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224

【開箱評測】$49 的 hoco. QC3.0 18W 3位 充電器(C48)

這次開箱測試的 USB 充電器是hoco. QC3.0 3位 USB 充電器(C48)。Techritual.com 這個全新的充電器欄目將為大家進行各類型的充電器測試,希望能夠覆蓋香港有售的大部份充電器,並為大家作出明智的推介。

產品規格

品牌:hoco.
產品名字:QC3.0 3位 USB 充電器(C48)
插頭(公):英式 13A
插頭(母):USB-A x 3
支援充電標準:PD3.0 / QC3.0
單插頭最高輸出:18W
USB-A 最高輸出:18W
總輸出:18W
適合使用裝置:iPhone / Android 手機
尺寸:77mm x 45mm x 50mm
重量:70g
售價:HK$49

外觀

hoco. QC3.0 3位 USB 充電器(C48)採用白色長方形設計,表面印有 hoco. 標誌與文字。

插頭的位置全部在 13A 的相反表面上,上方為 2 個 USB-A,下方是一個支援 PD3.0 的 USB-A。

根據表面的印刷,
USB-A 支援 QC3.0 的插頭提供 6.5V 3A / 9V 2A / 12V 1.5A。提供最大 18W 輸出。
至於另外兩個 USB-A 插頭都是支援 5V 2.4A。

充電標準

現時的充電標準主要是 Qualcomm 主導的 Quick Charge QC3.0 / QC4+ / QC5 與 USB-PD 的 PD3.0 與 PD3.1。另外還有華為的充電協議,分別是 18W 的 FCP 與最高支援 66W 的 SCP;而 oppo、OnePlus 等則是 VOOC 協議,最高支援 65W,至於 MTK 也有一個不流行的充電協議名為 PE。插頭包括:USB-A 與 USB Type C。

我們進行的測試以 Apple MacBook Pro 13吋、Samsung、小米 Android 手機或 iPhone 等終端產品進行,呈現的數據以真實情況出發,受終端產品內置晶片控電、溫度發熱或 PPS 等多種不同因素影響,與實驗室內或專業控電儀器所進行的測試會有些微差異,但並不影響一般使用者在真實使用環境效果。

充電原理

在以下的充電測試前,我們必需先簡單說明充電原理,充電在乎三個數據 伏特(V)安培(A)瓦特(W),我們日常充電所需的是「瓦特(W)」。

公式是:
伏特(V)x 安培(A)= 瓦特(W)
電壓(V)x 電流(A)= 瓦特(W)

充電速度快慢在乎充電器能夠輸出的瓦特(W)有多大,方法有三種,一是提昇電壓(V),二是提升電流(A),或者第三種方案是兩者都提昇。在大部份的充電協議中,都是採用提昇電壓(V)方式,搭配固定 3A 或 5A 的電流提升充電速度。例如 USB-PD 3.1 協議就是在原有的 20V 上增加 28V、36V 及 48V 以達到 140W、180W 與 240W 的充電速度。

QC / PD 快充最高速度

以下列出 Qualcomm Quick Charge(QC)/ Power Delivery(PD)快速充電的最高速度

標準最大電壓(V)/電流(A)最大功率(W)
QC 1.05V / 2A10W
QC 2.012V / 3A36W
QC 3.020V / 4.6A36W
QC 4 / 4+20V / 5A100W
QC 520V / 5A100W+
標準最大電壓(V)/電流(A)最大功率(W)
USB PD 2.020V / 5A100W
USB PD 3.020V / 5A100W
USB PD 3.148V / 5A240W

2022年沒 33W 都不太能算「快充」

回到現實世界多一點,以一顆 4500mAh 電池為例,從 0%-100%,不同的 W 數約需要以下的時間才能充滿:
18W 約需要 2 小時
33W 約需要 1 小時
65W 約需要 45 分鐘
120W 約需要 15 分鐘

雖然以往有 18W 或 20W 充電速度會被稱為「快充」,但在普遍充電器都能輕易做 18W 或 20W 的情況下。18W / 20W 已經是充電的低標,沒有達到 33W 以上的在 2022年就很難達到實際生活環境感受下的「快充」了。

充電測試

如上所述,充電測試採用不同終端產品搭配具屏幕顯示充電效率的線材(有四捨五入情況,但影響不大)進行,目的是測試在不同插頭輸出的情況下,各個插頭提供的充電 W 數是多少,並非以實驗室專業設備的控電設備作測試。

連接:USB-A(支援 QC3.0):充電池 – 最高 20W

連接:USB-A:充電池 – 最高 12W

連接:USB-A:充電池 – 最高 5W
連接:USB-A:充電池 – 最高 5W

hoco. QC3.0 3位 USB 充電器(C48)評價:好用嗎?

作為一個 Total Output 最多只有 18W 的充電器,應該沒人用來充 MacBook 或 iPad 吧!如果有… 那祝你有一天可以充滿。

在這個年代,最高 18W 的充電器。如果你想要充 iPhone 或 Android 手機的話,18W 還是可以用的,但就不能算是快充了。如果有人送你這個充電器,還可以用一下或送給很缺又不想買的人,但如果要想快充,還是好好買一個實用的吧!

一句總結:

普通充下 Apple Watch,智能手錶,或者其他配件都仲可以,手機等就不了~

查詢:anlander.com 好貨加
更多詳細的充電器開箱評價,請觀看:USB 充電器 系列

【開箱評測】$49 的 Joyroom 20W PD 充電器(L-QP2011)

這次開箱測試的 USB 充電器Joyroom 20W Fast Charger USB 充電器(L-QP2011)。Techritual.com 這個全新的充電器欄目將為大家進行各類型的充電器測試,希望能夠覆蓋香港有售的大部份充電器,並為大家作出明智的推介。

產品規格

品牌:JOYROOM
產品名字:20W Fast Charger USB 充電器(L-QP2011)
插頭(公):英式 13A
插頭(母):USB-A x 1 / USB Type C x 1
支援充電標準:PD3.0 / QC3.0 / AFC / FCP
單插頭最高輸出:18W
USB-C 最高輸出:18W
USB-A 最高輸出:18W
總輸出:18W
適合使用裝置:iPhone / Android 手機
尺寸:72mm x 40.4mm x 48.7mm
重量:56g
售價:HK$49

外觀

Joyroom 20W Fast Charger USB 充電器採用黑色為主軸,直身向上長方形設計,磨砂黑色塑膠印上 20W,直接使用英式 13A 插頭,代表必須插在插頭上使用。

插頭的位置全部在上方,1 個 USB Type C,標示支援 PD3.0;上面則是 1 個 USB-A,標示支援 QC3.0。

根據 13A 插頭位置的印刷,
USB-A 則支援 QC3.0,支援 5V 3A / 9V 2A / 12V 1.5A;並提供最大 20W 輸出。
USB Type C 支援 PD3.0,支援 5V 3A / 9V 2.22A / 12V 1.67A 並提供 18W 輸出。

作為對比,我們把 Joyroom 20W Fast Charger USB 充電器與 Apple 67W 充電器作對比,可以看到其實際大小明顯會比 Apple 67W 小,但也沒有說超小。

充電標準

現時的充電標準主要是 Qualcomm 主導的 Quick Charge QC3.0 / QC4+ / QC5 與 USB-PD 的 PD3.0 與 PD3.1。另外還有華為的充電協議,分別是 18W 的 FCP 與最高支援 66W 的 SCP;而 oppo、OnePlus 等則是 VOOC 協議,最高支援 65W,至於 MTK 也有一個不流行的充電協議名為 PE。插頭包括:USB-A 與 USB Type C。

我們進行的測試以 Apple MacBook Pro 13吋、Samsung、小米 Android 手機或 iPhone 等終端產品進行,呈現的數據以真實情況出發,受終端產品內置晶片控電、溫度發熱或 PPS 等多種不同因素影響,與實驗室內或專業控電儀器所進行的測試會有些微差異,但並不影響一般使用者在真實使用環境效果。

充電原理

在以下的充電測試前,我們必需先簡單說明充電原理,充電在乎三個數據 伏特(V)安培(A)瓦特(W),我們日常充電所需的是「瓦特(W)」。

公式是:
伏特(V)x 安培(A)= 瓦特(W)
電壓(V)x 電流(A)= 瓦特(W)

充電速度快慢在乎充電器能夠輸出的瓦特(W)有多大,方法有三種,一是提昇電壓(V),二是提升電流(A),或者第三種方案是兩者都提昇。在大部份的充電協議中,都是採用提昇電壓(V)方式,搭配固定 3A 或 5A 的電流提升充電速度。例如 USB-PD 3.1 協議就是在原有的 20V 上增加 28V、36V 及 48V 以達到 140W、180W 與 240W 的充電速度。

2022年沒 30W 都不太能算「快充」

回到現實世界多一點,以一顆 4500mAh 電池為例,從 0%-100%,不同的 W 數約需要以下的時間才能充滿:
18W 約需要 2 小時
33W 約需要 1 小時
65W 約需要 45 分鐘
120W 約需要 15 分鐘

雖然以往有 18W 或 20W 充電速度會被稱為「快充」,但在普遍充電器都能輕易做 18W 或 20W 的情況下。18W / 20W 已經是充電的低標,沒有達到 33W 以上的在 2022年就很難達到實際生活環境感受下的「快充」了。

充電測試

如上所述,充電測試採用不同終端產品搭配具屏幕顯示充電效率的線材(有四捨五入情況,但影響不大)進行,目的是測試在不同插頭輸出的情況下,各個插頭提供的充電 W 數是多少,並非以實驗室專業設備的控電設備作測試。

連接:USB-A:充電器 – 最高 18W

連接:USB-C:充電器 – 最高 18W

連接:USB-A:充電器(首選) – 最高 10W
連接:USB-C:充電器 – 最高 6W

連接:USB-A:充電器 – 最高 6W
連接:USB-C:充電器(首選) – 最高 13W

Joyroom 20W Fast Charger USB 充電器評價:好用嗎?

MacBook Air / Pro 不推介:根本不可能

作為一個總輸出只有 20W 的充電器,如果你用來連接電腦或 MacBook Pro 進行充電的話,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以下型號不適合使用:
MacBook Air(2018-2020)
MacBook Pro(13吋 / 2016-2019 / 2020)
MacBook Pro(14吋 / 2021)
MacBook Air / Pro(M1 / 2020)
MacBook Air / Pro(M2 / 2022)
– 建議最少供電 67W

MacBook Pro (14吋 / 2021)
MacBook Pro (15吋 / 2016-2019)
MacBook Pro (16吋 / 2019)
– 建議最少供電 96W

MacBook Pro(16吋 / 2019 / 2021)
– 建議最少供電 140W

iPad 推介:新款的 iPad 不適合使用

由於此充電器 USB-A 或 USB-C 總輸出均不超過 20W,在實際使用情況下,除了一些舊型的 iPad 可以用到 20W 充電外,其他幾乎不可能。而且你需要留意,你必須使用 USB Type-C 插頭充電才有效,也不能同時插上 USB-A,不然幾乎無法充電。

以下型號不適合使用(建議使用 USB-C 單獨供電):
iPad Pro(12.9吋 / 3-5代)
iPad Pro(11吋 / 1-3代)
iPad Pro(10.5吋 / 1代)
iPad Air(4-5代)
iPad(7-9代)
iPad mini(6代)
iPhone (iPhone 14)
– 建議最少供電 30W

iPhone 推介:可單獨使用 USB-A / USB-C充電
Samsung / 小米 Android 手機:可當作一般充電使用

由於總輸出只有 20W,所以最多只能夠單獨採用 USB-A 或 USB-C 為一個裝置充電。即單獨為一部手機使用充電。iPhone 或 Android 手機均最好只充一部,盡用 18W 或 20W。若同時連接兩部裝置將需要加倍時間,得不償失。

以下型號適合使用:
iPad Pro(12.9吋 1-2代)
iPad Pro(9.7吋-10.5吋)
iPad Air(1-3代)
iPad(5-9代)
iPad mini(1-5代)
iPhone(iPhone 5-13)
Apple Watch(1-7 / SE)
– 建議最少供電 12W

一句總結:

早幾年都可以算是快充,但今時今日如果用係 Android 手機上,都只不過係普通充。

查詢:anlander.com 好貨加
更多詳細的充電器開箱評價,請觀看:USB 充電器 系列

【開箱評測】$19 的 hoco. 10W 雙口充電器(C90B)

這次開箱測試的 USB 充電器是hoco. 雙口充電器(C90B)。Techritual.com 這個全新的充電器欄目將為大家進行各類型的充電器測試,希望能夠覆蓋香港有售的大部份充電器,並為大家作出明智的推介。

產品規格

品牌:hoco.
產品名字:雙口充電器(C90B)
插頭(公):英式 13A
插頭(母):USB-A x 2
支援充電標準:沒有
單插頭最高輸出:10W
USB-A 最高輸出:10W
總輸出:10W
適合使用裝置:低階 Android 手機
尺寸:48mm x 43.5mm x 45.5mm
重量:35g
售價:HK$19

外觀

hoco. 雙口充電器(C90B)採用白色設計,就是一個普通的 13A 插頭上再加入了兩個 USB-A 插頭。

插頭的位置在同一個方向,由於是直接的 13A 英式插頭,所以需要直接上牆或在拖板上使用。插頭就是 2 個 USB-A,標示支援 5V 2.4A。

根據表面印刷,USB-A 支援 5V / 2.4A;並提供最大 5V / 2.4A 輸出,即約 12W。

充電標準

現時的充電標準主要是 Qualcomm 主導的 Quick Charge QC3.0 / QC4+ / QC5 與 USB-PD 的 PD3.0 與 PD3.1。另外還有華為的充電協議,分別是 18W 的 FCP 與最高支援 66W 的 SCP;而 oppo、OnePlus 等則是 VOOC 協議,最高支援 65W,至於 MTK 也有一個不流行的充電協議名為 PE。插頭包括:USB-A 與 USB Type C。

我們進行的測試以 Apple MacBook Pro 13吋、Samsung、小米 Android 手機或 iPhone 等終端產品進行,呈現的數據以真實情況出發,受終端產品內置晶片控電、溫度發熱或 PPS 等多種不同因素影響,與實驗室內或專業控電儀器所進行的測試會有些微差異,但並不影響一般使用者在真實使用環境效果。

充電原理

在以下的充電測試前,我們必需先簡單說明充電原理,充電在乎三個數據 伏特(V)安培(A)瓦特(W),我們日常充電所需的是「瓦特(W)」。

公式是:
伏特(V)x 安培(A)= 瓦特(W)
電壓(V)x 電流(A)= 瓦特(W)

充電速度快慢在乎充電器能夠輸出的瓦特(W)有多大,方法有三種,一是提昇電壓(V),二是提升電流(A),或者第三種方案是兩者都提昇。在大部份的充電協議中,都是採用提昇電壓(V)方式,搭配固定 3A 或 5A 的電流提升充電速度。例如 USB-PD 3.1 協議就是在原有的 20V 上增加 28V、36V 及 48V 以達到 140W、180W 與 240W 的充電速度。

2022年用 12W 充電幾乎害了自己

回到現實世界多一點,以一顆 4500mAh 電池為例,從 0%-100%,不同的 W 數約需要以下的時間才能充滿:
18W 約需要 2 小時
33W 約需要 1 小時
65W 約需要 45 分鐘
120W 約需要 15 分鐘

因此,這個總輸出只有 12W 的充電器,充一部 4500mAh 電池的手機,幾乎要 4 個小時…

充電測試

如上所述,充電測試採用不同終端產品搭配具屏幕顯示充電效率的線材(有四捨五入情況,但影響不大)進行,目的是測試在不同插頭輸出的情況下,各個插頭提供的充電 W 數是多少,並非以實驗室專業設備的控電設備作測試。

連接:USB-A:充電池 – 最高 10W

連接:USB-A:充電池 – 最高 6W
連接:USB-A:手機 – 最高 4W

hoco. 雙口充電器(C90B)評價:好用嗎?

作為一個 Total Output 最多只有 12W 的充電器,應該沒人用來充 MacBook 或 iPad 吧!如果有… 那祝你有一天可以充滿。

在這個年代,只有 10W 的充電器,除了可以用來充一些 SmartWatch 等小電量配件外,石先生實在想不到可以用來充什麼終端產品。如果你想要充 iPhone 或 Android 手機的話,那還是建議你另外購買別的充電器,最少也要有 18W 左右吧!

一句總結:

「送」都唔好要。如果有人送你這個充電器,或許你可以把它扔回給送給你的人,這樣或許比拿去捐贈更節省慈善機構的營運成本。

查詢:anlander.com 好貨加
更多詳細的充電器開箱評價,請觀看:USB 充電器 系列

【價錢】小米 POCO M5 手機已經減價中,賣緊 $1059

0

小米 POCO M5 一睇就吸引,但唔想俾 $1099 去買嘅話,其實有無其他選擇呢?當然有,一係就等二手,再唔係就依家啦!最新依家市場已經有人賣緊 $1059 ,比正價的 $1099 有 $40減價。想入手的話,今次未必係一個好機會,但都不失為一個機會。至於買唔買得過,梗係要睇左我地嘅 【評測】小米 POCO M5 再作決定啦。

6.58吋 HFD+ 90Hz 500nits DotDrop 屏幕下的 小米 POCO M5選用 MTK G99 處理器,搭配6GBGB RAM+128GBGB 儲存空間組合,並採用 5000mAh 電池,另支援18W 快充。

預載 Android 12系統的 小米 POCO M5 ,前置自拍單鏡頭有500萬像素,至於背後採用三鏡頭,主鏡頭是 5000萬像素,並配合200 萬像素超廣角及 200 萬微距鏡頭,最多支援 雙 SIM 卡設計。小米 POCO M5手機尺寸則是163.99mm x 74.09mm x 8.9mm,重量達 201g,並擁有灰色、白色、紫色、綠色。更多其他功能包括:側置式指紋辨識器,隨盒附送 22.5W充電器。

小米 POCO M5
最新售價:$1059
更詳細評測請看:【評測】小米 POCO M5

【評測/比較】香港 5G「年卡」電話 SIM,最多可以有 600GB

等到 2022 年年尾,終於都有「高用量」5G 年卡(即以往俗稱的「太空卡」)啦!除左過去的一年卡外,5G 年卡也都有兩年卡選擇。不過,需要留意一下,暫時 5G 年卡並沒有無限上網選擇,也沒有 esim。而且四大電訊商中暫時只有中國移動 CMHK 與 csl 加入戰團,但估計稍後時間 3HK 與 SmarTone 都會配合 MVNO(虛擬流動網絡營運商)發售與提供服務。

幾張唔同嘅 5G 年卡中,部份有提供攜號轉台(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MNP)功能。本文幫助大家比較不同 5G 年卡的使用期限,數據流量上網與價錢等等。當然,想要知道電話卡那張最貴,那張電話卡最平,不用看 lihkg,只要看我們的 techritual.com 即可。

無論使用的是 iPhone 或 Android 手機,現時大多都已經擁有雙卡雙待功能,可以使用一張 5G SIM 電話卡通話,另一張則進行上網,或多攜帶一部手機進行 Mobile Hotspot 網絡分享予 Macbook 或 iPad 等裝置使用。以下按不同電訊商分別列出有關的選擇與各項資料,方便大家查閱。點擊最左邊的紅色連結更可以看我們進行的儲值卡評測,包括速度測試、性價比與設定細節等等。

MORE Mobile 5G 推出嘅年卡有三款,分別係 60GB/一年、100GB/兩年 及 600GB/一年。三款售價分別係:$199、$299 及 $899。.

香港 5G 年卡速度測試總結

如果你選擇 5G 年卡的時候,最在意的不是價錢,而是速度,那麼以下綜合我們過去每張 SIM Card 的速度測試便可以給你一個大概參考。根據我們的電話卡測試,最快的是 鴨聊佳 5G 儲值卡,平均下載速度可達 226Mbps,第二名為 MORE Mobile 的 186Mbps。

品牌平均下載速度(Mbps)
鴨聊佳226Mbps
MORE Mobile186Mbps
品牌 (點擊看評測)使用時間數量用量4G / 5G通話分鐘售價
鴨聊佳 18GB 5G 年卡一年18GB5G2000$150
品牌 (點擊看評測)使用時間數量用量4G / 5G通話分鐘售價
MORE Mobile 100GB 兩年卡兩年100GB5G2000$299
MORE Mobile 600GB 年卡一年600GB5G2000$899
MORE Mobile 60GB 年卡一年60GB5G2000$199

查詢:anlanderWhatsApp 查詢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評測】5G MORE Mobile↷csl $899 600GB 香港可用儲值年卡,速度達 181.4Mbps

儲值卡市場,有很多不同的 SIM Card 公司,其中一家便是 MORE Mobile 5G ,它們的包裝封面也有一定特色, MORE Mobile 5G 使用的網絡商是 csl 。他們一直以來都有推出唔同面額的儲值卡。今日同大家評測的是 MORE Mobile 5G $899 的 600GB 版本。看看在香港使用的速度、價錢等如何。

MORE Mobile 5G 5G 使用 csl 網絡、有效期 365

MORE Mobile 5G 市場售價 $899 的 600GB 月卡,原價為 $999,並非採即插即用方式,包 2000 語音通話分鐘 600GB 數據,採用 csl 5G 網絡,最高速度 5G。無限數據此卡是沒有。以 2022年 10月購買日為例,有效期間為 365 日。啟用日期為至 2023年 12月 (具體請留意包裝後說明)。

實名制登記

此卡自購買日起已需要實名登記。網址是:https://cs.morebuddy.com,登入後可見「儲值咭實名登記」橫額,按下後可見「個人客戶」或「公司客戶」兩組選擇,分別提供身份證資料等資料與圖片等或商業登記號碼等資料及圖片確認即可。

以 MORE Mobile 為例,他們登記時使用電話號碼外,也可以使用 ICCID 來認證 SIM Card,這個數字就是卡後的數字,跟住填就可以,但要留意最後一位或兩位的只是隨機的核實號碼,無需填寫。如果不懂,可以查看這篇文章:【詳解】什麼是 ICCID 號碼?SIM 卡背後的網絡識別

值得留意是,16歲以下人士登記時須得到一位 18 歲成年人確認,並同時登記該名成年人資料,而公司則需要商業登記資料及指定負責人資料。每一間電訊商個人用戶最多 10張,公司則最多 25張儲值卡。電訊商根據政府登記計算,即 MVNO 獨立計算,並非以背後提供網絡的電訊商計算。

如果你還是不太懂怎麼進行實名制登記的話,可以看我們的:【教學】SIM Card 電話卡登記方法,全部電訊商連結大全,這裡有各家電訊商的 YouTube 教學影片。

MORE Mobile 5G 600GB 5G 卡,每 1GB = $1.49

我們以每 1GB 計算價錢的話,MORE Mobile 5G 這張的平均每 1GB 價值是 $1.49833333333333。如果你在使用儲值卡後,想保留MORE Mobile 5G 的號碼,答案係可以的,最平費用是 $28。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IMG_20221005_115945-1200x540.jpg

日間:速度測試下載約 171.75Mbps

MORE Mobile 5G 作為一張 5G 最高速度的 年卡,速度測試一共進行了五次,測試速度效果以儲值卡來說合理,平均下載均約 171.75Mbps,在 162.1Mbps 至 181.4Mbps 之間,上載維持在 44.5Mbps 至 65.8Mbps 速度。

查詢:anlanderWhatsApp 查詢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如果你想知道自已的上網速度快與慢,可以前往 Techritual.com 與 SpeedTest 聯合的「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進行測速。

【評測】5G MORE Mobile↷csl $199 60GB 香港可用儲值年卡,速度達 180.1Mbps

儲值卡市場,有很多不同的 SIM Card 公司,其中一家便是 MORE Mobile 5G ,它們的包裝封面也有一定特色, MORE Mobile 5G 使用的網絡商是 csl 。他們一直以來都有推出唔同面額的儲值卡。今日同大家評測的是 MORE Mobile 5G $199 的 60GB 版本。看看在香港使用的速度、價錢等如何。

MORE Mobile 5G 5G 使用 csl 網絡、有效期 365

MORE Mobile 5G 市場售價 $199 的 60GB 月卡,原價為 $299,並非採即插即用方式,包 2000 語音通話分鐘 60GB 數據,採用 csl 5G 網絡,最高速度 5G。無限數據此卡是沒有。以 2022年 10月購買日為例,有效期間為 365 日。啟用日期為至 2023年 12月 (具體請留意包裝後說明)。

包裝面值:$299
市場售價:$199
即插即用:不是,需要實名登記
數據量:60GB
最高速度:5G
無限數據:沒有
語音通話:2000
網絡供應商:csl
有效期:365
數據分享:可以
一日定義:00:00 – 23:59

實名制登記

此卡自購買日起已需要實名登記。網址是:https://cs.morebuddy.com,登入後可見「儲值咭實名登記」橫額,按下後可見「個人客戶」或「公司客戶」兩組選擇,分別提供身份證資料等資料與圖片等或商業登記號碼等資料及圖片確認即可。

以 MORE Mobile 為例,他們登記時使用電話號碼外,也可以使用 ICCID 來認證 SIM Card,這個數字就是卡後的數字,跟住填就可以,但要留意最後一位或兩位的只是隨機的核實號碼,無需填寫。如果不懂,可以查看這篇文章:【詳解】什麼是 ICCID 號碼?SIM 卡背後的網絡識別

值得留意是,16歲以下人士登記時須得到一位 18 歲成年人確認,並同時登記該名成年人資料,而公司則需要商業登記資料及指定負責人資料。每一間電訊商個人用戶最多 10張,公司則最多 25張儲值卡。電訊商根據政府登記計算,即 MVNO 獨立計算,並非以背後提供網絡的電訊商計算。

如果你還是不太懂怎麼進行實名制登記的話,可以看我們的:【教學】SIM Card 電話卡登記方法,全部電訊商連結大全,這裡有各家電訊商的 YouTube 教學影片。

MORE Mobile 5G 60GB 5G 卡,每 1GB = $3.3

我們以每 1GB 計算價錢的話,MORE Mobile 5G 這張的平均每 1GB 價值是 $3.31。如果你在使用儲值卡後,想保留MORE Mobile 5G 的號碼,答案係可以的,最平費用是 $28。

日間:速度測試下載約 158Mbps

MORE Mobile 5G 作為一張 5G 最高速度的 年卡,速度測試一共進行了五次,測試速度效果以儲值卡來說合理,平均下載均約 158Mbps,在 135.9Mbps 至 180.1Mbps 之間,上載維持在 47.3Mbps 至 63.7Mbps 速度。

查詢:anlanderWhatsApp 查詢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sim-card-review/
如果你想知道自已的上網速度快與慢,可以前往 Techritual.com 與 SpeedTest 聯合的「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進行測速。

【開箱評測】小米 Xiaomi 12T Pro 手機:2 億像素真係 _ _

小米踏入第四季,終於推出新一批旗艦手機,小米 Xiaomi 12T Pro 更擁有 2 億像素相機,像素愈大會唔會表現愈好?睇睇今次真心評測會知道

小米 Xiaomi 12T Pro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67 吋 2712 x 1220 解像度螢幕
機身體積:163.1 x 75.9 x 8.6 mm
重量:205g
CPU:Snapdragon 8+ Gen 1
RAM:12GB
ROM:256GB
系統:Android 12
主相機: 2 億像素廣角、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
前置相機:20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5000 mAh
其他:120Hz 螢幕刷新率、NFC、紅外線、120W 快充、無線充電、反向無線充電、WiFi 6
定價:HK$4,799

沿用小米 12 設計

小米 Xiaomi 12T Pro 大致沿用小米 12 系列手機的設計,標誌性的 6.67 吋開孔螢幕,圓潤而握感出色的機身,Harman Kardon 雙喇叭與紅外線,而機背 2 億像素鏡頭,佔據凸出的方框相機一半位置,意味到整部手機主要賣點,都會落在這個鏡頭身上。

標誌性的 6.67 吋開孔螢幕

圓潤而握感出色的機身

Harman Kardon 雙喇叭與紅外線

雙 nano SIM 卡槽

玻璃機背

機背 2 億像素鏡頭,佔據凸出的方框相機一半位置(由於此突出位置,與中國 K50 至尊版不能共用手機殼)

加入螢幕指紋檢測心率功能
小米 Xiaomi 12T Pro 運行 MIUI 13.0.2 系統,系統功能都一如小米手機,設應用雙開、手機分身、應用程式鎖、視像通話美顏、記憶體擴展、企業模式等。比較特別是他的 120Hz 螢幕刷新率,除了懂得自動切換刷新率,支援螢幕指紋識別功能外,這個位置更可以用來作檢測心率。

  • 應用雙開
  • 應用程式鎖
  • 手機分身
  • 記憶體擴展最多 3GB
  • 120Hz 螢幕懂得自動切換刷新率
  • 螢幕更支援檢測心率功能

Antutu 突破 100 萬分,續航力一般

小米 Xiaomi 12T Pro 規格應用 Qualcomm 最頂級的 Snapdragon 8+ Gen 1 CPU、12GB RAM 與 256GB ROM,亦是首款小米國際版手機,配備這 4nm 晶片。Antutu 跑分達到 1048823 分,都有頂級手機效能。

雖然小米 Xiaomi 12T Pro 有都有頂級手機效能,但機內的 5000 mAh 電量,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就大有 11 小時 51 分鐘,續航力就只算一般,有點美中不足。

  • Antutu 跑分達到 1048823 分
  •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就大有 11 小時 51 分鐘

相機只有 2 億像素鏡頭有睇頭

小米 Xiaomi 12T Pro 三鏡主相機規格為 2 億像素 f/1.7 光圈廣角鏡、8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及 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拍攝規格只有廣角鏡有睇頭,其他的都只是陪襯。2 億像素感光元件為 1/1.22 吋,加入了全新 ChameleonCell 像素合併技術,可將像素 4 合 1 或 16 合 1,所以在超高畫質模式低下,就可以拍攝 5000 萬像素或 2 億像素相片。

  • 超高畫質模式低下,就可以拍攝 5000 萬像素或 2 億像素相片

廣角鏡拍攝的相片,整張相片都像經過重新勾畫,效果極為細緻清晰,保留物件不少細節,但係而且低光用上 ISO 12612 拍攝,雜訊處理都非常出色,有高水準表現。

作為配菜的 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就算用低 ISO 效果都不算討好,質素跟廣角鏡相差甚遠,會有不想用這鏡頭的感覺。

小米 12T Pro 優點:

  • 2 億像素相機效果極高水準
  • 效能頂級
  • 手感不錯

小米 12T Pro 缺點:

  • 續航力一般
  • 超廣角鏡質素較差

更多小米手機開箱評測,請看:小米手機 – 全系列評測 / 售價

【NETGEAR 師傅到】027:元朗錦田爾巒千呎豪宅 一家七口電器多

大家好,我 Router 安裝員 Alan 的專欄近日收到了不少朋友的問題,而我發現最多人不了解的,就是到底要多大的單位才需要使用到 Mesh WiFi Router 系統?

其實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既定答案,雖然一般的 Router 都有相應使用範圍,但其實要多大的覆蓋率和多強的 WiFi 接收能力,完全是取決於使用者本身的習慣和要求,並不是單單以 500 呎用多少、1000 呎用多少來決定,另外還要加上環境因素、建築問題等等,因此也有了我這個行業,來為大家解決家居網絡設置。就好像我今日和大家分享的個案,雖然客人的屋子很大,但到底要用 Mesh WiFi 2 件裝還是 3 件裝,仍要考慮一個大問題,就是家庭中有多少人和無線裝置。

今次的客人歐先生,家住元朗錦田爾巒,坐落茵羅洛斯大道超過千呎的大宅,擁有 4 個房間而且其中兩個更是套房,還有多個浴室及廁所。

香港地土地需求甚殷,現時低密度豪宅大多建在大西北地區。

單位間隔及使用人數直接影響接收

如此大宅當然因為家庭成員多,這裡住了歐先生夫婦、父母、兩名子女以及一名工人,足足七個人,而且他們每人都有一至兩部電話、平板、電腦以及大量需要上網的電器,對於家中網絡需求十分巨大,別說普通的 Router,甚至連不是旗艦級的 Mesh WiFi 系統也難以應付他們的使用量。

NETGEAR Orbi Mesh WiFi 6 旗艦級三頻路由器 3 件套裝 (RBK853)

由於以上原因,歐先生要購買 NETGEAR Orbi WiFi 6三頻Mesh WiFi無線網絡系統套裝(RBK853)才能支援其家庭使用。因為三頻是有額外一條 5GHz 頻段,三頻主要是用作主機和衛星機之間的連接,不會佔用其餘兩頻的網速,作用是避免同時有幾部裝罝上網時會擠塞,因此會更好更穩定。另外,WiFi 6 擁有 OFDMA 技術,可以完美分配頻寬訊號給多部裝置,不會像舊 WiFi 制式般太多部機一同上網時會「塞車」,而且不易受其他訊號干擾,覆蓋範圍及效率更高。


我們來到歐先生家幫他安裝 Router 時,發現單位擁有多面落地大玻璃窗,這實在是太好了。大家可以看看圖則,因為單位有很多房間,如果不靠玻璃的穿透力,WiFi 訊號可能會被多面牆阻礙,但現在則可以暢順覆蓋全屋,不止多個房間,連廚房和雜物房也能上網。完成安裝及網速測試,客人相當滿意,我又可以收工了

WiFi 6擁有OFDMA技術其中一個好處就是有多部機器接駁都不會阻塞。

最後提提大家,以上個案及內容只供讀者參考,每個地方屋型、裝修間隔及傢俬擺設都有所不同,最好因應自己實際家居環境衡量所需而設置,或選擇上門安裝服務。

網上旗艦店購買及安裝服務查詢:https://netgear.anlander.com/
其他銷售地點:
 http://www.winco.com.hk/NETGEAR-Shop-List/

師傅到!!【NETGEAR Router 安裝有辦法】系列 昔日內容重溫
地區: 香港 / 九龍 / 新界
屋型: 公屋 / 居屋 / 唐樓 / 私人屋苑 / 村屋 / 獨立屋 / 辦公室 / 商舖 / 倉庫
面積: 少於 500 呎 501-1000 呎 / 1001-1500 呎 1501-2000呎 / 2001-3000 呎 / 3000呎以上
間隔: 1 房 / 2-3 房 / 4-5 房 / 6 房或以上

師傅 Profile: Alan
一個招牌跌下來可以壓死幾個的普通 80 後中年男子,Netgear 香港網上旗艦店的安裝師傅,工作主要以安裝 Router 服務為主。香港地家家戶戶都有 Router,不外乎上網打機睇戲追劇買賣,看似跟電視台的連續劇般公式化,但其實每間屋都有其特性,有著不同間隔不同性格;正因為都市人身邊都離不開智能家居產品,所以屋內每個人上網都有不同需求,真係家家都有本難唸的「上網經」。

【開箱評測】小米 POCO M5 手機:與 M5s 比較更好用

小米最近一口氣推出兩款賣一千多港元的手機,POCO M5S 已先為大家評測,今次送上售價更加平,但係螢幕尺寸更大的 POCO M5S 真心評測,看看兩者有什麼分別吧。

小米 POCO M5 硬件規格:(測試為 4GB/64GB 版本)

螢幕尺寸:6.58 吋 2408 x 1080 解像度螢幕
機身體積:163.99 x 76.09 x 8.9 mm
重量:201g
CPU:MediaTek Helio G99
RAM:6GB
ROM:128GB
系統:Android 12
主相機: 5000 萬像素廣角、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
前置相機:5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5000 mAh
其他:90Hz 刷新率、NFC、3.5mm、紅外線、真三卡槽、18W 快充
定價:1,299

仿皮機背

小米 POCO M5 對比 M5s 用上更大的 6.58 吋 2408 x 1080 解像度水滴螢幕,設 500 萬像素前置鏡頭,螢幕更支援 90Hz 刷新率,操作時切換頁面都會覺得比 M5s 的 60Hz 螢幕更加流暢。機身亦設 3.5mm、紅外線及真三卡槽設計,都是小米入門手機的特色。

設 6.58 吋 2408 x 1080 解像度螢幕

設 3.5mm、紅外線

真三卡槽設計

喇叭在機底

機背更像 POCO 手機,設大大個 POCO 字,另外加入仿皮紋,識別度會比 M5s 更高。

機背加入仿皮紋

設大大個 POCO 字識別度高

運行 Android 12 加入 Poco Launcher 介面

小米 POCO M5 與 M5s 都是運行 Android 12 系統加入 Poco Launcher 介面,小米 POCO M5 系統功能設螢幕刷新率切換、記憶體擴展功能、FM 收音機與紅外線遙控等。但就缺少了應用雙開、應用鎖等功能,實用度下降不少。

  • 加入 Poco Launcher 介面
  • 設螢幕刷新率切換
  • 記憶體擴展功能
  • FM 收音機與紅外線遙控

效能與電量測試結果有中上表現

小米 POCO M5 規格是 Mediatek Helio G99、6GB、128GB ROM、支援 18W 快充的 5000mAh 電量等。Antutu 跑分是 320,785 分,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結果是 21 小時 53 分鐘。效能對比 M5s 稍稍落後,但續航力卻優勝不少。

  • 跑分是 320,785 分,效能對比 M5s 稍稍落後
  • 使用時間測試結果是 21 小時 53 分鐘

三鏡頭相機實際是單一鏡頭

小米 POCO M5 對比 M5s 少了一個鏡頭,只有 3 鏡頭主相機。不過規格是 50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與 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其實日常都只會用到一粒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拍攝色彩都有唔錯表現,可能 M5 輸出相片是 1200 萬像素,比 M5s 是 1600 萬像素的原故,M5 相片細緻度更比 M5s 優勝,不過在天陰時拍攝,每每都要用超過 ISO 800,但近拍亦可保留物件的細節,效果都令人滿意。

POCO M5 優點:

  • 比 M5s 更平更好用
  • 效能高於同價手機
  • 續航力超長

POCO M5 缺點:

  • 平價機效能唔好有太大要求
  • 平價機機身設計當然係優點
  • 系統功能較少

更多小米手機開箱評測,請看:小米手機 – 全系列評測 / 售價

【開箱評價】MORE Mobile $220 110GB 香港三年卡,1GB=$2

儲值卡市場,有很多不同的 SIM Card 公司,其中一家便是 MORE Mobile ,它們的包裝封面也有一定特色, MORE Mobile 一直以來都有推出唔同面額的儲值卡。今日同大家評測的是 MORE Mobile $220 的 110GB 版本。看看在香港使用的速度、價錢等如何。

MORE Mobile 4G

MORE Mobile 市場售價 $220 的 110GB 月卡,原價為 $398,並非採即插即用方式,需要進行需要實名登記,包 3333 語音通話分鐘 110GB 數據,最高速度 4G。無限數據此卡是沒有。以 2022年 9月購買日為例,有效期間為 365 日。啟用日期為至 2023年 12月 (具體請留意包裝後說明)。

包裝面值:$398
市場售價:$220
即插即用:不是,需要實名登記
數據量:110GB
最高速度:4G
無限數據:沒有
語音通話:3333
有效期:1095
數據分享:可以
一日定義:00:00 – 23:59

實名制登記

此卡自購買日起已需要實名登記。網址是:https://cs.morebuddy.com,登入後可見「儲值咭實名登記」橫額,按下後可見「個人客戶」或「公司客戶」兩組選擇,分別提供身份證資料等資料與圖片等或商業登記號碼等資料及圖片確認即可。

以 MORE Mobile 為例,他們登記時使用電話號碼外,也可以使用 ICCID 來認證 SIM Card,這個數字就是卡後的數字,跟住填就可以,但要留意最後一位或兩位的只是隨機的核實號碼,無需填寫。如果不懂,可以查看這篇文章:【詳解】什麼是 ICCID 號碼?SIM 卡背後的網絡識別

值得留意是,16歲以下人士登記時須得到一位 18 歲成年人確認,並同時登記該名成年人資料,而公司則需要商業登記資料及指定負責人資料。每一間電訊商個人用戶最多 10張,公司則最多 25張儲值卡。電訊商根據政府登記計算,即 MVNO 獨立計算,並非以背後提供網絡的電訊商計算。

MORE Mobile 的實名登記方法、取消及最新要求,請參閱:【教學】全部電訊商 SIM 電話卡實名登記方法:失敗點算好,如何取消實名登記

我們以每 1GB 計算價錢的話,MORE Mobile 這張的平均每 1GB 價值是 $2。如果你在使用儲值卡後,想保留MORE Mobile 的號碼,答案係可以的,最平費用是 $28。

日間:速度測試下載約 9.2Mbps

MORE Mobile 作為一張 4G 最高速度的 三年卡,速度測試一共進行了五次,測試速度效果以儲值卡來說合理,平均下載均約 9.2Mbps,在 2.3Mbps 至 16.1Mbps 之間,上載維持在 5.3Mbps 至 15.1Mbps 速度。

爆 plan 後:速度測試 0Mbps

當你用盡數據後,MORE Mobile SIM Card 係0,所以當我地再進行速度測試,結果係下載 Mbps,上載 Mbps。

查詢:anlanderWhatsApp 查詢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sim-card-review/
如果你想知道自已的上網速度快與慢,可以前往 Techritual.com 與 SpeedTest 聯合的「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進行測速。

【開箱評測】小米 POCO M5s 手機:以相同售價看待效能出色

小米剛剛推出兩款 POCO 系列新機 POCO M5 與 POCO M5s,售價大眾化的 4G 機 POCO M5s,會為大家率先進行真心評測。

小米 POCO M5s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43 吋 2408 x 1080 解像度螢幕
機身體積:160.5 x 74.5 x 8.3 mm
重量:178.8g
CPU:Mediatek Helio G95
RAM:6GB
ROM:128GB
系統:Android 12
主相機: 6400 萬像素廣角、8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
前置相機:13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5000 mAh
其他:NFC、3.5mm、紅外線、真三卡槽設計、IP53 防水、立體聲喇叭、33W 快充
定價:HK$1499

大路設計,加入磨沙機背

小米 POCO M5s 外型都像今年大部份小米中階至入門級手機,6.43 吋打孔螢幕,帶 3.5mm 插頭、紅外線、立體聲喇叭,真三卡槽等,唔同嘅地方係加入 IP53 防濺水功能。白色機身有磨沙質感,可以防指模印上之餘,亦都有防滑作用。

6.43 吋打孔螢幕

設 1200 萬像素前置鏡頭

設紅外線

帶 3.5mm 插頭

真三卡槽

白色機身有磨沙質感

設四鏡頭主相機

運行 Android 12 加入 Poco Launcher 介面

小米 POCO M5s 運行 Android 12 系統加入 Poco Launcher 介面,不過螢幕只有 60Hz,習慣用 90Hz 或 120Hz 螢幕操作的用家,應該都會覺得流暢度打了折扣。小米 POCO M5s 系統功能就如大部份小米入門機,設如應用雙開、應用鎖、手機分身、螢幕刷新率切換、記憶體擴展功能、FM 收音機與紅外線遙控等。

  • 加入 Poco Launcher 介面
  • 最高支援 4G 網絡
  • 手機分身
  • 應用雙開、應用鎖
  • 紅外線遙控
  • FM 收音機

效能與電量測試結果有中上表現

售價不到 HK2,000 的小米 POCO M5s 規格是 Mediatek Helio G95、6GB、128GB ROM、支援 33W 快速的 5000mAh 電量等。Antutu 跑分是 361,250 分,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結果是 16 小時 10 分鐘對比同價手機,效能有絕對優勢。

  • Antutu 跑分是 361,250 分
  • 使用時間測試結果是 16 小時 10 分鐘

主相機設四鏡頭

小米 POCO M5s 四鏡主相機,都是以鏡頭數見取勝。 6400 萬像素 f/1.79 光圈廣角鏡、8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頭、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200 萬像素微距鏡頭,都可以預計到只會常用廣角與超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自動模式拍攝時,可透過 4 合 1 影像融合技術,輸出 1600 萬像素相片。不過相片未有因像素比一般手機高,而令相片更細緻,反而放大好似油畫。

超廣角鏡頭放大時會有不少噪點,但鏡頭兩邊位置都無鬆散,效果尚算討好。至於微距鏡像素太低,只係當多一個微距拍攝模式,看到拍攝效果大家都唔會想用。

小米 POCO M5s 優點:

  • 售價唔到 HK$1500
  • 效能高於同價手機

小米 POCO M5s 缺點:

  • 無 90Hz 或 120Hz 螢幕,操作會覺得遲緩
  • 廣角鏡拍攝油畫化

更多小米手機開箱評測,請看:小米手機 – 全系列評測 / 售價

【NETGEAR 師傅到】026:何文田千呎舊樓 工家兩用 Mesh Router 如何設置?

大家好,又是我 Router 安裝員 Alan。自從肺炎疫情之後,不知大家的生活習慣有沒有受到影響?相信最多人面對的問題,就是變成了在家工作,「Home Office」實際上令不少人有了強化家中上網的需要,我們在這個期間也收到不少客人查詢相關問題。不過,相比一般文書處理的打工仔,以下我想分享的個案就更為特別。

今次客人劉先生的屋子,是何文田亞皆老街單棟式私樓明明閣,這裡一梯兩伙,基本都是逾千呎的3房單位。雖然明明閣擁有 50 年樓齡,但舊樓的優點就是用料堅實,牆身厚間格闊,以居住來說絕對是物有所值。不過,這個優點對 WiFi 傳輸來說就變成一大阻礙,石屎牆會大幅減弱 WiFi 訊號,一個千呎單位內如果多幾塊厚身的牆,單以舊式普通 Router 想完全覆蓋全屋當然很困難。劉先生也十分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在搬入這個單位時,已決定要安裝 Mesh WiFi 系統。

50年樓齡的何文田明明閣位置方便又實用。

視乎實際需要 以衛星機強化網絡

他本來是想使用一主機一衛星機的兩件裝,但後來遇到另一個問題,令他要進一步用到 NETGEAR RBK753 Orbi AX4200三頻AX Mesh WiFi 6無線系統(3件裝)。原來劉先生是一名 YouTuber,他的工作就是製作短片,而他打算將中其中一間房設成工作室,原本以這個單位的大小用兩件裝 Mesh WiFi 是可以應付,不過因為製作影片要有線插電腦和大量器材,所以需要加多一個衛星機來強化網絡,同時可方便接駁 LAN 線等。

大家可以看看圖則,其實這個單位的格局是十分便利設置 Mesh WiFi,不過有趣的是寬頻入屋機座在大廳深處,有別於一般會近大門口。我們把 Router 主機設置在這裡,一牆之隔的主人房接收訊號理論上不會有問題。而 1 號房就是工作室,我們必須將一個衛星機放在這裡,才能讓電腦及其他器材接駁 LAN 線,至於另一個衛星機就放在兒子的房間,這樣就連廚房也可以完美接收 WiFi 網絡,全屋無死角。

擺放得宜 改善接收效果

順帶一提,大家可以看到三部機在分佈上是「品」字形,我在之前的專欄也有說過,這是最理想的,因為幾部之間都處於大家的傳輸範圍內,可以互相連接,就算一部失聯另外的衛星機也能補上,減少斷線的情況,所以假如情況許可,都要盡量這樣擺設 Mesh WiFi 系統。在完成安裝後,於全屋任何角落做網速測試也達到不錯的接收效果,劉先生一家日後無論身在室內何處都能流暢上網,看片打機無難度,而他本人又可以輕鬆工作,幾十 GB 的影片傳輸也沒問題了。

Mesh WiFi 其中一個好處,就是能在需要時插上 LAN 線,更客易提供穩定的網絡傳送。

最後提提大家,以上個案及內容只供讀者參考,每個地方屋型、裝修間隔及傢俬擺設都有所不同,最好因應自己實際家居環境衡量所需而設置,或選擇上門安裝服務。

網上旗艦店購買及安裝服務查詢:https://netgear.anlander.com/
其他銷售地點:
 http://www.winco.com.hk/NETGEAR-Shop-List/

師傅到!!【NETGEAR Router 安裝有辦法】系列 昔日內容重溫
地區: 香港 / 九龍 / 新界
屋型: 公屋 / 居屋 / 唐樓 / 私人屋苑 / 村屋 / 獨立屋 / 辦公室 / 商舖 / 倉庫
面積: 少於 500 呎 501-1000 呎 / 1001-1500 呎 1501-2000呎 / 2001-3000 呎 / 3000呎以上
間隔: 1 房 / 2-3 房 / 4-5 房 / 6 房或以上

師傅 Profile: Alan
一個招牌跌下來可以壓死幾個的普通 80 後中年男子,Netgear 香港網上旗艦店的安裝師傅,工作主要以安裝 Router 服務為主。香港地家家戶戶都有 Router,不外乎上網打機睇戲追劇買賣,看似跟電視台的連續劇般公式化,但其實每間屋都有其特性,有著不同間隔不同性格;正因為都市人身邊都離不開智能家居產品,所以屋內每個人上網都有不同需求,真係家家都有本難唸的「上網經」。

【開箱評測】iPhone 14 Pro Max 手機:炒到貴一貴都唔拎去賣,為大家論盡優點缺點

炒貴 HK$3,000 嘅 iPhone 14 Pro Max 都唔拎去賣,開盒同大家做一個真心評測,論盡佢嘅優點缺點。

iPhone 14 Pro Max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7 吋 2796 x 1290 解像度螢幕
機身體積:160.7 X 77.6 X 7.85
重量:240g
CPU:A16 Bionic
RAM:6GB
ROM:128GB/256GB/512GB/1TB
系統:iOS 16
主相機: 4800 萬像素廣角、1200 萬像素超廣角、1200 萬像素 3 倍遠攝
前置相機:12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 4,323 mAh
其他:120Hz 刷新率螢幕、NFC、IP68 抗水防塵、15W MagSafe 充電、偵測嚴重車禍自動幫你致電緊急救援服務
定價:HK$ 9399 起

部機真係幾重,鏡頭又好凸

其實由 iPhone 12 代開始,iPhone 都係用近似嘅設計,只係今次 iPhone 14 Pro Max 6.7 吋螢幕開左一個動態島,同埋暗紫新色,就俾到用家唔少新鮮感。不過機身重量提高到 240g,拎上手都真係幾重,重量其實同之前試嘅摺螢幕手機 Galaxy Z Fold4 差唔多,不過人地一打開就有個 7.8 吋螢幕俾你用。

iPhone 14 Pro Max 6.7 吋螢幕開左一個動態島

暗紫新色,就俾到用家唔少新鮮感

支援雙咭

Lightning 插頭

音量與靜音掣

不鏽鋼邊框

機背鏡頭用左更大粒感光元件,所以鏡頭模組更加大,亦都凸出機背更多,做成一個更高嘅山丘,裸機用感覺會更加凸出,所以最好加套用。

鏡頭模組更加大

鏡頭凸出機背更多

動態島分擔通知頁面一部份工作

iPhone 14 Pro Max 動態島螢幕可以唔同形狀地放大,其實可以分擔到一部份通知頁面嘅工作,例如播歌果時一按動態島,就可以跳入 Apple Music App 操作,比起以前要向下掃屏幕左邊,去通知頁面操作方便,因為有時真係會掃錯,變左去操作捷徑畫面。

動態島螢幕可以唔同形狀地放大

播歌果時一按動態島,就可以跳入 Apple Music App 操作

常亮顯示有新玩法

iPhone 14 Pro Max 仲加入螢幕常亮顯示功能,襟 Lock Screen 掣,將部機反轉向下或者放入口袋,螢幕都會調到極暗進入常亮模式。在常亮模式如播放音樂時,都依然會繼續出現播放介面。

加入常亮顯示

常亮模式如播放音樂時,都依然會繼續出現播放介面

效能使用時間頂級

iPhone 14 Pro Max 規格是 4nm A16 Bionic CPU、6GB RAM 同埋 4,323 mAh 電量,Antutu 跑分是 980669 分,未有想像中效能比上代進步好多,都係得 10% 左右提升。使用時間測試就連接 WiFi 玩左半個鍾《黑色沙漠》(預設畫面質素),結果用左 3% 電,估計可以玩 16 小時,遊戲時間非常誇張。

Antutu 跑分是 980669 分

連接 WiFi 玩《黑色沙漠》

  • 8:11 開始
  • 電量 81%
  • 8:41 完結
  • 仲有 78% 電量

iPhone 14 Pro Max 升級 4800 萬像素三鏡相機

iPhone 14 Pro Max 硬件上最大升級就係相機部份,4800 萬像素主攝,配合 1200 萬像素超廣角鏡同埋 3 倍遠攝鏡。由於感光元件面積增加,所以光圈反而比上代大左,變到得番 f/1.78,但係感光元件會加入第二代移動式光學影像防震功能,影相拍片都會更加穩定。

主攝加入 2 倍拍攝功能

4800 萬像素主攝只會在影 Apple ProRaw 檔案時,輸出 4800 萬像素相片,正常用自動模式影片,都只係會輸出 1200 萬像素相片,由於像素提高左唔少,所以主攝加入 2 倍拍攝功能,對比下 2 倍拍攝畫質只係有好少好少下降,日常都可以拍攝色彩自然而有立體感的畫面。

超廣鏡角鏡支援微距

超廣鏡角鏡雜訊對比主攝都係較多,低 ISO 都係睇到有唔少 Noise,但上代相片邊緣較朦嘅問題就解決左。超廣鏡角鏡亦支援微距拍攝,而且支援 3 倍數碼變焦,效果反而比正常超廣角鏡頭的透視感更加有驚喜。

3 倍遠攝鏡可作 15 倍數碼變焦

如果只係用遠攝鏡作 3 倍拍攝,其實效果可能同上代差不多,不過用到佢最盡 15 倍數碼變焦拍攝都唔會朦,就會知道佢演算法今次真係進步左唔少。

iPhone 14 Pro Max 優點:

  • 三支鏡影相都幾靚
  • 常亮顯示實用
  • 有強大效能
  • 誇張嘅遊戲時間

iPhone 14 Pro Max 缺點:

  • 部機好重
  • 鏡頭好凸

【價錢】Samsung Z Fold4 有地方減價賣 $13245

0

Samsung Z Fold4 推出時的售價是 $14598,但 Samsung 一路以來都是降價快,現在的最新價格已經降至 $13245。Samsung Z Fold4 功能上雖然唔算最強桿,但如果想要的話,不妨睇左我地嘅評測後再作決定。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對比上代機身長度慢慢縮短,感覺上係細部左,機身由於用左 Armor 鋁合金,所以比上代輕左 7g,即是 263g 重,對比只有國內發售的摺螢幕手機小米 Xiaomi MIX Fold 2,兩者重量只差 1g,都已非常接近大尺寸的直身螢幕手機。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的機面螢幕尺寸明顯較 Samsung Galaxy Z Flip 4 大,所以使用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的機面螢幕,已經可以完善操作整部手機,反而通話時如果打開了摺螢幕,就要摺合先可以用聽筒通話。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規格為現時最高效能的 Snapdragon 8+Gen 1 CPU,12GB RAM,最高 1TB ROM,Antutu 跑分有 988,841 分,對比同級的手機跑分成績已回覆正常。4400 mAh 電量,在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只有約 11 小時 21 分鐘的成績,使用時間都係唔長,入手後有必要帶定個尿袋出街。

Samsung Z Fold4
最新售價:$13245
更詳細評測請看:【開箱評測】Samsung Z Fold 4 摺疊手機:變化少,但你 _ _ 會買嗎?

【開箱評價】CMHK Kabayan $60 ∞無限GB 本地儲值月卡,1GB≈$0

文章未開始,先要同大家講講標題「1GB≈$0」這回事。因為這張卡的數據是「無限∞」。在數學上,「任何數」除「無限∞」都是「無限接近 0」,反之「無限∞」除「任何數」都是「無限接近無限∞」。因此當數據用量是無限的時候,$60 除 無限GB 得到的答案就是 1GB≈$0。

CMHK Kabayan 最大賣點係佢 相對真.無限 的數據用量。因為佢對比其他標榜無限數據,但超用量後會降速至 384kbps 或 128kbps 的儲值卡,CMHK Kabayan 超越 20GB 後,降速只係去到 2Mbps,相對來講仍然不會明顯感覺到慢,可以說是 相對真.無限 儲值卡。需要留意的是 CMHK Kabayan 本身是以菲律賓做主打,所以不少內容介紹都是英文,想在網絡上找到中文相關資訊毫不容易。不過在開卡後,你仍然可以自由轉換語言。

Kabayan 用 中國移動 網絡速度、有效期 30 日

CMHK Kabayan 市場售價 $60 的 無限數據月卡,本身係行 21Mbps,擁有無限數據,採即插即用方式,採用中國移動網絡。雖然係無限數據,但數據前有速度分級,在首 20GB 數據會提供 21Mbps 速度,但超越了就只會有 2Mbps 速度。2Mbps 唔算快,但相比降速後只有 384kbps 或 128kbps 的假無限,CMHK Kabayan 算係咁的了。

由於 CMHK Kabayan 本身係主打菲律賓人士。以 2020 年 10 月購買的版本為例,有效啟用日期為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開啟後則有 1 個月使用時間(具體請留意包裝後說明)。

  • 包裝面值:$60
  • 市場售價:$60
  • 即插即用:否,需要開卡:*#130#,再 *103*300*06# 開啟 $88 無限數據月費計劃
  • 數據量:無限
  • 最高速度:21Mbps / 2 Mbps
  • 無限數據:超越 20GB 後,降速至 2Mbps
  • 網絡供應商:CMHK 中國移動
  • 有效期:30日
  • 數據分享:可以
  • 一日定義:00:00 – 23:59

每 1GB ≈ $0

我們以每 1GB 計算價錢的話,CMHK Kabayan 這張的平均每 1GB 價值是「無限接近零」(算法請重覆第一段。如果你在使用儲值卡後,想保留 CMHK Kabayan 的號碼,答案係可以的。增值也都係 2020 年 CMHK Kabayan 最特別的玩法,因為 CMHK 推出「首次充值$ 50或以上可獲得額外的$ 50獎金,之後再獲得20%的充值獎金(僅使用增值券的充值才可獲贈)」。

即你在購買 CMHK Kaybayan 後,再買增值劵 $50,即再送 $50,共有 $100,即你可以在第二個月可以使用 $50 再使用多一次的啟動號碼,再開啟:*#130#,再 *103*300*06# 開啟 $88 無限數據月費計劃在第二個月使用無限數據。如果你唔想睇英文或菲律賓文,你可以致電 *#120# 再選擇語言,更改你想睇嘅語言,好似廣東話。

  • Call 67001111 with any touch-tone phone, and follow the instruction to key in the prepaid SIM Card number and the 16-digit activation code.
  • Via MyLink App Refill function(Open MyLink > Prepaid Card Refill Select payment method and enter “Prepaid Mobile Number”. Follow the instruction to refill prepaid card.)
  • Call 1258258 via your handset and follow the voice prompt to enter the 16-digit activation code.

日間:速度測試約 21Mbps

CMHK Kabayan 在首 20GB 提供 21Mbps 速度。我們在首 20GB 進行了兩次速度測試,速度在 17Mbps 至 21Mbps 左右,與描述情況相同。

20GB 數據後:降速至 2Mbps

當你用盡首 20GB 數據後,CMHK Kabayan 速度會被限制至 2Mbps。我們也為此作出了測試,下載大數據檔案。當達到 20GB 後,CMHK Kabayan 不會放出 SMS 提示,會直接降速至 2Mbps 水平。

查詢:anlanderWhatsApp 查詢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https://www.techritual.com/category/sim-card-review/

如果你想知道自已的上網速度快與慢,可以前往 Techritual.com 與 SpeedTest 聯合的「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進行測速。

【評價/教學】HK Mobile 年卡,增值劵查詢、餘額速度 服務說明

HK Mobile 是香港一間電話儲值卡公司,他們採用的網絡商是 csl 。他們一直以來都有推出唔同面額的儲值卡。

HK Mobile 同時支援 csl VoLTE服務,VoLTE(Voice Over LTE)指透過 4G LTE 網絡所連接的話音及視像通話服務,無需額外付費。

品牌 (點擊看評測)使用時間數量用量4G / 5G通話分鐘售價
HK Mobile 70GB一年70GB4G2000$105
HK Mobile 88GB 60日88GB4G2000$45
HK Mobile 12GB 一年12GB4G2000$130
HK Mobile ∞ 30日4G0$70

. HK Mobile 電話卡平均下載速度約 25.27Mbps。

查詢餘額、年卡增值

*101#查詢未用數據
*109#查餘額及到期日
官方支援 WhatsApp:6776 8800

 登入「我的帳戶」使用儲值卡輸入短碼(USSD碼)並打出
帳戶查詢http://prepaid.hkcsl.com.
(重設密碼: 使用儲值卡輸入: *111# 打出)
儲值卡餘額及有效期*109#
可使用的服務流量
(本地數據及本地話音)
*101#
用量查詢可使用的漫游數據流量*101*2#
服務內容申請方法
亞太*漫遊數據通行證8日 / 5GB / $108*101*601*7#
4日 / 2.5GB / $78*101*601*11#
1日 / 1GB / $48*101*601*10#
美、加、澳、紐漫遊通行證15日 / 5GB / $268*101*601*8#
中國、澳門、台灣漫遊通行證3日 / 500MB / $48*101*601*3#
7日 / 1GB / $98*101*601*9#
香港本地漫遊數據通行證3日 / 2GB / $9*101*835*30#
365日 / 1GB / $38*101*835*31#
365日 / 3GB / $68*101*835*32#
365日 / 10GB / $99*101*835*33#
365日 / 50GB / $198*101*835*34#
365日 / 70GB / $248*101*835*35#
365日 / 90GB / $278*101*835*36#

想知道每一張電話卡的表現,價錢等不同資訊,當然要留意我地的儲值卡評測比較

如果你想知道自已的上網速度快與慢,可以前往 Techritual.com 與 SpeedTest 聯合的「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進行測速。

【開箱評測】Samsung Galaxy Z Flip 4 手機:顏色超吸引,但 _ _ 仍然有待改善

Samsung 由去年開始,摺螢幕機平過 HK$10,000,入手門檻大大降低,今年 Samsung Galaxy Z Flip 4 外型與上代接近,使用上有沒有分別?大家都可以在今次真心評測了解。

Samsung Galaxy Z Flip 4 手機硬體規格

螢幕尺寸:6.7 吋 2640 x 1080 解像度摺螢幕、1.9 吋 512 X 260 機面螢幕
機身體積:165.2 x 71.9 x 6.9 mm (展開)、84.9 x 71.9 x 15.9-17.1 mm (摺合)
重量:187g
CPU:Snapdragon 8+ Gen 1
RAM:8GB
ROM:256GB/512GB
系統:Android 12
主相機: 1200 萬像素廣角、1200 萬像素超角
前置相機:10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3700 mAh
其他:120Hz 刷新率螢幕、NFC、IPX8 防水、WiFi 6、25W 有線快速充電、15W 快速無線充電、4.5W 反向無線充電、單 SIM 咭
定價:HK$8,298 (8GB/256GB)、HK$9,298 (8GB/512GB)

手感保持不變,螢幕摺痕依舊

Samsung Galaxy Z Flip 4 外型上看似同上代毫無分別,都是機面設 1.9 吋螢幕,指紋識別器與開關結合設置在機側,打開機身還是看到 6.7 吋 FHD 解像度 120Hz 刷生率開孔螢幕。實際尺寸其實比起上代細小,但手感其實又無乜唔同,都係可以單手操作。

機面設 1.9 吋螢幕

指紋識別器與開關結合設置在機側

連接 USB-C 充電

打開機身還是看到 6.7 吋 FHD 解像度 120Hz 刷生率開孔螢幕

設 1000 萬像素視像鏡頭

僅支援單 nano SIM,與 Flip 3 相同,如果支援雙 SIM 更好

產品設計最大分別是摺骹位置更細,一樣保持到 20 萬次使用壽命,並支援 IPX8 防水。不過摺螢幕摺痕比上代更深。對手如 Motorola Razr 2022 已經做到幾乎無摺痕,這方面 Samsung 就要繼續努力。

摺骹位置更細

摺骹外圍一樣有 Samsung 字樣

摺螢幕摺痕比上代更深

機面螢幕附助為主

Samsung Galaxy Z Flip 4 機面的螢幕,主要附助為主,來電時亦可以直接接聽,但會變成免提模式通話。拍照時可以當作副屏幕觀看效果,或鬧鐘使用等等。

機面的螢幕,主要附助為主

機面螢幕設不少小工具,使用家有限度地操作手機的播放、錄音或計時等,亦可按兩下開關啟動拍攝功能,以機面螢幕取景拍照或錄影。亦有不少全新時鍾的設計供用家選擇。

  • 機面螢幕設不少小工具
  • 亦有不少全新時鍾的設計供用家選擇

系統操作跟沿用 Samsung UI

主要用摺螢幕操作的 Samsung Galaxy Z Flip 4,系統與一般 Samsung 手機相同,都是有螢幕刷生率切換、Dual Messager 及手機分身等功能。

  • 螢幕刷生率切換
  • Dual Messager

Snapdragon 8+ Gen 1 疑致使用時約 12小時

Samsung Galaxy Z Flip 4 規格為現時最高效能的 Snapdragon 8+Gen 1 CPU,8GB RAM,最高 512GB ROM,Antutu 跑分只有 764,484 分,對比相同 CPU 的手機,跑分差 300,000 分,CPU 有降頻之嫌。3700 mAh 電量,在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只有約 12 小時的成績,估計不足以應該一整天的使用。

  • Antutu 跑分只有 764,484 分
  • 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只有約 12 小時的成績

Samsung Galaxy Z Flip 4 可以利用機面或機內的摺螢幕,以 1200 萬像素雙鏡頭拍照及錄影最高4K 60 fps 影片。

1200 萬像素廣角鏡,拍攝表現非常高質,色彩濃郁畫質極為細緻,令人喜出望外。雖然廣角鏡支援 10 倍數碼變焦,但以 4 倍數碼變焦畫質已大幅下降。

超廣角鏡同為 1200 萬像素,但相片的邊緣位置影像鬆散,而且拍攝密集的物件如大量樹木,影像都會下降不少,明顯較同級手機的超廣角鏡頭遜色。

Samsung Galaxy Z Flip 4 優點:

  • 外型獨特,香港只此一家
  • 這次新系列的顏色比 Flip 3 更漂亮
  • 大屏觀看,小屏握手尺寸
  • 團體自拍可以直接放在桌上使用
  • 廣角鏡表現出色

Samsung Galaxy Z Flip 4 缺點:

  • CPU 有降頻嫌疑
  • 使用時間一般
  • 超廣角鏡較同級手機遜色

【價錢】Samsung A33 香港售價回落,最新僅 $2248

0

剛發佈時,香港官方售價是 $2998。以這個價格來說,其實跟去年的 Samsung A33 相差無幾,但它有更好的雙屏幕,並支援 5G。 隨著發售第一波過去,售價也開始回落,從 $2998 回落至 $2248。對於想入手的用家來講仍然係一個有點遙遠的距離,但差價達到 $750 又不能說不吸引。至於買唔買得過,梗係要睇左我地嘅評測

Samsung Galaxy A33 5G 採用塑膠機身,支援 IP67 防水功能,其純白的機身顏色,配合銀色邊框,對白機情有獨中的朋友必定喜愛。機面的 6.4 吋 sAMOLED 螢幕支援指紋識別,在同價手機中較少見,亦有出色的手感。但機身比上代欠缺了 3.5mm 插頭,使用上唔太方便。

Samsung Galaxy A33 5G 運行 Android 12 定制的 One UI 4.1 系統,螢幕可選擇 60Hz 與 90 Hz 切換,但其實 90Hz 操作流暢度,同 60Hz 差距不大,比同類產品遜色。操作功能如果比較旗艦機 S22,其實主要都係無左 DeX 桌面操作模式功能,常見的 Dual Messenger、安全資料夾、連接 Windows 電腦、RAM Plus 記憶體擴充 (最多 8GB) 等都十分齊全。

Samsung A33
最新售價:$2248
更詳細評測請看:【開箱評測】Samsung A33 5G 手機:90Hz 螢幕不要期望太多,反而 _ _ 更有吸引力

【開箱評測】Samsung Galaxy Buds2 Pro 無線耳機:沒期望,反而好,SSC 解碼音質 _ _ _

Samsung 亦有為 Galaxy 手機或其他智能產品推出配件產品,最近推出的 Samsung Galaxy Buds2 Pro,首次支援 24bit 音樂傳輸的 SSC 解碼 (Samsung Seamless Codec) ,是一個 Samsung 裝置專用的音效解碼格式,今次會連接支援的 Galaxy Z Fold 4 進行真心評測。

耳機與充電盒細小,支援無線充電

Samsung Galaxy Buds2 Pro 保留 Samsung 無線耳機,無論耳機部份與充電盒,都是非常細小,耳機部份設有一些氣孔,背面加入傳感器,當除下耳機時會即時暫停播放。耳機的導管很短,設金屬外圈與網面,戴上時亦都好穩定。

buds2pro_01 (

Samsung Galaxy Buds2 Pro 非常細小
buds2pro_04 (

耳機部份設有一些氣孔
buds2pro_03 (

背面加入傳感器
buds2pro_02 (

耳機的導管很短,設金屬外圈與網面

充電盒比一包紙巾還要細小,但卻設有 USB-C 充電位置與支援無線充電,適合以 Galaxy Z Fold 4 的反向無線充電功能,為 Samsung Galaxy Buds2 Pro 充電盒充電。

buds2pro_05 (

充電盒比一包紙巾還要細小
buds2pro_07 (

Galaxy Z Fold 4 的反向無線充電功能,可將 Samsung Galaxy Buds2 Pro 充電盒充電

Samsung Galaxy Buds2 Pro 耳機採用雙單元設計,由低音單元與高音單元組成,耳機支援藍牙 5.3 技術,既對應 Samsung SSC 解碼 (Samsung Seamless Codec) ,支援24bit 音樂傳輸,另外還可透過軟件升級,支援 LE Audio 藍牙技術,到時耳機兩邊可以聲道分離,即是一邊耳機在遊戲,另一邊耳機可以繼續聽歌或進行通話。

當充電盒打開時,在 Galaxy Z Fold 4 的螢幕就會立即出現配對畫面,配對後可進入 Samsung Galaxy Buds2 Pro 的設定介面,啟動 ANC 數碼降噪功能、360 度音訊、設定 EQ及尋找耳機。系統還加入語音偵測功能,當說話時,耳機會自動開啟環境聲,方便用家與人對話;還加入耳機佩戴效果測試,看看耳膠是否使用合適的尺寸;最後有一個頸部伸展提示功能,令「低頭族」長時間彎腰駝背等不正確的姿態,耳機偵測用戶的頭部姿態,發現有問題時,就會通知用家。

buds2proscreen_01 (

當充電盒打開時,在 Galaxy Z Fold 4 的螢幕就會立即出現配對畫面
buds2proscreen_04 (

設定介面可啟動 ANC 數碼降噪功能
buds2proscreen_03 (

加入語音偵測功能
buds2proscreen_10 (

尋找耳機功能
buds2proscreen_06 (

耳機佩戴效果測試
buds2proscreen_09 (

設定 EQ
buds2proscreen_08 (

頸部伸展提示功能

連接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時,系統沒有表明是用了 SSC 解碼 (Samsung Seamless Codec) 播放歌曲。播放歌手 Adele 的 Hi-Res 格式歌曲,Samsung Galaxy Buds2 Pro 聲音有很強的空間感,人聲濃郁低音的力度適中,是 Samsung 無線耳機中最出色之作。

聲音有很強的空間感,人聲濃郁低音的力度適中

至於使用 360 度音訊時,有分開啟頭部追蹤功能與否,啟動後聲場會更加廣闊,但如果用來聽歌,會變得不自然,建議在播放電影時才使用。

使用 360 度音訊時,有分開啟頭部追蹤功能與否

Samsung Galaxy Buds2 Pro 售價:HK$1798

【推介】2022 iPad 入手指南:型號比較、價錢差別

小編大膽咁講,iPad 一定是市場最好用的平板電腦,不過在 Apple Store 內有咁多款 iPad,邊一部啱你用呢,今次就同大家分析一下。

iPad 10.2 吋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10.2 吋 2160 x 1620 解像度 LCD螢幕
機身體積:250.6 X 250.6 X 7.5mm
重量:498g
CPU:A13
ROM:64GB / 256GB
主相機:800 萬像素
前置相機:1200 萬像素
其他:支援 Apple Pencil (一代) 及智慧型鍵盤
、Face Time 人物置中功能、立體聲揚聲器、設 WiFi 或 WiFi+4G 版本
定價:HK$2,599 起

最適合中小學學習
iPad 10.2 是定價上最便宜的 iPad 產品,最適合一般影片娛樂及家長買給子女學習使用,教科書的電子書版本,都主要針對 iPad 開發,介面上的對應亦是最好。產品亦支援 Apple Pencil (一代) 及智慧型鍵盤 (另購),都可以方便子女記事及打字輸入記錄。

iPad mini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8.3 吋 2266 x 1488 解像度 IPS 螢幕
機身體積:195.4 X 134.8 X 6.3mm
重量:297g
CPU:A15
ROM:64GB / 256GB
主相機:1200 萬像素
前置相機:1200 萬像素
其他:支援 Apple Pencil (二代) 、Face Time 人物置中功能、立體聲揚聲器、設 WiFi 或 WiFi+5G 版本、WiFi 6
定價:HK$3,999 起

iPad 中螢幕尺寸最細的 iPad mini,可以單手掌握方便攜帶。硬件都擁有當代 iPhone 的 A15 CPU,支援 WiFi 6,亦有支援 5G 網絡版本,都足以運行所有遊戲及流暢地連接網絡對戰,適合做一部攜身的大螢幕娛樂裝置。產品都支援 Apple Pencil 2,都可以方便記事及繪畫,但官方未有為 iPad mini 推出鍵盤,如要作文書處理就不太合適。

iPad Air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10.9 吋 2360 x 1640 解像度 Liquid Retina 螢幕
機身體積:247.6 x 178.5 x 6.1mm
重量:462g
CPU:M1
ROM:64GB / 256GB
主相機:1200 萬像素
前置相機:1200 萬像素
其他:支援 Apple Pencil (二代)及精妙鍵盤 、Face Time 人物置中功能、四揚聲器系統、設 WiFi 或 WiFi+5G 版本、WiFi 6、USB-C 3.1 Gen 2 連接
定價:HK$4,799 起

iPad Air 性價比極高,只是比 iPad mini 高價 HK$800,就玩到配置 MacBook 筆電 M1 CPU 的裝置。有這強大的規格,基本上點用都會非常流暢。

iPad Air 對應 Apple Pencil (二代)及精妙鍵盤及 USB-C Gen 2 連接,支援一個高達 6K 解像度 (60Hz) 的外置螢幕,預算不高的大專生,都可以入手為平時讀書、娛樂及文書處理的裝置。

iPad Pro 11

螢幕尺寸:11 吋 2388 x 1668 解像度 Liquid Retina 螢幕
機身體積:247.6 x 178.5 x 5.9mm
重量:468g
CPU:M1
ROM:128GB / 256GB / 512GB / 1TB / 2TB
主相機:1200 萬像素廣角及 1000 萬像素超廣角
前置相機:1200 萬像素
其他:支援 Apple Pencil (二代)及精妙鍵盤 、120Hz ProMotion 螢幕、Face Time 人物置中功能、四揚聲器系統、設 WiFi 或 WiFi+5G 版本、WiFi 6、USB-C 3.1 Gen 2 連接
定價:HK$6,399 起

當 M1 CPU 的 iPad Air 推出後,iPad Pro 11 的定位變得尷尬,只比 iPad Air 多出 120Hz ProMotion 螢幕及雙鏡頭系統,前者在系統操作流暢度有一定幫助,但值唔值得多用 HK$1,600 的差價去換取就見仁見智。

另一方面,iPad Pro 11 就會支援更多容量版本,由 128GB 至 2TB 都有選擇,要儲存大量資料的用家,又覺得 11 吋螢幕比 12.9 吋螢幕更加方便攜帶的話,就可以選擇 iPad Pro 11。

iPad Pro 12.9 吋

螢幕尺寸: 12.9 吋 2732 x 2048 解像度 Liquid Retina XDR (mini LED) 螢幕
機身體積:280.6 x 214.9 x 6.4mm
重量:684g
CPU:M1
ROM:128GB / 256GB / 512GB / 1TB / 2TB
主相機:1200 萬像素廣角及 1000 萬像素超廣角
前置相機:1200 萬像素
其他:支援 Apple Pencil (二代)及精妙鍵盤 、120Hz ProMotion 螢幕、mini LED 技術、Face Time 人物置中功能、四揚聲器系統、設 WiFi 或 WiFi+5G 版本、WiFi 6、USB-C 3.1 Gen 2 連接
定價:HK$8,799 起

想搵一部最強平板,iPad Pro 12.9 的確未有一部可以超越,12.9 吋螢幕除左支援 120Hz ProMotion,仲有最新的 mini LED 技術,達到 1,000,000:1 對比度及 1600 nit 亮度,會是質素最高的螢幕。不過由於12.9 吋螢幕有一定體積,亦都達到 684g 重量,如果連精妙鍵盤使用,其實重量同一部 MacBook 差不多。

iPad Pro 12.9 都是設有 128GB 至 2TB,亦設 5G 版本選擇,無論運算與上網速度,都是達到平板電腦最高水平。M1 CPU 的 iPad Pro 12.9 都可以像其他 M1 CPU 的 iPad,連接外置螢幕,在 iPadOS 16 更新後,更支援雙螢幕同時使用 8 個 Apps,可見使用的方便程度已愈來愈接近一般電腦水平。

【開箱評測】小米 Redmi 10 5G 手機:又係性價比,但這次 _ _

小米的機海連珠爆發,趁未有旗艦機推出時,亦搵番部入門 5G 機 Redmi 10 5G 應市,等小米的品牌在市場上一直曝光。

小米 Redmi 10 5G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58 吋 2408 x 1080 解像度螢幕
機身體積:164 x 76.1 x 8.9 mm
重量:200g
CPU:MTK Dimensity 700
RAM:4GB
ROM:128GB
系統:Android 12
主相機: 5000 萬像素廣角、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
前置相機:5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5000 mAh
其他:90Hz 刷新率螢幕、NFC、3.5mm、紅外線、真三卡槽設計
定價:HK$1,599

膠機身加入防滑坑紋

小米 Redmi 10 5G 設計上都像近年的平價機,機面採用水滴螢幕,螢幕尺寸為 6.58 吋,但就有 2408 x 1080 解像度,以平價機黎講,都有一個較細緻的螢幕。

採用 6.58 吋水滴螢幕

機身為一體化塑膠製作,機身亦設有 3.5mm 插頭、指紋識別器、紅外線及真三卡槽設計,支援 FM 收音機及萬能遙控功能,擴充性保留小米機優良傳統。機背設方框包圍的雙鏡相機,另外機背加入防滑坑紋,設計不過不失。

機身亦設有 3.5mm 插頭及紅外線

帶指紋識別器

喇叭設置於機底

真三卡槽設計

機背加入防滑坑紋

系統刪減不少功能

小米 Redmi 10 5G 運行 MIUI 13 系統,功能上就有螢幕刷新率切換、記憶體擴展、企業模式、應用程序鎖及單手模式等,比起一般小米手機,刪減不少系統功能,如應用雙開及視像通話美顏等。

  • 螢幕刷新率切換
  • 記憶體擴展、企業模式
  • 萬能遙控功能
  • 單手模式

入門機性能,使用時間異常出色

小米 Redmi 10 5G 規格是 MTK Dimensity 700 CPU、4GB RAM、128GB ROM,Antutu 跑分是 291638 分,只有 Android 入門機性能。不過 5000 mAh 電量在 PCMark 3.0 測試,卻有 23 小時的成績,使用時間異常出色。

  • Antutu 跑分是 291638 分
  • PCMark 3.0 測試,卻有 23 小時的成績

雙鏡拍攝規格

小米 Redmi 10 5G 設 50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及 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組合,除左用人像模式以外,都是以廣角鏡拍攝。

5000 萬像素廣角鏡的相片有出色的銳利度,拍攝樹葉的葉脈與葉上的幼毛都可以清晰拍攝,但相片的亮度就比現場環境所看更加明亮,相片缺乏了一些現場感。

小米 Redmi 10 5G 優點:

  • 定價平
  • 使用時間異常出色
  • 雙鏡相機有極高銳利度

小米 Redmi 10 5G 缺點:

  • 比一般小米手機刪減系統功能
  • 充電速度比較慢

更多小米手機開箱評測,請看:小米手機 – 全系列評測 / 售價

【開箱評測】Samsung Z Fold 4 摺疊手機:變化少,但你 _ _ 會買嗎?

Samsung 今年還是推出一大一細的摺螢幕手機,試完細摺螢幕手機 Galaxy Z Flip 4 之後,就為大家試試大摺螢幕手機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7.6 吋 2176 x 1812 解像度摺螢幕、6.2 吋 2316 x 904 機面螢幕
機身體積:155.1 x 130.1 x 6.3mm (展開)、155.1 x 67.1 x 15.8-14.2mm (摺合)
重量:263g
CPU:Snapdragon 8+ Gen 1
RAM:12GB
ROM:256GB/512GB/1TB
系統:Android 12
主相機: 5000 萬像素廣角、1200 萬像素超角、1200 萬像素 3 倍遠攝
前置相機:4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4400 mAh
其他:120Hz 刷新率螢幕、NFC、IPX8 防水、WiFi 6E、25W 有線快速充電、15W 快速無線充電、4.5W 反向無線充電、UWB
定價:HK$14,598 (12GB/256GB)、HK$15,598 (12GB/512GB)、HK$17,598 (12GB/1TB)

機身輕量化,前鏡隱藏螢幕之下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對比上代機身長度慢慢縮短,感覺上係細部左,機身由於用左 Armor 鋁合金,所以比上代輕左 7g,即是 263g 重,對比只有國內發售的摺螢幕手機小米 Xiaomi MIX Fold 2,兩者重量只差 1g,都已非常接近大尺寸的直身螢幕手機。

機身由於用左 Armor 鋁合金只有 263g 重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機面設 6.2 吋螢幕,螢幕四邊都是窄邊框,觀感十分平衡,機頂與式底部都有加入喇叭,側框設指紋識別器,按鍵的位置都跟上代分別不大,亦設有雙 nano SIM 卡槽。

機面設 6.2 吋螢幕

側框設指紋識別器

機頂與式底部都有加入喇叭

設有雙 nano SIM 卡槽

摺螢幕為 7.6 吋,摺骹比以往細小,亦可明顯見到摺痕,400 萬像素前置鏡頭,就隱藏在螢幕之下,不過睇片時,都會留意到鏡頭位置與螢幕其他範圍,會有鴛鴦色的情況。

摺螢幕為 7.6 吋

摺骹比以往細小

亦可明顯見到摺痕

400 萬像素前置鏡頭隱藏在螢幕之下

  • 鏡頭位置與螢幕其他範圍,會有鴛鴦色的情況

機面螢幕完整操作,摺螢幕操作像 Notebook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的機面螢幕尺寸明顯較 Samsung Galaxy Z Flip 4 大,所以使用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的機面螢幕,已經可以完善操作整部手機,反而通話時如果打開了摺螢幕,就要摺合先可以用聽筒通話。

  • 機面螢幕已經可以完善操作整部手機

7.6 吋摺螢幕操作,除了像一般 Android 機,螢幕的下邊加入了工具列功能,方便到用家立即切換到其他應用與功能。操作上還可以將螢幕分割,同時使用兩個 Apps。處理文件時,亦可以將摺螢幕呈 L 型擺放,令到螢幕上半部份是顯示文件內容,下半部份就可以輸入打字,像是使用 Notebook。

  • 加入了工具列功能
  • 可以將螢幕分割,同時使用兩個 Apps

上半部份是顯示文件內容,下半部份就可以輸入打字

系統功能上,還像一般 Samsung 機,支援螢幕刷生率切換 (機面與摺螢幕都是 120Hz)、Dual Messager 及安全資料夾、Samsung DeX、連接 Windows 電腦等功能。

  • 支援螢幕刷生率切換
  • Dual Messager
  • 安全資料夾
  • Samsung DeX、連接 Windows 電腦

跑分終於正常,使用時間都係唔長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規格為現時最高效能的 Snapdragon 8+Gen 1 CPU,12GB RAM,最高 1TB ROM,Antutu 跑分有 988,841 分,對比同級的手機跑分成績已回覆正常。4400 mAh 電量,在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只有約 11 小時 21 分鐘的成績,使用時間都係唔長,入手後有必要帶定個尿袋出街。

  • Antutu 跑分有 988,841 分
  •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只有約 11 小時 21 分鐘的成績

5000 萬像素三鏡相機

Samsung Galaxy Z Fold 4 的主相機由 5000 萬像素 f/1.8 光圈 23mm 廣角 OIS 鏡頭,1200 萬像素 f/2.2 光圈 12mm 超廣角鏡頭,以及 1000 萬像素 f/2.4 光圈 3 倍遠攝 OIS 鏡頭組成。相機的硬件升級比上代十分明顯。

廣角鏡的拍攝色彩自然,亦有極高的動態範圍,不過低光用 ISO 1000 拍攝,都有不少雜訊,雜訊處理能力,不及同級的旗艦手機。

超廣角鏡質素就明顯高於 Galaxy Z Flip 4,處理密集的畫面,影像亦不會大幅下降,相片邊緣部份又不至於十分鬆散。

3 倍遠攝 OIS 鏡頭支援 30 倍數碼變焦,大約 10 倍數碼變影像質素都可以維持。遠攝鏡的色彩表現都有唔錯表現,亦能拍攝物件的細節,都是一支實用的鏡頭。

Samsung Z Fold 4 優點:

  • 操作比上代方便
  • 重量更接近直身螢幕手機
  • 三鏡相機有合格表現

Samsung Z Fold 4缺點:

  • 外型跟上代分別不大
  • 使用時間要扣分

【NETGEAR 師傅到】025:荃灣麗城3房單位 WiFi順暢要裝Cam

大家好,又是我 Router 安裝員 Alan,上次分享過要動用到 7 部機的 3000 呎連泳池超級豪宅,各位是否覺得很誇張?那麼今次我們便貼地一點,分享一個很多人都可能要面對的問題。

今次的個案來自荃灣麗城花園二期高層的 786 呎 3 房單位。這個 30 年樓齡的老牌屋苑養育了不少香港人,有的更是兩三代都在此成長,當中包括了我們這次的客人羅先生,他的父親在多年前購入單位,全家人一直居住於此,近年羅先生結婚後,太太也搬了過來,他的父母住在主人房,而羅先生夫婦則住 2 號房間,另一個較近主人房的房間多年來也是作其父親書房之用。基本上一家人不是太過依賴 WiFi 生活,過去多年也是用普通的 Router,在廳上網看看電影消閑就可以。

有35年樓齡荃灣的麗城花園,是早期發展的新市鎮社區,四通八達,配套完善。

Mesh Router 的好處,就是支援更多的智能裝置

直至到今年羅先生的兒子出世,他們決定把書房改為 BB 房,也打算日後小朋友長大這個房間可以一直居住,實行三代同堂。而隨住 BB 出世羅先生開始想把家中 WiFi 網絡擴建,除了想每間房都接收到 WiFi 之外,另一個原因是他打算在 BB 房安裝網絡攝錄機,方便外出上班時能觀察兒子安全,要達到這個效果,舊式普通 Router 就做不到,始終單位七百多呎又有幾間房,要使用 Mesh Router 才可以輕鬆解決上網速度及穩定性問題。

主機放在客廳,衛星機就放在BB房,接收完全沒有阻礙。

要確保 BB Cam 運行暢順

由於羅先生對上網要求不太高,但如果要網絡攝錄機暢順運作,又不能用太慢的 Router,於是我們推薦性價比較高的 NETGEAR RBK752 Orbi AX4200三頻AX Mesh WiFi 6 無線系統 2 件套裝給他,因為單位比四四方方以兩部機便能覆蓋,而且把衛星機設置在 BB 房,可以直接插線供攝錄機上網,務求得到最暢順的網絡影像,一刻都不會錯過房間情況。同時,連主人房都可以完美接收訊號,父親可以在房中使用電腦上網。

BB房因為要安裝網絡攝錄機,所以一定要用衛星機連接。

在設置好後,我們在主人房測試網速,雖然這裡發展商是長實,不過屋主就選擇了網上行的 1000MB 寬頻,難免未能達到最高速度,但有 700MB 左右也算是個很理想的網速,起碼打機看影片絕不會窒礙。至於 BB 房的攝錄機當然也沒問題,完全滿足到羅先生的需要。

最後提提大家,以上個案及內容只供讀者參考,每個地方屋型、裝修間隔及傢俬擺設都有所不同,最好因應自己實際家居環境衡量所需而設置,或選擇上門安裝服務。

網上旗艦店購買及安裝服務查詢:https://netgear.anlander.com/
其他銷售地點:
 http://www.winco.com.hk/NETGEAR-Shop-List/

師傅到!!【NETGEAR Router 安裝有辦法】系列 昔日內容重溫
地區: 香港 / 九龍 / 新界
屋型: 公屋 / 居屋 / 唐樓 / 私人屋苑 / 村屋 / 獨立屋 / 辦公室 / 商舖 / 倉庫
面積: 少於 500 呎 501-1000 呎 / 1001-1500 呎 1501-2000呎 / 2001-3000 呎 / 3000呎以上
間隔: 1 房 / 2-3 房 / 4-5 房 / 6 房或以上

師傅 Profile: Alan
一個招牌跌下來可以壓死幾個的普通80後中年男子,Netgear 香港網上旗艦店的安裝師傅,工作主要以安裝 Router 服務為主。香港地家家戶戶都有 Router,不外乎上網打機睇戲追劇買賣,看似跟電視台的連續劇般公式化,但其實每間屋都有其特性,有著不同間隔不同性格;正因為都市人身邊都離不開智能家居產品,所以屋內每個人上網都有不同需求,真係家家都有本難唸的「上網經」。

【開箱評測】Samsung Galaxy A13 5G 手機:千幾蚊就係買三叔味

Samsung 近日除左公佈兩款摺螢幕手機 Galaxy Z Flip4 與 Galaxy Z Fold4,還推出新機 Galaxy A13 5G,這部手機以價取勝,只是 HK$1,498,究竟好唔好用呢?可以睇睇今次真心評測了解。

Samsung Galaxy A13 5G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5 吋 1600 X 720 解像度螢幕
機身體積:164.5 x 76.5 x 8.8 mm
重量:195g
CPU:MTK Dimensity 700
RAM:4GB/6GB
ROM:64GB/128GB
系統:Android 12
主相機: 5000 萬像素廣角、200 萬像素微距、200 萬像素景深鏡頭
前置相機:5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5000 mAh
其他:90Hz 刷新率螢幕、NFC、3.5mm、MicroSD 卡槽
定價:HK$1,498 (4GB/64GB)、HK$1,998 (6GB/128GB)

Samsung A13 5G 平實機身設計

Samsung 未有在平價機 Galaxy A13 5G 設計加入什麼特色,6.5 吋的水滴螢幕,帶 3.5mm 插頭,側框加入指紋識別器開關,真三卡槽設計,一體化塑膠機身,設計都是以平實為主,而且今次包裝都沒有跟充電器,有需要就要自己另外買啦。

6.5 吋的水滴螢幕

帶 3.5mm 插頭

側框加入指紋識別器開關

真三卡槽設計

一體化塑膠機身

保留 Samsung 手機系統特色

Samsung Galaxy A13 5G 運行 Android 12 定制而成的 One UI 4.0 介面,系統功能包括有安全資料夾、FM 收音機、Dual Messenger、螢幕更新率切換、人臉及指紋識別、快按兩下開關側鍵的快捷功能設定及護眼模式等,都叫保留到 Samsung 手機系統特色。

  • 運行 Android 12 定制而成的 One UI 4.0 介面
  • Dual Messenger
  • 安全資料夾
  • 人臉及指紋識別
  • 螢幕更新率切換
  • 護眼模式

入門機規格,使用時間有合格表現

Samsung Galaxy A13 5G 採用 MTK Dimensity 700 CPU、最高 6GB RAM 及 128GB ROM, Antutu 跑分僅 243,279,只屬入門機規格。5000 mAh 電量,在 PCMark 3.0 使用時間為 13 小時 14 分鐘,都是 5G 機合理格表現,但只支援 15W 快速充電,用家就要預留多一些時間充電。

  • Antutu 跑分僅 243,279,只屬入門機規格
  • PCMark 3.0 使用時間為 13 小時 14 分鐘

Samsung A13 5G 加入 3 鏡相機

Samsung Galaxy A13 5G 設有 5000 萬像素 f/1.8 廣角、200 萬像素 f/2.4 微距、200 萬像素 f/2.4 景深鏡頭,支援人像、微距及專業拍攝模式。

在 Samsung Galaxy A13 5G 的螢幕看拍攝的相片,會覺得相片有很嚴重的偏色問題,不過只是這螢幕的質素較差,在電腦上看,色準大致正常,相片亦有不錯的清晰度,以不到 $1,500 的手機都叫收貨有餘。

Samsung A13 5G優點:

  • 超平價
  • 拍攝效果合格
  • 系統功能齊全

Samsung A13 5G 缺點:

  • 效能低階
  • 使用時間只算合格

【開箱評測】Asus ZenFone 9 手機:小手朋友,再一次解決困難

Asus 經常針對用戶的痛點製作手機,今年推出的 ZenFone 9,正正能解決大部份用家對手機操作的煩惱,既有強大規格,亦可以作單手操作。

Asus ZenFone 9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5.9 吋 2400 x 1080 解像度螢幕
機身體積:146.5 x 68.1 x 9.1 mm
重量:169g
CPU:Snapdragon 8+ Gen 1
RAM:8GB/12GB
ROM:128GB/256GB/512GB
系統:Android 12
主相機: 5000 萬像素廣角、1200 萬像素超角
前置相機:12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4300 mAh
其他:120Hz 刷新率螢幕、NFC、3.5mm、IP65/IP68 抗水防塵、30W 有線快速充電
定價:HK$5698 (8GB/128GB)、HK$5,998 (12GB/256GB)、HK$6,598 (12GB/512GB)

比 iPhone 8 大少少,單手操作都輕鬆

拎左一部人所共知的「單手機」iPhone 8 比較,結果發現 Asus ZenFone 9 機身只係大少少,單手操作都輕鬆,但螢幕尺寸就足足大了 1.2 吋達到 5.9 吋,螢幕尺寸相當適中。

Asus ZenFone 9 機身比 iPhone 8 大少少

機身卻有 5.9 吋螢幕

為左提升手感,今次 Asus ZenFone 9 更加採用到全新的物料製作機背,機背有一點像砂紙的質感可以防滑,望落仲有點似石頭。

機背有一點像砂紙的質感

望落仲有點似石頭

Asus ZenFone 9 機身雖細,但都保留 3.5mm 插頭,雙喇叭等元素,配套之齊全比唔少旗艦機有過之而無不及。

保留 3.5mm 插頭

設雙喇叭

支援雙 nano SIM 咭槽

加入兩大操作功能

Asus ZenFone 9 運行 Android 12 系統,系統操作都支援螢幕刷生率切換 (最高 120Hz);系統模式可長期以最高效能運作;螢幕指紋識別功能;Optiflex 可將應用存在 RAM 內,減少應用重啟;應用分身與電池保養功能。為方便用家操作,Asus ZenFone 9 更加入單手模式,可以把螢幕上半部份移動到螢幕下邊,以及可輕敲兩下機背進行截圖的功能。

  • 支援螢幕刷生率切換
  • 系統模式可長期以最高效能運作
  • 螢幕指紋識別功能
  • Optiflex 可將應用存在 RAM 內
  • 電池保養功能
  • 應用分身
  • 單手模式
  • 輕敲兩下機背進行截圖的功能

ZenFone 9 合理效能,合格使用時間

Asus ZenFone 9 規格配備 Snapdragon 8+ Gen 1 CPU,最高 12GB RAM 與 512GB ROM,從 Antutu 跑分達到 1094438 分,可見這機沒有因機身細小,為減小機身發熱,而出現 CPU 降頻情況。此外,4300 mAh 電量,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都達到 12 小時 48 分鍾的成績,都達到旗艦機合格的使用時間。

Antutu 跑分達到 1094438 分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達 12 小時 48 分鍾的成績

設雙鏡頭相機

Asus ZenFone 9 拍攝方面就設 5000 萬像素 f/1.9 光圈廣角鏡與 1200 萬像素 f/2.2 超廣角鏡雙鏡頭相機。廣角鏡與超廣角鏡分別應用 1/1.55” 與 1/2.55” 感光元件,廣角鏡感光元件面積比上代更大,超廣角鏡就支援微距拍攝。對比上代,只有廣角鏡規格有所提升。

ZenFone 9 廣角鏡極高水準

Asus ZenFone 9 的廣角鏡拍攝清晰度十足,細緻度亦在高水平,拍攝色彩與測光表現自然,在自動模式下,亦有高水準表現。鏡頭仲支援 6 軸防震,拍攝穩定度高。

超廣角鏡頭處理風景相片,放大至 100% 有微微鬆散,相片邊緣畫質亦會有所下降。以超廣角鏡頭微距拍攝,細緻度極高,可拍攝物件真實的質感。

Asus ZenFone 9 優點:

  • 效能不錯
  • 難得的小手機尺寸
  • 相機成像不俗

Asus ZenFone 9 缺點:

  • 背鏡頭設計與各中國大陸手機太相似
  • 相機未有遠攝功能

【價錢】小米 POCO X4 GT 部機唔吸引,再減價去到 $2999

0

剛發佈時,香港官方售價是 $7299。以這個價格來說,其實跟去年的 小米 POCO X4 GT 相差無幾,但它有更好的雙屏幕,並支援 5G。 隨著發售第一波過去,售價也開始回落,從 $7299 回落至 $2999。對於想入手的用家來講仍然係一個有點遙遠的距離,但差價達到 $2378 又不能說不吸引。至於買唔買得過,梗係要睇左我地嘅評測。

小米 Poco X4 GT 設計上主打 6.6 吋 2400 x 1080 解像度 DynamicSwitch 螢幕,屏幕支援 144Hz 刷新率,刷新率可因應使用情況,自動切換 7 種刷新率,如播放影片時,可作 30/48/50/60Hz 切換,遊戲時則可從 60/90/120/144Hz 之間切換,日常操作則可從 50Hz 及 144Hz 切換,令使用更慳電。機身都設有 3.5mm 孔、紅外線發射器及立體雙揚聲器,使用配套都齊全。機背帶磨沙效果,並加入方框主相機,設計反而像小米或紅米系列手機。

小米 Poco X4 GT 採用 MediaTek Dimensity 8100、8GB RAM 及 256GB RAM,Antutu 跑分達 761382 分,都可以流暢進行各款遊戲,配合 144Hz 及 240Hz 觸控採樣率螢幕,當一部平價的遊戲手機使用,都是一個不錯選擇。 5080 mAh 電量,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都有 16 小時 21 分,以 5G 手機來說都是一個出色的使用時間。

小米 POCO X4 GT
最新售價:$2999
更詳細評測請看:【開箱評測】小米 Poco X4 GT 手機:只能當係平價遊戲手機

現代網民必知!你需要用到 VPN 的 4 大理由

0

近年頻頻帶起網上討論的 VPN,全稱為「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虛擬私人網絡)」,原意是將一些私人/專用的網域延伸到公用的互聯網上,讓有需要的用戶可以隨時登入並存取相關網域中的資料。但近年 VPN 的技術就更廣為用戶使用,而且應用層面亦更廣,適當利用的話,不但可以提升上網時的安全系數,甚至可以為用戶省不不少金錢、以下就概略為各位闡述一下使用 VPN 的 4 大好處。

1. 隱身翻牆

目前 VPN 在國際間最大的應用範疇,就是保障用戶的隱私,透過連線繞道的方式改變用戶的 IP 位址,令用戶的上網地點得以隱藏,從而突破一些原先被政府或網絡商封鎖的站點,亦即是俗稱的「翻牆」;而由於加入 VPN 的操作之後,用戶的上網地點得以隱藏,相對上亦可以享受更大的言論及瀏覽自由。

2. 網絡保安

除了「翻牆」之外,目前主流的 VPN 服務,都會標榜加入不同的加密技術,令用戶傳輸的資料即使被中途截取,仍然難以被盜用。尤其在使用餐廳、網吧內的等場所的公用網絡時,如果需要傳輸個人資料、處理網上銀行或進行信用卡交易時,最好就打開 VPN,以防這些敏感資料會被有心人士盜取。

3. 全速上網

雖然現在寬頻上網經已相當普及,但網絡資源其實還是有限,在用戶的傳輸需求太大時,網絡供應商有可能會施加保護措施,將特定 IP 位置的傳輸速度降低;但由於 VPN 可以改變 IP 位址的關係,用戶就可以突破網絡供應商於速度上的設限,長時間以最高速度上網。

4. 跨區娛樂

相信大家都知道,因應版權及市場情況,不少企業都會在世界不同地區實行不同的價格計劃,又或是提供不盡相同的內容。其中最多人熟知的代表就有串流影片服務供應商 Netflix,除了各地區的收費不一,最重要是片庫的內容都會因應地區而變化,如果身在香港想要看於日本/美國版本 Netflix 上架的影片,最佳的方法就是利用 VPN 進行跨區。

總結

看過以上提及的 4 點,相信各位都明白 VPN 除了是網絡保安工具,亦是日常於網絡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方便服務;而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 VPN 服務收費都十分親民,例如 SurfShark VPN 目前的每月收費就僅$18.29 港幣,平均每日支出僅$0.6,如果未有使用 VPN 的習慣,不如趁此機會試用一下?

Surfshark 同時支援不同種類的裝置使用,除了最多人用到的 Windows PC 版本(下載網址:(https://surfshark.com/zh-hk/download/windows),其亦支援 Mac OS、Linux 等作業系統,用戶亦可以在 iPhone、Android 手機系統上安裝 Apps 以運行 Surfshark VPN,滿足全天侯的保護需要。

【開箱評測】Honor 榮耀 Magic4 Pro 手機:相機係好但值唔值 HK$7,299?

Honor 最近宣佈正式回歸香港市場,更帶來旗艦機 Honor Magic4 Pro。好多人會被它 HK$7,299 的價錢嚇怕,但是咪物有所值呢?都可以響今次真心評測,對呢部機作一個詳細了解。

Honor Magic4 Pro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81 吋 2848×1312 解像度螢幕
機身體積:163.6 x 74.7 x 9.15 mm
重量:215g
CPU:Snapdragon 8 Gen 1
RAM:8GB
ROM:256GB
系統:Android 12
主相機: 5000 萬像素廣角、5000 萬像素超廣角、6400 萬像素 3.5 倍光學潛望鏡頭
前置相機:12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4600 mAh
其他:120Hz 刷新率螢幕、NFC、100W 快速充電功能、立體雙揚聲器、WiFi 6、紅外線發射器

繆斯之眼設計

Honor Magic4 Pro 設 6.81 吋大螢幕,機身卻保持只有 74.7 寬度,日常可以單手操作。機身設立體雙揚聲器與紅外線發射器,令手機可以當做遙控使用。機背加入「繆斯之眼」設計,將潛望鏡放在多鏡頭相機圓框的正中間,令視覺上對稱平衡。

採用 6.81 吋大螢幕

設 1200 萬像素前鏡頭

設紅外線發射器

設立體雙揚聲器

機側設音量與開關鍵

採用曲面玻璃機背

潛望鏡放在多鏡頭相機圓框的正中間

不支援 MicroSD 卡

系統功能齊全

Honor 手機的 Magic UI 系統,大家可以當為有 GMS 的 Huawei 手機看待,因為兩者的介面非常相似甚至一樣。

  • 預載 Google 應用

在個人認證方面,Honor Magic4 Pro 就加入了 3D 人面與屏下指紋識別功能,屏下指紋識別,亦可作解取應用鎖的時候使用。

  • 加入了 3D 人面識別
  • 屏下指紋識別功能

系統操作上,Honor Magic4 Pro 螢幕支援智能選擇解像度與刷生率,令手機更加省電。而遊戲模式及應用程序分新亦不缺少。

  • 螢幕支援智能選擇解像度
  • 智能切換刷生率

頂級規格,使用不太理想

Honor Magic4 Pro 規格設 Snapdragon 8 Gen 1、8GB RAM 及 256GB ROM,Antutu 跑分達到 928547 分 ,都在 Android 機頂級水平。4600 mAh 電量,在 Pcmark 3.0 使用時間,僅有 10 小時 7 分鐘成績,以現今的 5G 機來說,這使用時間不太理想。

  • Antutu 跑分達到 928547 分
  • Pcmark 3.0 使用時間,僅有 10 小時 7 分鐘成績

Honor 榮耀 Magic4 Pro 3 鏡相機互補不足

Honor Magic4 Pro 的三鏡相機由 50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50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6400 萬像素 3.5 倍光學 f/3.5 光圈潛望鏡頭組成,3 支鏡頭會在特定的數碼變焦焦距,以兩支鏡頭同時拍攝,從而令畫質更佳可以互補不足。

在下雨天拍攝 50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仍可輸出色彩自然而細緻度高的高質量相片,超廣角鏡邊緣位置仍可保留細節,色彩都算討好。

6400 萬像素 3.5 倍光學 f/3.5 光圈潛望鏡頭可支援 100X 數碼變焦拍攝,拍攝色彩鮮艷,而且用 30X 數碼變焦都有出色的清晰度。三鏡都能拍攝出色作品。

Honor 榮耀 Magic4 Pro 優點:

  • 三鏡拍攝出色
  • 效能頂級

Honor 榮耀 Magic4 Pro 缺點:

  • 使用時間不合格
  • 操作與 Huawei 手機接近一樣

【開箱評測】小米 Poco X4 GT 手機:只能當係平價遊戲手機

小米最近推出兩款新機,主打平價的 C40 已經為大家送上真心評測,今次再試試規格準旗艦的小米 Poco X4 GT ,看看使用上有沒有驚喜。

小米 Poco X4 GT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6 吋 2400 x 1080 解像度螢幕
機身體積:163.64 X 74.29 X 8.87mm
重量:200g
CPU:MediaTek Dimensity 8100
RAM:8GB
ROM:256GB
系統:Android 12
主相機:6400 萬像素 f/1.89 光圈廣角鏡頭、8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頭、200 萬像素長焦微距鏡頭
前置相機:16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5080 mAh
其他:144Hz 刷新率螢幕、NFC、67W 快速充電功能、3.5mm 孔、立體雙揚聲器、WiFi 6、紅外線發射器、X 軸線性馬達
定價:HK$2,999

大路設計,磨沙機背

小米 Poco X4 GT 設計上主打 6.6 吋 2400 x 1080 解像度 DynamicSwitch 螢幕,屏幕支援 144Hz 刷新率,刷新率可因應使用情況,自動切換 7 種刷新率,如播放影片時,可作 30/48/50/60Hz 切換,遊戲時則可從 60/90/120/144Hz 之間切換,日常操作則可從 50Hz 及 144Hz 切換,令使用更慳電。機身都設有 3.5mm 孔、紅外線發射器及立體雙揚聲器,使用配套都齊全。機背帶磨沙效果,並加入方框主相機,設計反而像小米或紅米系列手機。

主打 6.6 吋 2400 x 1080 解像度 DynamicSwitch 螢幕

設 1600 萬像素前鏡頭

設立體聲喇叭

支援 3.5mm 孔

不支援 MicroSD 擴充

系統功能齊全

小米 Poco X4 GT 運行 Android 12 系統,系統一如不少 Poco 手機,都設有 Poco Launcher 介面、應用雙開、螢幕刷新率切換、通話美肌、記憶體擴展等功能,系統功能都十分齊全。

  • 通話美肌
  • 記憶體擴展
  • 應用雙開
  • 螢幕刷新率切換

效能上階表現,使用時間出色

小米 Poco X4 GT 採用 MediaTek Dimensity 8100、8GB RAM 及 256GB RAM,Antutu 跑分達 761382 分,都可以流暢進行各款遊戲,配合 144Hz 及 240Hz 觸控採樣率螢幕,當一部平價的遊戲手機使用,都是一個不錯選擇。 5080 mAh 電量,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都有 16 小時 21 分,以 5G 手機來說都是一個出色的使用時間。

  • Antutu 跑分達 761382 分,都可以流暢進行各款遊戲
  •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都有 16 小時 21 分

拍攝效果理想
小米 Poco X4 GT 的三鏡相機由 6400 萬像素 f/1.89 光圈廣角鏡頭、8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頭及 200 萬像素長焦微距鏡頭組成,日常使用都是靠廣角及超廣角鏡頭拍攝。

廣角鏡的拍攝色彩表現真實,亦有出色的細緻度,試用人像模式,既可拍攝清晰細緻的葉脈,亦有自然的散景效果。

超廣角鏡雖然得 800 萬像素,但亦有不俗的清晰度,相片邊緣位置畫質亦沒有明顯下降,都有理想的拍攝效果。

小米 Poco X4 GT 優點:

  • 拍攝表現理想
  • 使用時間出色
  • 效能中上,螢幕達 144Hz

小米 Poco X4 GT 缺點:

  • 設計欠特色
  • 效能一般

更多小米手機開箱評測,請看:小米手機 – 全系列評測 / 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