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十年的暫停後,Microsoft 計劃重新推出 Xbox 的好友請求功能。在最新的 Xbox Wire 文章中,Microsoft 揭示了 Xbox 將以全新的「好友和關注者體驗」恢復好友請求選項。
根據該公告,Xbox Insiders 可以試用重新設計的好友和關注者體驗。此功能僅對 Xbox 主機上的 Alpha Skip-Ahead 用戶以及已加入 Windows PC 和手持設備的 PC Gaming 預覽用戶可用。
Xbox 好友請求回歸 這意味著 Xbox 上的好友請求選項終於將回歸。上一次見到好友請求功能是在 2013 年。在這段期間,Xbox 玩家可以關注其他用戶並查看他們的動態。然而,若雙方互相關注,則會成為好友,並可以一起遊玩或聊天。
在即將推出的系統中,Xbox 將通過 People 標籤來管理好友。通過此標籤,用戶可以查看好友、審核請求並發送好友邀請。根據 Xbox 的說法,「關注某人仍然是一種單向連接,讓用戶能夠隨時了解他們分享的內容,無論是其他玩家、俱樂部還是遊戲。」
然而,對於好友部分則有所不同。Microsoft 表示,「好友現在是一種雙向的、經邀請確認的關係,讓用戶擁有更多的控制權和靈活性。」Microsoft 還增強了這些功能的隱私和通知設置。用戶現在可以管理誰可以從 Xbox 主機以及其他設備或瀏覽器發送好友請求。此外,隨著新的改進通知系統,新的好友功能對於 Xbox 看來十分有前景。誰知道呢?這或許能幫助 Xbox 在 PS5 Pro 與 Xbox Series X 的競爭中取得優勢。
對於 Xbox 好友請求在十年後的回歸,是否感到興奮?將會與新朋友在 Xbox 上一起玩《Call of Duty Black Ops 6》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看法。
Apple 最近推出了其旗艦 iPhone 16 Pro 系列,搭載全新的 A18 Pro 晶片。Apple A18 Pro 在 CPU 性能和效率方面有著巨大的提升,並且在圖形和人工智能性能上也表現出色。與此同時,在 Android 生態系統中,Qualcomm 的 Snapdragon 8 Gen 3 仍然是領先的晶片,因此進行了 Apple A18 Pro 與 Snapdragon 8 Gen 3 的詳細比較。
New Hexagon AI Engine Run AI models up to 10B parameters
Modem
Snapdragon X75 5G modem (likely) Up to 10 Gbps Peak Download Up to 3.5 Gbps Peak Upload
Snapdragon X75 5G modem Up to 10 Gbps Peak Download Up to 3.5 Gbps Peak Upload
Connectivity
Wi-Fi 7, Bluetooth 5.3
Wi-Fi 7, Bluetooth 5.4, LE
A18 Pro 與 Snapdragon 8 Gen 3:CPU
首先,A18 Pro 是基於 TSMC 改進的 N3E 製程製造的。與去年相似,CPU 配置為六核,包含 2x 性能核心和 4x 效率核心。根據最新估算,A18 Pro 晶片的時脈可能突破 4.0GHz 的大關。
Apple 也為 A18 Pro 採用了 Armv9.2a 架構,並支援 SME/SME2(可擴展矩陣擴展)。新的 SME 單元,即機器學習加速器,顯著提升了 AI 和機器學習應用的性能。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支援 SVE(可擴展向量擴展)。
根據 Geekbench 6.3 的最新支持,A18 Pro 在 Geekbench CPU 基準測試中的表現優於其他缺乏 SME 的移動晶片,預計在單核和多核測試中分別達到近 3,500 和 9,000 分。
至於使用一年的 Snapdragon 8 Gen 3,其擁有八個 CPU 核心,基於 TSMC 的 4nm 製程。其單一主核心 Cortex-X4 最高只能運行至 3.3GHz。在 Snapdragon 8 Gen 3 的基準測試中,單核和多核測試的分數分別為 2,200 和 6,985。
簡而言之,A18 Pro 的六核 CPU 在速度和效率上均優於 Snapdragon 8 Gen 3。Qualcomm 可能會在即將推出的 Oryon 基於 Snapdragon 8 Gen 4 晶片中重新獲得一些競爭優勢。
A18 Pro 與 Snapdragon 8 Gen 3:GPU
在 GPU 部分,A18 Pro 的 6 核心 GPU 相較於去年的 A17 Pro 提升了 20%,這得益於時脈速度的提升。此外,改進的記憶體帶寬和內部石墨熱結構有助於維持 GPU 的峰值性能。
據報導,A18 Pro GPU 的時脈可達 1.45GHz,並提供 2 倍更快的硬體加速光線追蹤支援。
另一方面,Snapdragon 8 Gen 3 的 Adreno 750 GPU 去年表現出色,在性能和效率上超越了 A17 Pro 的 GPU。然而,隨著 A18 Pro 性能的提升,需進行廣泛的基準測試以了解兩者 GPU 之間的性能差距。
A18 Pro 與 Snapdragon 8 Gen 3:NPU
Apple A18 Pro 的 16 核心神經引擎基於 INT8 數據類型提供高達 35 TOPS 的性能。結合高帶寬記憶體,A18 Pro 的新神經引擎能夠提供卓越的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
儘管 Qualcomm 尚未確認 Snapdragon 8 Gen 3 的 TOPS 數據,但據報導,Hexagon AI 引擎可以提供高達 45 TOPS 的性能,基於相同的 INT8 數據類型。可以說,兩者的 NPU 都相當強大,但需觀察智能手機製造商如何利用硬體能力來實現優秀的 AI 功能和體驗。
A18 Pro 與 Snapdragon 8 Gen 3:連接性
Apple A18 Pro 可能配備 Qualcomm 的 Snapdragon X75 5G 調製解調器,最高下載速度可達 10Gbps。Snapdragon 8 Gen 3 也具備相同的 5G 調製解調器。在本地連接方面,A18 Pro 配備 Wi-Fi 7 和 Bluetooth 5.3,而 Snapdragon 8 Gen 3 則支援 Wi-Fi 7 和 Bluetooth 5.4。
A18 Pro 與 Snapdragon 8 Gen 3:結論
總結來說,Apple A18 Pro 的 CPU 在速度上大幅優於 Snapdragon 8 Gen 3 的 CPU。A18 Pro 基於 TSMC 第二代 3nm 製程,效率也將大幅改善。在 GPU 部分,Apple 今年並未進行重大變革,但由於更高的時脈速度,仍維持領先地位。
此外,NPU 的性能幾乎不相上下。整體而言,在性能和效率方面,Apple A18 Pro 樹立了移動計算的新標杆。預期 Qualcomm 在推出 Snapdragon 8 Gen 4 後將重獲其市場地位。
然而,iPhone 15 的 USB-C 端口並未實現全面過渡,僅支持 USB 2.0 速度,這與 23 年前的 iPad 相同。相比之下,iPhone 15 Pro 型號支持高達 10GB/s 的 USB 3.1 Gen 2 傳輸速度。原本預期蘋果會在 iPhone 16 系列中提供 USB 3 傳輸速度,這在考慮到其他升級後是合情合理的。
可惜的是,蘋果似乎不打算放棄這一點,就像對 60Hz 刷新率的執著一樣。iPhone 16 和 iPhone 16 Plus 仍然維持著最高 480Mb/s 的 USB 2 傳輸速度,這與已經被淘汰的 Lightning 端口相同。這意味著蘋果實際上仍在使用同樣的端口,只是將其更名為 USB-C,以顯得更現代並「符合」歐盟的規定。
全新 A18 晶片但連接速度未改善
在連續兩年將上一代 iPhone Pro 的 SoC 應用於新款基本型號後,蘋果今年終於推出了搭載全新 A18 晶片的 iPhone 16。然而,蘋果仍未意識到需要更換升級的 USB 控制器。也許是因為蘋果正忙於宣傳其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而這些功能目前僅部分可用。iPhone 16 的 USB 2.0 規格似乎純粹是出於成本控制或空間節省的考量。不論理由為何,看到 iPhone 16 仍在使用過時的端口,並將數據傳輸速度限制在 480 Mb/s,令人感到沮喪和失望。
目前,許多蘋果產品已經採用了高速 USB 標準,包括 AirPods 型號。AirPods Pro 2 已經放棄了 Lightning 連接器。在 iPhone 16 的發布活動中,蘋果推出了兩款配備 USB-C 連接器的 AirPods 4 型號,並升級了 AirPods Max 至 USB-C。此外,所有最新型號的 iPad、iPad Air 和 iPad Mini 也都配備了 USB-C 連接器。只有標準版 iPad 仍然是 USB 2.0 速度(480 Mbps),因為其使用的是較舊的晶片組。iPad Mini 支持 USB 3.0(5 Gbps),而 iPad Air 則擁有 USB 3.1 Gen 2(10Gbps)。iPad Pro 在蘋果的平板產品中以 USB 4(40Gbps)領先。
對於 iPhone 來說,蘋果似乎還需要再等一年才能擺脫尷尬的 USB 2 速度。無論如何,將一個 20 年前的連接器應用於最新的 $800 iPhone 上都顯得不合時宜。即使是最便宜的 Android 手機也能支持 USB 3 速度。如果蘋果在 iPhone 16 上採用了 USB 3 規格,將會獲得更多的讚譽。
對於全新的 iPhone 16 和 16 Plus,市場的反應如何?對於這些新款 AI iPhone 是否感到滿意?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看法。
從下個月開始,兼容的 iPhone 用戶將能夠測試 Apple 智能功能的測試版,這些功能將作為預期中的 iOS 18.1 更新的一部分公開推出。除非身處歐盟或中國,因為 Apple 確認了初步報導,這些新 AI 功能在這些地區將無法使用——至少在今年內無法使用。
首先,來看看哪些設備符合條件。由於 NPU 性能和 RAM 要求,只有 iPhone 15 Pro 和 15 Pro Max 這些舊型號被支持,但所有新型號(iPhone 16、16 Plus、16 Pro 和 16 Pro Max)均可兼容。當然,必須運行 iOS 18.1,並且需要至少 4GB 的可用存儲空間,還需將設備和 Siri 語言設置為支持的語言。
即使已將 iPhone 和 Siri 設置為支持的語言,如果 Apple ID 的國家/地區設置為歐盟國家,且用戶身處該國,則仍無法使用。當用戶在歐盟以外旅行時,則可以正常運作。使用 iOS 18 測試版的歐盟用戶也建議有一種變通方法可以使 Apple 智能功能在歐盟運行——需要將 Apple ID 的地區設置為支持的地區,例如美國。然而,這樣做的影響更大。更改地區要求先清空 iTunes 商店餘額,並取消所有 Apple 訂閱。此過程還需要輸入該地區的虛假地址,這可能會影響未來購買 Apple 應用和服務的支付方式。用戶還將失去對所有在其地區 App Store 中已購買應用的訪問權,並需在新的 App Store 中重新開始。
與歐盟相比,中國的限制更加嚴格——Apple 智能功能無法在中國大陸購買的任何 iPhone 上使用。對於在其他地區購買的 iPhone,當其在中國大陸時,或者 Apple ID 的地區設置為中國大陸時,Apple 智能功能也無法使用。
好消息是,在歐盟購買的手機最終將能夠使用 Apple 智能功能。然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一延遲?
主要是監管問題,特別是數位市場法(DMA)。首先,歐盟希望獨立專家能夠定期驗證 Apple 是否保持客戶數據的私密性。這是 Apple 在其介紹中特別提到的——不在設備上運行的 AI 功能將在僅使用 Apple 硅的 Apple 伺服器上運行,這些伺服器將不會存儲用戶的數據或圖像。
然而,Apple 智能功能與其他 Apple 服務之間的緊密整合可能會對其造成影響。請記住,DMA 將 Apple 指定為「門戶」,這意味著由於大量消費者使用其產品和服務,Apple 必須遵守有關公平競爭和透明度的嚴格規則。Apple 堅持向開發者收取的核心技術費用可能也會成為問題。
這並不是說無法實現;這更像是 Apple 在謹慎行事。據報導,該公司正在與歐盟監管機構進行談判,以尋找實施 Apple 智能功能及其他受影響功能的最佳方式。
根據一個來自通常可靠來源的新傳聞,Galaxy S24 FE 在歐洲的售價將比 Galaxy S23 FE 首發時高出 €100。如果這一消息屬實,將是一個相當難以接受的消息,尤其是因為並未增加任何額外的記憶體或儲存空間:基礎版 S24 FE 仍將僅配備 8GB 記憶體和 128GB 儲存空間,與 S23 FE 相同。
據悉,Galaxy S24 FE 的 8GB/128GB 配置將定價為 €799,而去年的 S23 FE 起價為 €699。目前,’原味’的 Galaxy S24 在歐洲的零售價格約為 €600,配置相同的 RAM/儲存量,而 S24+ 的價格則在 €800 以下,配備 12GB RAM 和 256GB 儲存空間。因此,為何會有人選擇 S24 FE 而非這兩款呢?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Up to 4K at 60/120FPS, Dolby Vision HDR at 60 FPS, 10 Bit HDR, Pro Res Spatial Video
Up to 4K at 60FPS, Gyro EIS, OIS, 10 Bit HDR
Connectivity
5G, Wi-Fi 7, Bluetooth 5.4, NFC
5G, Wi-Fi 7, Bluetooth 5.4, NFC
Port
USB Type C 3.2 Gen 2
USB Type C 3.2
Battery
4,676 mAh
5,060 mAh
Charging
50% charge in 30 mins, 25-watt wireless MagSafe charging
70% charge in 30 mins, 12-watt wireless charging
IP Rating
IP68
IP68
Weight
225 grams/ 7.9 ounce
221 grams/ 771 ounce
Software
iOS 18
Android 14 7 years of OS updates
設計與外觀
在設計方面,這兩款手機從某個角度看起來幾乎一樣。Pixel 9 Pro XL 擁有較平坦的邊緣,後面是磨砂玻璃。Apple 則延續了自 iPhone 11 Pro Max 以來的經典設計,使用 Grade 5 鈦合金框架,外觀更光亮,背面則是磨砂效果。尺寸方面,兩款手機均高達 163 毫米,iPhone 稍寬於 Pixel 9 Pro XL。
在按鈕配置上,Pixel 9 Pro XL 的電源和音量按鈕位於右側,而 iPhone 16 Pro Max 則配備可自定義的操作按鈕和觸控式相機按鈕,方便用戶控制相機。後面的相機設置上,iPhone 的三鏡頭設計已經成為習慣,而 Pixel 9 Pro XL 的相機凸起則讓人聯想到 Google 搜索欄。就個人喜好而言,Pixel 的設計更加精緻。
顯示屏
在顯示方面,iPhone 16 Pro Max 配備了更大的 6.9 英寸面板,而 Pixel 9 Pro XL 則為 6.8 英寸。兩者均擁有 120Hz 刷新率,但 Pixel 的戶外亮度更高,最高可達 3000 尼特,iPhone 則為 2000 尼特。
硬件與規格
iPhone 16 Pro Max 配備全新的 A18 Pro 處理器,基於 3nm 架構,擁有 6 核 CPU、6 核 GPU 和 16 核神經引擎。而 Pixel 9 Pro XL 則搭載新的 Tensor G4 芯片,基於三星的 4nm 製程。儘管 Tensor G4 在性能上無法與 A18 Pro 相抗衡,但它仍然支持最新的 Wi-Fi 7 標準和 Bluetooth 5.4。
電池壽命比較
雖然 Apple 沒有披露具體的電池容量,但 iPhone 16 Pro Max 的電池容量較前代有所增加。根據預期,iPhone 16 Pro Max 應該能提供與前代相似的電池性能。Pixel 9 Pro XL 則擁有 5,060 mAh 的電池,正常使用可達 6.5 小時,優化設置下可達 7 小時。
相機與視頻比較
在相機方面,iPhone 16 Pro Max 的主鏡頭為 48 MP,而 Pixel 9 Pro XL 則為 50 MP。兩款手機均配有 5x 光學變焦的副鏡頭,iPhone 的副鏡頭為 12 MP,Pixel 則為 48 MP。視頻錄制方面,兩者均可錄制 4K 視頻,但 Apple 支持高達 120FPS 的錄制,並可錄制 Dolby Vision。
價值對比
總體來看,Pixel 9 Pro XL 在性能上不甘示弱,Google 努力使其手機成為 Apple 的良好替代品。若專注於性能,iPhone 16 Pro Max 是明智之選;而若重視攝影,則可考慮 Pixel 9 Pro XL,因為它提供了相似的使用體驗。
iPhone 16 Pro Max 和 Galaxy S24 Ultra 都是重量級設備,總重與一雙普通鞋子相近。不過,Galaxy S24 Ultra 稍微重一些,重達 233 克,而 iPhone 16 Pro Max 則為 227 克。
Galaxy S24 Ultra 擁有更為銳利的邊緣設計,手感可能會略顯生硬;相對而言,iPhone 16 Pro Max 的圓滑邊緣設計則更為舒適。這兩款手機的鈦合金框架使其在外觀上更具吸引力,而 iPhone 16 Pro Max 除了具備 Action Button 外,還新增了相機控制按鈕,這是一個集成於機身的電容按鈕,可以用作對焦助手和快門按鈕。
相較之下,Galaxy S24 Ultra 在這方面並無特別之處,按鈕設計較為傳統,所有按鈕均集中在右側。雖然 S24 Ultra 配備 S Pen,但 iPhone 16 Pro Max 在相機模組的設計上更為緊湊,佔用的後部空間較少。
兩款手機均為 IP68 等級,具備良好的防塵防水性能。Galaxy S24 Ultra 的後面板則提供了 Gorilla Glass Armor 保護,而 iPhone 16 Pro Max 則沒有類似的保護。
顏色方面,iPhone 16 Pro Max 新增了沙漠鈦色,還有黑色鈦、白色鈦和自然鈦等選擇。Galaxy S24 Ultra 則提供更多顏色選擇,包括鈦黃、鈦紫、鈦灰、鈦黑、鈦藍、鈦橙和鈦綠。
顯示屏
在顯示屏方面,iPhone 16 Pro Max 配備了一個 6.9 吋的 Super Retina XDR OLED 顯示屏,分辨率為 2796 x 1290 像素。而 Galaxy S24 Ultra 則擁有稍小的 6.8 吋 Quad HD Dynamic AMOLED 2X 顯示屏,分辨率為 3120 x 1440 像素。
兩款手機均支援 120Hz 的高刷新率,並且都採用了 LTPO 技術。今年,iPhone 16 Pro Max 的邊框變得更為纖薄。雖然在數據上,Galaxy S24 Ultra 的像素密度更高,達到 510 PPI,而 iPhone 16 Pro Max 為 460 PPI,但在日常使用中,這一差異並不明顯。
在峰值亮度方面,iPhone 16 Pro Max 的最大亮度為 2000 nits,而 Galaxy S24 Ultra 則可達到 2600 nits。儘管 Galaxy S24 Ultra 更亮,但 iPhone 16 Pro Max 在室內和室外的可讀性仍然良好,因為其顯示屏使用了微透鏡技術,有效減少了內部反射。
性能
iPhone 16 Pro Max 配備了 A18 Pro 處理器,是去年的 A17 Pro 的直接繼任者。而 Galaxy S24 Ultra 則搭載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Apple 的處理器在性能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但近年來,其他處理器製造商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雖然目前尚未獲得實際設備進行基準測試,但一些早期的基準洩漏數據顯示出性能差異。
例如,在 Geekbench 6 的單核測試中,A18 Pro 獲得約 3678 分,而 Snapdragon 8 Gen 3 則為 2193 分,差距高達 68%。在多核測試中,A18 Pro 和 Snapdragon 8 Gen 3 分別得分 8974 和 7304,差距約為 23%。
隨著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的推出,iPhone 16 Pro Max 也獲得了一系列 AI 功能。相對而言,Galaxy S24 Ultra 的 One UI 擁有更豐富的功能,包括 DeX、Good Lock 及多種 AI 功能。Samsung 也在生態系統方面有所提升,成為 Android 界的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是,Galaxy S24 系列手機提供長達 7 年的主要操作系統更新和安全補丁,而 Apple 也提供及時的更新服務。
相機
在手機攝像頭方面,iPhone 16 Pro Max 和 Galaxy S24 Ultra 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攝像頭配置之一。
iPhone 16 Pro Max 配備了 48MP 的主攝像頭,光圈為 f/1.78,還有一個升級版的 48MP 超廣角鏡頭,視野角度達 120 度,第三個傳感器為 12MP 的長焦鏡頭,具備 5 倍光學變焦能力。
Apple 最終揭曉了 iPhone 16 和 iPhone 16 Pro 型號,並搭載了先進的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iPhone 16 和 16 Plus 型號採用了全新的 A18 晶片,而 iPhone 16 Pro 和 16 Pro Max 則配備了更強大的 A18 Pro 晶片。
那麼,A18 和 A18 Pro 之間有什麼區別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文將從性能和效率的角度比較 A18 和 A18 Pro。接下來,將開始詳細介紹。
A18 與 A18 Pro:規格比較
A18
A18 Pro
CPU
Six-core CPU (2+4)
Six-core CPU (2+4)
CPU Cores
2x Performance cores 4x Efficiency cores
2x Performance cores 4x Efficiency cores
Process Technology
TSMC’s 3nm process (N3E)
TSMC’s 3nm process (N3E)
GPU
Apple 5-core GPU Hardware-accelerated Ray Tracing
Apple 6-core GPU Hardware-accelerated Ray Tracing
Memory Support
LPDDR5, up to 7500 MT/s
LPDDR5, up to 7500 MT/s
Machine Learning and AI
16-core Neural Engine; 35 TOPS
16-core Neural Engine; 35 TOPS
Modem
Snapdragon X75 5G modem (likely) Up to 10 Gbps Peak Download Up to 3.5 Gbps Peak Upload
Snapdragon X75 5G modem (likely) Up to 10 Gbps Peak Download Up to 3.5 Gbps Peak Upload
Connectivity
Wi-Fi 7, Bluetooth 5.3
Wi-Fi 7, Bluetooth 5.3
A18 與 A18 Pro:CPU
新的 A18 晶片用於 iPhone 16 和 16 Plus,似乎是更強大的 A18 Pro 的降頻版本。這兩款晶片均採用 TSMC 的第二代 3nm (N3E) 製程,並配備六個 CPU 核心,包括 2 個性能核心和 4 個效率核心。儘管目前尚不清楚 A18 和 A18 Pro 的 CPU 頻率,Apple 可能對 A18 的 CPU 頻率進行了降頻。
Apple 並未將 A18 晶片與 A18 Pro 進行比較,而是將其性能與兩年前的 A16 Bionic 進行了對比。A18 晶片的性能比 A16 Bionic 快 30%。如果分析數據,可以看出 A18 的 CPU 性能與 A18 Pro 相當。然而,Apple 表示 A18 Pro 擁有更大的快取,因此性能差異可能在 5% 至 10% 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