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Page 233

【NETGEAR 師傅到】006:青衣灝景灣 「奇則」收WiFi係咪好難?

大家好,又係我 Alan!作為一名 Router 安裝員,於工作生涯中我去過的住宅可以比得上地產經紀。見盡大大小小的單位後,最大感想是香港的「奇則」應該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為了遷就土地問題而將住宅建築設計得三尖八角,別說是起樓,連我們安裝 Router 有時都十分「頭痕」。

「奇則」 是香港名物

說起「奇則」,我回想起今年初做過的一個個案,那是位於青衣牙鷹洲的灝景灣,老實說在香港住了幾十年,除了工作關係甚少到青衣,所以每次到此區工作也有不少新鮮感。

位於青衣的灝景灣,聽較年長的同事說起,當年97金融風暴,它跟荃灣愉景新城都是蟹貨重災區。守得雲開的話,基本上現在香港什麼地區私人樓都是有升無跌。

灝景灣這個屋苑的單位圖則古怪,大家看圖則便會明白,客廳打斜、深長的走廊、雜物房在前頭、廚房凸了出去⋯⋯跟長實的麗港城、嘉湖山莊格局近似,都是有個鑽石形客飯廳,而且建築面積上千呎又有多塊實心牆組成一排,這對於構建室內 WiFi 網絡來說真是一大考驗,傳統 Router 絕對無法應付,而我們的客人曹先生 (化名) 也當然遇上了這個問題。

希望上網穩定的 竟然是家中兩老

今次個案主角曹先生,外型看起來應該是個 90 後年青人,和父母及弟弟一家四口同住,舊時家中主要是他和弟弟要上網,而兩兄弟分別住在兩間細房,由於網線入屋機座在廳的上方很貼近二人房間,以前他們用普通 Router 直接拉線進房便可。

近年智能電話及電器的興起,曹先生父母也跟得上潮流,學懂使用這些智能產品,而在家最常用到的智能產品,就是智能電視,他們喜歡在自己房看電視多於在客廳,但主人房位於最尾位置,之前的 Router 覆蓋到尾房位置相當勉強,因此常常收不到網絡,爸媽也看得不夠盡興,因為用智能電視上網看重播劇集或是舊電影,常常都會遇到 “Loading” 的問題,不停地「暫停」,看舊劇都是想找回昔日美好回憶,但就愈看愈煩躁,非常無癮,也成日問兩兄弟是不是房內電視壞了出了甚麼有問題。

曹先生為了兩老可以舒服地在房間上網,便想改用 Mesh WiFi,不過因為屋形奇突不知怎樣安裝才可打通全屋,衡量過之後他選擇了 NETGEAR Orbi Mesh WiFi 6 專業級三頻路由器 3 件套裝 (RBK753),而在購買 Router 時也順便選擇了上門安裝服務,聯絡我們幫忙。

看圖則便了解到單位的設計很阻礙訊號傳輸。

雜物房 同樣是影響接收的根源

這個單位有深長走廊加上多塊實心牆,當然是影響一般 WiFi 接收,不過我上門後發覺,最大問題不止於那幾塊實心牆,反而是沒人使用的雜物房!

雜物房位於最前的一間,不要小看這間細房,房內放滿不是高身儲物櫃及衣櫃,放了很多不同的物件與及棉被及冬天衫,阻隔了很多 WiFi 訊號,就算 Router 本身的覆蓋範圍比單位面積大,也很難穿透到尾位的主人房,最主要是通常雜物房內的東西都是「有入無出」,一家四口住了差不多二十年,愈積愈多,老人家的習慣也是愈不捨得掉東西。這裡有一個問題衍生出來,就是雜物房基本上暫時沒有任何空間可妥善放置衛星機,而房內的插蘇位置都被儲物櫃遮蔽,移動要花很大時間及工程。

圖左:因為廚房偏離整間屋的中軸,主機要放近才能覆蓋廚房都收到網絡。
圖中:走廊位的衛星機串連起整間屋的網絡。
圖右:在尾位的主人房是今次個案的最大難題,但只要注意擺位也可以解決。

我看到這個難題,也看得出曹先生是個孝順仔,很想解決爸媽上網的煩惱。而要維持全屋收到暢順網絡,就要想想辦法。主機盡量靠在近房的一邊,作為主力覆蓋廳及廚房絕對無問題,而幸好走廊位置有插蘇位,一個衛星機就放在走廊旁邊用作中途站,把訊號傳輸到尾房的另一個衛星機,這樣才能打通全屋,讓兩老於睡房也能安然上網煲劇睇戲,待執好雜物房之後再考慮將衛星機移入也是一個方法,不然出出入入很易會踢到衛星機呢。設置好後,當然是指定動作做網速測試,結果顯示在 1000MB 寬頻之下,全屋上下載速度都達到 800-900MB 以上,最重要是尾房接收又快又穩定,曹先生非常滿意同父母講以後唔會再「窒頭窒勢」。任務完成,我又可以收工了。

網速測試上下載速度都達到800-900MB 以上

最後提提大家,以上個案及內容僅供各位讀者參考,因為每個地方屋型、裝修間隔及傢俬擺設都有所不同,所以最好因應自己實際的家居環境衡量所需而設置,或選擇上門安裝服務。

網上旗艦店購買及安裝服務查詢:https://netgear.anlander.com/
其他銷售地點: http://www.winco.com.hk/NETGEAR-Shop-List/

師傅到!!【NETGEAR Router 安裝有辦法】系列 昔日內容重溫
地區: 香港 / 九龍 / 新界
屋型: 公屋 / 居屋 / 唐樓 / 私人屋苑 / 村屋 / 獨立屋 / 辦公室 / 商舖 / 倉庫
面積: 少於 500 呎 501-1000 呎 / 1001-1500 呎 1501-2000呎 / 2001-3000 呎 / 3000呎以上
間隔: 1 房 / 2-3 房 / 4-5 房 / 6 房或以上

師傅 Profile: Alan
一個招牌跌下來可以壓死幾個的普通80後中年男子,Netgear 香港網上旗艦店的安裝師傅,工作主要以安裝 Router 服務為主。香港地家家戶戶都有 Router,不外乎上網打機睇戲追劇買賣,看似跟電視台的連續劇般公式化,但其實每間屋都有其特性,有著不同間隔不同性格;正因為都市人身邊都離不開智能家居產品,所以屋內每個人上網都有不同需求,真係家家都有本難唸的「上網經」。

【開箱】 MSI Prestige 14 Evo Notebook

MSI 微星近來相當積極,將旗下筆電系列延伸至商務領域,與 Intel Evo 設立宗旨一拍即合。

為強化商務、工作類型筆電的使用者體驗,並引領業界持續創新,Intel 於 2019 年對外宣布 Project Athena 雅典娜計畫,於台北、上海、加州設立開放實驗室,負責筆電相關零組件測試,確保供應商能夠達成相關要求。並於 2020 年正式推出 Intel Evo 平台,對於使用者體驗有關的特色如下:

  • 電池供電模式也有一致的反應性
  • 1 秒休眠喚醒
  • 搭配 Full HD 顯示面板時,可提供 9 小時以上的續航力
  • 搭配 Full HD 顯示面板時,充電 30 分鐘即可提供 4 小時以上續航力

當然,採用 Intel 處理器、Thunderbolt 4、Wi-Fi 6/6E(Gig+)等硬體也是必要條件,畢竟自家的東西較容易最佳化。MSI 微星科技近期也正在延伸其品牌價值,除了過去的電子競技型筆記型電腦,也逐步擴展至商務型筆記型電腦,Prestige 14 即為 clamshell 掀蓋式筆電代表作,並於合乎 Intel Evo 規範之下,推出 Prestige 14 Evo。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MSI Prestige 14 Evo 為微星符合 Intel Evo 規範的 14 吋商務型筆電,這次進入我們實驗室的版本,搭載最高階 Core i7-1195G7 處理器。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EVO sticker

▼符合 Intel Evo 規範的筆電,機身將以 Intel Evo 貼紙取代 Intel Core 和 Intel Iris XGraphics。

延伸閱讀:Intel 正式發表第 11 代 Core 行動處理器,挾 Iris Xe Graphics 性能威力登場

低調中仍見時髦

因應不同目標市場,MSI 採用新一代標誌設計,斜體多邊形 msi 字樣印製於 A 面上蓋與 B 面螢幕面板下方,此標誌相較於電競龍魂可說是相當的低調。Prestige 14 Evo 共有純淨白和石墨黑共兩種顏色,Prestige 14 Evo Pink 則是甜玫粉版本。此次的測試機種由 Intel 提供,完整型號為 Prestige 14Evo A11MO-026US,為純英文鍵盤的美國地區版本,機身右側 USB Type-A 支援 USB 3.2 Gen 1,無線網路卡也已開啟 Wi-Fi 6E 的 6GHz 支援性。

這款石墨黑在較強的燈光照射之下,灰黑色調中略帶藍色,筆電四周邊框、觸控板的導角則是鍍上藍色,低調的色彩中又有些狂放不羈。機身厚度和重量分別為 15.9mm 和 1.29kg,雖然在 14 吋筆電當中並非最薄、最輕的機種,但是鍵盤盤面凹陷程度卻相當輕微,1.5mm 鍵程與回饋力道適中的背光鍵盤,打字舒適程度相較其它強調輕薄的機種優秀不少。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msi logo

▼Prestige 14 Evo 的 msi 字樣相當低調,石墨黑顏色版本略帶藍色。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msi below panel

▼螢幕下方的 msi 字樣,採用霧面、亮面反差設計。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blue edge

▼機身導角額外鍍上藍色,此款筆電於 A、C、D 面均採用金屬外殼。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white backlight keyboard

▼白色背光鍵盤具備 3 段亮度調整,令筆者訝異的是鍵盤十分穩固,即便大力按壓也不容易下陷,搭配 1.5mm 鍵程提供十分良好的手感。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rubber feet

▼螢幕面板上蓋採用下沉式轉軸設計,掀開時由圖片所示橡膠腳座頂起,讓鍵盤角度略為提升 5 度,除了提升打字體驗,也爭取提供更多散熱空間。

機身連接埠部分,左側提供 2 個 Thunderbolt 4 Type-C,亦支援 USB 4、DisplayPort 1.4a 訊號,當然也支援 Power Delivery 充電功能,隨機附上 1 組 65W 變壓充電器。右側則是提供 1 個 USB 3.2 Gen 1 Type-A、1 個 microSD(支援 UHS-III)、1 個 3.5mm 耳機麥克風複合孔。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left side thunderbolt 4

▼機身左側提供 2 個 Thunderbolt 4 Type-C,均支援 USB 4、DisplayPort 1.4a、Power Delivery 充電功能,並附有電源和充電指示燈。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ac adapter

▼隨機附屬 1 個支援 Power Delivery 的變壓充電器,最高輸出 20V / 3.25A / 65W,亦向下支援 15V / 3A、9V / 3A、5V / 3A。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right side

▼右側提供 1 個支援 USB 3.2 Gen 1 的 Type-A,1 個支援 UHS-III 的 microSD 記憶卡槽(插入時可完全沒入),1 個 3.5mm 耳機麥克風複合孔。

紅外線攝影機鏡頭位於筆電 B 面上方,支援 Windows Hello 臉部辨識,使用者也可以使用位於玻璃觸控板左上角的指紋辨識。14 吋螢幕面板採用 AUO B140HAN06.2,實際量測最高亮度可達 380nits 以上,對比可達 1800:1 以上,白點色溫約在 6584K 左右,sRGB 覆蓋範圍可達 98.8%,未校色之前的平均 ΔE*00 為 1.27,最高 ΔE*00 則是 2.94。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720p infrared webcam

▼具備紅外線功能的攝影機鏡頭支援 720p 解析度,兩側小孔為陣列麥克風。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fingerprint sensor

▼指紋辨識位於玻璃觸控板左上角。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monitor

▼螢幕面板約占 B 面將近 90%,並採用薄邊框設計,下沉式轉軸能夠讓螢幕平躺 180 度。

▼B140HAN06.2 面板實際量測,亮度和對比可達 380nits 和 1800:1 以上,白點色溫為 6584K,sRGB 色域覆蓋範圍達 98.8%。

▼未校色前的平均 ΔE*00 為 1.27,最高 ΔE*00 則是 2.94,以商務筆電而言表現相當不錯。

無線網路想當然耳採用 Intel 產品,為 Killer Wi-Fi 6E AX1675x,硬體規格與 Wi-Fi 6E AX210 相同,但能夠享用 Killer 軟體眾多 QoS 相關功能。該無線網卡支援 802.11ax 2.4GHz / 5GHz / 6GHz 2T2R,5GHz / 6GHz 支援 160MHz 頻道寬度,最高連線速度可達 2402Mbps,2.4GHz 則支援 40MHz 頻道寬度可達 574Mbps。此外,這張網路卡也內建 Bluetooth 5.2。

內建立體聲喇叭則位於機身前方底部,依靠桌面反射聲波,相對於目前流行的 Dolby Atmos 調音,Prestige 14 Evo 聲音表現較為呆板,中低、低音表現略有不足。音效軟體仍舊搭配 Nahimic,無論是音效輸出或是麥克風輸入均可再次處理,值得一提的是 surround sound 虛擬空間定位,不用戴上耳機也能夠在遊戲中判斷敵人方向。

▼Killer Wi-Fi 6E AX1675x 和 Wi-Fi 6E AX210 為同根生的硬體關係,但前者能夠使用著名 Killer 軟體,提供 QoS 引擎排程網路封包先後傳輸順序。

▼隨著電腦的應用發展,Killer 不僅支援電競玩家,亦加入創作者模式。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bottom side

▼機身 D 面底部開設許多散熱通風孔。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speaker

▼立體聲喇叭位於機身前方底部,左、右各一個發聲單體。

▼Prestige 14 Evo 搭配 Nahimic 音效軟體,能夠以雙聲道模擬多聲道環繞效果。

▼Nahimic 也支援視覺化聲音來源指示器,能夠於多人線上競技遊戲發揮效用。

MSI 為商務型筆電安排 MSI Center for Business & Productivity 軟體,由電競筆電 Dragon Center 改版而來。扣除掉電競功能,這款軟體提供常見的運作模式、應用程式最佳化、鍵盤 Fn 等常見功能,也可以透過它更新應用程式、驅動程式,或是瀏覽知識庫文章與發送系統資訊報告。

▼MSI 為商務型筆電安排 MSI Center for Business & Productivity 軟體。

▼鍵盤 Fn 等多種功能可透過 MSI Center for Business & Productivity 進行調整。

▼MSI Center for Business & Productivity 內建電池管理大師,能夠依據使用者的使用狀況,最佳化電池壽命。

▼若是使用者有著升級 NVMe SSD 需求,可以透過此程式建立還原隨身碟或是 ISO 檔案。

低溫停轉與雙熱導管設計

卸除 Prestige 14 Evo 的 D 面金屬外殼,內部可供使用者替換的零件僅有 SSD 和無線網路卡。因應 Intel 第 11 代 Core 行動處理器升級 PCIe Gen4,在此也安排相對應的 PCIe Gen4 NVMe SSD,手上這個版本採用 Samsung PM9A1 512GB,可以視為 SSD 980 Pro 的 OEM / client 版本。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inside

▼卸除 Prestige 14 Evo 的 D 面金屬蓋,內部零組件一覽無遺,使用者可以自行替換的零組件,僅有位於右下角的 M.2 2280 SSD 和 M.2 2230 無線網路卡。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PCIe Gen4 NVMe SSD Samsung PM9A1

▼掀開絕緣麥拉片和導熱墊,可以觀察到 Prestige 14 Evo 採用支援 PCIe Gen4 x4 的 PM9A1 512GB NVMe SSD。

延伸閱讀:採用 PCIe Gen4 x4 達成 7000MB/s,Samsung SSD 980 PRO 1TB M.2 NVMe 實測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wi-fi killer 1675x

▼無線網路卡為 Killer AX1675x。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52.4Whr battery

▼電池容量為 52.4Whr,官方宣稱可提供 12 小時續航力(MobileMark 2014 office productivity),充電 15 分鐘可提供 1.5 小時 720p 視訊串流使用時間。

▼依據 PCMark 10 電池續航力標準測試方式,這款 A11MO-026US 能夠於 Modern Office 測試項目提供 13 小時 17 分的電池續航力。

Prestige 14 Evo 全線採用 LPDDR4X-4266 作為系統記憶體,分為 16GB 和 32GB 容量共兩種版本,均直接焊接於主機板上不可替換。由於機身 2 個 Type-C 連接埠均支援 Thunderbolt 4,因此相關電路也是成雙成對,其中包含 TI TPD6S300A USB Type-C 埠保護晶片和 JHL8040R Thunderbolt 4 retimer 晶片。microSD 讀卡機和音效部分,則是選擇 Realtek RTS5260 和 ALC298、ALC1316。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LPDDR4X-4266

▼測試型號焊接 4 個 SK Hynix H9HCNNNCPMMLXR-NEE LPDDR4X-4266 32Gb 記憶體,每個記憶體負責 1 個 32bit 通道,共組合成 16GB 四通道。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JHL8040T thunderbolt 4 retimer

▼JHL8040R 晶片負責 Type-C 連接埠 retimer 功能。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realtek RTS5260

▼RTS5260 晶片負責 microSD 讀卡機。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Realtek ALC298 ALC1316

▼ALC298、ALC1316 負責音效。

重頭戲就是這款筆電所搭載的 Core i7-1195G7,相較 Core i7-1185G7 單核心 Turbo Boost 提升 200MHz 至 5.0GHz,四核心 Turbo Boost 也提升 300MHz 至 4.6GHz,3D 圖形處理則是微幅增長 50MHz 至 1.4GHz。受惠於這款 Prestige 14 Evo 雙熱導管散熱設計,PL2 功耗限制為 64W,可維持 2.44ms,PL1 則是 36W 維持 28 秒,雙核心最高 Turbo Boost 也改成 5.0GHz,四核心連帶提升至 4.8GHz,封裝 TDP 則維持 28W 不變。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core i7-1195G7

▼Core i7-1195G7 為目前 Intel 最高階的行動處理器,受惠於 Prestige 14 Evo 更為強力的散熱設計,雙核 Turbo Boost 最高至 5.0GHz,四核心則是 4.8GHz,Iris Xe Graphics 圖形處理部分則具備 96 個 EU。

MSI Prestige 14 A11MO-026US thermal module

▼Prestige 14 Evo 散熱模組具備 2 條熱導管,並導入低溫風扇停轉機制,亦連帶照顧到處理器供電區的散熱。

MSI Prestige 14 Evo(Prestige 14Evo A11MO-026US)  規格

  • 處理器:Intel Core i7-1195G7 2.9GHz 四核心八執行緒
  • 顯示卡:Intel Iris Xe Graphics
  • 記憶體:LPDDR4X-4266 16GB(四通道、不可升級)
  • 螢幕面板:14” IPS、1920 x 1080
  • 儲存裝置:512GB M.2 SSD(PCIe 4.0 x4)
  • 無線網路:Intel Killer Wi-Fi 6E AX1675x
  • I/O連接埠:USB 3.2 Gen1 x 1、Thunderbolt 4 Type-C x 2、microSD UHS-III x 1、3.5mm Stereo/Mic x 1
  • 電池:52.4Wh
  • 其它:白色背光鍵盤、Windows Precision 玻璃觸控板、720p 網路攝影機(支援 Windows Hello 紅外線)、麥克風陣列、65W Type-C 變壓器
  • 尺寸:15.9 x 319 x 219(mm)
  • 重量:1.29kg

Core i7-1195G7 讓效能再次提升

首先讓我們來觀察各個單項零組件的表現,接著再進行整體效能測試。處理器部分,英特爾的單執行緒∕單核心效能依舊相當的高,特別是 Core i7-1195G7 再次提升最高頻率,超越 Core i7-1185G7 的表現,對於日常工作有著不小助益。(以下測試均為預設值平衡模式)

延伸閱讀:14 吋 880g 極致輕薄商務筆電,ASUS ExpertBook B9 B9400 評測

▼配備 Core i7-1195G7 的 A11MO-026US,CPU-Z 單執行緒和多執行緒分別為 644.9 和 3226.1。

▼Core i7-1195G7 為四核心八執行緒處理器,Cinebench R20 和 Cinebench R23 多核心分別為 2695cb 和 5989pts,單核心則是令對手望之卻步的 616cb 和 1593pts。

▼7-zip 壓縮、解壓縮均為多執行緒測試,配備 Core i7-1195G7 的 A11MO-026US 效能分別為 44840MIPS、47636MIPS。

▼以純軟體方式,透過 CPU 進行影片轉檔,x264 FHD Benchmark 和 x265 FHD Benchmark 分別為 31.6FPS 和 21.1FPS。

記憶體效能部分,這台 A11MO-026US 搭配 LPDDR4X-4266,正好是 Core i7-1195G7 所支援的速度上限,並塞滿其支援的四通道模式(請注意,LPDDR4X 單通道寬度為 32bit、DDR4 單通道寬度則為 64bit),造就相當不錯的記憶體頻寬,進一步拉抬內建 3D 繪圖效能表現。

▼透過 AIDA64 的 Cache & Memory Benchmark,記憶體讀取、寫入、複製頻寬約為 60000MB/s 左右。

目前 Intel 是唯一在 x86 行動平台導入 PCIe Gen4 的廠商,對於 Tiger Lake-U 處理器所瞄準 TDP 28W 以下市場而言,能夠採用 PCIe Gen4 x4 NVMe SSD 為其主要優勢。縱使搭載 PM9A1 512GB 採用系統碟角色進行測試時,讀寫效能相較資料碟些許下滑,但 CrystalDiskMark 仍舊有著漂亮的成績。

▼PM9A1 512GB 以系統碟角色進行 CrystalDiskMark 的 NVMe 模式測試,循序讀寫分別可達 6772.33MB/s、4243.58MB/s,對於一般作業相當重要的低佇列深度效能表現,RND4K Q1T1 讀寫分別為 89.98MB/s 和 223.72MB/s,多數 PCIe Gen3 x4 NVMe SSD 於此處的效能表現約在 50MB/s〜60MB/s、130MB/s〜150MB/s 左右。

Intel 處理器 Quick Sync Video 影片硬體加速解碼相當受到使用者歡迎,而內建 3D 繪圖效能於 Tiger Lake 世代又有大幅度的成長。Core i7-1195G7 內建 Iris Xe Graphics 為規模最大 96EU 版本,配合 LPDDR4X-4266 四通道頻寬,線上休閒遊戲根本難不倒它。

▼透過 DXVA Checker 檢查 Core i7-1195G7 影片硬體解碼支援能力,除了常見的 H.264、HEVC、VP9,還支援最新 AV1。

▼3DMark Time Spy、Wild Life、Wild Life Extreme 分別獲得 1989 分、14398 分、4097 分,表現相較競爭對手高出不少。

▼Final Fantasy XIV:Endwalker 於 1080p High(Laptop)設定之下,這台筆電獲得 6349 分、Fairly High 評價,平均畫面幀數為 44.03504FPS。

▼Street Fighter V 使用 1080p High 設定,平均畫面幀數為 76.21FPS。

3D 繪圖效能相較競爭對手優秀,功能支援性也比競爭對手多,例如 Variable Rate Shading 可變速率著色、Sampler Feedback 取樣器回饋都是對手沒有的功能。透過 3DMark 功能測試,開啟 VRS Tier 1 後的效能增進幅度為 57.2%,開啟 Sampler Feedback 效能增進幅度為 24.7%。

▼Core i7-1195G7 內建 Iris Xe Graphics 支援 VRS Tier 1,開啟後可增加 57.2% 效能。

▼Sampler Feedback 能夠更為精準的取用不同尺寸的材質貼圖,開啟後讓 Iris Xe Graphics 增進 24.7% 效能。

影片硬體編碼加速部分,Core i7-1195G7 內建 Quick Sync Video 支援 H.264/AVC、H.265/HEVC、VP9 編碼能力,其中後兩者亦支援 10bit 取樣量化。使用 HandBrake 對 1 部約 12 分鐘的 4K 影片進行轉檔,Fast 1080p30(H.264(Intel QSV))約使用 5 分 31 秒完成工作,Fast 1080p30(H.265 10bit(Intel QSV))則是 6 分 22 秒完成工作。

▼以 Quick Sync Video 硬體方式加速影片轉檔,1 部 12 分鐘的 4K 影片,可以在 5 分 31 秒之內轉換成 1 部 1080p H.264 影片。

▼若是將影片轉檔成 1 部 1080p H.265 10bit 影片,其轉檔時間約為 6 分 22 秒。

整體效能部分,這裡選用常見的 PCMark 10、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10.1,以及近期登場的 CrossMark,均以多項測試總結效能。這款採用 Core i7-1195G7 的 A11MO-026US,於 PCMark 10 獲得 5343 分、PCMark 10 Extended(增加 Gaming 項目測試)為 5119 分,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10.1 則是 3484.4 分,CrossMark 則為 1572 分。

▼A11MO-026US 於 PCMark 10 和 PCMark 10 Extended 分別獲得 5343 分和 5119 分。

▼A11MO-026US 於 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10.1 獲得 3484.4 分。

▼新興的 CrossMark 測試,A11MO-026US 在此可以獲得 1572 分。

由於疫情肆虐的關係,許多人在家上班、上學,更常使用網頁瀏覽器進行各項事務,因此我們也加入 WebXPRT 3 測試。Microsoft Edge 已改採與 Google Chrome 相同的 Chromium 網頁瀏覽器開放原始碼專案,因此雙方分數是不相上下的 293 分和 297 分,Mozilla Firefox 則是較高的 338 分。

▼Edge 和 Chrome 系出同源,因此於 WebXPRT 3 測試當中獲得相近的 293 分和 297 分,Firefox 則是一枝獨秀的 338 分。

▼Nero Score 包含 CPU AI 標記、CPU AVC 編解碼、GPU AVC 編解碼等自家軟體核心效能測試,A11MO-026US 在此獲得不錯的 4718 分,比其餘 98%上傳成績還要好。

依據筆電天生具備的移動特性,Intel 不斷強調自家產品電池供電直流模式的效能,相較市電供電模式差異不大,更適合實際應用。在此我們挑選 PCMark 10、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10.1、CrossMark 於電池供電模式進行測試;於筆電預設的更高效能設定檔,上述 3 種測試得分分別為 4906 分、1712.2 分、1368 分,分別下降約 8.18%、50.87%、12.98%。若是仔細比較細部項目,可以發現 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10.1 其中的 2D Graphics Mark 下滑幅度比較高,因此拉大市電與電池模式的總分差距。

▼A11MO-026US 電池模式於 PCMark 10 獲得 4906 分,相較連接變壓器的市電模式下降約 8.18%,幅度不大。

▼由於 A11A11MO-026US 電池模式於 PassMark PerformanceTest 10.1 當中 2D Graphics Mark 成績下滑幅度比較高,最後總分僅有 1712.2 分,下降約 50.87%。

▼A11MO-026US 電池模式於 CrossMark 獲得 1368 分,相較市電供電模式下降 12.98%。

為量測 A11MO-026US 散熱表現,使用 AIDA64 附屬的穩定性測試燒機約 10 分鐘。於室溫 26℃ 環境,處理器溫度最高可來到 92℃,若是超過 Turbo Boost 限制時間 28 秒,則處理器溫度約為 89℃,此時距離機身約 1 公尺處可測得 38.8dBA 噪音值。若是處於 Windows 10 桌面環境待機,處理器溫度約為 36℃,此時低溫停轉策略介入,散熱風扇並不會轉動。

▼使用 AIDA64 穩定性測試(FPU)燒機約 10 分鐘,A11MO-026US 處理器的溫度、時脈紀錄資訊。

效能與使用者體驗兼具

Intel Evo 目的在於提升使用者體驗,因此不僅僅是 Core i7-1195G7 負責提供良好的效能體驗,也包含 Thunderbolt 4 有線、Wi-Fi 6/6E(Gig+)無線連結性,以及一致的即時反應、1 秒以內休眠喚醒、電池續航力∕快充等各種功能。相較競品而言,Iris Xe Graphics 提供更高 3D 繪圖效能,Quick Sync Video 也支援更多的影片硬體加速解碼、編碼能力。

從筆電角度而言,這款 Prestige 14 Evo(A11MO-026US)確實展現了 MSI 進軍商務筆電市場的野心,螢幕面板無需後天校色即擁有不錯的色準,以及長時間觀看比較不容易酸澀的非 PWM 背光調整;鍵盤擁有 1.5mm 行程和適當的回饋壓力,盤面穩固不凹陷加上透過下沉式轉軸提升約 5 度角,對於使用者而言都是很不錯的加分點。

台灣是否引進 Prestige 14 Evo Core i7-1195G7 版本,仍待市場需求和廠商規劃而定。目前台灣市面上搭載 Core i7-1185G7 處理器、16GB 記憶體、1TB SSD 的版本不到新台幣 36,000 元,Core i7-1195G7 版本應該不會上漲太多。

5G 專題 ❙ 從語音通訊走到 5G 數據年代 通訊從語音往數據邁進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CMHK.jpg

無線通訊網絡科技約每十年進化一次,3G 始於 2001 年,4G 則在 2009 年面世,而 5G 就誕生於 2019 年。每次網絡科技進化,都令人類生活更進步,而要了解 5G 如何改變社會,便須先了解這一代人的生活模式。

從 2G 通話到 4G 投入數碼世界

每當新一代無線通訊網絡通訊科技出現,都會對人類生活帶來轉變。對於嬰兒潮一代,當時雖只有語音服務的 2G 網絡,但人們得以開始緊密聯繫,展開人類歷史的手機時代;X 世代出現時,網絡從 2G 邁向 3G,手機雖然開始內置鏡頭,但礙於網速局限了用途,初嘗視像通話,此一代人主要以 SMS、MMS 傳遞訊息,並開始使用 PDA 或 BlackBerry 學會上網;

及後 4G 出現,令 Y 世代 (或稱千禧世代)全面投入數碼世界,他們偏好以Whatsapp、Facebook等平台開拓社交網絡生活;而 5G 又會如何影響社會未來棟樑 Z 世代呢?

Generation Z 數據流量增長驚人

Z 世代(Generation Z) 泛指生於 1990 年末至 2010 年,現時年齡介乎 11 至 21 歲間的青少年,他們非常熟悉科技產品,並與智能手機結伴成長,因而逐漸遠離電視這傳統媒介,並以手機透過視頻內容獲得社會、生活資訊。

有調查發現至 2024 年,視頻流量預計將以每年約 35% 的速度增長,由 2018 年的每月 27 Exabytes 增加到 2024 年的 136 Exabytes。隨著 5G 的普及,以上數字只會有增無減。

Z 世代偏好通過社交媒體與友人互動,例如給朋友分享相片及視頻,有的甚至晉身成為內容創作者或直播網主,在 Youtube、17 和 UTV 等平台分享視頻和進行直播。

5G 令互動能夠更即時

5G 流動網絡讓直播主和觀眾擺脫了家居寬頻束縛,即使身在戶外也可隨時隨地分享及欣賞視頻,5G 上傳資料速度比 4G 快上千倍,增加了直播主上傳數據的效率,而受眾欣賞串流或下載影片也更流暢,畫面也不會模糊起格,聲畫內容完全可以同步,觀眾和直播主的互動能夠更即時。

此外,Z 世代也熱忱手機遊戲和網購,5G 憑藉低時延的特性,有助他們獲享暢通無阻的網絡體驗。人類每次眨眼的時間為 100 毫秒,5G 網絡時延也以毫秒單位計算,低至 1 毫秒,比 4G 的 40 毫秒低許多,用戶因而再也不用擔心網絡遲緩或畫面凍結的情況。


5G 專題 | 由致力推動 5G 發展的中國移動香港贊助


電訊營運商開始改變市場策略

隨著數碼生活愈來愈多姿多采,港人往往擁有超過一部手機。根據政府統計處 2020 年的調查發現,有2.6% 的人、即超過 15 萬人有兩部或以上手機,各大電訊營運商均有為客戶提供電話儲值卡或副 SIM方案,作為一時之選,特色是格價相宜,惟它們大多只支援 4G 流動網絡。

最新趨勢是,為了滿足 Z 世代愛好自由的特質與嶄新的流動習性,包括進行直播、連線遊戲、視像通訊等應用,電訊營運商紛紛開始改變市場策略,推出無合約綑綁的 5G 電話儲值卡,最大特色是別具彈性,用戶可自主搭配個性化的 5G 本地數據及語音通話組合,打造獨一無二、屬於自己消費模式,而中國移動香港更率先推出第一張無合約的 5G SIM Card 滿足客戶需要。

在 2010 年至 2025 年出生的被稱為 Generation Alpha,他們由出生開始已經係伴隨電腦、手機等不同的智能裝置,與以上提及的其他世代不同,他們沒有學習成本,5G 和其他科技如混合現實(MR)、虛擬現實 (VR) 和增強現實 (AR) 已經是他們的基礎,變成生活一部份,加上 5G 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將應運而生,改變這個社會締造無限可能。

【NETGEAR 師傅到】005:大埔康樂園 上下層都收到WiFi

大家好,又係我 Router 安裝師傅 Alan!對上兩次的住屋案例,都和大家分享「如何裝設 Router 去應對受牆壁所阻礙的室內環境」,但是反過來,如果牆壁不多但地方很大有又分層又怎樣做呢?今次就帶大家到大埔,看看一家三口連工人住在獨立屋的案例。

位於大埔的康樂園,舒適寧靜令人忘憂,特別在生活節奏急速的香港。

獨立屋充分發揮 Mesh WiFi 優點

位於大埔的康樂園,相信大家都知道是十分出名的洋房屋苑,今次客人住在區內近 3000 呎的 2 層 5 房大型獨立屋,看見這個呎數,一般都會想像如此大的空間需要很多部 Mesh WiFi 才能覆蓋,我曾經接過一些客人查詢,需要連室外地方如花園、泳池、天台都要收到很強的 WiFi 訊號,又是老掉牙的問題,就是看每位屋主及家人的「需求」。

好像今次的客人陳先生 (化名),他覺得不需要全屋都一定要收到 WiFi,因為家庭成員不多,只是屋內部份位置能改善,可以高速兼穩定地上網便可,其他的收得慢或者比較弱也不大問題。

這是我憑記憶自畫出來的圖則,洋房面積很大,還好室內沒有太多牆阻隔 WiFi 訊號,這個間隔算是容易處理。(圖則為示意圖並非真實比例)

最想收到 WiFi 的地方 竟然是…..

陳先生家中主要是與太太、一個 4 歲小朋友以及工人居住,他首先跟我說希望花園可以收到 WiFi,最初聽到我也感到錯愕,傾談中得知陳先生是一位音樂人,他希望花園一定要收到 WiFi,原因就是經常坐在花園找創作靈感;另外就是 1 樓的書房,這間房是他的工作室,無論創作及後期製作,都必須要用上電腦上下載到個人雲,所以要求訊號接收穩定。陳太從事教育工作,對上網沒有要求,電腦手機都只是工作需要才使用。

至於 2 樓,則只需要主人房及 BB 房能上網便可,因為工人也睡在 BB 房;另外的兩間客房,本身用來招呼父母及親友回港,但疫情關係很多時都空置著。

了解客人需要後,我就實地查看如何安裝,來之前也做了點功課,但來到就發現圖則上的一、二樓和實際有些出入,始終獨立屋地方大,一搬屋主都會大肆裝修,設計上都真的非常獨有。因為一樓及二樓之間還有幾級梯級上落,嚴格來說飯廳其實是在 1.5 樓,真的大開眼界。還好是這間屋的實心牆不多,兩層樓的大廳空間和樓梯幾乎沒有阻隔,而主人房的大門面向樓梯,非常有利 WiFi 在室內傳送。

NETGEAR Orbi Mesh WiFi 6 旗艦級三頻路由器 3 件套裝 (RBK853)

安裝過程分享

因應屋主想要的接收範圍使用 3 件裝的 NETGEAR Orbi Mesh WiFi 6 旗艦級三頻路由器 3 件套裝 (RBK853) 便足夠,主機放在一樓客廳近樓梯位,同時又能支援書房有順暢訊號,一個衛星機專門負責花園的範圍,而另一個則放在 2 樓主人房,垂直於 Router 主機的上方,確保能緊密連結網絡。

左圖:由於樓梯位貫通全屋上下,是放置主機的好地方。
中圖:因為花園面積實在太大,要專門放一個衛星機在貼近位置來支援。
右圖:2 樓暫時只放一個衛星機供主人房使用,如有需要日後可再加。

於花園的網速測試上下載都超過 450mb。

可隨日後需要 額外加配衛星機

這裡簡單講解一下,Mesh WiFi 的好處就是可隨時增加或減少衛星機數目,以今次個案為例,屋主暫時不必全屋都需要高速及穩定的上網,但假如日後他想 2 樓兩間吉房也能有很強接收,屆時只要加多一部衛星機便可,而 NETGEAR 大部分型號的 Mesh WiFI Router 都可以再配 EasyMesh Satellite 衛星機使用,令用家設置網絡更具彈性。安裝好後,我們在室內及花園做網速測試,這裡使用 500MB 寛頻服務,而測試結果是上下載都有 400mb 以上,客人當然十分滿意,任務完成又可以收工了。

最後提提大家,以上個案及內容只供讀者參考,每個地方屋型、裝修間隔及傢俬擺設都有所不同,最好因應自己實際家居環境衡量所需而設置,或選擇上門安裝服務。

網上旗艦店購買及安裝服務查詢:https://netgear.anlander.com/
其他銷售地點: http://www.winco.com.hk/NETGEAR-Shop-List/

師傅到!!【NETGEAR Router 安裝有辦法】系列 昔日內容重溫
地區: 香港 / 九龍 / 新界
屋型: 公屋 / 居屋 / 唐樓 / 私人屋苑 / 村屋 / 獨立屋 / 辦公室 / 商舖 / 倉庫
面積: 少於 500 呎 501-1000 呎 / 1001-1500 呎 1501-2000呎 / 2001-3000 呎 / 3000呎以上
間隔: 1 房 / 2-3 房 / 4-5 房 / 6 房或以上

師傅 Profile: Alan
一個招牌跌下來可以壓死幾個的普通80後中年男子,Netgear 香港網上旗艦店的安裝師傅,工作主要以安裝 Router 服務為主。香港地家家戶戶都有 Router,不外乎上網打機睇戲追劇買賣,看似跟電視台的連續劇般公式化,但其實每間屋都有其特性,有著不同間隔不同性格;正因為都市人身邊都離不開智能家居產品,所以屋內每個人上網都有不同需求,真係家家都有本難唸的「上網經」。

【開箱評測】小米平板 5 Mi Pad 5 香港版:無特強功能,靠 Smart Pen 加分

小米都有好幾年無出過新平板電腦,今次乘著新 iPad mini 的勢頭,在香港推出小米平板 5(Mi Pad 5),想知部機好唔好用?值唔值得買,睇睇今次真心評測就一清二楚。

小米平板 5(Mi Pad 5)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11 吋 2560 x 1600 解像度
機身體積:254.69 x 166.25 x 6.85mm
重量:511g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860
儲存空間:6GB/128GB、6GB/256GB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1300 萬像素
前置相機:8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8,720mAh
SIM 卡:nano-SIM
防水:無
無線充電:無
5G:無
5G 速度測試:無
NFC:無
WiFi 6:無
WiFi 6E:沒有
屏幕刷新率:120Hz
屏下鏡頭:無
其他:對應 Smart Pen、120Hz 刷新率屏幕
定價:待定

機面設 11 吋螢幕

窄框設計,承襲 Mi 11 設計

小米平板 5(Mi Pad 5) 香港版承襲 Mi 11 設計,就像 Mi 11 放大版本,機面設 11 吋螢幕,螢幕雖然唔似 Mi 11 邊框般窄,但在平板電腦中,亦都算是窄框設計。螢幕支援 120Hz 刷生率及 Dolby Vision 顯示技術,使色彩還原度有所提升,試看 YouTube 影片,色彩表現鮮艷動人。

設 800 萬像素前置鏡頭

在平板電腦中,螢幕亦都算是窄框設計

試看 YouTube 影片,色彩表現鮮艷動人

小米平板 5(Mi Pad 5) 香港版平滑的金屬側框,設有四隻喇叭,支援 Dolby Atmos 模擬全景聲技術,播放效果聲音量大,而有一定包圍感。藍色的炫彩機背,效果就像 Mi 11 般獨特,鏡頭位置亦似 Mi 11 呈四方型。

以 USB-C 充電

側框設雙喇叭

另一側亦設雙喇叭

表明支援 Dolby Atmos 模擬全景聲技術

設接點連接鍵盤

藍色的炫彩機背,效果就像 Mi 11 般獨特

鏡頭位置亦似 Mi 11 呈四方型

對應 Smart Pen,支援即時記事及截圖

現在不支援觸控筆,都不是稱職的平板電腦,小米平板 5(Mi Pad 5) 香港版亦對應 Smart Pen (另購),筆桿上設有兩個按鍵,一個長按後可以截圖,另一個長按就可以立即進入記事功能,其書寫的體驗都極似真筆,寫字亦不覺有任何遲延。

對應 Smart Pen

筆桿上設有兩個按鍵

兩個按鍵分別可快速啟動截圖及記事功能

書寫的體驗都極似真筆

Smart Pen 以藍牙連接,磁吸側框就可以充電,試過 Smart Pen 只有 40%,大約 20 分鍾就可充滿電量。Smart Pen 使用上與 iPad 的比較是缺少了高階的壓感差,雖然也有一點點壓感,但與高階的對比還欠一點。若與 Samsung 的 S Pen 比較,則欠缺 S Pen 的多樣性與軟件支援。小米的 Smart Pen 比較功能較簡單,主要用作書寫紀錄之用。

Smart Pen 磁吸側框就可以充電

磁吸連接時會有電量顯示

運行 MIUI 12.5.2 平板電腦版本

小米平板 5(Mi Pad 5)運行 MIUI 12.5.2 平板電腦版本,系統都支援如更改螢幕刷生率、應用雙開、安全資料夾功能等。小米平板 5(Mi Pad 5) 香港版系統不同之處主要在顯示下面範圍,加入常用應用程序捷徑,這介面設計與 iPadOS 相似。此外桌面還可加入小工具,應用可用小視窗方式啟動,可盡用 11 吋螢幕的優勢。

更改螢幕刷生率

應用雙開

安全資料夾

在顯示下面範圍,加入常用應用程序捷徑

桌面還可加入小工具

應用可用小視窗方式啟動

高階 Android 裝置效能,使用時間稍短

小米平板 5(Mi Pad 5)規格配備 Snapdragon 860 CPU、6GB RAM 及設有 128GB/256GB 版本,以 Android 裝置來說,記憶體 (RAM) 不算足夠。Antutu 跑分是 577032 分,屬高階 Android 裝置效能,最高只支援 WiFi 5,網速亦不算頂級。8720 mAh 電量,從 PC 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中,使用時間為 10 小時 8 分鐘,續航力在手機上算合格,但都未達平板電腦的高水平。

最高只支援 WiFi 5

小米平板 5(Mi Pad 5)主相機日拍才合格

小米平板 5(Mi Pad 5)設 1300 萬像素主相機,主要設有 HDR 功能,拍攝介面比手機大幅簡化。在日光下拍攝,色彩飽和度高,但畫質不算細緻,只能叫有合格表現。

小米平板 5(Mi Pad 5)優點:

  • 2K 螢幕質素高
  • 喇叭多角度,算靚聲
  • S860 處理器效能中上
  • 可選購 Smart Pen,愛筆人士適用

小米平板 5(Mi Pad 5)缺點:

  • 未有支援 4G / 5G 網絡功能
  • 只支援 WiFi 5
  • Smart Pen 功能較少,壓感不特別出色
  • 續航力較短,一天一充

更多小米手機開箱評測,請看:小米手機 – 全系列評測 / 售價

【開箱評測】iPhone 13 mini 手機:使用時間未至於不堪

iPhone 自從上代 iPhone 12 開始,都有一部 5.4 吋的迷你版本,由於使用時間相同較其他 iPhone 短,受歡迎程度不及其他 iPhone。網絡亦經常有傳 iPhone 13 mini 是最後一部迷你版本,今次就為大家試試這部可能是絕代的手機。

iPhone 13 mini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1 吋 2532 x 1170 解像度
機身體積:131.5 X 64.2 X 7.65mm
重量:140g
CPU:A15 Bionic
RAM:4GB
ROM:128GB/256GB/512GB
系統:iOS 15
主相機:f/1.6 光圈 26mm 廣角鏡、f/2.4 光圈 13mm 廣角鏡頭
前置相機:12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官方沒有提供
SIM 卡:nano-SIM
防水:有,IP68
無線充電:有
5G:有,5G 雙卡雙待
5G 速度測試:282Mbps
NFC:有
WiFi 6:有
WiFi 6E:沒有
屏幕刷新率:ProMotion 120Hz
屏下鏡頭:無
其他:18W 快速有線充電、MagSafe 磁吸式無線充電、立體雙揚聲器
定價:HK$5,999 (128GB)、HK$6,799 (256GB)、HK$8,499 (512GB)

最新 SIM 卡 推介即睇:【比較】深水埗鴨尞街上網 SIM 電話卡 – 價錢 – 速度 (持續更新)

5.4 吋螢幕看起來都是有點細

手感與操作就是無敵

iPhone 13 mini 外型就是 iPhone 13 的縮細版,本身 6.1 吋螢幕的 iPhone 13,平時單手打字,撥號打電話等都可以輕鬆完成。5.4 吋螢幕機身更細的 iPhone 13 mini,習慣用大螢幕手機的我,螢幕看起來都是有點細。然而手感與操作可以用無敵來形容,單手已經可以覆蓋螢幕 75%-80% 的範圍,單手亦可以舒服地在 QWERTY 鍵盤打字。而且機身亦只有 140g 重量,長時間單手使用都唔會覺得疲勞。如果大家老花又想用細屏幕手機,可以在系統設定內,將文字字體放大。

縮小的劉海位置,與 iPhone 13 相同

外型就是 iPhone 13 縮細版

iPhone 13 mini 都可以叫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機身都支援 IP68 防水,立體聲喇叭,支援 MagSafe 磁吸無線充電。另一與其他 iPhone 13 系列手機不同的地方,是 SIM 卡槽只支援一張 nano SIM,用家亦可按需要加入 e-SIM 作「雙卡雙待」。

加長了的開關鍵

音量與靜音鍵

Lightning 線傳送數據與充電

只支援一張 nano SIM

按需要加入 e-SIM 作「雙卡雙待」

頂級手機效能成績

iPhone 13 mini 都是應用 A15 Bionic CPU、4GB RAM 等規格,與 iPhone 13 相同,Antutu 與 3D Mark Wlid Life 跑分成績分別是 742,499 分及 9115 分。成績與 iPhone 13 接近,可見 iPhone 13 mini 沒有因電量縮小,而將 CPU 降頻換取更長使用時間。

採用 A15 Bionic CPU 及 4GB RAM

  • Antutu 跑分成績分別是 742,499
  • 3D Mark Wlid Life 跑分成績是 9115 分
在荃灣以 CMHK 5G 卡測試,速度約 282 Mbps

iPhone 13 mini 網絡對應 WiFi 6 及 5G 網絡。在荃灣以 SpeedTest 評為香港最佳 5G 網絡的 CMHK 5G 咭測試,下載速度都有 282.5 Mbps,上網速度十分快速。SIM Card 槽方面採用雙 nano-SIM,支援頻段包括:

5G:n1/n3/n5/n7/n8/n20/n28/n38/n40/n41/n66/n77/n78
4G:LTE FDD:B1/2/3/4/5/7/8/12/13/17/18/19/20/26/28/32/66
4G:LTE TDD:B38/40/41/42
3G:WCDMA:B1/2/4/5/6/8/19
2G:GSM:850 900 1800 1900 MHz

iPhone 13 mini 的 5G 計畫上台優惠

被 SpeedTest 評為香港最佳 5G 網絡的中國移動香港 CMHK 正提供訂購。立即登記,優先出機:https://bit.ly/399Rvwr

CMHK 一般 5G 服務計畫可參考下表:

5G服務計畫
月費(24個月約)$168$198$298$398
本地數據10GB30GB100GB200GB

使用時間的確較 iPhone 13 短

在 iPhone 13 mini 玩相同的遊戲《Songbringer》半小時,與 iPhone 13 比較,iPhone mini 用了 6% 電量,而 iPhone 13 用了 5% 電量,可以引證 iPhone mini 使用時間會相對 iPhone 13 短。以玩一小時遊戲,大約用 12% 電量計算,使用時間亦不至於那麼不堪。

玩相同的遊戲《Songbringer》半小時

  • 11:36 開始
  • 電量為 75%
  • 12:06 結束
  • 電量為 69%

主鏡成像出色

iPhone 13 mini 採用 1200 萬像素廣角與超廣角主相機,廣角鏡的感光元件,比上代增大,而且採用 f/1.6 大光圈鏡頭,硬件規格有所升級。其拍攝的色彩都可保留自然的風格,試影一個街頭畫家,他畫的畫色彩固然可以保留,但他的千鳥格褲的紋理亦可細緻呈現。ISO 400 相片反而雜訊處理比同級手機遜色,拍攝質素只在中高水平。

超廣角鏡油畫化

iPhone 13 mini 的超廣角鏡在日光下都有不錯的清晰度,在大背光的環境下拍攝,亦可呈現暗位的細節。但於室內以 ISO 320 拍攝時,就出現較明顯的油畫化,但亦可保留現場的色溫。

iPhone 13 mini 優點

  • 拍攝表現中上
  • 手感與單手操作一流
  • 效能出色

iPhone 13 mini 缺點

  • 螢幕看起來都是有點細
  • 未支援實體雙卡雙待

立即登記到 CMHK 預訂 iPhone 13,快人一步輕鬆入手,唔駛同人搶。
立即登記,優先出機:https://bit.ly/399Rvwr

【開箱評測】iPhone 13 Pro:升級與否在乎「電影模式」

iPhone 13 Pro 終於上市,今年 Apple 不再大細超,將相同的拍攝組件,都加入在 iPhone 13 Pro 與 iPhone 13 Pro Max 之中,對比去年升級部份對比 iPhone 12 Pro Max 較少的 iPhone 12 Pro,進步更大,更值得大家留意。

iPhone 13 Pro 詳細規格

螢幕尺寸:6.1 吋 2532 x 1170 解像度
機身體積:146.7 X 71.5 X 7.65mm
重量:203g
CPU:A15 Bionic
RAM:6GB
ROM:128GB/256GB/512GB/1TB
系統:iOS 15
主相機:f/1.5 光圈 26mm 廣角鏡、f/1.8 光圈 13mm 廣角鏡頭、f/2.8 光圈 77mm OIS 3 倍遠攝鏡頭
前置相機:12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官方沒有提供
SIM 卡:nano-SIM
防水:有,IP68
無線充電:有
5G:有,5G 雙卡雙待
5G 速度測試:214.8Mbps
NFC:有
WiFi 6:有
WiFi 6E:沒有
屏幕刷新率:ProMotion 120Hz
屏下鏡頭:無
其他:18W 快速有線充電、立體雙揚聲器
定價:HK$8,499 (128GB)、HK$9,299 (256GB)、HK$10,999 (512GB) 及 HK$12,699 (1TB)

設 6.1 吋螢幕

劉海細左唔代表機面靚左

iPhone 13 系列外型上與上代最大分別,就是機面螢幕的劉海部份縮小了 20%,不過都唔代表機面靚左,面對現在一眾開孔、水滴甚至螢幕下鏡頭技術的手機,望落都係有舊野影響用家看整面螢幕,遊戲時畫面都會有部份位置因劉海部份而沒有顯示。而且今次 6 條天線部份的塑膠塗層,都幾明顯在機面的邊框睇到,用家睇螢幕時都會因此而注意到。

劉海部份縮小了不代表機面更美觀

螢屏底框極窄

三鏡頭直徑比上代更大

不鏽鋼的側框,打磨工藝都在手機的最高水平,磨沙的機背,亦唔會跣手,鍾意裸機使用的朋友,都會喜愛這機身設計。但用家要留意,iPhone 13 Pro 重量達到 203g,比上代重了 16g,以一部 6.1 吋的手機黎講,其實都是頗為笨重。

不鏽鋼的機身

打磨工藝都在手機的最高水平

以 Lightning 線連接

都是採用磨沙機背

ProMotion 屏幕已有一定遊戲數量支援

iPhone 一直以都是用 60Hz 螢幕,今年 iPhone 13 Pro 系列首次加入 ProMotion 螢幕,屏幕可由 10Hz-120Hz 自動切換刷新率,論技術 Android 手機早已支援,只有沉醉於 Apple 產品的用家,才會覺得是新功能。

iPhone 13 Pro 應用了 ProMotion 螢幕後,日常操作的流暢度,的確是有所提升,但提升看來並不明顯,而在 App Store 內,亦已有專頁,列出支援高刷新率的遊戲。當然如果不需要 ProMotion 螢幕功能,亦可在設定內,將螢幕強制設定在 60Hz。

跑分成績出眾,有不錯連續玩遊戲時間

iPhone 13 Pro 規格採用 A15 Bionic CPU 及 6GB RAM 等,當然支援 5G 網絡。Antutu 跑分達到 831269 分,成績在智能手機相同出眾,試玩半小時 120Hz 遊戲 《Songbringer》,使用了 5% 電量,可見進行要求不高的遊戲,有不錯的連續遊戲時間。

Antutu 跑分達到 831269 分

試玩半小時 120Hz 遊戲 《Songbringer》

10:29 開始

電量是 95%

10:59 完結

電量是 90%

以 CMHK 5G 在荃灣測試下載速度約 214.8Mbps

支援 5G 網絡但要留意

Apple iPhone 13 Pro 網絡對應 WiFi 6 及 5G 網絡。在荃灣以 SpeedTest 評為香港最佳 5G 網絡的 CMHK 5G 咭測試,下載速度都有 214.8 Mbps,上網速度十分快速。SIM Card 槽方面採用雙 nano-SIM,5G 支援頻段包括:

  • n1 (2100 MHz)
  • n2 (1900 MHz)
  • n3 (1800 MHz)
  • n5 (850 MHz)
  • n7 (2600 MHz)
  • n8 (900 MHz)
  • n12 (700 MHz)
  • n20 (800 DD)
  • n25 (1900 MHz)
  • n28 (700 APT)
  • n30 (2300 MHz)
  • n38 (TD 2600)
  • n40 (TD 2300)
  • n41 (TD 2500)
  • n48 (TD 3600)
  • n66 (AWS-3)
  • n77 (TD 3700)
  • n78 (TD 3500)
  • n79 (TD 4700)

iPhone 13 Pro 的 5G 計畫上台優惠

被 SpeedTest 評為香港最佳 5G 網絡的中國移動香港 CMHK 正提供訂購,申請 24個月的 $198 5G 服務計畫含 30GB 數據外,更可享額外 $1,000 折扣優惠。立即登記,優先出機:https://bit.ly/399Rvwr

CMHK 一般 5G 服務計畫可參考下表:

5G服務計畫
月費(24個月約)$168$198$298$398
本地數據10GB30GB100GB200GB

三鏡全面升級,自訂攝影樣式

iPhone 13 Pro 三鏡主相機全面升級,1.9um 感光元件 f/1.5 廣角鏡,感光元件面積與鏡頭光圈都有提升,同時支援 Sensor Shift 光學防震功能;0.5X 超廣角鏡頭,光圈提升至 f/1.8,感光力提升不少;f/2.4 光圈遠攝鏡亦由 2 倍變到 3 倍,可拍攝更遠的景物。相機更可自訂攝影樣式,預設了「標準」、「強烈對比」、「鮮艷」、「暖色」及「冷色」,選擇後可因應喜好微調修改色調與色溫,令到相片風格個人化。

廣角鏡一貫出色

搵上了更大感光元件與光圈的廣角相機,iPhone 13 Pro 的提供了清晰,色彩自然而雜訊處理出色的相片,一般低於 ISO 500 的相片,都難以看到噪點,表現非常出色。

超廣角低光表現進化

超廣角鏡光圈提升,但相片的細緻度沒有因此下降,反而提升不少。相片的色彩同樣真實,而且感光力提升,在低光環境可用更低 ISO 完成拍攝,試用 ISO 500 拍攝,都出現了不少噪點。

超廣角鏡還支援微距模式,當相機超越廣角鏡最近對焦距離時,就會自動切換到超廣角鏡,以微距模式拍攝,作 2CM 微距拍攝。

77mm 超攝鏡最高支援 15X 數碼變焦拍攝

Android 機都改用潛望鏡支援 X5 或 X10 光學拍攝之時,iPhone 13 Pro 終於帶來 3X 光圈變焦拍攝鏡頭,論拍攝表現其實唔算差,色彩都是偏向自然,而且支援15X 數碼變焦拍攝,效果都唔算好爛,都有一定可用度。

主打是電影效果影片

iPhone 13 Pro 影片加入電影效果

iPhone 13 系列另一主打是電影效果影片,iPhone 13 Pro 可透過廣角或 3 倍遠攝鏡錄影,錄影時主體會清晰,旁邊就會變得朦朧,從而突出主體,令影片更有電影感。

電影效果模式更可在錄影後,重新選擇對焦點與虛擬光圈值 (f/2.0-f/16)。

錄影後可重新選擇對焦點與虛擬光圈值

iPhone 13 Pro 優點

  • 拍攝表現極佳
  • 效能出色
  • 機身造工精緻

iPhone 13 Pro 缺點

  • 劉海螢幕對使用都存一定障礙
  • ProMotion 螢幕實用性不高

立即登記到 CMHK 預訂 iPhone 13,快人一步輕鬆入手,唔駛同人搶。
立即登記,優先出機:https://bit.ly/399Rvwr

【開箱評測】iPhone 13 手機:中規中矩平均入門沒驚喜

iPhone 紅足十幾年,主要都是靠用家的虛榮感,操作簡單易用,可靠的拍攝表現,以及安全穩定的系統,令人不想轉換其他平台。今年 iPhone 13 保持上代價格,處理器及相機都有所提升,是否值得大家升級呢?

iPhone 13 規格

螢幕尺寸:6.1 吋 2532 x 1170 解像度
機身體積:146.7 X 71.5 X 7.65mm
重量:173g
CPU:A15 Bionic
RAM:4GB
ROM:128GB/256GB/512GB/1TB
系統:iOS 15
主相機:f/1.6 光圈 26mm 廣角鏡、f/2.4 光圈 13mm 廣角鏡頭
前置相機:12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官方沒有提供
SIM 卡:nano-SIM
防水:有,IP68
無線充電:有
5G:有,5G 雙卡雙待
5G 速度測試:161.7Mbps
NFC:有
WiFi 6:有
WiFi 6E:沒有
屏幕刷新率:ProMotion 120Hz
屏下鏡頭:無
其他:18W 快速有線充電、MagSafe 磁吸式無線充電、立體雙揚聲器
定價:HK$6,799 (128GB)、HK$8,599 (256GB)、HK$9,299 (512GB)

iPhone 13 設 6.1 吋螢幕

輕過 iPhone 13 Pro 唔少,藍色靚過天峰藍

今年 iPhone 13 與 iPhone 13 Pro 雖然都是像上代一樣,應用相同尺寸的 6.1 吋螢幕,而且「劉海」都縮細了 20%,再重申一次是對觀感美觀度提升沒有不同。不過今次 iPhone 13 對著重手感的用家更值得擁有,主要是機身只有 173g,比起 iPhone Pro 足足輕巧了 30g,長期使用有更舒適體驗。

「劉海」部份縮細了 20%

鏡頭只突出機背一點點

側框採用金屬藍色

以 Lightning 線充電

設雙鏡主相機

機身只有 173g

另外 Techritual 今次入手藍色版本,主要是想讓大家看看 iPhone 13 的藍色更鮮艷奪目,個人認為比 iPhone 13 Pro 的天峰藍色其實真機看起來比較淡色沒有官方渲染圖般好看。

iPhone 13 藍色色彩鮮艷

支援雙卡雙待

4GB RAM,效能超越大部份手機

iPhone 13 內建 A15 Bionic CPU,從跑分軟件的資料所知,它是採用 4GB RAM,較 iPhone 13 Pro 的 6GB RAM 少 2GB RAM。iPhone 13 Antutu 跑分成績是 756711 分,對比 iPhone 13 Pro 超過 800,000 分的成績,效能都相差 10% 以上。

試跑另一個 Benchmark 軟件 3D Mark,Wild Life 分數是 8700 分,成績已超過 97% 同類型裝置,可能效能都超越大部份手機。

遊戲時間與 iPhone 13 Pro 接近

官方未有公佈 iPhone 13 電量,所以測試會以相同遊戲《Songbringer》試玩半小時作比較,iPhone 13 玩了這遊戲半小時後,都是用了 5% 電量,可見兩者的遊戲時間相當接近。

《Songbringer》試玩半小時
以 CMHK 5G 在荃灣測試,速度約 161.7Mbps

支援 5G 網絡但要留意

Apple iPhone 13 網絡對應 WiFi 6 及 5G 網絡。在荃灣以 SpeedTest 評為香港最佳 5G 網絡的 CMHK 5G 咭測試,下載速度都有 161.7 Mbps,上網速度合理。SIM Card 槽方面採用雙 nano-SIM,5G 支援頻段包括:

  • n1 (2100 MHz)
  • n2 (1900 MHz)
  • n3 (1800 MHz)
  • n5 (850 MHz)
  • n7 (2600 MHz)
  • n8 (900 MHz)
  • n12 (700 MHz)
  • n20 (800 DD)
  • n25 (1900 MHz)
  • n28 (700 APT)
  • n30 (2300 MHz)
  • n38 (TD 2600)
  • n40 (TD 2300)
  • n41 (TD 2500)
  • n48 (TD 3600)
  • n66 (AWS-3)
  • n77 (TD 3700)
  • n78 (TD 3500)
  • n79 (TD 4700)

iPhone 13 的 5G 計畫上台優惠

被 SpeedTest 評為香港最佳 5G 網絡的中國移動香港 CMHK 正提供訂購,申請 24個月的 $198 5G 服務計畫含 30GB 數據外,更可享額外 $1,000 折扣優惠。立即登記,優先出機:https://bit.ly/399Rvwr

CMHK 一般 5G 服務計畫可參考下表:

5G服務計畫
月費(24個月約)$168$198$298$398
本地數據10GB30GB100GB200GB

iPhone 13 雙鏡主相機,主要廣角鏡升級

iPhone 13 設 1200 萬像素雙鏡頭主相機,由 f/1.6 光圈 26mm 廣角鏡 及 f/2.4 光圈 13mm 廣角鏡頭組成。對比上代 iPhone 12,主要是廣角鏡所應用的 1.7um 感光元件面積比上代增加了 47%。

廣角鏡質素高,但最近對焦距離比上代遠

iPhone 13 的廣角鏡色彩都是自然,而相片極為清晰,由於感光元件增大,在低光環境亦可用較低 ISO 拍攝,令低光畫質提升。不過由上代升級的用家,會發現 iPhone 13 的廣角鏡,最近對焦距離佰較上代遠,習慣將相機放到很近主體拍攝的用家,就要移後少少先可以成功用 iPhone 13 對焦拍攝了。

iPhone 13 超廣角鏡微微油畫化

廣角鏡頭的拍攝色彩亦是真實,而且動態範圍高,拍攝密集畫面影像不會鬆散,風景照難不到它,但放大時,相片都會有微微油畫化的情況,相片細緻度有不少改善空間。

iPhone 13 支援電影效果

iPhone 13 亦支援電影效果錄影功能,可錄製主體清晰而背景朦朧的效果,使影片更有電影感。而且更可作手動調整主體,以及錄影後重新選擇主體與模擬光圈值。

iPhone 13優點:

  • 效能達到手機頂尖水平
  • 機身輕巧手感出色
  • 拍攝表現平穩

iPhone 13 缺點:

  • 「劉海」螢幕沒有美感

立即登記到 CMHK 預訂 iPhone 13,快人一步輕鬆入手,唔駛同人搶。
立即登記,優先出機:https://bit.ly/399Rvwr

【送禮活動】XTREMTEC XT100 無線立體聲藍牙耳機

Techritual.com 聯合 anlander.com 好貨加及 XTREMTEC 推出讀者送奬活動。現在只需在 2021 年 10 月 30 日前完成任務,將有機會獲得 XTREMTEC XT100 無線立體聲藍牙耳機(價錢 HK$258)1 枚,名額共 5 枚。

參加本活動的讀者朋友,請依以下指示完成所有步驟,本站越多人支持日後就能有更多回饋活動,所以每個步驟都是在給「TechRitual.com」的支持,謝謝:

  1. 選好 TechRitual.com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echritual
  2. 追蹤 anlander.com 好貨加 Instagram 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anlanderstore/
  3. 填寫以下表格,並留言說明想要本次禮品的原因。

【NETGEAR 師傅到】004:中環中建大廈 家用Router用於辦公室又得唔得?

大家好,又係我 Router 安裝師傅 Alan,主要工作是幫客人設置室內上網,度身訂造一套流暢又穩定的 WiFi 網絡。之前和大家分享過港九新界 3 個地方家居上網的不同情況,在如今上網已是必需品的社會,除了家居,辦公室同樣也是很多客人遇到上網問題的地方,今次我就和大家看看一個商廈個案。

商廈限制多 一樣幫到你

這次我們來到中環區畢打街的老牌高級商廈中建大廈,相信很多人都經常路過這個商場,樓上則有很多診所及小型寫字樓,但除了分間成 200-300 呎的小單位,高層還有一些千多呎的大單位,而今次的客人就是一個 1500 呎的辦公室。

香港地分秒必爭,相對一般家居上網,辦公室對上網速度的要求及穩定性更甚。

客人鄧先生 (化名) 是一位老闆,其公司業務是較為傳統的進出口生意,不同新興企業使用大量網絡資源的科技公司,一般普通上網便可。題外話就是與健談的鄧先生傾偈時,知道由於這個商廈只租不賣,作為租客不能隨意改動單位間隔,令較少接觸商業辦公室樓契的我也長了知識。

三大問題:跑得慢 無速度 唔夠快

言歸正傳,鄧先生遇上 3 個難題:

第一個,稍後大家看看圖則就會明白,這個闊身長方形的單位本身四四正正,而且 1500 呎的話,理論上以 Netgear 任何一個型號的 Router 只要放在中間便能覆蓋整個空間,但因為這裡本來的裝修令寬頻基座只能貼在入口附近,假如硬要把 Router 設在單位中間,除了會放在走廊不美觀外,最大問題是要拉很長的 LAN 線。

而第二個問題,鄧先生公司人數不多,無 IT 同事,自己對 Router 的認識亦不多,都是上網看看及朋友介紹,老實如果公司面積再大人數再多,商業用 Router 會是更佳選擇,而鄧先生前來我們網上旗艦店所詢問的,就是用 Mesh WiFi 是否可以解決全公司的上網接收問題。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鄧先生希望全公司都能接收 WiFi,員工辦公位置已經放置主機,接收一向沒有問題。會議室因用玻璃牆相間,也沒什麼問題,最尾房間是鄧先生自己的「老闆房」,被兩面實心牆阻隔,加上距離 Router 太遠,所以接收很差,疫情關係鄧先生也用多了不同的軟件作開會用,但接收麻麻,聲畫有時會比較窒及「潛水」。

其實,客人想換 Router,好多時問題本身就是原自「加利仔」,慢、無速度、唔夠快。

NETGEAR Orbi Mesh WiFi 6 旗艦級三頻路由器 2 件套裝 (RBK852)

安裝過程分享

評估過後,其實只要用 NETGEAR Orbi Mesh WiFi 6 旗艦級三頻路由器 2 件套裝 (RBK852) 兩件套裝 就能輕易解決,辦公室相對住宅好處是間隔不複雜,石屎牆不多,根據自己經驗,最多問題都是來自文件櫃,特別遇著又高又大的鋼櫃,就會有頗大影響,幸好鄧先生的櫃都是木製又不高身,所以一個主機加一個衛星機,只要擺放得宜便可完美覆蓋沒有死角。

辧公室間隔不複雜,只要一個衛星機就可以打通整個空間。

我先把舊主機換掉,位置一樣無變動,衛星機則放在鄧先生房前的細房,這樣就能減少牆壁的影響,依靠 Netgear Orbi Mesh WiFi 優秀的穿牆力,令老闆房也能收到暢順的網絡。安裝完成後,再測試網速,客人用 100mb 商業寬頻,我們可以收到上下載都超過 90mb,這是很理想的速度,鄧先生也十分滿意,他說:「唔順暢慘過收唔到,收唔到都叫死咗條心嘛!」我表示心感同意。

主機繼續放在近門口的枱底位置。
衛星機放於老闆房隔壁的細房。
最緊要收到,100mb的商業寬頻,現時在辦公室各個位置上下載都超過 90mb。

從今次個案可以看到,Router 主機本身的覆蓋範圍其實很大,但假如貼牆邊放自然就㑹浪費了一些「功力」,所以盡量放在中間位是最化算。但大家有時會見到一些公司將 Router 安在天花板,又或者櫃頂位置,這是最不阻地方又能發揮最大覆蓋度的方法,有機會再和大家分享。

最後提提大家,以上個案及內容只供讀者參考,每個地方屋型、裝修間隔及傢俬擺設都有所不同,最好因應自己實際家居環境衡量所需而設置,或選擇上門安裝服務。

網上旗艦店購買及安裝服務查詢:https://netgear.anlander.com/
其他銷售地點: http://www.winco.com.hk/NETGEAR-Shop-List/

師傅到!!【NETGEAR Router 安裝有辦法】系列 昔日內容重溫
地區: 香港 / 九龍 / 新界
屋型: 公屋 / 居屋 / 唐樓 / 私人屋苑 / 村屋 / 獨立屋 / 辦公室 / 商舖 / 倉庫
面積: 少於 500 呎 501-1000 呎 / 1001-1500 呎 1501-2000呎 / 2001-3000 呎 / 3000呎以上
間隔: 1 房 / 2-3 房 / 4-5 房 / 6 房或以上

師傅 Profile: Alan
一個招牌跌下來可以壓死幾個的普通80後中年男子,Netgear 香港網上旗艦店的安裝師傅,工作主要以安裝 Router 服務為主。香港地家家戶戶都有 Router,不外乎上網打機睇戲追劇買賣,看似跟電視台的連續劇般公式化,但其實每間屋都有其特性,有著不同間隔不同性格;正因為都市人身邊都離不開智能家居產品,所以屋內每個人上網都有不同需求,真係家家都有本難唸的「上網經」。

【懶人包】Apple iPhone 13 / iPad 2021 :售價、賣點、相機、規格、新功能

Apple 年度最重要的發佈會已經結束,這篇文章就直接給大家來一個重點整理,希望大家可以一次看完全部內容。

iPad Mini 2021

iPad Mini 2021 年版本較多年前的 iPad Mini 5 更大,配備 8.3 吋屏幕(前代為 7.9 吋),屏幕亮度可以達到 500尼特。iPad Mini 是目前 Apple 最小的 Tablet,而屏幕並沒有使用 Mini LED,仍然是 Liquid Retina 顯示屏。

iPad Mini 2021 沒有使用 Lightning 插頭,而是採用 USB-C、Touch ID(無 Face ID)、橫向立體聲模式的全新喇叭,及前後升級的 1,200萬像素鏡頭,包括配備 True Tone 閃光燈和 4K 影片和正面的新 1,200萬像素鏡頭,支援 Apple 的 Center Stage、WiFi 6 和 5G 及第二代 Apple Pencil,它以磁性方式附著在機箱側面。

Apple Store 香港已經更新售價:
iPad Mini WiFi 版 64GB:$3,999
iPad Mini WiFi 版 256GB:$5,199
iPad Mini 5G 版 64GB:$5,199
iPad Mini 5G 版 256GB:$6,399

iPad 2021

iPad 2021版 正面有一個 10.2 吋屏幕及有一個令人期待的 Touch ID,前置一個 1,2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具有 122 度 FoV。可與 iPad Pro 系統 Center Stage 搭配使用。新鏡頭跟隨用戶在 Zoom、Bluejeans、Webex 和 Apple 的 Facetime 上可以保持對焦。

這款 iPad 啟用了 True Tone,可根據周圍環境更改 iPad 顯示屏的顏色。這款 iPad 也支援 Apple Pencil 第 1 代。這款新 iPad 採用 100% 再生鋁製外殼和有 USB-C 連接。

Apple Store 香港已經更新售價:
iPad WiFi 版 64GB:$2,599
iPad WiFi 版 256GB:$3,799
iPad 5G 版 64GB:$3,599
iPad 5G 版 256GB:$4,799

iPhone 13 / iPhone 13 mini

iPhone 13 / iPhone 13 mini 仍然是 iPhone 12 mini 的平邊設計,正面採用陶瓷防護,防水等級達 IP68。背鏡頭採用有對角排列。iPhone 13 在 1200 尼特(最大 HDR 亮度)和 800 尼特最大戶外亮度、原彩、觸覺觸控、Dolby Vision、HDR10、P3 廣色域和 Apple 定制的 OLED。

iPhone 13/ iPhone 13 mini 5.4 吋 OLED 屏幕下的硬體採用 A15 晶片,CPU 速度提高了 50%,GPU 速度提高了 30% 和 2 倍系統 RAM。A15 使用新的影片編碼器和新的影片解碼器、新的 ISP、新的顯示引擎和更廣泛的有損壓縮支持,還支持 Secure Enclave 和各種相機處理能力。

iPhone 13/ iPhone 13 mini背面的攝像頭包括一個 1,200萬像素廣角鏡頭,帶有新的 1.7um 傳感器、f1.6 光圈和 26mm 焦距。另一台鏡頭使用具有 f/2.4 光圈、13mm 焦距和 120 度視野的超廣角鏡頭。這款相機。

Apple Store 香港已經更新售價:
iPhone 13 mini 128GB 售價:HK$5,999
iPhone 13 mini 256GB 售價:HK$6,799
iPhone 13 mini 512GB 售價:HK$8,499

Apple Store 香港已經更新售價:
iPhone 13 128GB 售價:HK$6,799
iPhone 13 256GB 售價:HK$7,599
iPhone 13 512GB 售價:HK$9,299

iPhone 13 Pro / iPhone 13 Pro Max

iPhone 13 Pro 配備三個攝像頭:長焦鏡頭、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長焦相機可提供高達 3 倍的光學變焦和 77 毫米焦距,而廣角相機具有 F1.5 光圈,並在低光設置下提供高達 2.2 倍的性能。加入的是具有 F1.8 光圈、6 片式鏡頭、低光性能提升高達 92% 和自動對焦的超廣角相機。

超廣角相機令 iPhone 13 Pro / Pro Max 提供微距攝影,可以近距離拍攝任何吸引您眼球的照片。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iPhone 13 Pro/Pro Max 支援電影模式,可以慢動作捕捉、延時、微距視頻和景深轉換。據 Apple 稱,iPhone 13 Pro / Pro Max 用戶還支援 ProRes 和 Dolby Vision,並採用 A15 Bionic 處理器。

Apple 表示,新的 ISP 提供了更好的色調映射和降噪改進。iPhone 13 Pro / Pro Max 都有傳感器位移光學圖像穩定功能,可讓傳感器(而非鏡頭)保持穩定,從而獲得更流暢的視頻和圖像。 iPhone 13 Pro 機型上的所有攝像頭都可以使用夜間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Apple 限制 iPhone 13 Pro 128GB 機型在相機中僅可以 1080p/30fps 錄製 ProRes 影片。你需要獲得 256GB – 1TB 版本才能在 iPhone 13 Pro 上使用 ProRes 4K/30fps 錄製。

Apple Store 香港已經更新售價:
iPhone 13 Pro 128GB 售價:HK$8,499
iPhone 13 Pro 256GB 售價:HK$9,299
iPhone 13 Pro 512GB 售價:HK$10,999
iPhone 13 Pro 1TB 售價:HK$12,699


iPhone 13 Pro Max 128GB 售價:HK$9,399
iPhone 13 Pro Max256GB 售價:HK$10,199
iPhone 13 Pro Max512GB 售價:HK$11,899
iPhone 13 Pro Max1TB 售價:HK$13,599

iPhone 13 5G mmWave 只支援美國 其餘只可用 Sub-6GHz

iPhone 13 與 iPhone 12 相同,在支援 5G 的同時支援 5G mmWave,但這個功能只有在美國版的 iPhone 13 才會出現。

在美國的 5G mmWave 上支援的 Bands n258, n260, n261,而非美國的 iPhone 13 都拿掉了這個頻段,僅支援 5G NR Sub-6GHz。例如香港的 iPhone 13 Pro 便支援:頻段 n1、n2、n3、n5、n7、n8、n12、n20、n25、n28、n30、n38、n40、n41、n48、n66、n77、n78、n79。

電池可用多久?mAh 有多少?

雖然 iPhone 13 容量更大,但到底可以使用的時間有多長呢?電池的 mAh 又有多少呢?根據 Apple 的說法,iPhone 13 系列電池改進如下:

iPhone 13 mini 比 iPhone 12 mini 多出 1.5 小時
iPhone 13 比 iPhone 12 多出 2.5 小時
iPhone 13 Pro 比 iPhone 12 Pro 多出 1.5 小時
iPhone 13 Pro Max 比 iPhone 12 Pro Max 多出 2.5 小時

使用時間最長可以達 25小時?

這意味著 iPhone 13 Pro Max 擁有 iPhone 有史以來最長的電池續航時間,而按照 Apple 的估算,使用時間如下:

iPhone 13 Pro Max — 25 小時
iPhone 13 Pro — 20 小時
iPhone 13 — 15 小時
iPhone 13 Mini — 13 小時
iPhone 12 Pro Max — 12 小時
iPhone 12 Pro — 11 小時
iPhone 12 — 11 小時
iPhone 13 Mini — 10 小時

iPhone 13 各型號的屏幕差別

iPhone 13 Pro 和 Pro Max 的 120Hz 顯示刷新率是 iPhone 12 刷新率的兩倍。 但是,iPhone 13 和 iPhone 13 mini 的顯示屏仍為 60Hz。(延伸閱讀:什麼是螢幕刷新率 (Hz)?與 fps 區別與關係?120Hz 手機值得嗎?)

雖然 Pro 機型上的 120Hz ProMotion 屏幕讓你在使用 iPhone 時將能夠享受更流暢的體驗,但刷新速度兩倍的屏幕確實會對電池性能產生影響。

型號屏幕尺寸刷新率屏幕材質最大亮度
iPhone 13 mini5.4 inches60HzOLED
Super Retina XDR display
800 nits
1200 nits (HDR)
iPhone 136.1 inches60HzOLED
Super Retina XDR display
800 nits
1200 nits (HDR)
iPhone 13 Pro6.1 inchesup to 120Hz (adaptive)OLED
Super Retina XDR display with ProMotion
1000 nits
1200 nits (HDR)
iPhone 13 Pro Max6.7 inchesup to 120Hz (adaptive)OLED
Super Retina XDR display with ProMotion
1000 nits
1200 nits (HDR)

由於它們的峰值亮度很高,在 iPhone 13 和 mini 上為 800nits,在 iPhone 13 Pro 機型上為 1000nits,即使在陽光直射下,它們也都清晰可見。 在觀看 HDR 內容時,它們的峰值亮度會躍升至 1200nits。

所有 iPhone 13 機型都配備 OLED 顯示屏,與傳統的 LCD 智能手機顯示屏不同,OLED 是一種以產生鮮豔色彩和漆黑而聞名的顯示技術。

iPhone 13 瀏海「細」了!

Apple 最新的 iPhone 13 除了有更快處理器、新相機和更長電池壽命外,一個更明顯的差別是它的瀏海變「細」了。瀏海的寬度減少了 20%。

由於揚聲器的位置已移至手機頂部,因此 iPhone 13 的瀏海確實比 iPhone 12 窄。 但是,瀏海仍然非常明顯,實際上看起來比 iPhone 12 的還要高一些。 在查看全屏照片和影片時,與 iPhone 12 相比,實際使用應該不會有太大差別。

立即登記到 CMHK 預訂 iPhone 13,快人一步輕鬆入手,唔駛同人搶。
立即登記,優先出機:https://bit.ly/399Rvwr

5 個你值得知道的 iPhone 13 新功能

Safari 的新面貌

Safari 在默認的情況下,地址欄將位於底部,使手指更容易選擇,而在地址欄上向左或向右滑動將在任何打開的選項卡之間切換。但是你也可以設定裡把它換回原始位置。

這次的 Safari 還有一個新的主屏幕,可以設置 Wallpaper,若配合 iCloud 還可以顯示其他 Apple 設備上的任何打開的 Tab。Safari Tab 立即打開一堆喜歡的網站,查看最新消息,而無需單獨打開一個標籤頁並導航到該網站。

將 Focus 讓工作更專注

iOS 15 最新的 Focus 重新設計了 App 通知。你可以設置不同的方式,例如工作與睡眠等等。此功能也適用於 iMessage。Focus 會讓收件人知道你很忙,但如果情況緊急,他們可以繞過此通知並發送通知。你還可以根據 Focus 啟用特定場景時更改主屏幕。

使用 LiveText 從照片中復製文本

這個 LiveText 主要像 Google Translate,你可以使用鏡頭拍照來幫忙翻譯。你可以拍攝照片,LiveText 可以判斷圖片中的文字是什麼,並可以為你提供翻譯。

隱私,增壓
iCloud+ 功能 – 對他人隱藏您的電子郵件

這是 Apple 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iOS 15 中有很多新功能展示了這一點。在 iOS 15 中發送郵件時,你的 IP 地址是隱藏的,因此收件人不會知道他們的電子郵件是否已被打開或刪除。

iCloud+ 也是 iOS 15 的一大亮點,其中“隱藏我的電子郵件”允許您生成隨機電子郵件別名,從而保護你免受垃圾郵件的侵害,類似於 iOS 12 中出現的“使用 Apple 登錄”功能。

還有一個 Private Relay 功能,可以在 Safari 瀏覽時隱藏你的 IP 地址,但只有在 iOS 15 發布後才能在測試版中試用。

新天氣

Apple 在 2019 年收購 Dark Sky 之後,天氣 App 在 iOS 15 進行了重大新設計。現在有雨、雷暴和雪的通知,以及主屏幕上所有天氣變化的新動畫。

現在可以看到你當前位置的天氣,而它看起來其實有點像 Windy。在一個地圖的效果圖,你可以查看不同地點的預報,了解空氣質量、降水和溫度的狀態。

立即登記到 CMHK 預訂 iPhone 13,快人一步輕鬆入手,唔駛同人搶。
立即登記,優先出機:https://bit.ly/399Rvwr

【優惠碼】歐聯、歐霸 21/22 賽季 Now E 服務計劃官方折扣集合

0

今次嘅 Now E 優惠碼適用於即將開波嘅 歐聯、歐霸 2021/2022 賽季。

歐聯歐霸 21/22

優惠項目:歐聯及歐霸賽事 2021/22賽季通行證 (原價 $1,080 )
獨家優惠碼:DVEA20B
優惠金額:八折 20% Off

MOX 優惠碼G6GQV4
下載 Mox 用指定優惠碼「G6GQV4」開戶即送 $100,再有 5% 回贈(於付款時選擇使用 MOX 信用卡即可。)
優惠項目:歐聯及歐霸賽事 2021/22賽季通行證 + Nowe盒 (原價$1580)
獨家優惠碼:DVEA20B
優惠金額:八折 20% Off

MOX 優惠碼G6GQV4
下載 Mox 用指定優惠碼「G6GQV4」開戶即送 $100,再有 5% 回贈(於付款時選擇使用 MOX 信用卡即可。)

英超/西甲 21/22 + 歐聯歐霸 21/22

優惠項目:英超及西甲賽事 2021/22 4K 賽季通行證+歐聯及歐霸賽事 2021/22 賽季通行證組合 (原價 $2980)
獨家優惠碼:DVEA20B
優惠金額:八折 20% Off

MOX 優惠碼G6GQV4
下載 Mox 用指定優惠碼「G6GQV4」開戶即送 $100,再有 5% 回贈(於付款時選擇使用 MOX 信用卡即可。)
優惠項目:英超及西甲賽事 2021/22 4K 賽季通行證+歐聯及歐霸賽事 2021/22 賽季通行證組合+ Nowe盒 (原價$3480)
獨家優惠碼:DVEA20B
優惠金額:八折 20% Off

MOX 優惠碼G6GQV4
下載 Mox 用指定優惠碼「G6GQV4」開戶即送 $100,再有 5% 回贈(於付款時選擇使用 MOX 信用卡即可。)

俄羅斯封鎖了 6 家 VPN:包括 ExpressVPN、NordVPN 等

0

據 TechRadar報導,俄羅斯在選舉前封鎖了 6 家虛擬專用網絡 (VPN) 服務。

俄羅斯在該國議會選舉之前阻止了六項頂級 VPN 服務。禁令中包含的 VPN 服務包括 ExpressVPN、NordVPN、IPVanish VPN、Speedify VPN、Hola! VPN 和 KeepSolid VPN Unlimited。

被禁 VPN | Techritual Hong Kong – 多點深度的科技網站 服務之一的 NordVPN 早前與俄羅斯政府發生衝突,當時 NordVPN 服務選擇銷毀其服務器,而不是應政府要求提供訪問權限。

Google、Apple 成目標

TechRadar 的報告還提到了 Google 和 Apple 都被警告說,如果他們不刪除 Alexey Navalny 製作的應用程序,他們將因干擾國家選舉而被判有罪。

早在 2017 年,俄羅斯要求 Google 和 Apple 從本地應用商店中刪除 LinkedIn。 LinkedIn 一年前被俄羅斯政府屏蔽。政府認為該專業社交網站違反了俄羅斯的數據法。

【開箱評價】5G 中國移動 MySIM $48 5GB 本地儲值 90日卡,最高達 299Mbps

儲值卡市場,有很多不同的 SIM Card 公司,其中一家便是 中國移動 MySIM ,它們的包裝封面也有一定特色, 中國移動 MySIM 使用的網絡商是 中國移動 。他們一直以來都有推出唔同面額的儲值卡。今日同大家評測的是 中國移動 MySIM $48 的 5GB 版本。看看在香港使用的速度、價錢等如何。

如果想睇無限上網月卡推介,可以去:香港最平 ∞GB 無限上網最抵「月」電話儲值卡大整理

中國移動 MySIM 網絡有效期 180日

中國移動 MySIM 市場售價 $48 的 5GB 月卡,原價為 $48,採即插即用方式,包 5GB 數據,採用 中國移動 5G 網絡,最高速度 5G 全速。無限數據此卡是無。以 2021年 9月購買日為例,有效期間為 189 日。啟用日期為至 2021年 12月 (具體請留意包裝後說明)。

包裝面值:$48
市場售價:$48
即插即用:是
數據量:3GB(儲值額夠再增值 2 次 1GB)共 5GB
最高速度:5G 全速
無限數據:無
語音通話:無
網絡供應商:中國移動 MySIM
有效期:180日
數據分享:可以
一日定義:00:00 – 23:59

中國移動 5GB 5G 卡,每 1GB = $9.6

我們以每 1GB 計算價錢的話,中國移動 MySIM 這張的平均每 1GB 價值是 $9.6。如果你在使用儲值卡後,想保留中國移動 MySIM 的號碼,答案係可以的,最平費用是 $50。

日間:速度測試最高達 299Mbps

中國移動 MySIM 作為一張 5G 全速 最高速度的 90日卡,速度測試一共進行了四次,測試速度效果以儲值卡來說合理,平均下載均約 264.4Mbps,在 229.8Mbps 至 299Mbps 之間,上載維持在 15.5Mbps 至 57.7Mbps 速度。

爆 plan 後:速度測試

當你用盡數據後,中國移動 SIM Card 係,所以當我地再進行速度測試,結果係下載 0Mbps,上載 0Mbps。

查詢:anlanderWhatsApp 查詢
更多儲值卡評測請即睇:SIM Card 大全
有關 5G SIM Card:【評測/比較】香港 5G「年卡」電話 SIM

如果你想知道自已的上網速度快與慢,可以前往 Techritual.com 與 SpeedTest 聯合的「香港網速測試 SpeedTest HK」進行測速。

【詳解】WiFi 6E 是什麼?為什麼實際速度與理論值有差距?

WiFi 6 才剛被接受,現在又出來一個 WiFi 6E,到底 WiFi 6E 是什麼?WiFi 6 過時了嗎?我要買 WiFi 6E router 路由器了嗎?香港有什麼推薦呢?我的 iPhone、Samsung 手機,iPad、平板,電腦能用 WiFi 6E 嗎?本文給你詳解一切你需要知道的內容。

WiFi 6E 與 WiFi 6:有何不同?

  • 更多可用的 6GHz WiFi 頻段
  • 6GHz 頻段有更快的速度
  • 最適合繁忙的家庭網絡

WiFi 6E 跟 WiFi 6 有甚麼分別?

WiFi 6E 的標準跟 WiFi 6 相同,但頻譜範圍會相比 WiFi 6 更大。而 WiFi 6e 跟 WiFi 6 最大的分別,在於 WiFi 6e 相比 WiFi 6 多了個頻段,除了我們常見的 2.4GHz 以及 5GHz 之外,還新增了 6GHz 頻段,提供高達 1200 MHz 的附加頻譜,通過 14 個額外的 80MHz 通道和 7 個額外的 160MHz 通道在 6GHz 頻段上運行,提供更高的容量,帶來更大的頻寬,同時亦能有更快的速度及更低的延遲。

2.4GHz 只有 100MHz 可以容納 14 個 20MHz。5GHz 有 24 個不重疊的 20MHz 信道,但當使用信道綁定創建 40、08 或 160MHz 信道時,它們確實重疊。

更重要的是,6GHz 頻段沒有重疊或干擾,不會向下兼容,即是說僅限支持 WiFi 6e 的設備使用,這樣可以解決 WiFi 擁擠造成的困擾,並能大幅降低網絡延遲的情況。

為甚麼要新增 6GHz 頻段?

新增 6GHz 頻段最主要原因,在於現今我們生活都需要連接大量設備,例如手機、平板、智能家居等等,特別是在大型公眾場所,如商場、學校等等,現有的 2.4GHz 以及 5GHz 頻段已相當擠擁,因此新增了 6GHz 的頻段,與 2.4GHz、5GHz 一起收發數據,提供更高的 WiFi 流量需求,亦能連接更多的無線設備。

原理就好像一條馬路,只有一架車行走,當然可以走得相當順暢,但當很多車同時行走,就容易會出現「塞車」情況。而新增了 6GHz 頻段,就可理解成將這條馬路擴闊,降低馬路的負擔,讓車行走的速度可以保持順暢。

Wi-Fi 6E 的工作距離是否比 Wi-Fi 6 更遠?

  • 2.4GHz頻段覆蓋範圍更廣
  • 5GHz 和 6GHz 頻段更快
  • 6GHz 覆蓋了 5GHz 區域的 60-70% 左右

不。對於無線電波,頻率越高,範圍越小。你家中的路由器中有兩個頻段:2.4GHz 和 5GHz。

相比起 WiFi 6,WiFi 6e 主要的分別是多了一個 6GHz 的頻段,然而我們可以參考一下 2.4GHz 跟 5GHz 的特性,就是 2.4GHz 射程遠,但慢速,而 5GHz 則速度快,但射程短。而從這個概念中我們可以知道,使用 6GHz 變相射程會比起 5GHz 更短,但速度就會更快,而且不會重疊受干擾。

現有設備可以使用 WiFi 6E 嗎?

不可以。沒有 WiFi 6E 的舊設備根本無法使用 6GHz 頻率。

理論速度與現實速度差別

看到這裡,你或許有一個疑問。數字上這麼快,但我的手機連接 WiFi,從來都沒有看到達到這麼快的速度,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你的 WiFi Router 雖然頻寛支援 160Mhz,但你的手機並不支援呀!

iPhone 12 WiFi 6 連接最快 1200Mbps

我簡單的查了一下 Apple iPhone 11 與 iPhone 12 的 Wi-Fi 規格。雖然它們都標示支援更新的 WiFi 6,但無論是 iPhone 11 或 iPhone 12 最大頻寛也只是 80MHz,在 WiFi 6 環境下,連接 2.4GHz 速度只能用到 20MHz,最高速度只有 195Mbps。

即使連接的是 5GHz,頻寛最大也只有 80MHz,WiFi 6 最高速度只有 1200Mbps。這也是為什麼你在手機上使用 WiFi 並不會感受到 WiFi Router 標示的最高速度原因之一。

現實環境速度限制

除了這個原因,你在實際環境使用時沒法用到 WiFi Router 標示最高速度的原因還有以下幾個:

1. 其他 WiFi Router

除非你是一個人住在深山,否則,你的 WiFi Router 附近肯定會有別的 WiFi Router,那麼你在使用的頻寛,除了你,還會有其他人在使用。當大家都在使用相同的頻寛,頻寛就會塞車,那麼你的速度當然被影響。

2. 其他使用者

除了其他 WiFi Router 外,你自己的 WiFi Router 也不是你自己在使用吧!你的家人也會有手機,他們也會連接 WiFi,他們也在使用相同的頻寛,所以若有人大量下載,你的上網速度當然也會被影響。

3. 其他電器

手機外,其他的裝置例如電腦、平板、智能手錶,如果他們有打開 WiFi,就算你沒有使用,他們也會不時與 WiFi Router 溝通,同樣會佔用頻寛,也會影響你的上網速度。若你有使用智能家居產品,例如 Philips Hue 智能燈,Google Home,Apple HomePod 等等,他們也會影響你的 WiFi 速度。

4. 物質阻隔

除了頻寛爭奪外,電磁波無論是 2.4GHz 或 5GHz 都會被不同物質阻隔、吸收,所以你的家裡 WiFi Router 的位置,與你的位置都有影響。例如你人在廳,但隔了一幅厚厚的主力牆後先係尾房,那麼電磁波就會被主力牆與其他房的門隔等阻隔,訊號強弱與速度就會被影響。

因為以上的各項原因,你買了一個標示 AX3600 的路由器,配合你家中的 1,000Mbps 寛頻,並不代表你的手機 WiFi 連接可以達到 3.6Gbps 速度,你大概只能享受到 210Mbps – 1Gbps 的 WiFi 速度。

聽起來雖然有蠻大落差,但你別忘了!你的 WiFi 不僅僅是你在用,你的家人與其他電子產品都在使用,所以家裡的 WiFi 上網速度不夠快,除了可能因為 WiFi Router 太舊需要更換外,也跟你周邊的環境與連接數量有關。

5G 專題 ❙ 北京冬奧 5G 高鐵案例

隨著東京殘奧閉幕,延後一年的世界體壇盛事已圓滿結束,緊接其後是2022年的北京冬奧,國家方面已著手部署各種 5G 方案,其中包括了交通應用,多條北京至張家口道路及交通樞紐實現5G網絡覆蓋,平均網速高達每秒 520Mbps!

以上 5G 基建源自北京移動,包括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在內的多條滑雪路線,已有 5G 網絡全面覆蓋,而且平均下載網速每秒達 520Mbps,以便北京市民們往返張北賽場時,在月台、大堂以至列車上,都能享用 5G 服務;而位於張家口賽場亦已有 5G 網絡全面覆蓋。

京張高鐵全長 174公里,是連接北京城區、延慶山區和張北地區的重要趕線,鐵路穿越燕山山脈,途徑清華園隧道、新八達嶺隧道、西二旗特大橋和新保安高架大橋等,地理環境複雜,在高山低谷架設基站甚有難度,在北京移動與河北移動合作下,終於成功部署過百個5G基站,成為全國首條全有5G訊號覆蓋的高鐵。

另外,2020年通車的京禮高速北京段中,北京移動在此全長75.2公里的沿線,建造了81座5G基站,換言之,平均每 1,100米就有一個。至於其餘兩條可由北京往返張家口的高速公路,京藏高速(G6)和京新高速(G7)北京段也同樣有著5G網絡覆蓋。


5G 專題 | 由致力推動 5G 發展的中國移動香港贊助


當然,北京的大興國際機場和首都國際機場也不例外。針對出席冬奧的媒體,當局還安排了5G加持的大巴,同業就再沒藉口錯過稿期了,呵呵。此外,為保證北京冬奧信息網絡安全,避免出現韓國平昌冬奧會期間票務系統因黑客攻擊而癱瘓的情況,有資安公司建立了一套專為冬奧而設的會網絡安全系統,保障5G技術得以被安全使用;另一冬奧5G方案為5G雲轉播系統,特色是把直播、剪輯、AI分析等功能統統放在雲端完成,豐富民眾的觀賞體驗。

事實上,為落實更多5G應用,北京市政府、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日前便合辦了一連三天的2021世界5G大會,出席嘉賓愈300人,而參與線上會議論壇的專家更達1500名,探討5G與工業互聯網、5G與醫療衛生和健康、5G與智慧教育等方案。其實,已知道冬奧有17個賽場已有5G覆蓋,至於會帶來什麼應用,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有奬遊戲】送 Amazfit GTS 2 mini(共 2 枚)

Techritual 推出送禮活動,贏取 Amazfit GTS 2 mini 。現在只需在 2021 年 9 月 30 日前完成任務,將有機會獲得 Amazfit GTS 2 mini 一枚,名額共 2 枚。

任務:
讚好 TechRitual 粉絲專頁
・填寫下列表格,講出此產品最吸引你的賣點

【NETGEAR 師傅到】003:薄扶林花園700呎單位都要用Mesh WiFi?

大家好,又係我 Alan!作為 Router 安裝員在工作生涯中確實遇過不少奇難雜症,而大多數都是基於大家不理解 Router 及 WiFi 網絡如何運作,其中最多人問的問題,就是「間屋咁細點解要用 Mesh WiFi?」

在邏輯思考上,一個普普通通的 Router 接收直徑都上千呎範圍,幾百呎的單位沒可能覆蓋不了,但大家往往算漏了一個重點:牆壁。

石屎牆 = WiFi 訊號天敵

今次和大家分享的個案,便完全反映了牆壁對 WiFi 的阻礙及影響有幾大。位於港島南區的傳統豪宅薄扶林花園,地理位置景觀一流,樓底又高,所有單位間隔都是很實用的長方形,而且建築物料實淨,室內石屎牆非常厚,學老一輩話齋:「落足料起樓!」居住來說當然是好事,但這亦引發了客人的上網問題,幾十年前又何來有這些科技呢。

因為工作關係,筆者常常走遍各大小屋苑,薄扶林花園確實是一個非常好住的地方。

3 房單位上網的通病

今次個案張先生 (化名) 居於薄扶林花園高層的 3 房單位,實用面積 700 呎左右,這裡是長實起的屋苑,他也理所當然地使用了家族生意旗下的 1000MB 寬頻。張先生夫婦對上網要求不及上一篇文章屋主那般追求高速的極端案例,無論在客廳或是主人房,主要都是用數碼盒子看看新舊劇集電影而已,或是用手機看看 Facebook 或者 YouTube 短片,要求不高,只求穩定接收就可以,但在房睇片窒住窒住,時高清時起格,而手機網絡及家居寬頻網絡又互相跳來跳去,既無癮又無奈。

他早兩年初入住時買了一個聲稱覆蓋範圍達 1500 呎的 Router,原本以為很足夠,但用落才發現接收一般,在客廳位置接收都還可以,但於主人房接收極差,一時收到一時收唔到,而且當他的兒子在細房玩電腦遊戲時,另外兩間房基本上是用不了 WiFi,尾房的女兒常常投訴,兩姐弟整天為了上網而罵戰,令他十分煩惱。

其實香港地高樓大廈多,叫得做「石屎森林」,主要起樓都是用石屎,石屎牆質料密度高,即使屋企面積不算大,單單一台 Router 未必可以做到全屋 WiFi 暢行無阻。

長方形單位加上幾道石屎牆,單靠一個 Router不能覆蓋全屋,安裝 Mesh WiFi System 就可以解決

Mesh WiFi 好處 全屋無縫覆蓋

後來張先生經朋友介紹,知道了甚麼是 Mesh WiFi,到 Netgear 旗艦店購買時聯絡我們代為安裝。當我收到張先生查詢後,搜集了單位的圖則便明白了!薄扶林花園室內全是厚身石屎牆,而且呈「田」字分隔,Router 放在廳中間,訊號要穿過 2-3 面厚身石屎牆才能到尾房,但兒子的細房在最前,一玩 Online 對戰遊戲攔截了大量網絡資源,這種格局單靠一個普通 Router 當然撐不起全屋 WiFi。

Netgear Orbi Tri-Band Mesh WiFi 6 system (RBK752)

幸好要解決也不難,了解張先生的單位間隔及實際需要,使用 Netgear Orbi Tri-Band Mesh WiFi 6 system (RBK752) 一個主機及一個衛星機套裝便可。我們來到為張先生安裝,新主機設置跟舊的沒有改變,照舊放於廳中間,貼近兒子房外的牆壁,而衛星機就放在女兒房,這樣 3 間房及廁所的位置都在兩部機的中央,成功建立 Mesh WiFi 的環形互通網絡,同時有效發揮最大的網速。

主機跟之前擺放一樣,放在貼近房間走廊的牆邊。

經驗分享

另外,我們亦分享了一些設置經驗,教張先生選用 5GHz 的頻道,以確保網絡暢通。大家如果購買新型號的多頻 Router,在加入網絡時會看見 2.4GHz 和 5GHz 兩個頻道,簡單來說2.4GHz 的訊號穿透力弱但發射得遠,5GHz 則相反,穿透力強但距離短。在使用上,如果一個單位很大但沒什麼牆壁和阻礙,例如辦公室用 2.4GHz 會較好。而好像張先生這類型居住面積不算大但多牆間隔的單位,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裝置遠近而調配於那個頻道。

上下載都超過900MB,幾乎用盡1000MB寬頻,屋主十分滿意。

安裝完成後,我們在主人房及女兒房測試網速,上下載都超過 900MB,狀態非常之好。當日上來安裝張先生兒子不在家,不過這個 set up 就算阿仔長時間在房間打 Online Game,也不會影響尾房接收問題,這樣上網問題已經圓滿解決,一家四口從此不必再為上網而有所煩惱了。

最後提提大家,以上個案及內容只供讀者參考,每個家庭屋型、裝修間隔及傢俬擺設都有所不同,最好因應自己實際家居環境衡量所需而設置,或選擇上門安裝服務。


網上旗艦店購買及安裝服務查詢:https://netgear.anlander.com/
其他銷售地點: http://www.winco.com.hk/NETGEAR-Shop-List/

師傅到!!【NETGEAR Router 安裝有辦法】系列 昔日內容重溫
地區: 香港 / 九龍 / 新界
屋型: 公屋 / 居屋 / 唐樓 / 私人屋苑 / 村屋 / 獨立屋 / 辦公室 / 商舖 / 倉庫
面積: 少於 500 呎 501-1000 呎 / 1001-1500 呎 1501-2000呎 / 2001-3000 呎 / 3000呎以上
間隔: 1 房 / 2-3 房 / 4-5 房 / 6 房或以上

師傅 Profile: Alan
一個招牌跌下來可以壓死幾個的普通 80 後中年男子,Netgear 香港網上旗艦店的安裝師傅,工作主要以安裝 Router 服務為主。香港地家家戶戶都有 Router,不外乎上網打機睇戲追劇買賣,看似跟電視台的連續劇般公式化,但其實每間屋都有其特性,有著不同間隔不同性格;正因為都市人身邊都離不開智能家居產品,所以屋內每個人上網都有不同需求,真係家家都有本難唸的「上網經」。

【開箱評測】Samsung Galaxy Z Flip 3 5G 手機:近乎完美 難遠攝 Mirror 及使用時間短

Samsung 今年推出兩款摺螢幕手機,定價奇低的 Samsung Galaxy Z Flip 3 5G,明眼人都知是希望吸引更多用家的食糊之作,而它的優劣都可以在真心評測中了解。

Samsung Galaxy Z Flip 3 5G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
機面屏幕 1.9 吋 Super AMOLED Display 260 x 512 解像度
摺疊螢幕 6.7 吋 FHD+ Dynamic AMOLED 2X Display (22:9) 2640 x 1080 解像度
機身體積摺疊:72.2 x 86.4 x 17.1 mm
機身體積展開:72.2 x 166.0 x 6.9 mm
重量:183g
處理器:Sanpdragon 888
儲存空間:8GB RAM/256GB ROM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 1,2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頭
前置相機:1,0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3,300 mAh
SIM 卡:nano-SIM
防水:有,IPX8
無線充電:有,10W
5G:有,5G單卡
5G 速度測試:223Mbps
NFC:有
WiFi 6:有,達 WiFi 6E
屏幕刷新率:120Hz
屏下鏡頭:無
其他:快速充電 15W、反向無線充電 4.5W
定價:HK$8,298

機身摺合時,就如鏡盒非常小巧

外螢幕增大,摺合小巧

Samsung Galaxy Z Flip 3 5G 讓用家知道,支援 IPX8 防水功能的摺疊螢幕手機,都可以很精巧,機身摺合時,就如鏡盒非常小巧,近年女士們流行尺寸較細的手袋都可以輕鬆放入。設計上 Samsung Galaxy Z Flip 3 5G 對比以方機面的螢幕增大至 1.9 吋,由於螢幕與雙鏡置放在同一水平,看起上比上代協調。

機面螢幕增大至 1.9 吋

背面亦採用磨沙純色設計

以 USB-C 充電

Samsung Galaxy Z Flip 3 5G 同樣將指紋識別器設置於側框,打開機身會看到一面 6.7 吋 120Hz 刷生率摺疊螢幕,而手機亦會變成一部修長而纖薄的手機。對用家而言,較為不便是它只有一個 nano SIM 卡插頭,而且香港版暫時未能支援 e-SIM 服務。

同樣將指紋識別器設置於側框

打開機身會看到一面 6.7 吋 120Hz 刷生率摺疊螢幕

設 1000 萬像素前鏡頭

只有一個 nano SIM 卡插頭

機面螢幕設多款時鐘款式,摺螢幕支援同時啟動兩個 App

Samsung Galaxy Z Flip 3 5G 操作方面主要分為機面螢幕與機內摺螢幕,機面螢幕主要是看時間,操作一些簡單的小工具,以及在拍攝時幫助取景,方便用家以主相機自拍。設定內可點選不同的時鐘款式,機面螢幕的 Widget 亦可手動開關。

在拍攝時幫助取景

摺螢幕作日常手機操作,如切換螢幕刷新率,加入 Dual Messenger 與安全資料夾功能,亦支援 Always On 螢幕,落在這摺螢幕手機的實用度不高。側螢幕介面,可同時啟動兩個 App,由於摺螢幕是 21:9 比例,當同時啟動兩個 App 時,螢幕顯示會是兩個對稱的畫面,使用時觀感會比較平衡而自然。

跑分未達 Snapdragon 888 同級手機,使用時間欠佳

Samsung Galaxy Z Flip 3 5G 規格採用 Snapdragon 888 CPU、8GB RAM 與 256GB ROM,Antutu 跑分只有 665542 分,未達同級手機的效能成績,但日常使用與遊戲都夠用。

3300 mAh 電量或是這款手機的最大弱點,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結果不足 9 小時,使用時間亦都欠佳。希望因 Mirror 入手的鏡粉,不要因使用時間失望,不再選擇摺疊式手機。

以 CMHK 5G 卡在佐敦測試,網速為 230Mbps

Z Flip 3 支援 5G 網絡但得單卡

SSamsung Galaxy Z Flip 3 5G 網絡對應 5G 網絡。在佐敦以 CMHK 5G 咭測試,下載速度都有 263.9 Mbps,上網速度十分快速。SIM Card 槽方面採用單 nano-SIM,香港版也未支援 e-SIM,在這個雙卡機橫行年代實在可惜,此機支援頻段包括:

5G Sub-6 FDD: N1(2100), N5(850)
5G Sub-6 TDD: N41(2500),N78(3500),N79(4500)

4G FDD-LTE:B1(2100),B2(1900),B3(1800),B4(AWS),B5(850),B7(2600),B8(900),B12(700),B13(700),B18(800),B19(800),B20(800),B25(1900),B26(850),B28(700)
4G TDD-LTE: B34(2010),B38(2600),B39(1900),B40(2300),B41(2500)

3G WCDMA: B1(2100),B2(1900), B5(850),B8(900)
2G GSM: GSM850,GSM900,DCS1800,PCS1900

Z Flip 3 雙鏡生活 OK 未能遠攝 Mirror

主攻迷你機身與型格設計的 Samsung Galaxy Z Flip 3 5G,1200 萬像素雙鏡主相機以廣角鏡與超廣角鏡組合。廣角鏡最高支援 10X 數碼變焦,日光環境下,X4 質素亦有合格表現。廣角鏡在不同場景下拍攝,都有不俗的效果,色彩生動而畫質細緻。

超廣角鏡達到 13mm,雖然高光的邊緣部份都有明顯紫邊,但相片的色彩與清晰度都有不錯表現,可見兩鏡都能滿足用家自拍、風景與食物等日常使用情況。不過如果要遠攝 Mirror,以鏡粉的圍觀度就肯定不足。想遠攝 Mirror 還是選擇上半年的 S21 Ultra,但如果想影無 Fans 嘅娛樂圈人士,就無太大問題。

Samsung Galaxy Z Flip 3 優點:

  • 外型出眾
  • 機身方便攜帶
  • 支援 IPX8 用得更放心

Samsung Galaxy Z Flip 3 弱點:

  • 效能未達 Snapdragon 888 應有水平
  • 使用時間欠隹
  • 只能安裝單 nano SIM 卡,港版亦未支援 e-SIM
  • 未能遠攝 Mirror

TCL C725 推出高性價比 4K QLED Android TV 完美支援 Netflix

0

香港人生活繁忙,應該都沒有規律的時間,坐在家中定時定侯睇電視,支援串流電視 App 的 Android TV 會是大家首選。最近 TCL 推出 C725 系列,完美對應 Netflix Dolby Vision 及 HDR10 影片,是個畫質高而性價比出色的選擇。

TCL C725 系列 Android 4K QLED TV 分別有 43″、50″、55″ 及 65″ 型號選擇,產品採用超窄邊框設計,無論座檯或者掛牆,都是十分慳位。產品超高清內容通過量子點層,被超過 10 億個量子點納米晶體過濾,最新的高動態範圍增強了 4K 顯示幕的震撼力。享受充滿活力與無可挑剔的畫質,並提高到業界領先的 100% 色域和亮度。並同時支援比 HDR 10 高 4 倍的 HDR 10+ 及Dolby Vision 技術。

TCL C725 與 ONKYO 音響合作

為了提高畫面的流暢度,TCL C725 加入了 MEMC 功能,透過支援演算法的智慧晶片,將畫面的運動估計及運動補償使影像處理如絲般流暢。在低幀率動作畫面中,增加運動補償的幀率,以提升到 60fps 顯示幀率。移動速度和充滿力量感的場景看起來更清晰,沒有模糊或抖動。無論動作有多激烈,都可以讓您得到更「流暢」的觀感。

TCL C725 還首次與日本音響品牌 ONKYO 合作,內建 ONKYO 調音的 2.0 音響系統,支援杜比全景聲解鎖多維音訊。突破傳統的頻道限制,杜比全景色音效環繞整個房間,讓觀眾身臨其境,以極致的清晰度帶來無比驚豔卓越聽覺享受。

作為 Android TV,TCL C725 使用最新 Android TV (Android R) 系統,支援 Goolge 語音操作功能,一聲 “OK Goolge” 就可搜尋影片或切換頻道。更可於 Google Play Store 下載 7,000 多個應用程式,並附有個人化的電視、音樂、電影、遊戲等內容推薦。透過 MagiConnect 應用,更支援將 iOS 及 Android 手機畫面,在 TCL C725 上同步播放。

TCL C725 定價:
C725 43吋 待定
C725 50吋 $6580
C725 55吋 $7980
C725 65吋 $9980

查詢:anlander.com

5G 專題 ❙ 東京奧運的 5G 實用案例

東京奧運及殘奧運動會,因受到新冠肺炎影響不但延後了一年舉行,現場也只能閉門作賽,連開幕式也只限 950 人出席。因此,當地電訊商利用5G及其他高科技,增加直播時的臨場感,讓全球觀眾透過網絡以不同視野及角度,近距離欣賞各項賽事。

是次東京奧運中,不但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用上最新網路通訊協定、雲端與人工智能科技,電訊商也不甘後人。其中,NTT就結合5G數據傳輸技術及高清影像合成科技,開發出一套名為「Kirari !」的超高臨場感通信系統。

5G 與「Advanced MMT」遠程傳送技術

以上應用出自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NTT橫須賀研究開發中心,並曾一度作出示範,舞臺上只放著一張實體乒乓球臺,兩名對戰中的運動員及乒乓球,均屬虛擬影像。原理是這樣的,比賽現場設有多個4K相機拍攝兩名運動員以及高速運行的乒乓球,影像數據化後便透過5G與「Advanced MMT」遠程傳送技術,傳輸資料至遠端電腦,再經人工智慧(AI)迅速重建影像並投射出來,觀眾即使不在場館,也能夠以近至幾米的距離欣賞賽事。

此外,在神奈川縣藤澤市舉辦的帆船比賽中,將無人機和從船上拍攝的4K影像,通過NTT DoCoMo的5G傳輸合成,發送到遠端場館50米長的12K大螢幕上直播。要知道帆船比賽一般在幾公里遠的海面進行,觀眾一向需出動望遠鏡欣賞,視野不能覆蓋整個比賽場景,而利用以上技術便可解決問題。是次東奧也有使用5G無人車,運送運動員與工作人員穿梭賽場。


5G 專題 | 由致力推動 5G 發展的中國移動香港贊助


Intel 的 5G AR 設備

據了解,Intel在是次奧運中也有所「貢獻」。Intel在43 座場館內,運用AI及每秒能運算450幀圖像的處理器,即時擷取奧運選手的比賽動作建立 VR 模型,觀眾透過AR設備,便能欣賞賽事,而在游泳比賽中,更會即時立體顯示泳手的轉身時間及排名;田徑比賽時,選手的實時速度亦有顯示出來。至於 Omega 則透過感測器每秒收集高達 2,000 組運動數據。

以上種種5G與運動比賽的應用乃出自「TOKYO 2020 5G PROJECT」,相對下個體壇盛事2022北京冬奧,中國已重點研發「科技冬奧」,旨在以5G+4K、8K技術呈現各項比賽,值得拭目以待。

【開箱】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 OC 版

AMD RDNA 2 家族在 7 月 30 日增添一位新夥伴 – Radeon RX 6600 XT。

Radeon RX 6600 XT 是接續著 Radeon RX 6900 XT、Radeon RX 6800 與 Radeon RX 6700 系列後,新的中階顯示卡;在產品定位上,建議售價 379 美元的 Radeon RX 6600 XT 鎖定著 NVIDIA GeForce RTX 3060 12GB,至於跟 NVIDIA 這款顯示卡的差距有多大,今天還不到正式的公佈時間。

這次 AMD Radeon RX 6600 XT 並沒有如早前在網路上曝光的公版卡,而我們則是收到 AMD 寄出的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 OC 版本進行測試。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 OC 採用三風扇設計,單一 PCIe 8 PIN 供電需求,功耗在 160W 左右,只需要 500W 電源供應器即可。對於 1080p 遊戲玩家來說,這肯定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畢竟這款 Radeon 顯示卡就是主打 1080p 遊戲市場。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 OC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_2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_8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_5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_4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_7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_6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_2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_8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_5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_4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_7
gigabyte radeon rx 6600 XT_6

擁有 8GB GDDR6 記憶體配置的 Radeon RX 6600 XT 配置 32 Compute Unit 以及 32MB Infinity Cache,Game Clock 時脈可以達到 2359MHz。

今天僅僅是 Radeon RX 6600 XT 的開箱,實際測試要等到 8 月 10 日晚間,我們將會提供 Radeon RX 6600 XT 與 GeForce RTX 3060 12GB 在 1080p 解析度的遊戲測試數據,敬請期待。

【開箱評測】小米 Redmi Buds 3 Pro 耳機:平玩 ANC 降噪 似有還無

Redmi 是小米旗下主攻性價比的副品牌,近年除左手機之外,仲推出不少週邊產品,像是今次試玩的 Redmi Buds 3 Pro 真無線耳機賣 HK$429,較我們上回評測的 XTREMTEC XT200 貴一點點,但有主動降噪功能,對比同類型產品接近用一半價錢就玩到。究竟 Redmi Buds 3 Pro 是不是咁高性價比,看看今次真心評測就有分曉。

小米 Redmi Buds 3 Pro 硬件規格

每邊耳機重量:4.9g
耳機單元:9 mm 複合振膜音圈
總重量:約 55 g
每邊耳機電量:35 mAh
耳機尺寸:25.4 × 20.3 × 21.3 mm
充電盒尺寸:65 × 48 × 26 mm
充電接口:USB-C
充電盒電量:470 mAh
通訊範圍:10 米
無線連接:藍牙 5.2
耳機播放音樂時間:約 6 小時(關閉降噪功能,50% 音量水平,AAC 編碼)
其他功能:同時連接兩部裝置、ANC 降噪、AI 適應性降噪功能 (只有小米、Redmi 手機支援)、雙通透模式、支援無線充電
定價:HK$429

耳機似靴子,充電盒支援無線充電

Redmi Buds 3 Pro 耳機外型好似一隻靴子,戴上時深入耳道,而耳機殼會貼著耳殼,戴感既穩定又舒適。表面加入通透的塑料,用家亦可輕按這個位置操作。耳機寫上左右耳配戴的位置旁邊,加入一個通話收音咪,但由於這收音咪是向上收音,通話時亦要用較大的聲浪,對方才會聽得清楚。

耳機外型好似一隻靴子

耳機表面加入通透的塑料

耳機寫上左右耳配戴的位置旁邊,加入一個通話收音咪

充電盒亦以磁力連接耳機充電,盒面加入一個電量顯示燈以及連接鍵,長接就可以跟手機等裝置以藍牙連接。充電盒除支援 USB-C 有線充電,還對應無線充電,有線連接可啟動快速充電功能,充電 10 分鐘,就能為耳機提供 3 小時播放時間。

充電盒亦以磁力連接耳機充電

盒面加入一個電量顯示燈

設連接鍵,操作十分簡單

支援 USB-C 及無線充電

連接小米、Redmi 手機才支援 AI 適應性降噪功能

Redmi Buds 3 Pro 主打 AI 適應性降噪功能,但只能對應小米與 Redmi 手機。這個自適應性降噪功能聽起來很厲害,只要有人跟你聊天就會自動把降噪改為與人通話模式,方便你見面時聽話,不過 AI 太笨,旁邊有人在講話或大聲說話,廣告音等都有可能被自動打開,建議大家還是關閉這個 AI 適應性降噪吧!

降噪效能似有還無

如大家使用其他手機,亦可長按耳機表面的感應鍵,啟動或關閉 ANC 降噪功能。其降噪效果可以感應得到,但效果與其價格一樣 – 低。有降噪但不算出色,在市區或地鐵裡,能降一點點背景音,但想要跟千元降噪耳機般,聽不到外界聲音,還是想太多啦!

人聲較薄,低音力弱

Redmi Buds 3 Pro 耳機採用 9 mm 複合振膜音圈單元,不會太響,有利於保護耳膜。連接 iPhone 12 播放無損串流歌曲,有著不錯的分析力,不過人聲較薄,而且低音亦都較弱,播放表現只可以講同定價持平。

優點:

  • 便宜
  • 有 ANC 降噪
  • 戴感既穩定又舒適
  • 連接方式直接簡單
  • 多裝置連接十分穩定

缺點:

  • 聲音表現一般
  • 降噪效能似有還無
  • 只有小米、Redmi 手機支援 AI 適應性降噪功能
  • AI 適應性降噪功能不成熟

更多小米手機開箱評測,請看:小米手機 – 全系列評測 / 售價

【NETGEAR 師傅到】002:畢架山千呎豪宅多房點裝至好?

大家好,又係我Alan!我是於Netgear香港網上旗艦店的Router安裝師傅,工作是幫客人安裝Router,以最適合的方案配置,令他們家居上網保持暢快及穩定。其實好多客人購買Router後都遇到安裝問題,不太熟悉這個每日在家及辦公室常常使用,但又不起眼的東西。為免麻煩都會請我們代勞。

上一回跟大家分享過元朗洋房的個案,獨立屋因為有分層,所以室內上網設置較為複雜,非經驗人士設置好難全屋都收到穩定Wi-Fi。

不過別以為以單位計算的住宅就好簡單,事關如果多房間和實心牆的話,普通Router也是難以覆蓋全屋,例如今次想同大家分享的情況。

畢架山住宅區樓房普遍面積大間隔多,貫穿室內 WiFi 暢通無阻,往往是要面對的最大問題。

4 房 2 廳如何解決?

這是屋主江先生 (化名) 一家四口所住的畢架山龍景樓大單位,約1300呎,原本是3房建構,裝修成4房,主要是將客廳一部分地方改造成為書房,另外屋主追求喜愛音響享受,所以亦特別將其中了一間房變成影音房,其餘兩間房則是兩夫婦的主人房,與及兩位只有幾歲的小朋友使用。

經營網上生意 執迷速度的屋主

江先生從事網上市場營銷生意,離不開網上工作,家中設置了很多智能家居產品,因此對上網要求甚高,以近期計,這個客戶也使我印象深刻,我甚至覺得江先生是個執迷速度的客人。何解這樣說呢?屋內採用1000mb寬頻及很多支援WiFi 6的電器,可是聽他說剛入住初期使用舊居帶過來Router上網不似預期,及後他聽朋友說用Mesh WiFi更好,於是便很早購買了Netgear 的Orbi RBK852 套裝,主機放廳、衛星機放影音房,更換Router後家中網速的確有改善,客廳能達到約700-800mb的速度,他非常滿意這個速度,但在較後位置的尾房影音房連主人房,網速只有200-300mb左右,這個網速可能對於一般客人已經收貨,但仍未滿足到他的要求。一字記之日:「快!!」

NETGEAR Orbi Mesh WiFi 6 旗艦級三頻路由器 5 件套裝 (RBK855)

屋主喜歡用串流在影音房看 4K 電影及無損音樂,而食飯通常在半開放式廚房那邊用饍,這樣比較整潔,但廚房內不知何解雖然近客廳,但接收一般,老婆研究網上煮食教學短片有時會不流暢,剛剛上幼稚園的小朋友食飯有時也需要平板電腦附助,一邊睇片一邊食飯。屋主希望增購衛星機來解決問題,於是在網上旗艦店買了 3 隻 RBS850 衛星機,連同之前購買的 RBK852,〈即等於現時所發售的RBK855套裝〉,1 主機連 4 部衛星機,請安裝師傅幫忙為他再設置。

這是我根據記憶自己繪畫出來的單位圖則。

長形單位普遍面對的問題

我們首先看看其住所的格局,原來屋內呈一個頗深的長方形,安裝主機的位置在他間多了一個書房,本身是板間並非實心牆其實不是太大影響,但書房內有大型書櫃,再加上放置玩具的雜物櫃,而廚房亦有不綉鋼廚櫃,嚴重阻礙了訊號傳送。Router 主機因為放在客廳牆角地下位置,由於這個地方周圍沒有較高的櫃放置主機,放在地下接收最大問題是會有太多阻礙物,確實會較影響到呈扇狀的訊號發放,因此,也沒辦法完全穿透到較後的影音房及主人房,不過主要的原因並非收不到,而是不太穩定。

屋主對上網很有要求,使用了1000mb寛頻,有趣的是Router主機竟然隨意放在牆角就算……地方大的好處。

再加 3 台衛星機 完全覆蓋整個單位

在了解過其家居情況後知道因為安全問題不能放高的限制下,我只好為他的 3 個衛星機分別安裝在半開房式廚房、書房及主人睡房,將衛星機放到房間近走廊的位置這樣就非常妥善地設置好Mesh WiFi Systems的網狀佈局,每個機體都可互補數據流量,打通整個房子,在有足夠的衛星機支援下,實心牆已不成障礙,家中的WiFi 6器材也可完美發揮速度,全屋住任何位置也能接到500mb以上的網速,無論串流或者看電影都十分暢快,令屋主非常滿意,好!可以收工了。

屋內也有安裝攝影機系統,固此屋主對WiFi接收的速度及穩定要求很高。
影音房為重要網絡使用位置。
書房的衛星機放在門口近走廊位置,對較後的主人房接收起了很大作用。

可能睇到最後你會問,千幾呎的地方也需要那麼多的衛星機嗎?其實正如以上案例,往往取決於屋主,有些客人只要求收到就可以,亦未必有那麼多的裝置需要共同使用;而有些客戶本身對數字比較敏感,想建造「完美」的智能家居生活,其實都要看看家中間隔先知道如何設置,才可以度身訂造出心目中理想的Wi-Fi。

由左上至右下起,分別為大廳、書房、廚房、影音房及主人房的網速,本身大廳影響不大,當中廚房、影音房及主人房普遍都提升了超過一倍的速度。

最後提提大家,以上個案及內容只供讀者參考,每個家庭屋型、裝修間隔及擺設都有所不同,最好因應自己實際家居環境衡量所需,而選擇上門安裝服務都是一個方法。

網上旗艦店購買及安裝服務查詢:https://netgear.anlander.com/
其他銷售地點: http://www.winco.com.hk/NETGEAR-Shop-List/

師傅到!!【NETGEAR Router 安裝有辦法】系列 昔日內容重溫
地區: 香港 / 九龍 / 新界
屋型: 公屋 / 居屋 / 唐樓 / 私人屋苑 / 村屋 / 獨立屋 / 辦公室 / 商舖 / 倉庫
面積: 少於 500 呎 501-1000 呎 / 1001-1500 呎 1501-2000呎 / 2001-3000 呎 / 3000呎以上
間隔: 1 房 / 2-3 房 / 4-5 房 / 6 房或以上

師傅 Profile: Alan
一個招牌跌下來可以壓死幾個的普通80後中年男子,Netgear 香港網上旗艦店的安裝師傅,工作主要以安裝 Router 服務為主。香港地家家戶戶都有 Router,不外乎上網打機睇戲追劇買賣,看似跟電視台的連續劇般公式化,但其實每間屋都有其特性,有著不同間隔不同性格;正因為都市人身邊都離不開智能家居產品,所以屋內每個人上網都有不同需求,真係家家都有本難唸的「上網經」。

【開箱評測】Samsung Z Fold 3 摺疊手機:這次可以下手了

摺疊螢幕技術就像是手機未來,不過 Samsung 已經推出了三代產品,主要對手 Apple,還是在傳聞明年會推出摺疊螢幕手機呢。今代中最強的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又會帶俾用家什麼驚喜?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
機面屏幕 6.2 吋 AMOLED (24.5:9) 2268 x 832 解像度
摺疊螢幕 7.6 吋 Dynamic AMOLED 2X Display (22.5:18) 2208 x 1768 解像度
機身體積摺疊:67.1 x 158.2 x 16.0mm
機身體積展開:128.1 x 158.2 x 6.4mm
重量:271g
處理器:Sanpdragon 888
儲存空間:12GB RAM/256GB ROM、12GB RAM/512GB ROM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 1,2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4 光圈遠攝鏡頭
前置相機:1,000 萬像素
屏幕下鏡頭:4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4,400 mAh
SIM 卡:nano-SIM
防水:有,IPX8
無線充電:有,10W
5G:有,5G+4G 雙卡雙待
5G 速度測試:263Mbps
NFC:有
WiFi 6:有,達 WiFi 6E
屏幕刷新率:120Hz
屏下鏡頭:有
其他:快速充電 25W、反向無線充電4.5W、屏幕下鏡頭技術、
定價:HK$14,598 (12GB/256GB) 及 HK$15,398 (12GB/512GB)

機面螢幕依然是 6.2 吋

Samsung Z Fold 3 加入 IPX8 防水,信心大增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沿用了上兩代的外型,從機內的摺骹、機身色彩與屏幕技術改動作出改變。機面螢幕依然是 6.2 吋,指紋識別器同樣在側框,不過機身應用更堅固的鋁合金製造,摺骹都經過重新設計,壽命達到 200,000 次,還加入 IPX8 防水功能,於 1.5 米水深置放 30 分鐘都可正常運作,無疑給用家更大信心。

機頂設喇叭

機或都設喇叭

摺骹都經過重新設計,壽命達到 200,000 次

指紋識別器同樣在側框

機身應用更堅固的鋁合金製造

支援雙 nano SIM

應用 7.6 吋帶螢幕下鏡頭的摺疊螢幕

摺疊螢幕與螢幕下鏡頭兩大未來技術集結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設計最大突破,是應用 7.6 吋帶螢幕下鏡頭的摺疊螢幕,將摺疊螢幕與螢幕下鏡頭兩大被稱為手機未來技術集結。不過在鏡頭部份的顯示效果就還有不少改進空間,主要是鏡頭部份的 OLED 點的大小,與鏡頭外的範圍不一,令到顯示的色彩並不協調。

試看影片

鏡頭顯示範圍色彩並不協調

Samsung Z Fold 3 支援 S-Pen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的機內螢幕,既是摺疊設計,又有螢幕下鏡頭,更加支援 Samsung 獨門的 S-Pen,用家要知道當屏幕要支援 S-Pen 時,屏幕內部還要安裝電磁式感應板,要在摺疊螢幕加入又是一個艱難任務。

全新對應的 S-Pen Pro 觸控筆,就可解決一般 Galaxy 裝置與 Galaxy Z Fold3 5G 使用的兼容性問題,它通話藍牙連接,支援多種懸浮手勢操作功能,系統亦有教學讓用家掌握。S-Pen 功能上還支援一般記事或翻譯功能等,使用時在摺疊螢幕上懸浮一按 S-Pen Pro 的按鍵 (機外螢幕並不支援),就可啟動 S-Pen 介面,操作與 Galaxy Note 系列手機一致。

對應 S-Pen Pro

S-Pen Pro 支援一般 Galaxy 裝置或 Galaxy Z Fold3 5G

連操作鍵

S-Pen Pro 以 USB-C 充電

機外螢幕並不支援 S-Pen

S-Pen Pro 會在介面自動彈出連接

支援多種懸浮手勢操作功能

螢幕上懸浮一按 S-Pen Pro 的按鍵可啟動 S-Pen 介面

同時啟動三個應用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運行 Android 11 系統,機外的螢幕,除了 S-Pen 不能支援外,可以完整地進行撥號及系統操作使用。機內螢幕除支援設定 120Hz 刷新率外,還可同時啟動三個應用。預載的鍵盤亦排列稍稍分開,方便用家平放打字。

機內螢幕除支援設定 120Hz 刷新率

預載的鍵盤亦排列稍稍分開,方便用家平放打字

旗艦機效能,合理使用時間水平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規格設 Snapdragon 888 CPU、最高 12GB RAM 與 512GB ROM 都是 Android 機的頂級規格,Antutu 跑分達到 747374 分,達今年 Android 旗艦機水準,機內的 4400 mAh 電量,在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為 9 小時 26 分鍾,使用時間亦跟不少應用相同 CPU 的旗艦機如小米 11 Ultra 及 Sony Xperia 1 III 接近。

跑分達到 747374 分,達今年 Android 旗艦機水準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為 9 小時 26 分鍾

在佐敦以 CMHK 網絡測試 5G 速度,下載是 263.9Mbps

支援 5G 網絡但要留意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網絡對應 WiFi 6E 及 5G 網絡。在佐敦以 CMHK 5G 咭測試,下載速度都有 263.9 Mbps,上網速度十分快速。SIM Card 槽方面採用雙 nano-SIM,支援頻段包括:

5G Sub-6 FDD: N1(2100),N5(850)
5G Sub-6 TDD: N41(2500),78(3500),N79(4500)

4G FDD-LTE: B1(2100),B2(1900),B3(1800),B4(AWS),B5(850),B7(2600),B8(900),B12(700),B13(700),B18(800),B19(800),B20(800),B25(1900),B26(850),B28(700)
4G TDD-LTE: B34(2010),B38(2600),B39(1900),B40(2300),B41(2500)

3G WCDMA: B1(2100),B2(1900),B5(850),B8(900)
2G GSM: GSM850,GSM900,DCS1800,PCS1900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的 5G 計畫上台優惠

中國移動香港 CMHK 正提供預訂服務,選用 5G 服務計劃 300GB,就可以上台優惠價 $11,398 一部建議零售價 $15,398 的 Galaxy Z Fold3 5G 512GB,再送總值 $2,196 預訂禮品。攜號轉台更享:免 6 個月月費、免 $18 行政費及送其後任用本地數據 (最高達50Mbps) (需簽約30個月)。

CMHK 一般 5G 服務計劃可參考下表:

5G服務計畫
月費(24個月約)$168$198$298$398
本地數據10GB30GB100GB200GB

三鏡拍攝可用機外螢幕取景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主相機設 1,2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頭、1,200 萬像素 f/2.4 光圈遠攝鏡頭,論拍攝規格未及 Galaxy S21 Ultra,可能 Samsung 是想將兩款手機定位清晰地分割。

拍攝功能支援如一攝多拍、人像模式、人像影片及導演視角等,與 Galaxy S21 Ultra 拍攝功能分別不大。但由於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是款擁有兩個螢幕的手機,拍攝時可以利用機外的螢幕取景,輕鬆用主相機自拍。

拍攝功能支援如一攝多拍、人像模式、人像影片及導演視角等

拍攝時可以利用機外的螢幕取景,輕鬆用主相機自拍

Samsung Z Fold 3 拍攝表現令人滿意

Samsung Galaxy Z Fold3 5G 無論廣角鏡頭、超廣角鏡頭及遠攝鏡頭都可拍攝色彩與層次感自然的相片,廣角鏡頭當然質素最高,細緻度與低光表現都是出色。超廣角鏡頭放大看影像沒有鬆散,HDR 相片亦沒有像上代對比度過高的情況。遠攝鏡色彩同樣自彩,更支援 10X 數碼變焦,日光下 10X 變焦效果沒有起渣,有豐富拍攝彈性。

Samsung Z Fold 3 優點

  • 拍攝表現中上
  • 支援 S-Pen
  • IPX8 防水令用家更放心
  • 合理使用時間
  • 可用機外螢幕取景,拍攝更方便

Samsung Z Fold 3 缺點

  • 螢幕下鏡頭位置的顯示效果還有不少改進空間
  • 定價還是一般用家不能接受

【開箱】ROG Strix Scope NX TKL

ROG Moonlight White 系列包含筆電與多款周邊,用膩黑色產品就來點相對有新鮮感的吧。

白色化電腦與周邊產品,在近期又揭起了一股風潮,ASUS 順勢推出 ROG Moonlight White(月光白)系列產品,從筆記型電腦到周邊裝置一應俱全,連帶展現出自家產品豐富程度。

結合月光白設計概念的產品,包含 ROG Zephyrus G14 / G15 電競筆電、ROG Strix Scope NX TKL 鍵盤、ROG Strix Impact II 光學滑鼠、ROG Strix Go Core 耳機、ROG Cetra II Core 入耳式耳機,大多是既有產品換上月光白配色,單純針對視覺處理做出變化的版本。

其中 ROG Strix Scope NX TKL 鍵盤相對比較有新意,因為採用 ASUS 自家 ROG NX 機械式鍵軸,所以格外吸引我們也想要試試。ROG Strix Scope NX TKL 和先前曾介紹的 ROG Strix Scope TKL Deluxe,兩兄弟本是同根生,附上磁吸式腕墊配件就成為 Deluxe / 豪華版。

鍵盤配置針對 FPS 類型遊戲玩家,拿掉未必常用的九宮格縮小成 80% 設計,操作鍵盤、滑鼠時雙臂張開距離減少了,舒適性自然而然獲得提升、改善。像個人也習慣使用 80% 鍵盤多年,對於日常文書作業完全無礙,當然了,最全面性的解方還是 ROG Claymore 系列。

基礎設計並未有什麼不同,鋁合金上蓋以原始色澤呈現,再結合髮絲紋與霧面兩種處理手法。另外只有主要按鍵的鍵帽白色化,其餘按鍵、底殼、傳輸線等,都是用灰色調來調和視覺層次。並非一味追求完全白色化,似乎是為了跟月亮的真實光影變化相呼應,這也讓人回想起 IBM 機械式鍵盤。

在按鍵配置方面,ASUS 將左邊的 CTRL 鍵尺碼加大,具體來講和 SHIFT 相同大小,用意是減少誤按其他鍵的機率。至於便捷組合操作功能,主打 FN + INS FN LOCK 快速開、關 Aura 燈光效果,而 F12 隱私鍵能將音效靜音、縮小程式視窗,在工作場合格外有所幫助。

其餘零零總總功能,有 Aura 燈效模式 / 亮度、多媒體控制等配置,當然也允許透過 Armoury Crate 進行管理、自訂。另外像 N-Key Rollover 防鬼鍵、內建記憶儲存空間等,都是頗為基本應有支援項目,ROG Strix Scope NX TKL 能夠儲存 6 組自訂檔,透過快捷鍵載入使用。

ROG Strix Scope NX TKL 傳輸介面採用 USB 2.0 Type-C 規格形式,規格標示輪詢頻率最高 1000Hz,可以透過 Armoury Crate 軟體進行調整。出廠預設提供 1.8M 長度的 Type-C 轉 Type-A 傳輸線,除了線身已經包覆編織網,兩端連接器也都經過鍍金抗氧化處理。

關鍵核心 ROG NX 機械軸,定位是在 ROG RX 光學機械軸之下,ASUS 規劃出紅、青、茶等 3 款,迎合不同應用導向、喜好。ROG NX 軸的初始阻力、觸發力道、驅動點等部分,和 Cherry MX RGB 之類相較是有些增、減,其中茶、青軸更強調鍵壓比,因此實際敲打感受會有微妙差異。

ROG Strix Scope NX TKL 唯一附加軟體 Armoury Crate,鍵盤本身在「按鍵」內允許自訂所有按鍵的作用,像鍵盤 / 滑鼠功能、啟動程式、開啟網頁等,另外當然也沒少掉「巨集」錄製功能。「燈光」預設提供 10 發光效果,如果有其他相容硬體裝置,亦可以使用 Aura 同步模式。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5)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6)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7)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8)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1)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2)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3)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4)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5)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6)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7)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8)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1)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2)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3)
ASUS ROG Strix Scope NX TKL - Armoury Crate (4)

ROG NX 機械軸畢竟是向 Cherry 看齊,參考製品特性來做出自我的詮釋,為使用者提供相近的輸入體驗。除非熟悉各家鍵軸、鍵盤成品,甚至能搬出來交叉試驗,否則應該不至於感到差異顯著。不過呢,它的空白、Ctrl 等長鍵採用平衡桿設計,雜音略嫌明顯多少影響到輸入質感、體驗。

就價格來說,ROG Strix Scope NX TKL 官方建議售價 3,190 元,由於採限量(是殘酷的)發售模式,這開價是否偏高就見仁見智了。總之,它提供與 Cherry 軸相近的輸入體驗,白灰相間配色也確實有吸引力,如果喜歡它不妨留意後續上市銷售進程(預估 8 月底)。

【開箱評測】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平板:僅一貨金理由超大螢幕

自從 iPad Pro 的出現,令到沉寂的平板電腦市場起死回生。Samsung 亦都活躍起來,最近推出的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都可以話係最平價的 5G 平板電腦,它的真正實力可以在今次真心評測了解。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12.4 吋 2560 x 1600 解像度
機身體積:185.0 x 284.8 x 6.3mm
重量:608g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750G
儲存空間:6GB/128GB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800 萬像素 f/1.9
前置相機:500 萬像素 f/2.2 前置鏡頭
電池容量:10,090mAh
SIM 卡:nano-SIM
防水:無
NFC:有
WiFi 6:無
屏下鏡頭:無
其他:支援 5G、對應 S-Pen、支持 microSD 卡(高達1TB)、45W 快速充電
定價:HK$5,388

擁有 12.4 吋特大螢幕

特大螢幕,扁平機身帶雙喇叭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擁有 12.4 吋特大螢幕,扁平的金屬機身只有 6.3mm,雙手拿著使用時,像是沉醉於螢幕之內,加上機身設雙喇叭設定,用來睇片的確很爽。機背帶有一些條紋,應該是接收 5G 訊號的天線,而 SIM 卡槽採用雙面設計,可安裝一張 nano SIM 及一張 microSD 卡擴充。

設 500 萬像素前置相機

特大螢幕用來睇片的確很爽

立體聲喇叭由 AKG 調音

採用扁平金屬機身

機背帶有一些條紋,應該是接收 5G 訊號的天線

SIM 卡槽採用雙面設計,可安裝 nano SIM

另一面可安裝一張 microSD 卡擴充

對應 S-Pen,一按啟動 S-Pen 頁面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都支援 Samsung 無需充電的 S-Pen,附送的 S-Pen 尺寸更接近真筆,書寫體驗比 Galaxy Note 系列手機出色。筆桿設有一個按鈕,在螢幕上隔空一按,就可以啟動 S-Pen 頁面,使用 S-Pen 多個記事或繪畫功能。

附送的 S-Pen 尺寸更接近真筆

筆桿設有一個按鈕

在螢幕上隔空一按,就可以啟動 S-Pen 頁面

設平板模式與 DeX 桌面模式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運行 Android 11 系統,可根據喜好設定三鍵操作,或者以滑動手勢操作。生物認證功能只支援人臉識別,系統並不支援 Dual Messenger,如需一部機使用兩個相同 Apps,可以使用安全資料夾。

可根據喜好設定三鍵操作,或者以滑動手勢操作

生物認證功能只支援人臉識別

如需一部機使用兩個相同 Apps,可以使用安全資料夾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亦像不少 Samsung Galaxy 平板電腦,不需外接螢幕,已經可用 DeX 桌面模式,這個模式操作像使用一台桌面電腦,如啟動瀏覽器時,視窗只會佔用整個螢幕的一小部份,方便用家連接滑鼠及鍵盤使用。

可用 DeX 桌面模式

操作像使用一台桌面電腦

如啟動瀏覽器時,視窗只會佔用整個螢幕的一小部份

跑分中庸,使用時間超過一日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規格設 Snapdragon 750 CPU、6GB RAM 與 128GB ROM,Antutu 跑分 393401 分,屬 Android 機中上水平。它的 10,090mAh 電量使用時間非常誇張,PCMark 3.0 測試,竟然達到 26 小時 41 分鐘,超過一天的持續使用時間。

支援 5G 網絡但要留意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網絡對應 WiFi 5 及 5G 網絡,支援免提通話功能。在旺角以 CMHK 5G 咭測試,下載速度都有 215.9 Mbps,上網速度十分快速。

網絡對應 WiFi 5

支援免提通話功能

不過用家要留意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並不支援 N79 網絡頻段,意味著在香港的 5G 結界範圍如大埔等,通常營運商都以 N79 頻段讓裝置接收 5G 網絡,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在這些範圍或者只能使用 4G 網絡,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頻段支援未能完善。


2G GSM
 GSM850, GSM900, DCS1800, PCS1900 
3G WCDMA B1(2100), B2(1900), B4(AWS), B5(850), B8(900) 
4G FDD LTE B1(2100), B2(1900), B3(1800), B4(AWS), B5(850), B7(2600), B8(900), B12(700), B13(700), B17(700), B20(800), B25(1900), B26(850), B28(700), B32(1500), B66(AWS-3) 
4G TDD LTE B38(2600), B40(2300), B41(2500) 
5G FDD Sub6 N1(2100), N3(1800), N5(850), N7(2600), N8(900), N20(800), N28(700) 
5G TDD Sub6 N38(2600), N40(2300), N41(2500), N77(3700), N78(3500)

在旺角以 CMHK 5G 咭測試,下載速度都有 215.9 Mbps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的 5G 計畫上台優惠


根據中國移動香港 CMHK 的 5G 上台計畫,
可以用優惠價上台 $0 選購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當中有一個 $168 的計畫,簽訂 24個月,包括香港無限通話分鐘、10GB 5G 計畫及中國內地、澳門免費任聽來電。此計畫額外 1 個月月費、免行政費及免運費。

5G服務計畫
月費(24個月約)$168$198$248$298
本地數據10GB30GB50GB100GB

影相質素麻麻地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主相機只有 800 萬像素,拍攝的色彩都有合格表現,但在室內用 ISO100 影相,竟然磨走大量細節,質素認真麻麻地。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優點

  • 螢幕特大有沉醉感
  • 設平板與 DeX 模式方便操作
  • 對應 S-Pen
  • 使用時間超長

Samsung Galaxy Tab S7 FE 5G 缺點

  • 5G 頻段對應並不支援 N79
  • 影相質素較差

【NETGEAR 師傅到】001:元朗加州花園 3 層洋房

大家好,我叫Alan,是一個Router安裝師傅。還未寫下去可能已經有好多人會問,原來Router都需要師傅去安裝的嗎?更甚的是有朋友不了解我的工作,以為是裝寬頻,但其實我是「裝Router」,你沒有聽錯,其實好多客人購買Router後都遇到安裝問題,不太熟悉這個每日在家及辦公室常常使用,但又不起眼的東西,為免麻煩都會請我們代勞。

事實上,要令家中網絡順暢、穿牆,也並非隨便插個Router便可,不同的環境和配置都大有學問。這些我們同事們也常常在公司討論,市場部同事就話,其實你有經驗,不如我找個網上平台給你分享一下給其他網友知道,作資料參考也好,於是這個欄目就誕生了,每個月我都會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日常及一些遇到的特別安裝個案,希望這些個案及經驗分享可以幫到大家作參考。

安裝 Router 前要做的準備

作為首篇文章,不如先說說我的工作流程。首先我是於Netgear香港網上旗艦店工作,這兩個網站是現今少數會提供Router安裝服務的銷售品牌及網站。客人在這購買Router同時,也會在客戶服務查詢清楚一些Router的種類、功能及家居的適合程度,而有一定認識的客人就會直接落單。當網站收到Order,客戶服務的同事會與客人約好地點、日期及時間,後續的便是我的工作。收到訂單後,一般我會先上網查明一下,了解客戶居住房屋類型、大小、房間的圖則,實心牆的數目。到達後也會了解客戶選了哪間網絡公司和網速,因為香港不同地區不同供應商的網速也有別。

當然另一個重點,就是和客人直接溝通得到,了解他們家庭的上網需要和用法,就能更容易設定出最配合他們的網絡。那當然就需要客戶配合啦!但有時上到去正值上班時間,屋主不在家,只有工人或者長者應門的話,他們不是需求最大的上網使用者,那就唯有靠自己的經驗去做設定了。

元朗加州花園

屋型結構直接影響接收

在我的經驗中,一幢式的獨立屋及多房間的單位是最為複雜的,先講獨立屋作例子,每間屋形狀都不同,分層多且建築材料不一,地點也較為偏遠網絡供應商會有局限。例如上個月剛做過的一單Case,客人李先生居住元朗加州花園三層洋房,兩夫婦同兩個仔一家4口,屋主常常在家,本身有炒股習慣,大家都知股票秒秒鐘幾十萬上落,網速和穩定是非常重要。

由於主人房在2樓,普通的Router不能提供令屋主滿意的連線,因此他需要有多個分機和穿透力強的Mesh WiFi。另外,因為客人用的是HKBN 1000MB上網,所以便選用較高規格的 NETGEAR Orbi WiFi 6 三頻 Mesh WiFi RBK753 三件裝(1主機+2衛星機),這樣才不會浪費1000MB網速。

NETGEAR Orbi WiFi 6 三頻 Mesh WiFi RBK753 三件裝

佈局解說

到安裝當日,我們先看看室內的佈局,地下是客廳、一樓是開放式廚房加飯廳和細房、三樓是主人房及細房,再上就是天台,而樓梯則在正中。按李先生所說他們較少在室外地方如天台逗留,所以網絡最緊要是地下至二樓接收穩定便可,而由於大仔的房間在一樓,他已是中學生經常打機上網看片,也需要較多網絡資源。

還好這裡的樓梯在正中間而且所有房門都是向樓梯方向打開,這樣就很方便了,我決定把主機設置在地下的樓梯位,一樓的衛星機則放在大仔房門外,二樓主人房的書桌剛好在房門後,另一個衛星機放桌上就最好,這樣便完美覆蓋了整棟樓,每一個位置甚至天台都能收到訊號。

安裝好後我們第一件事要為屋主測試網速和穩定性,以軟件測試後上下載速度為800至930MB之間,以1000MB寬頻來說這個速度十分理想。而屋主試用後表示他在房間電腦能即時更新股價圖進行買賣兼且接收穩定,而在飯廳用手機看影片也很流暢,同時間大仔在房內打機當然也沒問題,一家四口連同工人全部在室內上網也沒問題,客人評價非常滿意,收工!

這裡再解說一下Router的運作,Router的波場散播是圓形而非平面的,這間屋每一層的面積都在800呎內其實以Netgear Orbi的接收範圍一部機都夠覆蓋全層,反而重點在於整棟樓垂直的連結,這是獨立屋安裝Router的精要所在。

由圖則所見全屋的Mesh WiFi網絡緊密連結沒有死角
網速測試十分理想

最後提提大家,以上個案及內容只供讀者參考,每個家庭屋型、裝修間隔及擺設都有所不同,最好因應自己實際家居環境衡量所需,或選擇上門安裝服務。

網上旗艦店購買及安裝服務查詢:https://netgear.anlander.com/
其他銷售地點: http://www.winco.com.hk/NETGEAR-Shop-List/

師傅到!!【NETGEAR Router 安裝有辦法】系列 昔日內容重溫
地區: 香港 / 九龍 / 新界
屋型: 公屋 / 居屋 / 唐樓 / 私人屋苑 / 村屋 / 獨立屋 / 辦公室 / 商舖 / 倉庫
面積: 少於 500 呎 / 501-1000 呎 / 1001-1500 呎 / 1501-2000呎 / 2001-3000 呎 / 3000呎以上
間隔: 1 房 / 2-3 房 / 4-5 房 / 6 房或以上

師傅 Profile: Alan
一個招牌跌下來可以壓死幾個的普通80後中年男子,Netgear 香港網上旗艦店的安裝師傅,工作主要以安裝 Router 服務為主。香港地家家戶戶都有 Router,不外乎上網打機睇戲追劇買賣,看似跟電視台的連續劇般公式化,但其實每間屋都有其特性,有著不同間隔不同性格;正因為都市人身邊都離不開智能家居產品,所以屋內每個人上網都有不同需求,真係家家都有本難唸的「上網經」。




【開箱評測】ASUS ROG Phone 5s Pro 手機:為增賣點,硬推八指操作走火入魔

Asus 近年完全將中低價手機市場放棄,主要是靠競爭相對較少而賣價高昂的 ROG 電競手機食糊,剛剛在香港推出新一代 ROG Phone 5s 系列,入面最強嘅 ROG Phone 5s Pro 會立即同大家作真心評測。

Asus ROG Phone 5s Pro 硬件規格

螢幕尺寸:6.78 吋 AMOLED (2448 x 1080)
機身體積:173 x 77 x 9.9 mm
重量:238g
處理器:Sanpdragon 888+
儲存空間:18GB RAM /512GB ROM
系統:Android 11
主相機: 64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頭、13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頭、500 萬像素 f/2.0 光圈微距鏡頭
前置相機:24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6000 mAh
SIM 卡:nano-SIM
防水:無
無線充電:無
5G:有,5G+4G 雙卡雙待
5G 速度測試:233Mbps
NFC:有
WiFi 6:有,達 WiFi 6E
屏幕刷新率:144Hz
屏下鏡頭:無
其他:螢幕指紋識別、ROG Vision 機背螢幕、Air Triggers 5 鍵、機背感應鍵、ESS ES9280AC Pro DAC 晶片、3.5mm、側插 USB-C 設計
定價:HK$10,298

機面用上一塊 6.78 吋直身螢幕

設計電競感強

為玩遊戲而設的 Asus ROG Phone 5s Pro,機面用上一塊 6.78 吋直身螢幕,螢幕不帶任何開孔,雖然在螢幕上面還要加設 2400 萬像素前置鏡頭,會令部機更修長,但用家買部電競手機,都係玩遊戲為主,必然唔想有東西阻礙畫面顯示。

設 2400 萬像素前置鏡頭

Asus ROG Phone 5s Pro 機身設 3.5mm 耳機插頭,側框左右加入 Air Triggers 5 鍵,保留側插的 USB C 插頭,可以用來直接充電,或者外加其他配件,對於邊玩邊充電的用家,可以無充電線干擾,係一個非常貼心的設計。

設 3.5mm 耳機插頭

側框左右加入 Air Triggers 5 鍵

保留側插的 USB C 插頭

Asus ROG Phone 5s Pro 機背亮麗,而且加入「For Those Who Dare」ROG 玩家共和國的標語及 ROG Vision 螢幕,令整個機身設計電競味更濃。而在機背還加入兩個感應鍵,比 ROG Phone 5 操作方式豐富。

加入 ROG Vision 螢幕

機背還加入兩個感應

SIM 咭槽加入 GLHF!

設雙 nano SIM 卡槽

重點都是在遊戲大廳與 Game Genie 介面

Asus ROG Phone 5s Pro 操作系統都與 Asus ROG Phone 5 一致是運行 Android 11 系統,機內都設有應用分身,將應用程式保留在記憶體中的 OptiFlex 功能及自設螢幕刷新率 (需關閉 X 模式)等,系統的主軸都是在遊戲大廳與 Game Genie 介面。

在遊戲大廳內,玩家可獨立地設定每款遊戲的觸控靈敏度、效能輸出或螢幕刷新率等,而於控制台內,Asus ROG Phone 5s Pro 就加入了 ROG Vision 螢幕的顯示設定,玩家可從 7 款顯示功能中,點選每個功能內喜愛的顯示畫面。試用認為只屬一個亮點,實用性的確不高。

遊戲大廳內玩家可獨立地設定每款遊戲配置


加入了 ROG Vision 螢幕的顯示設定

進入遊戲時,玩家可啟動 Game Genie 介面,可以啟動如阻止來電與通知,使大家不被騷擾進入遊戲世界。側框與機背各兩個按鍵,三種體感操作方式,連風扇設有的兩個實體鍵,使玩家在介面內,合共可設定 Air Triggers 5 觸發位置與方式。玩遊戲時,利用八隻手指操作,都感覺自己走火入魔。

進入遊戲時,玩家可啟動 Game Genie 介面

設定兩個 Air Triggers 5 鍵


三種體感操作方式

機背兩個感應鍵

連接風扇還可設定兩個實體鍵

最強效能,電量時間令人失望

Asus ROG Phone 5s Pro 配備 Snapdragon 888+ CPU、18GB RAM 及 512GB ROM,這粒 Snapdragon 888 CPU 升級版,主要在 CPU 主頻提升至 3.0GHz,由 Antutu 跑分是 824,630 分,對比應用 Snapdragon 888 的 Asus ROG Phone 5 跑分成績,高出了約 110,000 分,運算效能提高了約 13%,有明顯的提升。

Asus ROG Phone 5s Pro 亦是算支援 5G 與 WiFi 6E 的手機,機內的 6000 mAh 提大電量,在 PCMark 3.0 使用時間測試中,只有 13 小時 55 分鐘,以這個電量的手機來說,是個令人失望的成績。

以 CMHK 5G 網絡在尖沙咀測試,約為 233.2 Mbps 下載速度

三鏡拍攝都可以接受

唔係以拍攝做主打的 Asus ROG Phone 5s Pro,設有 6400 萬像素 f/1.8 光圈廣角鏡頭、1300 萬像素 f/2.2 光圈超廣角鏡頭、500 萬像素 f/2.0 光圈微距鏡頭,廣角鏡支援最高 88 倍數碼變焦,都可以提供到一點拍攝彈性。就以日光下街拍,拍攝色彩鮮艷明亮,三支鏡都有唔錯表現,只是超廣角鏡效果不夠細緻。

ASUS ROG Phone 5s Pro 優點:

  • 效能達到頂峰
  • 操作方式多樣化
  • 貼心設計不會阻礙遊戲進行

ASUS ROG Phone 5s Pro缺點:

  • ROG Vision 螢幕實用性不高
  • 連續使用時間令人失望