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爆料者 Majin Bu 在其個人網站上提到,Apple 正在為今年的新手機研究多種新色調,其中“當前的領跑者”是天藍色。他自信地表示:“除非 Apple 在最後一刻改變計劃,否則這將成為 2025 年 9 月發佈會的明星色。”
天藍色標誌著 iPhone Pro 系列的一次方向轉變,過去三年該系列一直以一系列沉穩的色彩為主。iPhone 14 Pro 提供金色、銀色、黑色,以及一種非常深色且低調的紫色,而 iPhone 15 Pro 的鈦金屬外觀則引入了白色、黑色和自然鈦,以及非常深的藍色。至於 iPhone 16 Pro,則保留了同樣的三種鈦金屬外觀,還加入了沙漠鈦金屬,一種沙金色。這些選擇都沒有像天藍色那樣鮮豔。
上一次在 iPhone Pro 上出現這樣顏色是在 2021 年,當時 iPhone 13 Pro 提供了 Sierra Blue。不過 Majin Bu 堅稱這款新的天藍色外觀“據報告看起來更加驚人”,至少在早期樣品中,“以其明亮和精緻的特性使其無法抗拒。”聽起來非常令人期待。
不過,據稱今年這種新顏色的靈感來自於受歡迎的 MacBook Air(截至目前,其價格達到了歷史最低點)。在我們的評測中,我們形容這種新顏色是“比 Blue iMac 輕,但仍然是一種在筆記本上看起來不錯的色調”。值得注意的是,Apple 已經從產品線中去除了太空灰,這曾經是 iPhone 和 Mac 系列的標誌色。現有的 Air 同時也提供標準銀色、星光色和午夜色,因此如果計劃通過,Apple 可能會採用類似的命名方式。
在面對特朗普的汽車關稅挑戰之際,Rivian 的 AI 努力仍在持續進行。根據該公司的首席軟件官 Wassym Bensaid 的說法,Rivian 正在開發一款專為其電動車設計的 AI 助手,這項工作自 2023 年以來一直在進行中。“這項 AI 工作專注於 AI 助手的協調層或框架,並不在與 VW 的合資企業之內,”Bensaid 告訴 TechCrunch。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 Adam Jonas 認為,Rivian 在 AI 和自主駕駛潛力方面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其電動車上。“我們認為 Rivian 在 AI 驅動的自主駕駛中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並預計在 2025 年上半年會有潛在的里程碑,”Jonas 指出,強調即將到來的時期對於確定 Rivian 在自主車輛競賽中的地位至關重要。
Jonas 相信,Rivian 作為一家非 Tesla 的美國“軟件定義”公司,擁有一個全面整合的、基於 AI 驅動的自主平台,這一平台受益於生成式 AI 和大型語言模型的進步。Gomez 在董事會的角色使 Rivian 能夠利用 AI 創新,提升其軟件領導地位和自主車輛的開發。隨著這家電動車製造商在其與 Volkswagen 的合作關係及內部 AI 項目中不斷探索,Gomez 的專業知識有望推動突破,進一步鞏固 Rivian 作為電動車製造商和技術創新者的雙重身份,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Tesla 中國還延長了對 Model 3 的 8,000 元保險補貼,該補貼有效期至 4 月 30 日。此外,對於這款全電動轎車,Tesla 也推出了五年零利率融資計劃。消費者只需支付最低 79,900 元(約 10,950 美元)的首付,月供從 2,460 元(約 340 美元)起。新推出的星鑽黑色(Star Diamond Black)車漆選項也適用於 Model Y 和 Model 3。交付時間保持穩定,Model Y RWD 的等待時間為 2-4 週,而 Model Y 長續航 AWD 的等待時間為 3-5 週,所有 Model 3 變體的等待時間則為 1-3 週。
Tesla 的創新不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購車選擇,還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展現出強大的成長潛力。隨著新融資計劃的推出,Tesla 將進一步鞏固其在電動車市場的領導地位,並持續推動行業的發展與進步。
隨著每一次 iPhone 的發佈,人們總是充滿期待,然而隨之而來的往往是對 Apple 逐漸增量式硬件變化的不滿。這樣的情緒通常不無道理。在過去幾年中,Apple 傳遞的產品大多是相似設備的小幅改進。然而,這些小改進確實累積成了意義深遠的年度升級,但距離 Apple 真正讓人驚艷的時刻已經有一段時間。
1. 全新 Air 版本
或許最顯著的新增將是 iPhone 17 Air。Apple 據報正在開發一款超薄手機,為了更流線的外觀犧牲了一些高端規格。根據傳聞,這款 Air 型號的厚度約為 5.5mm,將輕易超越 6.9mm 的 iPhone 6,成為 Apple 最薄的智能手機。
儘管它可能與 iPhone 16e 一樣配備單鏡頭,但 17 Air 版預計仍然會帶來多項高端功能,包括對 MagSafe 配件的支持、動態島、相機控制按鈕,甚至還可能擁有常亮顯示。這是近年來最接近全新設計的產品,iPhone 17 Air 將會吸引尋求不同選擇的消費者。
2. 更精細的自拍相機
如果對 Air 版不特別感興趣,iPhone 17、17 Pro 和 17 Pro Max 還有許多其他升級計劃。四個型號都預計會配備 2,400 萬像素的 TrueDepth 相機系統,這對於上一代的 1,200 萬像素鏡頭來說是個顯著的提升。這一升級將顯著改善自拍的品質,並可能在保持影像清晰度的情況下實現 2 倍變焦。
3. 主相機升級
最新的 iPhones 總是擁有更優越的攝影系統,而 iPhone 17 不會例外。最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17 Pro 和 17 Pro Max 可能終於採用 4,800 萬像素的長焦鏡頭,讓遠距離拍攝更加清晰,並實現更好的數位變焦。
今年晚些時候,Apple 有可能在整個 iPhone 17 系列中使用鋁製外殼,這一改變可能會使 Pro 型號更輕,因為鈦的密度顯著更高。此外,該公司還可能將鋁合金與背部玻璃混合,以增加耐用性。
6. 自主無線芯片
隨著 iPhone 16e 的推出,Apple 引入了其首款 5G 芯片,實現了更低能耗下的優越性能。今年,這款自家無線調制解調器預計會登場於 iPhone 17 Air,進一步提高其能效。同時,所有 iPhone 17 型號可能會搭載 Apple 自製的 Wi-Fi 芯片組,進一步延長其電池壽命。
7. RAM 增強
在 iPhone 16 發佈時,Apple 將標準型號提升至 8GB 的 RAM 以支持內部的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與 Pro 型號的 8GB 匹配。據報導,Apple 將為 iPhone 17 Pro 和 17 Pro Max 配備 12GB 的 RAM,這是目前規格的 50% 增加。除了帶來更強大的 AI 工具,這一升級還有助於提升應用程序的響應速度,幾乎消除系統的延遲。
8. 改善熱管理
經過 iPhone 15 Pro 的過熱問題後,iPhone 16 Pro 採用了增強的熱管理系統。為了幫助維持手機的正常溫度,iPhone 17 Pro 型號可能會進一步採用蒸汽腔冷卻技術。當受到熱量影響時,一種特殊液體會在真空空間中蒸發,然後將熱量分散到更大範圍內,將使用條件下的溫度維持在較低水平。
9. 更長的電池壽命
自家無線芯片和蒸汽腔冷卻系統可能不是唯一提升電池壽命的因素。iPhone 17 Pro 型號可能在多年來首次採用更厚的設計,這可能是為了容納更大的電池。因此,iPhone 17 Pro 的使用者可能在重度使用的一整天內不必擔心充電問題。
10. 更卓越的顯示器
最後,所有 iPhone 17 型號將有可能採用 ProMotion 技術,終於為所有使用者解鎖 120Hz 可變刷新率。自 2021 年起,這項技術僅限於 Pro 型號,這一新增將讓 iPhone 17 和 17 Air 的使用者也能享受更流暢的滾動和過渡效果。
此外,所有四款顯示器可能會具備更耐刮的涂層,以更好地抵禦尖銳物品的磨損。有關 iPhone 17 Pro Max 上較小的動態島的傳聞也有不同的聲音,但尚不清楚這一特性是否會實現。
自特朗普總統連任以來,Hyundai Motor Group 在美國的生產能力有所提升。這家韓國汽車製造商希望通過其在美國的工廠,特別是喬治亞州和阿拉巴馬州的工廠,來限制特朗普關稅的影響。Hyundai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Jose Muñoz 表示:「Hyundai Motor 及其合作夥伴正在對一個組裝廠和兩個電池合資企業投資 126 億美元(184 兆韓元),以增加生產能力。這項投資的決定是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做出的。」
Posco 的合作關係增強了 Hyundai 的供應鏈韌性,這在特朗普關稅的影響下至關重要。到 2029 年,路易斯安那州的工廠將能夠減少對進口鋼材的依賴,與特朗普的國內生產目標相一致。Hyundai 的戰略投資及 Assurance Program 使其能夠在貿易不確定性中穩步前行,同時加強其在美國市場的存在。
據消息人士透露,iPhone 17 Pro 可能會推出一款名為「天空藍」的顏色。不過,其他顏色選擇也在考慮之中。這位消息來源在過去幾個月中提出了多種可能的 iPhone 17 Pro 顏色,但聽起來我們可能只會看到其中一種,若有的話。
雖然對於 iPhone 17 Pro 的許多規格已有清晰的了解,但對於其顏色選擇則仍然不確定。不過,根據知名爆料者 Majin Bu(透過 Apple Insider)的說法,「接近供應鏈的消息來源」表示,天空藍顏色目前是最有可能的選擇。
顯然,這款手機將會提供多種顏色,但 Apple 在從 iPhone 15 Pro 轉至 iPhone 16 Pro 時僅更換了一種顏色,因此 iPhone 17 Pro 可能也會採取相似的做法。這樣一來,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可能會提供以下顏色選擇:黑色鈦、白色鈦、自然鈦和沙漠鈦,其中一種可能會被新顏色取代,而這個新顏色可能就是天空藍。
以下是可能的顏色選擇:
顏色
顏色代碼
黑色鈦
Black Titanium
白色鈦
White Titanium
自然鈦
Natural Titanium
沙漠鈦
Desert Titanium
天空藍
Sky Blue
雖然這些顏色的消息引人注目,但仍需保持謹慎。儘管 Bu 之前的預測有時準確,但其記錄也不盡一致。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提到 iPhone 17 Pro 的顏色選擇。早在九月,他們曾提到可能會看到鈦藍、鈦紫或鈦綠的顏色;到了十月,他們又表示 Apple 正在選擇青色鈦、綠色鈦和深綠色鈦。如今,天空藍似乎是最有可能的選擇。
儘管這些消息存在重疊,但很難對任何一種顏色選擇過於相信,至少在其他來源確認之前。隨著 Apple 在設計和顏色選擇上的創新,未來的 iPhone 17 Pro 仍然值得期待,並可能再次引領市場潮流。Apple 的持續創新和對設計的專注,將為品牌帶來長期的增長潛力與市場影響力。
研究顯示,超過三分之一(35%)的英國知識工作者認為,音頻或視頻質量不佳是導致誤解的主要原因,甚至比多人同時交談的混亂情況更為嚴重。Jabra EMEA North 的副總裁兼總經理 Nigel Dunn 指出,許多英國員工仍然受到低質量音頻和視頻的困擾,花費寶貴的時間來澄清對話、猜測所說的內容,甚至錯過關鍵細節。
vivo Pad SE 具備兩個 500 萬像素攝像頭,前後各一。還有一款有趣的鏡子配件,可夾在前置攝像頭上,將其轉變為掃描儀,方便掃描教科書、作業等文本。Origin OS 軟件可對文本進行 OCR 處理,並且內置字典可以顯示點擊單詞的定義。此外,還可以對掃描的文檔進行註釋或用作易於擦除的練習測試。
vivo Pad SE 也將於 4 月 25 日在中國發售,基礎 6GB/128GB 版本的價格為人民幣 1,000 元(約 $137 / 約 HK$ 1,066),還有其他選項可供選擇,包括 Soft Light 版本,價格多 200 元。
iPhone 17 Pro 系列將新增天空藍色選擇,消息由擁有良好信譽的洩密者 Majin Bu 透露。根據該洩露信息,iPhone 17 Pro 和 17 Pro Max 的新顏色將與上個月推出的天空藍 M4 MacBook Air 類似。據接近供應鏈的消息來源透露,Apple 已經製造了 iPhone 17 Pro 的原型機,並採用了這種新顏色。
如果你擁有 iPhone 15、iPhone 14 Pro 或更早的型號,Apple 不會將 Apple Intelligence 的功能釋放給這些設備,這一定讓你感到困惑。即使你可能不會使用這些功能,卻被排除在外,總會讓人感到一絲失落。
然而,如果你考慮花費辛苦賺來的錢來升級你的 iPhone 只是為了 Apple Intelligence,請稍等一下。如果你能在現有設備上獲得類似的功能呢?雖然沒有官方的方法可以在不具備 A17 或更高芯片的設備上獲得 Apple Intelligence,但你可以透過大量的應用程序在 App Store 中獲得類似的功能。聽起來很有趣,不是嗎?無論如何,在做出任何決定之前,嘗試一下也無妨。
寫作工具和摘要
寫作工具是推動 Apple Intelligence 的主要功能之一。在我看來,寫作工具應該稱為重寫工具,你可以以不同的語調重寫文本,校對文本,或獲得摘要/重點。
你還可以使用 Gemini(來自 Google 應用)或 Meta AI 在各種 Meta 應用程序中進行圖像生成。
要創建個性化的圖像,Meta AI 是最簡單的方法之一。
Meta AI 可在 Instagram、Facebook、Messenger 和 WhatsApp 中使用,大多數人肯定會在他們的 iPhone 上擁有至少一個這些應用程序。他們的新「Imagine Me」功能可以在任何場景中創建你的圖像。使用起來相當簡單,只需設置一次,然後用 iPhone 的相機掃描你的臉,這樣 AI 就可以在表面場景中創建你的肖像。該功能是免費的,雖然目前僅在美國提供,但 Meta 計劃將其推廣到所有人。
Tesla 可能面臨華盛頓州立法機構本月提出的新稅收,該稅收將針對其向其他汽車製造商出售的排放信用進行徵稅。
根據《華爾街日報》周一的社論,奧林匹亞的民主黨人提出了兩項伴隨法案,建議對 Tesla 出售的電動車(EV)排放信用徵收 10% 的稅,這些信用在去年全球的估值約為 17.9 億美元。排放信用市場的建立是基於要求汽車製造商逐步淘汰燃油車的規定,這使得專注於生產電動車的 Tesla 能夠將這些信用出售給無法達到即將到來的淘汰目標的燃油汽車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