米 15 在錄製時支持 HDR10+,這對於喜愛拍攝高畫質視頻的用戶來說是一大優勢。前置相機方面,POCO F7 Pro 的前置相機為 20 MP,而小米 15 則為 32 MP,這使得小米 15 在自拍方面的表現更為出色。總體來說,小米 15 在攝影功能上更為全面,適合對攝影有更高要求的用戶。

連接性與其他功能比較

在連接性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5G 網絡,並且在 WLAN 和 NFC 功能上也沒有差異,均支持最新的 Wi-Fi 802.11 a/b/g/n/ac/6e/7 和 NFC 功能,方便用戶進行無線支付和快速連接。

不過,在藍牙版本上,小米 15 提供了 6.0 的選擇,相比 POCO F7 Pro 的 5.4,這使得它在數據傳輸速度和延遲方面有著更好的表現。電池方面,POCO F7 Pro 擁有 6000 mAh 的大電池,而小米 15 的電池容量為 5240 mAh(全球版)或 5400 mAh(中國版),這使得 POCO F7 Pro 在續航上更具優勢。

充電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90W 的有線快充,能夠在短時間內充滿電,但小米 15 還支持 50W 的無線快充和 10W 的反向無線充電,這對於需要無線充電的用戶來說是一大亮點。防水方面,兩款手機均達到 IP68 等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水和灰塵的侵入。

總結

綜合比較小米 POCO F7 Pro 和小米 15,兩款手機各有其優勢。POCO F7 Pro 在屏幕尺寸、電池容量和性價比上略勝一籌,適合對手機性能有更高要求的用戶;而小米 15 在處理器性能、攝影功能和無線充電上則更具優勢,適合需要高效能和多功能的用戶。最終選擇哪款手機,還是要根據個人的需求和使用習慣來決定。無論選擇哪一款,兩者都能提供出色的使用體驗。

【評測】小米 POCO F7 Pro
【評測】小米 14T Pro

【手機比較】小米 POCO F7 Pro 與 小米 15: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小米 POCO F7 Pro 與 小米 15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小米在智能手機市場上一直以高性價比著稱,尤其是其 POCO 系列和主流系列的手機。最近,小米發佈了兩款新機型:小米 POCO F7 Pro 和小米 15。這兩款手機在性能、攝影、顯示等方面都有著顯著的提升,讓人不禁想要深入比較一下它們的差異與優劣。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對這兩款手機進行詳細比較,幫助消費者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比較項目小米 POCO F7 Pro小米 15
網絡(Network)GSM / HSPA / LTE / 5GGSM / HSPA / LTE / 5G
處理器(CPU)Qualcomm SM8650-AB Snapdragon 8 Gen 3 (4 nm)Qualcomm SM8750-AB Snapdragon 8 Elite (3 nm)
屏幕尺寸與類型(Display Size and Type)6.67 吋 AMOLED, 120Hz6.36 吋 LTPO AMOLED, 120Hz
作業系統與平台(Platform)Android 15, HyperOS 2Android 15, HyperOS 2
記憶體(Memory)256GB 12GB RAM, 512GB 12GB RAM256GB 12GB RAM, 256GB 16GB RAM, 512GB 12GB RAM, 512GB 16GB RAM, 1TB 16GB RAM
主相機(Main Camera)雙鏡頭:50 MP + 8 MP三鏡頭:50 MP + 50 MP + 50 MP
前置相機(Selfie Camera)20 MP32 MP
無線網絡(WLAN)Wi-Fi 802.11 a/b/g/n/ac/6e/7Wi-Fi 802.11 a/b/g/n/ac/6e/7
NFC
藍牙(Bluetooth)5.45.4/6.0
3.5mm 耳機孔(3.5mm Jack)
充電技術(Charging)90W 有線90W 有線, 50W 無線
感應器(Sensors)指紋、加速度計、接近感應器、陀螺儀、指南針指紋、加速度計、接近感應器、陀螺儀、指南針、氣壓計
效能表現(Performance)高效能,適合遊戲與多任務處理高效能,適合日常使用與高強度應用

屏幕與顯示比較

小米 POCO F7 Pro 和小米 15 都配備了高品質的 AMOLED 顯示屏,支持 120Hz 的刷新率,這使得兩款手機在顯示效果上都非常出色。POCO F7 Pro 的屏幕尺寸為 6.67 吋,解析度為 1440 x 3200 像素,提供約 526 ppi 的像素密度。而小米 15 的屏幕尺寸為 6.36 吋,解析度為 1200 x 2670 像素,約 460 ppi 的像素密度。雖然 POCO F7 Pro 的屏幕更大且解析度更高,但小米 15 的 LTPO AMOLED 技術能夠根據內容自動調整刷新率,從而提高電池效率。

在亮度方面,POCO F7 Pro 的峰值亮度可達 3200 nits,而小米 15 的峰值亮度同樣為 3200 nits,這使得兩款手機在戶外環境下的可讀性都非常好。兩者均支持 Dolby Vision 和 HDR10+,這意味著在觀看高動態範圍的內容時,色彩表現會更加生動和真實。總體而言,雖然 POCO F7 Pro 在解析度和屏幕尺寸上略勝一籌,但小米 15 的 LTPO 技術也為其帶來了不小的優勢。

效能比較

在處理器方面,小米 POCO F7 Pro 配備了 Qualcomm SM8650-AB Snapdragon 8 Gen 3,這是一款基於 4 nm 製程的高效能處理器。而小米 15 則搭載了 Qualcomm SM8750-AB Snapdragon 8 Elite,這款處理器基於 3 nm 製程,理論上在能效和性能上都有所提升。這使得小米 15 在高強度應用和遊戲中可能會有更好的表現。

在 RAM 配置上,POCO F7 Pro 提供 12GB 的 RAM,而小米 15 則提供了多種選擇,包括 12GB 和 16GB 的 RAM。這使得小米 15 在多任務處理和大型遊戲運行時的表現更加流暢。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高強度的遊戲,兩款手機都能提供極佳的效能,但小米 15 在性能上更具優勢,特別是在高負載情況下。

攝影功能比較

在攝影方面,小米 POCO F7 Pro 和小米 15 的相機配置有著明顯的差異。POCO F7 Pro 配備了雙鏡頭系統,主鏡頭為 50 MP,輔助鏡頭為 8 MP 的超廣角鏡頭。這使得 POCO F7 Pro 在日常拍攝需求上能夠滿足用戶的要求。而小米 15 則配備了三鏡頭系統,主鏡頭同樣為 50 MP,還有一個 50 MP 的長焦鏡頭和一個 50 MP 的超廣角鏡頭,這使得小米 15 在攝影功能上更為全面,能夠應對各種拍攝場景。

在視頻錄製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8K 影片錄製,但小米 15 在錄製時支持 HDR10+,這對於喜愛拍攝高畫質視頻的用戶來說是一大優勢。前置相機方面,POCO F7 Pro 的前置相機為 20 MP,而小米 15 則為 32 MP,這使得小米 15 在自拍方面的表現更為出色。總體來說,小米 15 在攝影功能上更為全面,適合對攝影有更高要求的用戶。

連接性與其他功能比較

在連接性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5G 網絡,並且在 WLAN 和 NFC 功能上也沒有差異,均支持最新的 Wi-Fi 802.11 a/b/g/n/ac/6e/7 和 NFC 功能,方便用戶進行無線支付和快速連接。

不過,在藍牙版本上,小米 15 提供了 6.0 的選擇,相比 POCO F7 Pro 的 5.4,這使得它在數據傳輸速度和延遲方面有著更好的表現。電池方面,POCO F7 Pro 擁有 6000 mAh 的大電池,而小米 15 的電池容量為 5240 mAh(全球版)或 5400 mAh(中國版),這使得 POCO F7 Pro 在續航上更具優勢。

充電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90W 的有線快充,能夠在短時間內充滿電,但小米 15 還支持 50W 的無線快充和 10W 的反向無線充電,這對於需要無線充電的用戶來說是一大亮點。防水方面,兩款手機均達到 IP68 等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水和灰塵的侵入。

總結

綜合比較小米 POCO F7 Pro 和小米 15,兩款手機各有其優勢。POCO F7 Pro 在屏幕尺寸、電池容量和性價比上略勝一籌,適合對手機性能有更高要求的用戶;而小米 15 在處理器性能、攝影功能和無線充電上則更具優勢,適合需要高效能和多功能的用戶。最終選擇哪款手機,還是要根據個人的需求和使用習慣來決定。無論選擇哪一款,兩者都能提供出色的使用體驗。

【評測】小米 POCO F7 Pro
【評測】小米 15

Samsung 專利顯示 360 度可摺疊裝置設計

目前大多數的可摺疊智能手機都是向內摺疊的設計,主屏幕受到外殼的保護,而外部則有一個較小的屏幕用於通知和基本操作。一些製造商如華為則推出了向外摺疊的裝置,這種設計雖然更為纖薄且未來感十足,但在耐用性方面卻存在明顯的不足,因為部分顯示屏始終暴露在外。

Samsung 最近獲得了一項專利,該專利顯示了一款可以同時向內和向外摺疊的裝置,這一概念由 @xleaks7 首次披露。這款專利待批的裝置擁有 360 度的摺疊區域,能夠實現顯示屏的雙向摺疊,並且不再需要單獨的覆蓋顯示屏。即使在摺疊狀態下,裝置下方的相機模組仍有一條暴露的顯示屏條帶。

專利描述中詳細介紹了 Samsung 自主開發的支撐層,這些層位於超薄玻璃(UTG)柔性屏幕下方,並添加了柔性聚合物基材和柔性粘合層。該裝置還採用了獨立的摺疊軸和定制的支撐板,這使得其在兩個方向上都能彎曲,得益於其格子和條紋的設計。

Samsung 在 2023 年曾展示過類似的「Flex In & Out」概念裝置,但目前尚未有關於該裝置商業化進展的最新消息。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Google Pixel 9a 發佈日期確定,將於 4 月 10 日首售

經過一段時間的延遲和技術困難,Google 最終確定了新款 Pixel 9a 的發佈日期。該手機將於 4 月 10 日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首售。

隨後,Pixel 9a 將於 4 月 14 日在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愛爾蘭、法國、挪威、丹麥、瑞典、荷蘭、比利時、奧地利、葡萄牙、瑞士、波蘭、捷克、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芬蘭等國家上市。

最後,Pixel 9a 將於 4 月 16 日在澳大利亞、印度、新加坡、台灣和馬來西亞發售。該手機最終也將在日本上市,但目前尚未確認具體發佈日期。

Pixel 9a 於本月早些時候首次宣佈,起價為 $499 / 約 HK$ 3,892,最初僅提供模糊的 4 月發佈窗口。隨後得知,該公司在設備的組件質量方面遇到了問題,這導致發佈窗口和評測禁令的推遲。儘管該問題似乎僅影響少數單位,但仍然出於預防考量進行了調整。

目前,相關評測正在進行中,並將在發佈期間提供完整的功能評測。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Google Play 在英國開放第三方結算系統選擇權

Google 宣佈將允許開發者選擇在 Google Play 上發佈的應用程式所使用的結算系統。這項變更主要影響英國消費者,但也已在其他市場實施。

目前,新的結算選項僅對非遊戲開發者開放,並將於 3 月 29 日啟用。選擇參加的開發者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獨立的結算方法,但無法完全替代 Google Play 的結算系統。

如果用戶選擇使用替代的結算系統,開發者將能夠避免高達 30% 的交易手續費,這是 Google 所收取的費用。

這項變更並非自願性措施。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在 2022 年對 Google 和 Apple 展開調查,發現這兩家科技巨頭可能涉及反壟斷行為,限制了用戶和開發者的選擇,因為不允許第三方結算方法。

Google 同意提供其結算系統的替代方案,因此調查已經結束。這也是為何這項變更最終得以實現的原因。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AI 環境中的閉環經濟:OpenAI 援助 CoreWeave 的 $12 億交易背景分析

Microsoft 最近退出了一項價值 $12 億 / 約 HK$ 93.6 億的交易,原因是交付延遲。OpenAI 隨後接手了該合同,並且這筆交易得到了 Microsoft 自身投資基金的支持。人工智能行業目前仍然是一個由少數主導企業驅動的閉環系統。CoreWeave 正在計劃一個潛在價值 $25 億 / 約 HK$ 195 億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但近期也面臨了一些不利的報導。

Jeffrey Emanuel 在一篇引發廣泛關注的文章中形容 NVIDIA 價格過高,導致其在一天內損失 $6000 億 / 約 HK$ 46800 億。他對 CoreWeave 的評價則是將其稱為“AI 的 WeWork”。最近,Microsoft 選擇放棄了近 $12 億 / 約 HK$ 93.6 億的數據中心容量購買選擇權。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知情人士表示 Microsoft 之所以撤回部分協議,是因為出現了交付問題和錯過的截止日期,這使得這家科技巨頭對 CoreWeave 的信心受到衝擊。報導補充,儘管如此,Microsoft 仍然與 CoreWeave 保持多項持續合作關係,並且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合作夥伴。

Microsoft 是 CoreWeave 最大的客戶,而這家 AI 超級計算公司對《金融時報》的報導作出了反駁,表示“我們的所有合同關係都按計劃進行,沒有任何取消,任何人都沒有放棄其承諾。”在這則消息傳出後不久,報導指出 OpenAI 將接手 Microsoft 的近 $12 億 / 約 HK$ 93.6 億的選擇權,這幫助 CoreWeave 避免了在即將到來的 IPO 前出現潛在的尷尬局面。

Semafor 的 Rohan Goswami 對此消息做出了幾個有趣的觀察,指出“這並不是 Microsoft 在 AI 領域退縮的跡象——‘我們的 $800 億 / 約 HK$ 6240 億仍然穩定,’Satya Nadella 在 CNBC 上表示——而是表明這家公司在花費時間和地點上變得更加戰略性。同時,OpenAI 的最大支持者是 Microsoft,這意味著 OpenAI 是用 Microsoft 的資金來支付 CoreWeave。”

他形容這種情況是“閉環經濟”,並表示“目前的 AI 經濟仍然是一個閉環,直到更多的經濟參與者,例如大中型企業,開始在 AI 軟件和服務上花費真實的資金。到那時,幾乎所有的資金都來自少數幾家公司——主要是 NVIDIA 和 Microsoft——這些公司本身也依賴於其公眾股東的善意來持續支持。”

【教學】免費使用 ChatGPT-4 的 6 個方法

【說明】4 個方法,讓你的 iPhone / Android 在香港無需 VPN 就能用 ChatGPT

【教學】如何在香港申請 Google Gemini 及訂閱 Google Gemini Advanced

【整理】Google Gemini 語音指令:發 WhatsApp、開 Apps、打電話等等

Samsung Galaxy A系列手機全球發售消息

Samsung 宣佈,Galaxy A56、A36 和 A26 現已在全球範圍內發售。雖然這些手機在某些地區已經上市一段時間,但在其他地區則剛剛開始銷售。

本週,美國成為新加入 A 系列的市場。Galaxy A36 現在可在 Amazon 或 Best Buy 購買,並附贈 $50 的禮品卡。Galaxy A36 和 Galaxy A26 也可在 Samsung.com 購得。需要注意的是,只有 128GB 的配置進入美國市場。至於 Galaxy A56,則預計將於今年稍晚發佈。

在英國,A56 和 A36 購買時可獲贈免費的 Galaxy Fit3、45W 充電器和矽膠保護殼,這三樣配件的總價值約為 £138.98。A26 則沒有附贈配件,但其配置為 8GB RAM 和 256GB 儲存。

在德國,A56 和 A36 目前提供免費的儲存升級,即 8GB RAM 的 128GB 和 256GB 型號的價格相同。然而,A26 僅提供 6GB RAM 和 128GB 儲存的版本。

在印度,雖然有折扣,但實際上只是將 Galaxy A56 和 A36 的價格降至發佈時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兩款手機均有 12GB RAM 的版本,但在歐洲不可獲得。Galaxy A26 雖然稍晚於其他兩款手機上市,但目前也已在印度發售。

以下是 Galaxy A 系列手機的規格和價格資訊:

型號 RAM 儲存 價格 (USD / 約 HKD)
Galaxy A56 8GB 128GB / 256GB $499 / 約 HK$ 3,892
Galaxy A36 8GB 128GB / 256GB $399 / 約 HK$ 3,114
Galaxy A26 6GB 128GB $299 / 約 HK$ 2,332

Galaxy A56 的評測和 Galaxy A36 的評測已經發布,Galaxy A26 的評測也在準備中。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Android RAT 再度現身,針對台灣用戶的最新變種

Sophos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新的 PJobRAT 變種,現在專注於台灣用戶。這款 Android 遠程訪問木馬(RAT)在大約六年前消失後悄然回歸,並增加了一些更具危險性的功能。

來自 Sophos X-Ops 安全團隊的網絡安全研究人員在野外發現了新的樣本,指出 2019 年的 PJobRAT 能夠竊取 SMS 訊息、電話聯絡人、設備和應用信息、文件及媒體檔案。新的變種還能運行 shell 命令,這大大提高了惡意軟件的能力,使威脅行為者能夠更好地控制受害者的移動設備。Sophos 解釋道,這可能使他們能夠從設備上的任何應用中竊取數據,包括 WhatsApp 數據,甚至可以根據需要對設備進行 root 操作,利用受害者的設備針對其他系統進行滲透,並在達成目標後靜默刪除惡意軟件。

2019 年的變種主要針對印度軍方人員,通過偽裝不同的約會和即時通訊應用來進行攻擊。新的變種似乎已經放棄了約會的角度,專注於作為即時通訊應用的功能。實際上,Sophos 表示這些應用實際上是可用的,受害者如果知道彼此的 ID,甚至可以互相通訊。

攻擊者的目標也從印度轉向了台灣。Sophos 發現的一些應用名為「SangaalLite」(可能是「SignalLite」的拼寫變體,該應用曾在 2021 年的攻擊中使用)和 CChat(偽裝成同名的合法應用)。這些應用通過 WordPress 網站分發,Sophos 表示,這意味著它們無法在流行的應用商店中找到。這些網站已經被關閉,這意味著該活動可能已經結束,但研究人員仍然向 WordPress 報告了這些情況。

該活動持續了至少 22 個月,甚至可能長達兩年半。然而,這似乎並不是一個大型或成功的活動,因為其目標並非普通公眾。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小米新一代 Google TV 播放器的處理器升級及儲存擴充

第三代小米 Xiaomi TV Box S 現已正式登場,並帶來多項內部升級。這款 Google TV 播放器的競爭對手在儲存方面從 8GB 增至 32GB,儘管 RAM 仍維持在 2GB。

Google 自有的 Google TV 播放器展示了 Google TV 的功能,但目前市場上已有多款替代設備使用 Google 的大屏幕軟件,而小米的產品則剛剛獲得了一些令人歡迎的升級。根據 FlatPanelsHD 的報導,第三代小米 Xiaomi TV Box S 具有顯著的升級。首先,該設備搭載了一款新晶片,儘管小米尚未透露具體型號,但據稱其 CPU 性能提升 25%,GPU 性能提升 130%(該晶片很可能是 Amlogic S905X5M)。

儘管 RAM 仍為 2GB,但儲存空間的三倍增長為應用程式和遊戲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根據 Google 的指導方針,新款 Google TV 設備必須至少擁有 16GB 的儲存空間)。此外,該設備首次支持 Wi-Fi 6,而 3.5 mm 音頻端口則被移除。該盒子繼續支持 Dolby Audio、Dolby Vision 和 HDR10+,並且通過 HDMI 輸出可達到 4K 60 幀每秒的視頻效果。目前尚未收到小米的可用性和定價詳情。

小米的流媒體盒子現在與 Google TV 播放器更為接近,儘管 Google TV 播放器的 4GB RAM 可能會提供更流暢的使用體驗,即使小米的處理器有所提升。無論相對規格如何,市場上出現更多 Google TV 設備始終是件好事。Walmart 也推出了自己的 4K Google TV 流媒體盒,並且許多電視,包括 Sony 的旗艦型號,均已預裝 Google TV。

市場上的更多選擇有助於消費者獲得不同形式的 Google TV 體驗,這與 Amazon、Roku 和 Apple 的產品不同,後者的硬件與軟件體驗緊密結合。希望 Nvidia 能夠抽出時間,除了推進人工智能和 GPU 技術外,還能打造一款全新的 Google TV 驅動的 Nvidia Shield。自 2019 年以來,尚未推出新的 Nvidia Shield 流媒體設備,但該設備仍然是流媒體、遊戲和一般科技探索的優秀選擇。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2 AnTuTu 分數洩漏,預期將提升 41%

Qualcomm 的 Snapdragon 8 Elite 的後繼產品,暫名為 Elite 2,預計將於 10 月發佈。根據來自中國的最新洩漏,該芯片組在 AnTuTu 基準測試中的得分預計將達到約 380 萬分。作為對比,目前 AnTuTu 排行榜上得分最高的設備是搭載 Snapdragon 8 Elite 的 iQOO 13,其得分約為 269 萬分。

這意味著下一代芯片的 AnTuTu 得分預計將比前一代提升約 41%。雖然 AnTuTu 的數據並不代表一切,但這一數字提供了對 Elite 2 性能的初步預期。根據目前的消息,Elite 2 有望成為原 Elite 的優秀繼任者。

Elite 2 將採用自家開發的第二代 Oryon CPU,並預計將在 TSMC 的 3nm 製程上生產。其 CPU 配備兩個 Prime 核心和六個 Performance 核心,還將搭載 Adreno 840 GPU。

以下是 Elite 2 的主要規格:

項目 規格
CPU 第二代 Oryon,2 個 Prime 核心 + 6 個 Performance 核心
製程 TSMC 3nm
GPU Adreno 840
AnTuTu 得分 約 3,800,000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手機比較】小米 POCO F7 Pro 與 小米 POCO X7 Pro:規格表、效能、攝影功能

小米 POCO F7 Pro 與 小米 POCO X7 Pro 都是兩款非常強大的手機,擁有出色的規格和功能。在本文中,我們將對這兩款手機進行全面比較,以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相似之處。

小米在智能手機市場上一直以來都以高性價比著稱,尤其是其 POCO 系列更是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最近,小米發佈了兩款新機型:小米 POCO F7 Pro 和小米 POCO X7 Pro。這兩款手機在性能、攝影、顯示等方面都有著不小的提升,讓人不禁想要深入比較一下它們的差異與優劣。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對這兩款手機進行詳細比較,幫助消費者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比較項目小米 POCO F7 Pro小米 POCO X7 Pro
網絡(Network)GSM / HSPA / LTE / 5GGSM / HSPA / LTE / 5G
處理器(CPU)Qualcomm SM8650-AB Snapdragon 8 Gen 3 (4 nm)Mediatek Dimensity 8400 Ultra (4 nm)
屏幕尺寸與類型(Display Size and Type)6.67 吋 AMOLED, 120Hz6.67 吋 AMOLED, 120Hz
作業系統與平台(Platform)Android 15, HyperOS 2Android 15, HyperOS 2
記憶體(Memory)256GB 12GB RAM, 512GB 12GB RAM256GB 8GB RAM, 256GB 12GB RAM, 512GB 12GB RAM
主相機(Main Camera)雙鏡頭:50 MP + 8 MP雙鏡頭:50 MP + 8 MP
前置相機(Selfie Camera)20 MP20 MP
無線網絡(WLAN)Wi-Fi 802.11 a/b/g/n/ac/6e/7Wi-Fi 802.11 a/b/g/n/ac/6
NFC是(市場/地區依賴)
藍牙(Bluetooth)5.45.4/6.0
3.5mm 耳機孔(3.5mm Jack)
充電技術(Charging)90W 有線90W 有線
感應器(Sensors)指紋、加速度計、接近感應器、陀螺儀、指南針指紋、加速度計、陀螺儀、接近感應器、指南針
效能表現(Performance)高效能,適合遊戲與多任務處理高效能,適合日常使用與遊戲

屏幕與顯示比較

小米 POCO F7 Pro 和 POCO X7 Pro 都配備了 6.67 吋的 AMOLED 顯示屏,支持 120Hz 的刷新率,這使得兩款手機在顯示效果上都非常出色。解析度方面,POCO F7 Pro 的解析度為 1440 x 3200 像素,提供約 526 ppi 的像素密度,而 POCO X7 Pro 的解析度為 1220 x 2712 像素,約 446 ppi 的像素密度。雖然兩者的顯示技術相似,但 POCO F7 Pro 在解析度上具有優勢,能夠提供更清晰的顯示效果。

在亮度方面,POCO F7 Pro 的峰值亮度可達 3200 nits,而 POCO X7 Pro 的峰值亮度為 3200 nits,這使得兩款手機在戶外環境下的可讀性都非常好。兩款手機均支持 Dolby Vision 和 HDR10+,這意味著在觀看高動態範圍的內容時,色彩表現會更加生動和真實。總體而言,兩款手機在顯示方面的表現都非常優秀,但 POCO F7 Pro 在解析度上略勝一籌。

效能比較

在處理器方面,小米 POCO F7 Pro 配備了 Qualcomm SM8650-AB Snapdragon 8 Gen 3,這是一款基於 4 nm 製程的高效能處理器。而 POCO X7 Pro 則搭載了 Mediatek Dimensity 8400 Ultra,同樣基於 4 nm 製程。兩款手機的處理器都能夠輕鬆應對各種高要求的應用和遊戲。

在 RAM 配置上,POCO F7 Pro 提供 12GB 的 RAM,而 POCO X7 Pro 則提供了 8GB 和 12GB 的選擇。這使得 POCO F7 Pro 在多任務處理和大型遊戲運行時的表現更加流暢。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高強度的遊戲,兩款手機都能提供極佳的效能,但 POCO F7 Pro 在性能上更具優勢,特別是在高負載情況下。

攝影功能比較

在攝影方面,小米 POCO F7 Pro 和 POCO X7 Pro 都配備了雙鏡頭系統,主鏡頭均為 50 MP,輔助鏡頭分別為 8 MP 的超廣角鏡頭。這使得兩款手機在日常拍攝需求上都能夠滿足用戶的要求。POCO F7 Pro 的主鏡頭擁有 f/1.6 的光圈,而 POCO X7 Pro 的主鏡頭則為 f/1.5,這使得後者在低光環境下的拍攝表現略有優勢。

在視頻錄製方面,POCO F7 Pro 支持 8K 影片錄製,而 POCO X7 Pro 則支持 4K 影片錄製。這對於喜愛拍攝高畫質視頻的用戶來說,POCO F7 Pro 提供了更高的選擇。前置相機方面,兩款手機均為 20 MP,能夠提供不錯的自拍畫質。總體來說,POCO F7 Pro 在攝影功能上更為全面,適合對攝影有更高要求的用戶。

連接性與其他功能比較

在連接性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5G 網絡,並且在 WLAN 和 NFC 功能上也沒有差異,均支持最新的 Wi-Fi 802.11 a/b/g/n/ac/6e/7 和 NFC 功能,方便用戶進行無線支付和快速連接。

不過,在藍牙版本上,POCO X7 Pro 提供了 6.0 的選擇,相比 POCO F7 Pro 的 5.4,這使得它在數據傳輸速度和延遲方面有著更好的表現。電池方面,兩款手機均擁有 6000 mAh 的大電池,能夠支持長時間的使用,但 POCO X7 Pro 在印度市場提供了 6550 mAh 的選擇,這對於當地用戶來說是一大優勢。

充電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持 90W 的有線快充,能夠在短時間內充滿電。防水方面,POCO F7 Pro 達到 IP68 等級,而 POCO X7 Pro 則在某些市場提供 IP69 等級,這使得它在防水性能上更具優勢。

總結

綜合比較小米 POCO F7 Pro 和 POCO X7 Pro,兩款手機各有其優勢。POCO F7 Pro 在解析度、攝影功能和性能上略勝一籌,適合對手機性能有更高要求的用戶;而 POCO X7 Pro 在防水性能和電池容量上則更具優勢,適合需要長時間使用的用戶。最終選擇哪款手機,還是要根據個人的需求和使用習慣來決定。無論選擇哪一款,兩者都能提供出色的使用體驗。

【評測】小米 POCO F7 Pro
【評測】小米 POCO X7 Pro

Tesla 在英國滿意度調查中名列最佳汽車品牌

0

Tesla 的電動車常常被批評為可靠性差、建造質量低劣以及使用廉價材料。然而,根據來自英國的一項調查,事實恰恰相反,Tesla 不僅是該國整體評價最高的汽車品牌,還是第二可靠的汽車製造商。

這項調查由 HonestJohn.co.uk 進行,要求讀者根據多項指標對他們的汽車進行評價,包括效率、可靠性、實用性、安全性、舒適性和性能。最近的調查共吸引了超過 6,000 名受訪者參與。

根據 Honest John 滿意度指數的受訪者評價,Tesla 在 2025 年成為英國最佳評價的汽車品牌,滿意度指數為 89.41%。排名第二的是日本高級汽車製造商 Lexus,滿意度指數為 86.32%。第三名則是 Porsche,滿意度指數為 84.79%。

雖然 Tesla 在調查中的高客戶滿意度指數並不令人意外,但其可靠性排名卻特別令人驚訝。批評者通常指責 Tesla 生產的汽車不可靠,或存在如車身間隙等瑕疵。然而,根據英國的調查,Tesla 的可靠性實際上有了顯著改善。

在 Honest John 的調查中,Tesla 的可靠性評分高達 95.29%,僅次於 Lexus 的 97.01%。而 Toyota 則以 94.65% 的可靠性評分位居第三。

Honest John 在其對英國最可靠汽車品牌的排名中指出,雖然過去 Tesla 在建造質量方面的表現參差不齊,但該公司在近年來已經成熟了許多。該出版物表示:“儘管我們一直對 Tesla 全電動汽車系列中的技術印象深刻,但建造質量似乎有些不穩定。然而,根據我們讀者的反饋,這方面的情況顯然已經有了顯著改善,不僅品牌在四款車型中都獲得了良好的可靠性評分,Tesla Model 3 更是被評為擁有的最令人滿意的汽車。”

隨著 Tesla 在可靠性和顧客滿意度方面的持續進步,這家公司不僅重塑了電動車的市場形象,還展現了其強大的創新能力和成長潛力。Tesla 的成功不僅對消費者帶來了益處,也在推動整個汽車行業向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展現了其在未來市場中的重要角色。

Google Pixel 9A 將於 4 月 10 日發佈,涵蓋多個地區

Google 宣佈將於 4 月 10 日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發佈 Pixel 9A。這款經濟實惠的設備原定於 3 月 19 日揭曉後不久發佈,但因為需要調查「元件質量問題」而延遲。

Pixel 9A 將於 4 月 14 日在歐洲其他地區上市,而澳洲、印度、新加坡、台灣和馬來西亞則將於 4 月 16 日獲得該設備。Google 表示,該手機將「很快」在日本上市。目前尚不能在 Google 網站上預訂 Pixel 9A,但用戶可以註冊以獲取發佈通知。

Pixel 9A 的起售價格為 $499 / 約 HK$ 3,892,配備比前代更大的顯示屏、升級的 Tensor G4 處理器,並採用平坦的背面設計,取代了 Pixel 明顯的相機凸起。儘管支持 Google Gemini,但該設備運行的是功能較為有限的 AI 模型,缺少如 Pixel 截圖和通話筆記等功能。

型號 顯示屏 處理器 起售價格
Pixel 9A 更大顯示屏 Tensor G4 $499 / 約 HK$ 3,892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First Alert 推出智能煙霧及一氧化碳警報器,取代 Google Nest Protect

First Alert 推出新的智能煙霧及一氧化碳警報器,旨在取代 Google Nest Protect。這款新產品將與 Google Home 應用程式兼容,並提供一些與 Nest Protect 相似的功能。

這款智能煙霧及一氧化碳警報器由生活安全製造商 First Alert 於本週發佈,旨在填補 Google 停止生產 Nest Protect 智能煙霧警報器後的市場空白。根據 First Alert 所屬公司 Resideo 的高級產品總監 Ryan Park 透露,新警報器將透過 Nest 的 Weave 通信協議(使用 Thread)互聯,當其中一個警報觸發時,所有兼容的警報器都會響起。此外,通知系統還可以包括任何已安裝的非連接 First Alert 警報器。

新的 First Alert 智能煙霧及一氧化碳警報器定價為 $129.99 / 約 HK$ 1,012,將於今年稍晚在美國和加拿大推出硬線或電池供電選項,現已在 FirstAlert.com 上接受預訂。

Nest Protect 警報器的使用壽命為自製造日期起的 10 年,首次推出於 2013 年,因此許多家庭將需要儘快更換。Park 表示,這些新警報器設計上便於硬件更換,以便 Nest Protect 用戶能夠「無縫替換他們的設備」。

新的 First Alert 警報器擁有多項與 Nest Protect 相似的功能,包括自動安全檢查、「提前警告」功能,能在警報觸發前發送語音及應用程式通知,以及能通過 First Alert 和 Google Home 應用程式靜音警報的能力。

這些新警報器配備 10 年密封電池(許多州的要求),並提供可更換備用電池的硬線選項。應用程式會發送低電量警告,避免在凌晨 2 點出現低電量的嗶嗶聲。

與 Nest Protect 不同的是,First Alert 警報器不會作為 Google Home 的在家與離家功能的存在感應器,也沒有 Nest Protect 的夜燈功能。儘管外觀上類似 Nest Protect,但設計上不如後者時尚。不過,Google 表示,當警報響起時,這些新警報器可以在 Home 應用程式中觸發 Nest 安全攝像頭的實時畫面。

新的警報器採用 First Alert 的精確檢測技術,結合了電離和光電感應,並透過 Wi-Fi 連接到 Google Home 和 First Alert 應用程式。現有的 Nest Protect 將很快在 Google Home 應用程式中出現。

這款新的 Google Home 兼容警報器的推出,正值競爭對手 Kidde 在 CES 2023 發佈與 Ring 兼容的智能煙霧警報器之際。Kidde 智能煙霧警報器($54.97 / 約 HK$ 428)及 Kidde 智能煙霧和一氧化碳警報器($74.97 / 約 HK$ 585)將於 4 月在 The Home Depot 上架,這些產品僅通過 Wi-Fi 與 Ring 應用程式連接。

First Alert 擁有一系列具備 Wi-Fi 連接的 Onelink 煙霧和一氧化碳警報器,但其早前已逐步淘汰與 Apple Home、Amazon Alexa 和 Google Home 兼容的型號。Park 表示,現有的 Onelink 產品線將隨著新型號的推出而逐步停產。該公司還生產與 Ring Alarm 和其他平台兼容的 Z-Wave 煙霧和一氧化碳警報器,這些產品將繼續銷售。

智能煙霧警報器的選擇增加是令人欣慰的,因為美國市場上一直缺乏有效的競爭者來取代 Nest Protect。然而,這種專有的做法令人沮喪,特別是在 Matter 標準推出之後,該標準旨在簡化製造商與多個智能家居平台的整合。煙霧警報器是 Matter 規範的一部分,但最近發佈的型號均不兼容這一新智能家居標準。Resideo 作為 First Alert 的擁有者,參與了監管 Matter 的連接標準聯盟。該公司最近發佈了一款與 Matter 兼容的智能恆溫器,目前尚未透露新型煙霧警報器是否會兼容 Matter。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Google 停止銷售 Nest Protect 煙霧警報器及 Nest x Yale 智能門鎖

Google 宣布停產 Nest Protect 智能煙霧警報器

近日,Google 宣布將停產 Nest Protect 智能煙霧和一氧化碳警報器,以及 Nest x Yale 智能門鎖。Nest Protect 一直以來都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智能煙霧警報器之一,但用戶在 Reddit 上反映,該設備的庫存緊張,Google 商店的購買數量受到限制,且發貨速度緩慢。

在其 Nest 社區論壇的一篇文章中,Google 表示,此次停產決定是其朝著「建立一個所有設備製造商和開發者均可使用的平台,以促進家庭創新」的方向邁出的步伐。公司補充,隨著智能家居的發展,必須不斷調整設備組合,以滿足客戶需求。

Nest Protect 於 2013 年首次推出,2015 年推出第二代型號,第一代因波動靜音功能存在問題而被召回。現在,Google 正與 Resideo 旗下的 First Alert 合作,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在美國和加拿大推出 First Alert 智能煙霧及一氧化碳警報器。

新款警報器的價格為 $129 / 約 HK$ 1,003,並可通過 Google 的 Weave / Thread 通訊協議與現有的 Nest Protect 設備互聯。該警報器將通過 Wi-Fi 連接到 Google Home 應用程序,以發送警報和通知。

Google 表示,Nest Protect 將繼續獲得安全更新,並在其有效期內正常運行(第二代型號的有效期為自製造之日起 10 年)。該警報器仍可在 Google 商店及其他零售商處購買,直至庫存售罄。

目前,Nest Protect 需通過 Nest 應用程序添加和控制,Google 最近宣布將其遷移至 Google Home 應用程序。兼容性目前已在 Google Home 的公眾預覽中提供,Google 表示,未來幾週將向所有 Google Home 應用程序用戶開放。

此外,Google 也將停產 Nest x Yale 智能門鎖,該門鎖於 2018 年推出。公司表示,現有的 Nest x Yale 鎖將繼續獲得軟件和安全更新,並正常運行。Google 還表示,將首次將包括密碼管理在內的新功能從 Nest 應用程序引入 Google Home 應用程序。

目前,Nest x Yale 鎖需要在 Nest 應用程序中設置和管理,但 Google 正在逐步將用戶過渡到該舊版應用程序之外。

為了提供替代方案,Google 再次與 Yale 合作開發了 Yale 智能鎖,該鎖將兼容 Matter,並表示這是一款旨在與 Nest 門鈴搭配的全新智能鎖,將於今夏推出。

這款價格為 $170 / 約 HK$ 1,326 的鎖設計旨在與 Google Nest 視頻門鈴的外觀相匹配,但將可與任何兼容 Matter 的生態系統通過 Thread 協議連接,包括 Apple Home、Amazon Alexa 和 Samsung SmartThings。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塞爾達傳說》真人電影定檔 2027 年上映》

真人電影《塞爾達傳說》的發佈日期已確定,將於 2027 年 3 月 26 日在影院上映。這一消息由 Nintendo Today 應用程序的用戶於 3 月 28 日發現,Nintendo 和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共同製作這部電影,讓影迷們期待未來兩年的等待。

導演 Wes Ball 以其在《猩球崛起》和《迷宮逃生》三部曲中的成功而聞名,將負責這部電影的製作。據悉,Ball 將與 Joe Hartwick Jr 在名為 Oddball Entertainment 的製作公司下合作,並與遊戲系列創作者宮本茂及前 Marvel 創始人 Avi Arad 一同參與製作。宮本茂在 2023 年首次宣布電影改編計劃時表示,他與 Avi Arad 已經合作多年,並強調 Nintendo 將在電影的製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有關《塞爾達傳說》電影的具體細節仍然有限,角色和劇情尚未公佈,但預計將包括名為 Zelda 的公主、名為 Link 的冒險劍士以及邪惡反派 Ganondorf。自 1986 年以來,《塞爾達傳說》系列已經推出了 20 多款不同的遊戲,每款遊戲都有各自的故事情節,因此這部電影有許多不同的發展方向。

對於這部真人改編的電影,遊戲的粉絲們的心情複雜,既有期待也有擔憂,尤其是考慮到一些改編作品的失敗。儘管 Avi Arad 在製作《蜘蛛俠:進入蜘蛛宇宙》等佳作方面有著良好的記錄,但也有一些不太成功的改編作品。

希望這部真人版《塞爾達傳說》能夠獲得成功,未來的發佈將受到廣泛關注。在此期間,粉絲們可以享受系列的最新作品《塞爾達傳說:智慧的回聲》,以滿足對 Zelda 的期待。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Galaxy S26 Ultra 將僅配備單一 2 億像素鏡頭,因晶片限制無法實現雙鏡頭配置

隨著對 Galaxy S26 Ultra 相機的諸多傳聞不斷增多,這並不令人驚訝,因為 Samsung 一向會測試多種原型,最終確定進入量產的版本。有消息指出,這款預計在 2026 年初發佈的高端旗艦將配備雙 2 億像素鏡頭,但有消息來源對此傳聞進行了駁斥,表示與其直接前身 Galaxy S25 Ultra 一樣,最終規格中將僅包含一個這樣的鏡頭。

根據目前的資訊,Galaxy S26 Ultra 將搭載的相機配置如下:

鏡頭類型 像素
主鏡頭 2 億像素

由於晶片的限制,該設備將無法實現雙鏡頭配置,這使得其相機系統的設計與預期有所不同。隨著發佈日期的臨近,更多的細節和規格可能會逐步浮出水面。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Honor 即將推出具備 8,000 mAh 電池的中階智能手機

近幾個月來,中國手機電池技術顯著提升,得益於硅碳技術的應用,未來這一趨勢有望持續。最近有消息指出,honor 即將推出一款中階智能手機,搭載高達 8,000 mAh 的電池。

這一電池容量在幾年前是難以想像的。據悉,這款尚未命名的手機還將配備優質揚聲器,音量將達到普通中階手機的 300%。

根據傳聞,該設備將由 Snapdragon 7 系列芯片組提供動力,具體型號尚不明確。目前尚未獲得其他細節,包括該手機的發佈時間和上市日期。相關消息將持續更新。

型號 電池容量 揚聲器音量 芯片組 價格
honor 中階手機 8,000 mAh 300% 音量 Snapdragon 7 系列 $[價格] / 約 HK$ [價格]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Mozilla 推出 Firefox VPN 擴展:為每個網站自訂 IP 地址

0

Mozilla 近期為其 Firefox 用戶推出了一項新的 VPN 擴展功能,使用戶能夠為特定的網頁設置 IP 地址。目前,這項功能僅適用於 Windows 平台,並依賴於第三方供應商,但未來有可能擴展至其他平台。現有的 VPN 體驗常常被批評為不夠理想,因為傳統的 VPN 通常使用統一的位置來處理流量,這使得在不同地點之間切換變得繁瑣。許多網頁可能會將通過 VPN 傳入的流量誤認為可疑,導致訪問限制、繁瑣的身份驗證步驟以及網絡速度的顯著下降。

Mozilla 的最新擴展旨在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兩項新功能。首先,用戶可以選擇特定的網頁或網站,這些頁面不需要任何 VPN 保護。其次,這項功能允許用戶設置與網站上顯示的 VPN 位置不同的選項,這樣用戶就不需要在訪問特定頁面時不斷切換 VPN 的開關。當一個頁面使用 VPN 保護時,網址欄會顯示相關信息,方便用戶在需要時重新啟用 VPN。

用戶可以在一個會話中以美國的身份訪問某個網站,但實際上卻是通過巴黎進行登錄。Mozilla 表示,將會在不同的應用程序中推出一系列新功能,並希望能夠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提供更專注、可靠和表現更佳的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Mozilla 並不運營獨立的 VPN 基礎設施。每月的訂閱費用約為 10 歐元,年費為 60 歐元,這比起如 Mullvad 等服務要貴。至於這項解決方案如何處理加載相似網站的不同域名(如廣告和追蹤器),目前尚未有明確說明。使用包裝 VPN 時,可能會面臨比 Mullvad 或其他 VPN 供應商更高的風險。此外,Mozilla 位於美國,而 Mullvad 則在瑞典,這意味著前者可能面臨監控問題,而後者則有更強的安全保障,但仍需遵循嚴格的歐盟規定。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一㩒即做: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

三星對 Oura 的智慧戒指訴訟遭駁回,法官認為行動過早

Samsung 試圖預防 Oura 對其 Galaxy Ring 提出專利侵權索賠

去年六月,Samsung 對智慧戒指製造商 Oura 採取了意外的法律行動。這家科技巨頭提起訴訟,尋求宣告判決,聲稱其尚未發佈的 Galaxy Ring 不會侵犯 Oura 的五項專利。最近,法官正式駁回了 Samsung 的案件,指出該公司在沒有具體證據表明 Oura 計劃提起訴訟的情況下行動過早。

在訴訟中,Samsung 聲稱 Oura 有針對競爭對手如 Ultrahuman、RingConn 和 Circular 提起專利訴訟的歷史,這些訴訟涉及「幾乎所有智慧戒指的共同特徵」,如傳感器、電池和常見健康指標。Samsung 還列出了 Oura 在 Samsung 宣佈 Galaxy Ring 時的公開聲明,包括與《The Verge》等媒體提前分享的內容,強調 Oura 有 270 項待批專利和 130 項已註冊商標。Oura 的首席執行官 Tom Hale 也提到該公司將監控 Galaxy Ring 並「採取適當的行動」。

法官 Araceli Martínez-Olguín 表示:「Samsung 的訴狀未能指控 Oura 針對 Samsung 的任何行動」,並指出 Oura 的公開聲明不足以證明該公司將 Samsung 作為目標。法官還指出,Samsung 提供的聲明中只有三條提及 Galaxy Ring,且沒有一條明確威脅 Samsung。

Oura 的法律顧問 Jasjit Vidwan 表示:「這次駁回證實了 Oura 一直以來的立場:Samsung 的訴訟缺乏合法的法律或事實依據。Samsung 被要求在沒有實際爭議的情況下,試圖在他們選擇的法庭上對抗侵權。」

Samsung 的發言人未能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專利戰在電子產品製造商之間相當普遍,儘管此次訴訟已被駁回,但 Samsung 的訴訟在幾個方面仍然引人注目。首先,通過過早行動,Samsung 的訴訟確認了尚未公佈的產品特徵。其次,企業試圖預防性地阻止尚未發佈的產品的專利侵權案件並不常見。這一事件進一步證實了 Samsung 對智慧戒指這一相對小眾產品類別的嚴肅興趣。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Apple 可摺式 iPhone 將採用 4:3 畫面比例,以保持軟件一致性

Apple 的可摺式 iPhone 將採用書本式設計,這意味著其顯示比例將採用不尋常的格式。這一點並不令人意外,因為近幾年上市的所有智能手機都不再是傳統的形狀或尺寸。根據消息來源,選擇這種設計的原因在於 Apple 的未來計劃。第一代可摺式 iPhone 若與 iPad 系列共享相同的顯示比例,將能減少軟件錯誤的可能性。

以下是可摺式 iPhone 的一些可能規格:

規格 詳細資訊
顯示比例 4:3
設計類型 書本式
預計發佈時間 待定

這一策略的目的在於確保新設備在軟件上能夠更為順暢地運行,避免因為不同顯示比例而導致的兼容性問題。隨著可摺式技術的發展,Apple 可能會在未來的產品中不斷完善其設計和功能。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Google 將 Android 系統開發轉移至內部流程

Android 系統本質上是開源的,這使得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機,如 Samsung、OnePlus 和 Motorola,能夠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界面和功能。然而,這一情況即將改變,因為 Google 決定將所有 Android 開發轉向內部流程。

根據 Android Authority 的 Mishaal Rehman 的報導,Google 將不再使用公開分支進行 Android OS 的開發,而是選擇將所有開發工作轉移至內部管道。這一變化意味著,Google 將不再允許公眾查看其開發進度。

目前,Google 仍然維護兩個 Android 開發分支:一個是公眾可見的分支,任何人都可以查看開發過程;另一個是僅限 Google、自行車製造商或持有 Google Mobile Services (GMS) 許可證的相關人員查看的私有分支。Rehman 指出,雖然任何人都可以查看並對公共分支進行貢獻,但最終的變更是否被接受則完全取決於 Google。這一過程中,合併兩個分支往往會導致問題和衝突,因此 Google 決定將所有開發工作轉為內部進行,以提高流程的效率。

儘管如此,Google 仍然會保持 AOSP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Gerrit 的可用性,這樣開發者和第三方仍然可以提交他們的修改。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這一變化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仍然可以使用自定義 ROM。然而,對於像 Rehman 這樣的開發者而言,這將使他們難以追蹤 Android 的進展並參與相關項目,從而可能會打擊他們的參與熱情。雖然可以理解 Google 為何採取此步驟,但這一措施仍然讓人感到失望。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Nothing 新推出的 Essential Space 可能會收取訂閱費」

Nothing 最近發佈的 Phone (3a) 系列新增了一個驚喜功能,這是一個物理按鍵,可以啟動 AI 驅動的 Essential Space 應用程式,幫助用戶利用截圖和語音錄音來創建任務和提醒。儘管該功能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但 Nothing 似乎計劃很快對 Essential Space 收取訂閱費用。

根據 Android Authority 對最新版本 Essential Space 應用程式的 APK 拆解,發現了一段明確暗示付費功能的代碼,使用了「免費試用」和「AI 積分」等術語。

字符串名稱 內容
claim_free_trial Continue
claim_now Enroll
claim_price (USD 120 / 約 HK$ 936)

另一段代碼提到「claim_free_trial」和「claim_price」,後者暗示無論何種訂閱,Essential Space 的費用可能約為 $120。這不太可能是每月的費用,可能會累積成年度或終身計劃。

此外,他們還挖掘到一些即將推出的功能,包括智能集合、聚焦搜索和翻轉錄音,這些功能在最近的 Nothing OS 更新中得到了確認。智能集合可能會自動將截圖分類,而聚焦搜索則可能允許用戶進行更深入的搜索,類似於 Gemini。翻轉錄音則可能在翻轉手機時自動開始錄音。

使用 Essential Space 一段時間後,有觀點認為該功能仍需改進,尚未達到收取訂閱費的水平。此外,說服用戶為一個「基本上」是生產性截圖應用的功能付費並不容易。然而,Nothing 可能有其獨特的見解,讓這個應用變得如此有用,以至於用戶無法想像沒有它的日子。

這些計劃未來可能會有所變化。此前有消息指出 Samsung 可能會開始對其 Galaxy AI 功能收費,但目前尚未實現。因此,未來的發展仍然充滿變數。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Garmin Connect+ 新增付費層級引發用戶不滿

Garmin 最近宣佈推出 Garmin Connect+,這是一個在 Garmin Connect 應用程式中提供的新付費層級。隨著這一消息的發佈,許多用戶在網上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部分 Garmin 用戶對此感到不滿,表示希望對公司新推出的付費層級表達反對意見。儘管現有的免費功能仍將保留,但用戶普遍認為這可能是 Garmin 開始收費的第一步,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功能被納入 Connect+,而不再提供於免費版本中。

此外,部分用戶對 Garmin 手錶的價格表示擔憂,因為一些型號已經是市場上最昂貴的智能手錶之一,現在還需要額外支付費用來獲得完整的服務。這一變化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許多用戶對未來的發展表示關注。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Samsung 新款智能冰箱助您減少食物浪費

Samsung 最近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冰箱,旨在減少食物浪費,這些冰箱具備兩項主要功能:一是提供額外冷卻的系統,以保持食物新鮮,二是具備人工智能系統,能夠識別即將過期的食材並建議食譜。這些新冰箱在 2025 年的 CES 展會上首次亮相,並在 Samsung 的倫敦 KX 展示廳進行了實地演示。

這些冰箱配備了新的 9 吋顯示屏,雖然尺寸較小,但放置在視線高度上,能有效減少廚房的雜亂。這個顯示屏能執行各種功能,包括運行應用程式、播放音樂和視頻、顯示食譜,以及控制與 Samsung SmartThings 平台兼容的智能家居設備。

在某些四門和並排冰箱上,將配備此 9 吋顯示屏,而其他型號則會配備更新版的 35 吋 Family Hub 顯示屏。無論選擇哪一款,冰箱都能改善食物識別功能,並能在放入食材時進行監控,從而從龐大的食譜目錄中提供建議,幫助用戶充分利用現有食材。

在 KX 展示廳的演示中,使用者可以通過 Bixby 語音助手按食材和菜系搜索食譜。例如,用戶可以用語音命令尋找使用番茄的中式食譜,冰箱將顯示相應的製作步驟。

部分 Samsung 型號還具備混合系統,能夠根據需要自動調整冷卻強度,並在其他時間節省能源。冰箱底部的壓縮機由位於頂部的佩爾帖模塊(熱電泵)輔助,當需要額外冷卻時會啟動,這對於在開門加載食材時特別有效。

這些功能的結合旨在延長食物的保鮮期,並幫助用戶在食物變質前使用完所有食材,前提是預算能夠承受。價格從 £2,199 開始(約 $2,800 / 約 HK$ 21,840)。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

Samsung Galaxy Z Flip7 將採用全屏幕覆蓋顯示,Flip FE 保持現有設計

根據知名爆料者 Max Jambor 的消息,Samsung 將擴大 Galaxy Z Flip7 的覆蓋顯示屏,預計新面板將採用全屏幕設計,而 Galaxy Z Flip FE 將保持現有的外觀設計。雖然「Flip FE」這一名稱尚未確認,但它指的是即將推出的更具價格競爭力的 Samsung 翻蓋手機,內部編號為「B7R」。

這並非首次傳出 Flip7 的覆蓋顯示屏將擴大的消息,之前已經有一些圖片顯示了新設計。這一設計對於 Samsung 來說是全新的,但其他可摺疊手機製造商如 Motorola、小米 Xiaomi、honor 和 Infinix 已經採用類似的設計。

預計新的覆蓋顯示屏將從 3.4 吋增大至 4 吋,而不會改變覆蓋的整體尺寸和方向。其兩個打孔設計應該用於 5,000 萬像素 + 1,200 萬像素的相機,而整部手機將由 Snapdragon 8 Elite 或 Samsung 自家的 Exynos 2500 處理器提供動力。

型號 顯示屏尺寸 相機配置 處理器 價格
Galaxy Z Flip7 4 吋 5,000 萬像素 + 1,200 萬像素 Snapdragon 8 Elite / Exynos 2500 $ 999 / 約 HK$ 7,792
Galaxy Z Flip FE 3.4 吋 待確認 待確認 $ 799 / 約 HK$ 6,227

日本電話卡推介 / 台灣電話卡推介

更多手機開箱評價請即睇:手機開箱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unbox-review/mobile-phone-tab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